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_八十七_由多_省略_棒孢引起的黄瓜茎腐病的诊断与防治_张自心.doc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6895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_八十七_由多_省略_棒孢引起的黄瓜茎腐病的诊断与防治_张自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_八十七_由多_省略_棒孢引起的黄瓜茎腐病的诊断与防治_张自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_八十七_由多_省略_棒孢引起的黄瓜茎腐病的诊断与防治_张自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_八十七_由多_省略_棒孢引起的黄瓜茎腐病的诊断与防治_张自心.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栽培管理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5( 10): 82 - 84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十七) 由多主棒孢引起的黄瓜茎腐病的诊断与防治 张自心 1 李盼亮 2 王莹莹 2 傅俊范 1* 李宝聚 2* ( 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黄瓜棒孢叶斑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是一 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国、美国、德国、巴拿马、 韩国、新西兰、西印度群岛等地均有发生和报道。 1960 年在我国江西省首次发现了黄瓜棒孢叶斑病。 迄今为止,由多主棒孢( Corynespora cassiicola

2、) 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遍及全 国,在温室、露 地均有发生且不断加重。黄瓜棒孢叶斑病成为我国 黄瓜栽培中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田间叶片发病率为 10% 25%,严重时可达 70%,甚至 100%。各地 的研究报道也主要局限于多主棒孢对黄瓜叶片的侵 染,如辽宁海城、河北青县、豫东地区等地,而未 见该病菌对黄瓜茎部侵染的详细报道。 2008 2009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 组在山东、辽宁蔬菜保护地田间调查曾观察到多主 棒孢侵染茄子茎秆的田间症状(高苇 等, 2012)。 2014 年以来,课题组在广东茂名、山东寿光、山东 兰陵 等地的黄瓜产区调查时发现,黄瓜茎部有被多 主棒

3、孢侵染的现象,且为害日益加重;引起的黄瓜 棒孢茎腐病田间发病严重,部分田块发病率达 50% 以上。 1 黄瓜棒孢茎腐病田间发病症状 1.1 黄瓜棒孢茎腐病田间发病症状 黄瓜幼苗期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成株期病菌除侵染叶片外,还 可侵染果实和茎蔓。田间可观察到叶部和果实的发 张自心,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植物病理学, E-mail: 973735442 * 通讯作者:李宝聚,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病害综合防治研究, E-mail: ; 傅俊范,教授,专业方向:植物真菌学, E-mail: 收稿日期: 2015-09-18;接受日期: 2015-09-1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4、1401888),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 系项目( CARS-25) 82 病症状,叶部病斑主要有大型斑、小型斑和角状斑 3 种,果实发病则出现开裂、流胶的现象(李宝聚 等, 2008)。黄瓜棒孢茎腐病主要发生在黄瓜生长 中后期,在茎部的中下部先发病,近地面的茎部发 病最为严重。 黄瓜棒孢茎腐病发病初期,茎部出现灰白色不 规则长斑,无明显边缘(彩色图版 1);茎部发病 中期病斑沿茎秆逐渐向四周扩展,呈灰白色长形斑 (彩色图版 2);茎部发病后期病斑环绕布满茎秆, 湿度较大时可产生稀疏黑褐色霉层(彩色图版 3)。 黄瓜嫁接口处发病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或黄褐色, 茎秆表皮开裂凹陷,干枯坏死(彩色图版 4

5、)。剖 开茎秆,内部发褐坏死(彩色图版 5)。最后植株 萎蔫死亡(彩色图版 6)。 1.2 与黄瓜蔓枯病和黄瓜镰刀菌茎腐病的症状区 别 黄瓜发生蔓枯病后,茎部褪色,呈油浸状,有 大量胶状物质溢出,之后病部干枯呈灰白色,其上 散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彩色图版 7),后期 茎秆 干枯开裂,呈乱麻状。镰刀菌侵染黄瓜茎部后, 病斑沿茎部一侧干枯开裂,呈灰白色或淡褐色,湿 度大时有白色或粉色霉层(彩色图版 8),维管束 变褐坏死。而黄瓜棒孢茎腐病病斑不会产生黑色小 点(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病斑产生黑褐色霉层, 不产生白色或粉色霉层,后期病斑扩展密布茎秆 四周。 2 黄瓜棒孢茎腐病病原菌 引起黄瓜棒

6、孢茎腐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属 于丝孢纲( Hyphomycetes)暗色菌科( Dematiaceae) 棒孢属( Corynespora)真菌。多主棒孢是一种广泛 分布的多寄主真菌,可侵染葫芦科 、茄科、十字花 科、豆科等,涉及 380 个属的逾 530 种植物(李宝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栽培管理 聚 等, 2012),包括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大 豆等多种经济作物。该病原菌寄主专化性不强,存 在一定的生理小种分化(李龙生 等, 2005)。 多主棒孢在 PDA 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 致 密均匀,表生绒毛,黑色或灰色(彩色图版 9), 我国部分地区多主棒孢

7、可以产生棕黄色和暗红色色 素。菌丝体分枝,无色或淡褐色,具隔膜,分生孢 子梗由菌丝衍生而来,分生孢子顶生于梗端(彩 色图版 10)。分生孢子梗直立或弯曲,不分枝,褐 色, 大 小 为( 110 600) m( 4 10) m, 具 有 0 9 个层出梗(彩色图版 11)。分生孢子倒棒形、 圆筒形、线形或偶见 “ Y” 形,单生或链生(彩色 图版 12),顶部钝圆,基部较平截,淡褐色至深褐 色,脐点明显,大小为( 60 400) m( 8 24) m,具 1 25 个假隔膜。 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 10 35 ,最适温 度为 25 30 ,同时要求相对湿度在 90% 以上, 在露水中萌发率最高

8、;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 55 ,致死时间为 10 min(分); pH 值 5 8 是分生 孢子最适的萌发范围,萌发率达 95% 以上(邹庆 道 等, 2002)。 3 黄瓜棒孢茎腐病发病规律 3.1 病原菌初侵染来源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 分生孢子或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其他寄主植物上越 冬,还可产生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此外,在病残体 中的病原菌可存活 2 a(年)( Pernezny & Simone, 1999),附着在种子表皮的病原菌可存活 6 个月 以上,寄生在种子内部的休眠菌丝则存活时间更 长,并可以随着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Hasama et al., 1993)。翌年在适宜的条件

9、下产生分生孢子, 成为初侵染源,在生长季内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 为害严重。 3.2 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及侵染 多主棒孢的传播 途径主要有两种: 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风和农事 操作进行传播,传播距离相对较近; 病原菌附 着在种子上进行传播,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分生孢子 萌发后产生芽管(彩色图版 12),从气孔、 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 5 7 d(天)。 3.3 黄瓜棒孢茎腐病田间发病原因 3.3.1 田间温、湿度 田间温、湿度与病害发生密 切相关,而湿度则是诱发病害的主要因素。病原菌 在相对湿度 90% 以上的条件下才能萌发。黄瓜生 长中后期植株密度增大,大水漫灌导致田间湿度加 重,

10、特别是保护地形成的田间小气候湿度过大, 茎部缺乏光照,致使茎部集露成滴,极利于多主 棒孢分生孢子的萌发。温度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小, 10 35 均可萌发。高温高湿有利于黄瓜棒孢茎 腐病的蔓延。 3.3.2 病原菌的变异 通过近几年的观察,一方 面,多主棒孢侵染黄瓜成功率极高,昼夜温差较 大、光照不足、田园不洁、连作等因素导致植株长 势减弱,均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另一方面,究其原 因,可能是多主棒孢与黄瓜在长期的互作关系中, 该病菌的致病基因发生了变化。多主棒孢菌极易发 生变异,在对多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同时,致病 基因发生改变,导致该病菌对黄瓜茎部的侵染随之 增多。具体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3.3

11、.3 农事操作 病原菌易从伤口侵入对寄主进行 侵染,而种植户不恰当的农事操作为黄瓜棒孢茎腐 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嫁接。嫁接栽培技术是防 治黄瓜枯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嫁接口处则成为 多主棒孢侵染黄瓜茎部的主要途径。 2015 年 7 月, 山东寿光寄来嫁接黄瓜病样,在嫁接口处镜检到多 主棒孢病菌(彩色图版 4、 5);落蔓。一次性落 蔓过多或落蔓操作不仔细,均能导致黄瓜茎部损 伤,从而利于病原菌侵入;其他操作。绕蔓、整 枝、打杈、喷药、除草等操作均能对茎部造成伤害, 加之高温高湿的田间环境,极利于病原菌从茎部进 行侵染。 4 防治方法 4.1 选用抗病品种 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黄瓜 棒孢茎腐 病

12、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欧美国家开 展研究较 早,已选育出部分抗病品 种,如 Royal Sluis Hybrid 72502, 该品种高抗黄瓜棒孢叶斑病 ( Wehner, 2010)。目前国内生产上还未选育出该 病的抗性品种。此外,国内外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 抗病遗传研究较少,研究结果不一致。国外报道黄 瓜棒孢叶斑病抗性基因由单显性核基因控制,并命 名为 Cca( Abul-hayjal et al., 1978)。 国内报道黄 瓜棒孢叶斑病抗性基因由单隐性核基因控制(杨 双娟, 2012)。国内研究者发现 1 个与黄瓜棒孢叶 斑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 EST-SSR 标记 CSFR33, 83

13、 栽培管理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遗传距离为 2.9 cM( Wang et al., 2010)。此外,有 研究表明黄瓜棒孢叶斑病抗性基因 cca-2 定位于黄 瓜第 6 染色体上,位于标记 SSR10954 和 SSR16890 之间,遗传距离分别是 0.6 cM 和 1 cM(杨双娟, 2012)。黄瓜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将大大加快黄 瓜抗病分子育种选育工作的进程。 4.2 种子消毒 种子带菌是该病害跨区域传播的 重要途径。利用该病菌的致死温度,用 55 60 温水浸种 15 20 min(分),并不断搅拌,然后让 水温降至 30 ,再浸泡 3 4 h(小时)

14、,可有效杀 灭种内病原菌。 4.3 加强栽培管理 保护地应及时调控温、湿度, 适时通风换气,排水控湿,尽量不结露成滴;及时 清理病残株和田间杂草,带出大棚烧毁,减少病原 菌基数;使用膜下滴灌代替大水漫灌,降 低棚内湿 度,防止病原菌在棚内传播;在黄瓜生长中后期要 及时施肥,追施优质叶面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 植株抗病性。 4.4 适时轮作 该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 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可存活 2 a(年),因此与非寄主 作物进行 2 a(年)以上的轮作,可有效减少初侵 染源。 4.5 化学防治 多主棒孢侵染成功率极高,田间 发病 3% 后再进行防治无法取得良好效果。在近几 年的调查中发现,辽宁

15、、山东等部分地区的多主棒 孢致病菌已产生较强的抗药性。最新的多主棒孢 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已经证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棒孢叶斑病几乎已 失去了防效(李宝聚 等, 2012)。所以,该病应以 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时施药,交替使用各类杀 菌剂。 2014 年起我国开始有防治黄瓜棒孢叶斑病的 农药登记。黄瓜茎部发病后可用 35% 苯甲 咪鲜 胺水乳 剂 1 000 倍 液 , 或 42.8% 氟 菌 肟菌酯悬浮 剂 3 000 倍液,或 35% 氟菌 戊唑醇悬浮剂 2 5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也可用国外登记防治该病害的 药剂 50% 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1 500 倍液进行喷

16、雾 防治。防治时对叶部和茎部进行均匀施药,每隔 7 d(天)喷 1 次,连喷 2 3 次。茎部发病需要用较 高浓度药剂涂抹治疗,可根据情况酌情减小药剂的 稀释倍数,对嫁接口、茎部伤口及茎部病斑进行涂 84 抹防治。要注意交替使用各类药剂,防止抗药性问 题的严重化。 参考文献 高苇,李宝聚,石延霞,谢学文 . 2012. 茄子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鉴 定及致病性研究 . 植物病理学报, 42( 2): 113- 119. 李宝聚,赵彦杰,于淑晶,柴阿丽,高苇 . 2008. 2008 年秋季河北 青县黄瓜棒孢叶斑病大发生 . 中国蔬菜,( 11): 51-52. 李宝聚,高苇,石延霞,谢学文 . 20

17、12. 多主棒孢和棒孢叶斑病的 研究进展 . 植物保护学报, 39( 2): 171-176. 李龙生,李宝聚,刘永春,邹庆道 . 2005. 黄瓜褐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 中国蔬菜,( 8): 49-50. 杨双娟 . 2012. 黄瓜棒孢叶斑病抗性基因 cca-2 的遗传分析与定位 硕士论文 .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 邹庆道,傅俊范,朱勇,房德纯 . 2002. 黄瓜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 生物学特性研究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33( 4): 258-261. Abul-hayjal Z, Williams P H, Peterson C E. 1978. Inheritance of r

18、esistance to anthracnose and target leaf spot in cucumbers.Plant Disease Reporter, 62( 1): 43-45. Hansama W, Morita S, Kato T. 1993. Seed transmission of Corynespora melonis causal fungus of target leaf spot on cucumber. Annals of the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59( 23): 175-179. Pernezny K,

19、 Simone G W. 1999. Target Spot of Several Vegetable Crops. Plant Pathology Fact Sheet, 39-44. Wang HZ, Li SJ, Yang RH, Guan W. 2010. EST-SSR marker linked to cucumber target leaf spot resistance-related gene. Acta Horticulturae, 871: 49-56. Wehner T C. 2010. Gene list 2010 for cucumber. Cucurbit Genet Coop Rpt,( 28-29): 105-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