《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_陈秋华(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_陈秋华(1).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陈 秋 华 纪 金 雄 摘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动态、不断反馈、开放运行的有机系统,其目标的实现是精准扶贫识别、精 准扶贫帮扶、精准扶贫管理三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该系统会随着乡村旅游扶贫环境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 发生变化。 :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包括: “ 三产 ” 融合,延伸农村产业链;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帮扶; “ 五化 ” 理 念,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协同联动,形成政策合力;注重人力,构建培训机制;智慧乡村,优化营销平台。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精品;智慧乡村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 卜 8402
2、(2016 丨 05-0196-05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降低,以往将扶 贫目标定位于贫困地区的工作思路必须发生转 变 1,扶贫目标应从当前瞄准贫困地区向瞄准贫 困人口转化,以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化程度。为 此,加快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备受党中央、国务院 的关注。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 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扶贫攻坚时,提出 “ 精准扶贫 ” 理念,强调扶贫工作要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 类指导、精准扶贫 ” ;同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 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 中办发 2013 25 号),明 确要求建立精准扶
3、贫工作机制;李克强总理在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创新扶贫模式, 实 施精准扶贫。这些表明我国将从以前的粗放式 扶贫转变为精准化扶贫。 旅游扶贫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 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 2,于 2011年首次作为扶贫的方式之一被写进 中国农 村扶贫开发纲要 ( 2011-2020 年)(中发 2011 10 号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带动中国贫 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此,乡村旅 游扶贫工作已被国家列为扶贫开发 10 项重点工 作之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 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要求, 2014 年 基金项目:福建省财政厅 20
4、13 年资助项目 ( 闽财指 20131566)部分研宄成果; 2014 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 (1 八 514130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秋华 ( 1964-),男,福建漳平人,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方面的研 究;纪金雄 ( 1983-: ),男,福建泉州人,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讲师,从事旅游管理、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 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 干意见(国发 2014 31 号)明确提出 “ 加强乡村旅 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 困地区脱贫致富 ” 。 2014 年 11 月,国家旅游局会同 发展
5、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美丽乡 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提出 到 2020年扶持约 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 2015年 7月,又提出到 2020 年要在全国形成 15 万个 乡村旅游特色村, 300 万家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 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 20 亿人次,收入将超过 1 万亿 元,受益农民 5000万人,通过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 17%贫困人口 ( 约 1200 万 ; ) 脱贫。 据统计, 2014 年全国已有乡村旅游经营户超 过200 万家,乡村旅游特色村 10 万个,接待游客 12 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2010年
6、至 2014 年,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 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 1000 万 人以上。我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一些贫困地区 脱贫致富,但在实践中尚存在 “ 扶贫过程中出现扶 贫目标被置换的现象 3、旅游扶贫招商与项目选 择并非基于社区实际和贫困人口利益诉求 4、贫 困居民利益受损导致扶贫效益难以持续 ” 等问 题,这说明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的精准度不高,未 能 对乡村旅游扶贫对象进行精准定位与釆取有针对 性的帮扶和管理措施,从而导致乡村旅游扶贫目 标发生偏离。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如何将精准扶贫 理念应用于乡村旅游扶贫实践以提高乡村旅游扶 贫的针对性和精准化程度,已成为业界和学界亟
7、 待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内涵 国家层面首次完整提出 “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 概念,见于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1431 号)中的第七条 “ 加强乡村旅游精 准扶贫 ” 。精准扶贫理念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提供 了强有力的指导,但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并非是 对精准扶贫的简单套用,而是在精准扶贫理念框 架下,结合乡村旅游扶贫的特点,将精准扶贫理念 具体应用于乡村旅游扶贫领域。我国贫困人口主 要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且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与贫困乡村地区存在着很大的重合性,这就使得 发展旅游业与扶贫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因此,乡 村旅游精准扶贫须将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产业结
8、合起来,乡村旅游产业所拥有的巨大功能能够对 贫困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推力。事实上,乡村旅 游精准扶贫是典型的产业扶贫形式,是一种借助 于旅游经济对乡村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而脱贫, 是增强 “ 造血功能 ” 式的扶贫,区别 于以往实行的 物资捐助扶贫、民政救济扶贫、财政扶贫和信贷扶 贫等 “ 输血式 ” 救济扶贫。而且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强调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受益,体现乡村 贫困人口自我能力的提升,既要给贫困人口带来 经济上脱贫,还要精神上的脱贫6。 因此,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 模式,是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条件、不同贫困人口的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 和方法对乡村旅
9、游扶贫目标对象进行精准识别、 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以实现乡村旅游扶贫 “ 扶真 贫 ” 和 “ 真扶贫 ”目标的扶贫方式。 三、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机理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动态、不断反馈、开放 运行的有机系统,其内部主要由乡村旅游精准扶 贫识别、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乡村旅游精准扶 贫管理三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互相作 用,如图 1 所示,其实现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 图 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系统运行及反馈过程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是各组 成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识别是乡村旅游精准 扶贫的前提。 首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识别是乡村旅游精 准扶贫
10、系统运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扶 贫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甚至对乡村旅游扶贫工作 的成败产生决定性影响 b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识别 的目的就是要将乡村旅游扶贫的目标对象准确 地识别出来,即确定哪些贫困地区适合乡村旅游 扶贫开发、哪些贫困人口适合参与乡村旅游扶贫 及适合开发哪些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其次,乡村 旅游精准扶贫帮扶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管理的 有效开展离不开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识别。因为 不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贫困表现、贫困根源、贫 困特点和扶贫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 7,这就需要 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内容和措施,采取不同的乡 村旅游精准扶贫管理方式。 2、 乡村旅游精准帮扶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的关键
11、。 对乡村旅游扶贫目标对象实施精准帮扶有 助于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乡村旅游精 准扶贫帮扶是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识别的基础 上,分析乡村旅游扶贫目标对象在乡村旅游扶贫 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乡村旅游扶贫对象 的实际和需求,确定有针对性的乡村旅游帮扶内 容,明确帮扶主体,制定帮扶措施。其次,乡村旅 游精准扶贫帮扶可以增强乡村旅游扶贫目标对 象自我 “ 造血 ” 功能。通过乡村旅游精准帮扶,可 以打破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障碍,改善贫困 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条件,提升贫困人口参与 乡村旅游发展的能力,使其走上持久脱贫和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 3、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管理是旅游精准扶贫 的保障。
12、 首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管理是乡村旅游精 准扶贫的保障,贯穿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全过 程,对乡村旅游扶贫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要素进行 精准管理,以确保乡村旅游扶贫识别、帮扶的有 效性和持续性。其次,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管理能 够确保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系统的有效运行,乡村 旅游精准扶贫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依赖于各个 组成部分的协调,但其复杂性使得各个组成部分 的协调与整合很难自动实现。因此,对乡村旅游 扶贫进行精准管理,能够确保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各环节的有序进行,确保乡村 旅游扶贫效果。 (二)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系统会随着环境变 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 生变化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
13、程,而 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推 进和扶贫效果的显现,乡村旅游扶贫目标对象、 乡村旅游扶贫帮扶的内容与措施以及乡村旅游 扶贫管理等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例如 ,一 些原 来属于帮扶对象的贫困人口因发展乡村旅游脱 贫不再是扶贫对象,而一些原来不是乡村旅游扶 贫帮扶对象的人群因各种原因致贫成为新的帮 扶对象。另外,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所处阶段以及 发展方式的变化,会对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条 件、贫困人口参与能力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乡 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内容及措施 也应进行相应 调整。而乡村旅游扶贫目标对象、乡村旅游扶贫 帮扶的内容的变动又必然会引起乡村旅游精准 扶贫管理的变化 总而言之
14、,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系统的运行, 会根据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各环节和各要素反 馈回来的信息并结合乡村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 情况进行相应地调整。 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对象识别 扶贫对象的确立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 和成果评估的前提与基础 S。当前,乡村旅游扶贫 实践较多的是将乡村旅游扶贫对象定位于贫困 区域,较少关注贫困人口的受益及其发展。扶贫 的目标应定位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实现贫 困人口受益及其发展应成为旅游扶贫的核心 9。 因此,乡村旅游扶贫对象的识别内容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扶贫在区域层面的对象必 须是贫困乡村地区;二是乡村旅游扶贫在个体层 面的对象是具有乡村旅游扶贫参与潜力的贫
15、困 人群。 首先,乡村旅游扶贫并非适用于任何贫困乡 村地区,因此,在一个具体乡村开展旅游扶贫之 前,应考察该乡村是否具备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的 条件乡村旅游扶贫在区域层面的对象应定位于 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乡村地区,并不是所有 的贫困地区。这是因为乡村旅 游扶贫就是要将丰 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旅游经济 优势。所以,乡村旅游扶贫要做到精准,就必须先 对乡村的旅游资源进行普查,识别当地发展乡村 旅游的条件,这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得以成功的 基础。 其次,在确定某个贫困乡村地区可以通过旅 游实现脱贫之后,还应进一步判断哪些贫困家庭 或人群可以介入乡村旅游及其介入形式 _。乡村 旅游扶贫是典型
16、的产业扶贫,产业扶贫到户到人 是实现乡村旅游精准化扶贫的重要途径。但是并 非所有的贫困人群都适合参与到乡村旅游扶贫 过程中来,应识别出能通过乡村旅游产业扶持的 人群。所 以,乡村旅游扶贫的目标对象应具体定 位于那些既具有劳动能力,同时又具有参与旅游 扶贫意愿、可通过旅游发展扶持的贫困人群,即 乡村旅游扶贫 “ 可扶之人 ” 111。 五、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选择 (一 ) “ 三产 ” 融合,延伸农村产业链 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 能用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整合起来,重塑农村 产业结构,延长农村产业链。推进乡村旅游与农 业、工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养老产业、交通产 业、城镇建
17、设等联动,带动蔬菜、畜禽等地方农 产品的销售,促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农 副广品、土特广品和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加 工销售,促进农村加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交 通运输、商贸物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房地产 等产业的发展,实现 一、二、三 产业互融互动 。例 如,婺源县就提出 “ 全县经济工作都围绕乡村旅 游来抓,全县所有产业都围绕乡村旅游来培育 ” , 促进旅游业与一 、二、 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实现旅 游富民强县。这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5 年 11 月 29 日通过的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提出 “ 加快一 、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 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18、 ” 的要求。 (二) 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帮扶 乡村旅游扶贫要实现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 目标,需要根据不同贫困乡村地区、不同贫困人 群的能力及需求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以提高乡 村旅游扶贫的精准化程度。具体而言,要分类帮 扶贫困人群。例如,贫困农户可以根据自身条件 和能力水平选择就业,既可以从事种植业和养殖 业,又可以为加工企业提供劳动力或者参与乡村 旅游相关岗位服务工作,有条件的农民还可以自 主经营乡村旅游餐饮、住宿以及旅游商品的销 售,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让不同贫困程度的农 民都能从发展乡村旅游中受益,实现脱贫致富 3 对于丧失全 部或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实 施兜底性保障政策,或者通过把
19、发展乡村旅游的 部分收益用于帮扶这部分人群。这符合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的“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 准扶贫 ”的工作方针,也符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 实施精准扶贫、精 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 的精神。 值得强调的是,在对乡村旅游扶贫对象进行 精准帮扶的时候要把握好统与分的关系,要做好 统分结合。在涉及多数人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 服务等方面要重视统的作用,而对于贫困家 庭或 个人的帮扶内容则可以更多地考虑贫困户。 (三 ) “ 五化 ” 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乡村旅游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形式内容, 提升
20、了农村经济的 “ 造血功能 ” ,但也存在乡村旅 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 乏科学规划等问题,是不可持续的,难以实现乡 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目的。 因此,要从贫困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的实际出 发,树立 “ 乡村化、创意化、本土化、低碳化、景村 一体化 ” 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即要保持乡土本 色,凸显乡村在地元素,充分整合乡村的自然、文 化、产业和生活资源,开展主题创意和产品创新, 打造 能够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旅游精 品,以及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 的本地供给,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到乡 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 策、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
21、,使当地农民获得最大 程度的旅游收益和增加发展机会;同时,要充分 贯彻低碳经济理念,以 “ 景村共建 ” 的模式整村推 进乡村旅游进行开发建设,使乡村旅游开发与扶 贫开发、美刚乡村建设融为一体。总之,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工作,要注重贫困乡村地区的 “ 三生 ” ( 生产、生活、生态 ) 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环境优 美、产业发展、独具特色 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 使贫困农民自觉主动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从而树立 “ 产业 优、百姓富、生态美 ” 的乡村旅游扶贫新形象。 (四) 协同联动,形成政策合力 乡村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涉及面广的综 合性产业,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需
22、要多部门协作、 合力推进。以扶贫办、旅游局旅游扶贫合作项目 为载体,县、镇(乡)、村、农户协调联动,整合扶贫 办、旅游、交通、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环保、工商、 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税务、发展改革等部门资 源,成立“ 政府领导、各方联动、农户参与 ” 的乡村 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在政策制定、规划 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农村环境综合整 治、农村风貌改造、乡村旅游培训、财税优惠、用 地需求保障、产业扶持、金融支持以及公共服务 等方面形成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最大合力,助推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扶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业,使乡村旅游扶贫成果精准惠及贫困农 户。 (五) 注重人力,构建
23、培训机制 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是那些具备 劳动能力且愿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可通过旅 游发展扶持的贫困人口,但这部分人通常知识水 平有限、参与能力弱,制约了贫困人口参与乡村 旅游发展的深度,无法获得平等的利益分配。 因此,要注重人力,构建长效培训机制。首先 要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详情调查和建档立卡, 详细登记信息,有助于提高培训和扶贫工作的精 准性和有效性,实现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教育培 训到村到户。其次,鼓励各类旅游院校、规划机构 和宾馆饭店、景点景区、旅行社、行业协会等组织 到有条件开发乡村旅游的贫困村结对帮扶,努力 做到帮扶对象明确到贫困户,帮扶措施到位有 效,帮扶效果可持续。最后,
24、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 况,按照 “ 分类、分批、分级 ” 的原则,有针对性地 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各类专题性的乡村旅游经营 管理培训班,对贫困农户进行经营管理、食宿服 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产 品创意、旅游商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精准 培训,提升贫困户的整体素质、旅游参与能力、服 务技能、创业就业能力,实现乡村旅游扶贫的精 准化。 (六)智慧乡村,优化营销平台 充分利用 “ 互联网 +旅游 ” ,在 政府部门的扶 持下成立公益性的乡村旅游营销专业合作社,搭 建智慧乡村平台,助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一是 利用该平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信息进行精准动 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
25、账、一套帮 扶措施,确保帮扶到最需要贫困户,同时可对扶 贫对象进行调整,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 信息真实可靠。二是利用该平台将贫困户、贫困 村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 进行有效对接,互联共享,引导各项社会资源向 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配置。三是利用该平台开展 乡村旅游网络营销、旅游产品网上预订与在线销 售,拓宽乡村旅 游的营销渠道,提升贫困地区乡 村旅游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旅 游者到贫困地区旅游消费,实现社会财富向贫困 地区转移和贫困户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J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云南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2015 年 2 6李金早:实施旅游扶贫,助
26、力全面小康, http :/traveLnews*cn/2015 1 l/06/c一 12840095 liitm, 2015 年。 3 9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旅游学 刊2002 年第 1 期。 4 11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 扶贫精准识别研究,生态经济 2015 年第 4 期。 5 李刚、徐虹:影响我国可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因 子分析 ,旅游学刊 2006 年第 6 期。 7J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农 村经济 2014 年第 6 期。 8蔡克信:以社区参与推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http : /ww w. ctne ws. com. cn/ zgly b/html/2015 12/14/c ntent_119295.htm? div=-l,2015 年。 10; |王铁: 基于 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K 2005年)。 12殷红梅、徐燕: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 扶贫建设模式探讨,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年第 10 期。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 350002) (责任编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