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以及社会治理+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以及社会治理+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户籍制度的特点:具有地域性(一种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具有等级性(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但在宋代以后消失);具有世袭性;户籍具有社会治安职能战国(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2)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旨在贯彻重农抑商政策等汉朝(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3)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户籍散乱隋唐
2、(1)隋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2)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元朝(1)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诸色户计”是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元代户籍制度十分复杂,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以及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等情况,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称为“诸色户计”或“诸色人户”。民户是主要人户,也是诸色户计的基础。元政府在民户中实行户等制,以三等九甲为序征发赋役。(2)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1)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将手工业者编入的一种特殊户籍,
3、社会地位低下等。(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明朝为征调赋役而编制的户籍册,是国家征收赋役的根据,又称“赋役黄册”,主要是登记人口和土地的档案。明初黄册的编造,奠定了明朝的户籍制度基础,加强了对户口的控制。”,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1)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2)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3)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二、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与救济救助制度1、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
4、。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群众,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1) 基层组织特点:严密性、独立性、宗法性、组织性秦汉(1)县下设乡和里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1)教化民众,劝民行善。(2)规范乡民日常行为,主要是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3)患难相恤,互帮互助。(4)解决日常纠纷,维持社会治安。(2)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3)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5、,设甲首、里长乡村治理模式及其变迁秦汉时期: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官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衰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2)地方治理的特点及作用(2) 社会治理1) 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2) 演变:秦汉实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邻保制度目的是让乡村民众相互监督、相互约束,
6、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实施保甲制明朝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里甲制度是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3) 趋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3) 历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中国古代政府重视社会救济的原因(1)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2)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孟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倡)。(3)统治者为争取民心(促进政权认同)、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权和统治的需要。1) 历代社会救济不足之处:具有宗教色彩;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救济方式相
7、对单一(大部分只停留在提供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却忽视了精神生活需要和个人发展) 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特点: 主体: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辅助: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发展: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宋朝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2) 古代优抚政策政府和社会救济的不同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
8、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 原因: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方式 皇帝赏赐: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设置机构: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体现了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 意义: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生活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有利于促进统的多族国家进步巩固和发展;
9、为近现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借鉴。【习题】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
10、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背景: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意义: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