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诗山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908414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古诗山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古诗山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古诗山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诗山行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古诗山行教学设计古诗山行教学设计共1山 行教学目标:1、随诗句认识1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会积累诗词。3、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想象深秋山林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随诗句认识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会积累诗词。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想象深秋山林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挂图)。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山行。板书课题,指名朗读,全班齐读。2、介绍诗人杜牧。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

2、字的字音。(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将生字读三遍。 (3)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注意把句子读连贯。 (4)同桌互读课文。2、检查自读。(1)抽读生字卡(指名、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3)教师示范读课文。 (4)齐读课文。三、导读,初步理解诗意。1、学习第一、二行。 (1)师范读。(2)生自由读。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 (3)教师讲解:“寒”寒冷,点明季节是深秋。“石径斜”高而缓的山势,坡度不大,所以可以乘车游山。 “生”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说明山很高。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里描绘的景象。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地方

3、有一处人家,炊烟袅袅。 (5)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三、四行。 (1)指名读。(2)生自由读。说说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3)教师讲解:“坐”因为。(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里描绘的景象。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是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3、分组读第三、四行诗。4、指导朗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女生读。 (4)男生读。 (5)齐读。四、指导背诵全诗。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试背。 (3)指名背。(4)对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进行指导。 (5)男女生背诵比赛。 (6)齐背。五、作业设计。背诵全诗。板书设计:山 行远上寒

4、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共3篇)春古诗教学设计古诗画教学设计小学古诗教学设计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古诗山行教学设计共2古诗山行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之后,老师引入: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板书)。(设计意图: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感知这是一首写什么季节的诗,并且让学生知道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季节。让学生对 “秋”也有了一个更具体、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为学习古诗做好了铺垫。)2释题:在山上行

5、走。3简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著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 “小李杜”。杜牧的诗作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 “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二、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2请学生朗读,老师和其他学生评价。3四人一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二)第一句学习。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 “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远上”:用 “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用 “简笔画演示”法。 “寒山”:用学生 “介绍”法。) 2指导学

6、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着重让学生自学,其目的是为了在 “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好的学习方法就如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因此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第二句学习。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的地方”来突破 “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 “生处”的写法。(设计意图:这个词最容易写错。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与 “深”区分。)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四)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

7、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这一环节中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在 “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要采用半放开式的教学方法,针对 “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 “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这样就是送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五)以画为媒,加深理解。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着山中的哪些景色?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2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选一选

8、“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3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全诗的意思吗?(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可感的图片、影像比较感兴趣。古诗的插图恰恰将诗中所描绘的景色直观地呈现与学生眼前,在这一环节中我借助色彩明丽的图画,整体把握了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又利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了字义的选择,还凭借插图基本上疏通了诗句意思,从整体上感受全诗的意思。)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设计意图:欣赏

9、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设计意图:古诗的教学除了理解诗句的意思之外,还应知道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中意境从而领悟诗人的感情。)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 “读得美”,且 “美读得其法”呢? 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1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那用心读读好吗?(设计意图:此时是在充分理

10、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让学生再来读读看,获取体验。 3学生汇报,归纳方法。古诗山行教学设计共3古诗山行教学设计岳口镇陈场小学熊雅琴设计思路: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山行描写了诗人行走在深秋时节的山中看到的美景。教学时将多媒体课件与古诗巧妙融合,使课堂充满灵动的气韵和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读中

11、感悟、读中品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体验,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四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诗句。3.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欣赏图画,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年有四

12、季,分别是哪四个季节呢?(学生回答)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比方说: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枫叶、冬天的梅花。(展示PPT图片)因为有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美景,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2、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的动画,猜一猜这是哪个季节呢?这幅优美的画描绘的是哪首诗?(学生回答)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动画)。大家都猜得很准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秋天的经典之作山行 。3、理解题目,了解诗人。师:谁能说说“山行”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4、资料展示:诗人简介。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

13、大声地朗读古诗。)2、你们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呢?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大家。出示“径、斜、枫、霜”4个生字,指名认读,帮助正音。全班齐读。 哪位同学来给这些生字找个好朋友,组个词? 3、指名读诗,注意读出节奏,师评价。4、指导全班齐读古诗。(提醒:读古诗时语速要放慢,注意句内停顿。)师读一句,学生跟读。 5、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读出节奏感。然后分别请女生、男生比赛读古诗。三、朗读古诗,品味诗境,体会诗情1、诗画结合,品读一、二句:(1)读着优美的诗歌,我们和诗人杜牧一起欣赏着秋天的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一二句。(2)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美丽景色? (寒山、石径)(3)寒山是什么样的山?为什么觉得寒山

14、美呢?我们经常说,距离产生美。那么,从远处看,寒山是什么样的? 大家做一个比较了再回答:什么东西矮矮的、短短的,让人感觉丑丑的。寒山、,让人感觉 。(4)复习七律长征中描写山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5)理解“径、斜”的意思。(展示PPT:石径图片)(6)除了寒山、石径,诗中还有什么景色让你感觉到非常美?(白云)“白云生处”的云是怎样的?(什么颜色的?云是厚厚的还是薄薄的?)云在空中好像有,又好像没有。我们用一个成语怎么说?(若有若无。)(7)在这若有若无的白云生处还有什么呀?(隐隐约约的人家。)(8)大家欣赏着如此动人的景色,你会怎么来读这句诗呢?(指名读一二句)学生有感情练

15、习朗读。(9)学生说说一二句诗意。2、诗画结合,品读三,四句。(1)前面一二句写的是远处的景色,接着诗人杜牧把笔锋一转,由远到近,他又写了什么呢?(学生齐读三四句。)(2)诗人原本是坐在车上欣赏着深秋时节的美景,可这会儿诗人却停下车来了,为什么呢?用诗句怎么说?(停车坐爱枫林晚。)“坐”是什么意思?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情感?(“爱”。)老师依次问“爱”、“晚”的意思,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说说第三句诗的意思。(3)诗人在这些景物中,最喜欢哪种景物呢?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老师依次问“霜叶”、“于”、“红于”的意思,学生思考。学生说说第四句诗的意思。(4)请大家思考一下:美丽的景物

16、这么多,为什么他独独最爱枫林的霜叶?诗人拿霜叶和二月花作 (比较),我们来比较一下。对比:“霜叶”是深秋时的枫叶,二月花是春天的鲜花。从气候来看,深秋的气温降低,春天的气温回升,这说明枫林霜叶所处的环境比二月花要? 提问引出枫叶精神:可是,被秋霜打过的、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枫叶却比温暖的春天中盛开的鲜花还要红艳,这说明枫叶具有怎样的精神??(枫叶具有不畏严寒的精神。)(5)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因为“红如”不过是说霜叶和二月花一样红,而“红于”是说霜叶比二月花还要红,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更经得起风霜考验。)(6)那么,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

17、来读这首诗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更深层次地说,山行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引领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诗句。两个大组赛读古诗。四、古诗新唱,拓展阅读1、大家喜欢唱歌吗?古诗也是可以编成歌曲的,下面让我们跟随动画视频一起唱一唱山行吧!2、其实以前也有很多诗人写过秋天的景色,大家比较一下,和诗人杜牧写的有什么不同? PPT展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战国宋玉九辩。)本句大意是:秋天所形成的肃杀气氛多么令人悲伤啊!萧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一片衰败景象。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以前的诗人常常把秋天写得很凄凉萧

18、条,流露出消极伤感的情绪。而诗人杜牧却把深秋的景色写得 (充满生气、没有一点伤感之情。)3、也有一位诗人和杜牧一样,一反常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PPT展示: 秋词 唐代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杜牧和刘禹锡都有一双善于发现 的眼睛。(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也留心观察生活,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4、其实,一切诗境皆心境。不管是以前的诗人写的凄凉的秋天还是杜牧写的充满生气的秋天,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情感。 5、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山行 。? 总结: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去外面旅游时,如果欣赏到枫林的美景,能吟诵出诗人杜牧的诗句,或者在心中默念自己即兴创作的诗,唱一唱也行,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叶子都掉地上了,有啥好看的呀!”刚才给大家开了一个玩笑,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希望学习古诗可以陶冶你们的情操,丰富你们的想象,提高你们的素养! 五、作业想象山行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象,并把它画出来。 板书设计: 山 行 远景: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近景:枫林霜叶(呈现景色的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