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9:文学作品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江苏专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0655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09:文学作品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江苏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考点09:文学作品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江苏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09:文学作品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江苏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09:文学作品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江苏专用).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点08文学作品阅读知识梳理一、小说(一)小说文体知识1 .小说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表达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 叙事性的文学体裁。2 .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又是最主要要素。(1)人物。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的。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 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2)情节。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一一开端一一开展一一高潮一一结尾一一尾声。(3)环境。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

2、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小说的环境描写 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小说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考点一:分析人物形象题型1: XXX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 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答题技巧:(1)概括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比照、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第四、典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五、人物间的关系(常有比照、衬托)。第六、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2)解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

3、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挖苦。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 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 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3)情感性作用。指词语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思 想倾向、感情色彩的作用。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4)结构性作用。指词语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 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开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答题步骤】理解词

4、语的本义一揣摩词语的语境义一分析词语在此处的表达效果。题型4:句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答题格式】(1)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结合句子分析用该词强调突出了(限制、说明、修饰了),更能形象(恰如其分)地表 现某物某特点。(3)删去后,不能表达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性或与事实不符或太 绝对等。题型5:句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换成另一词?【答题格式】(1)回答“可以”或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口寸)。 解释词义,比拟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异:原词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换了后就 变成。(3)用原词表达了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性,

5、调换后,不能表达语言的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性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等。题型6:某两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答题格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的规律不一致;(2)这两个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两个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 不能互换。考点三:赏析句子题型7: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品析以下句子的含义。)答题步骤:1 .从结构上看作用。处在文章不同位置的句子,其作用不同,一般情况下:统领句 起总起下文的作用;过渡句起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尾句起到总结全文、照应 题目(开头)、首尾呼应的作用。2 .从内容上分析含义。紧扣文章主旨、写作背景及

6、作者的思想倾向理解语句:记叙类 文章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揭示文章主旨,因此应在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的 基础上,结合文章主旨对表达作者感悟的句子进行拓展,明确表述所透露的意思。如果句子 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那就可以从它带给你启迪的角度品味。3 .从艺术手法上看表达效果。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句 式角度入手去分析一个句子。答题思路:结构上的作用一一内容上的作用一一艺术手法答题技巧:散文中常用来赏析的句子一般有:(1)运用修辞的句子。(2)人物描写的句子。(3)景物描写的句子。(4)富有深意的哲理句、主旨句。对句子的赏析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 .从

7、修辞角度赏析。答题四步:(1)判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3)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含义;(4)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修辞格作用)地刻画了(表现了、 描写了),表现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某事物的 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答题五步:(1)判断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其内容。(3)表现了人物什么心理(心情);(4)突出了人物什么性格(精神品质);(5)突出了文章什么主旨。3 .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

8、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4 .从句式角度赏析。(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3)反问句:加强语气。(4)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5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1)议论句:揭示的道理,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 睛的效果。(2)抒情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考点四:标题的含义及作用题型8:理解标题含义。答题技巧:分析标题的关键字词。就是从理解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 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2)分析标题的指代义。标题的指代内容一定在文中。可以结合文章内容

9、、人物特点、 作者情感、文章主旨等,提取整合分散在各段的有用信息,归纳为一个短语或一句话。(3)分析标题的修辞义。有些文章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这就要先将标题运用的修辞 还原后再作分析,从而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4)分析标题的双关义。标题含义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5)分析标题的象征义。【答题格式】标题的表层意思是,深层含义是题型9:分析标题作用。答题技巧:(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交代行文线索,文章的情节都围绕此展开。(4)点明或暗示文章主旨。(5)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6)奠定感情基调。(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激

10、发读者的阅读兴趣。(8)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题型10:分析标题妙处。答题思路:含义+作用。题型11:补写标题。答题技巧:要求:新颖、简洁、凝练、概括、个性,能吸引人的眼球。(有字数限制)(1)找文章线索,以线索为题。(2)明确中心,以点明中心的短语为题。(3)反复研读开头和结尾,用其关键短语为题。(4)关注反复出现的句子,选择重要短语为题。(5)抓住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以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为题。(6)把握作者情感,用表达作者情感的短语为题。考点五:辨析段落作用题型12:分析第X段在文中的作用。(第X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答题技巧:常考段落一般

11、为首段、尾段和中间段。1 .首段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开展做铺垫。(2)非环境描写: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点明中心,总领全文,引出下 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和下文 形成比照;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开展等等。2 .尾段作用。(1)内容方面: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中心;蕴含深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 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深思。(2)结构方面: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前文),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解开O.中间段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转换表达方式或转换记叙

12、方法。考点09:文学作品阅读(2021.江苏江苏.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西溪的晴雨郁达夫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 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 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 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 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 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13、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 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 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 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 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假设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 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 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

14、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 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 花,是本地的风光,还缺乏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 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 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 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 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

15、后的三句,叫做“期我 乎桑中,要(同”邀“)我乎上宫,送我乎洪之上矣”。这一天向晚回来,源宁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 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葫磨了半日之 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 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 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 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

16、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 中间;假设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 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 “一剑横飞 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 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遇飞, 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萧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 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有删改)1 .阅读全文,梳理思路,完成下面表格。游西溪晴日下游览地占 八、古墓静莲

17、庵 堂沿山大道芦花浅水里弹指楼楼下小河景色特 点黑沉沉、冷冰冰窗明几净回环秀美里暗 八、Hl=1心理感受静心、安心有俗益一文人雅趣2 .在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批注。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 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 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3 .这篇游记写晴雨中的西溪之景,第段有关西湖的文字是否多余?请简述原因。4 .小明同学认为:“游记应当主要写游览中的所见所感,本文对游览的人写得过多,没 有必要。“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

18、说。【答案】L尝野趣;恐怖、不安和畏缩;一片空明;古怪;晴明浩荡;像 和东坡在赤壁夜游。5 .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青山突然出现又快速消失的景 象,表现游船之轻快,风景之宜人,心情之愉悦。运用动作描写,写出少女摇船的优美姿态,表现了她们也是西溪的一景。6 .不多余。将西湖湖光山色的整齐小巧与西溪晴雨景色的变化多姿比照;更突出西溪 景色的够味儿;使情感跌宕起伏,充满情趣;引出下文游览西溪的记叙。7 .本文写游览的人是有必要的。游记一方面写出自己在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一方 面能反映作者的文化底蕴,情趣和思想。如“我与老龙夫妇约去西溪赏芦花,喝酒题词等内 容,充满闲情雅致。在

19、出游中,欣赏美景获得审美愉悦,同时收获志同道合的朋友,忘记世 俗的名利追逐,可以投入到能升华我们灵魂的雅游中。所以对游览的人描写的内容是有必要 的。【解析】1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结合第段“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 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中的“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可概括为尝野趣。此处填的是游览“古墓”时的心理感受,锁定答题区域在第段。结合第段“但在下 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中的“恐怖、不安和畏缩”可概括为恐怖、 不安和畏缩。此处填的是沿山结合第大道的景色特点,第段写的是坐车领略了沿山大道的景色。 结合第段“你假设坐在汽车座里,

20、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 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中的“只见一派空明”可概括出为:一片空明。此处填的是游览芦花浅水里的心理感受。写芦花浅水里的内容在第点,结合第段 中的“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 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可知此时作者的心理感受是:古怪。此处填的是弹指楼的景色特点。写游览弹指楼的内容在第段,结合第段”一片斜 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 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中的“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可知此 处可概括为:晴明浩荡。此处填的是游

21、览楼下小河时的心理感受。写游览楼下小河的内容在第段。结合第 段“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可知此处可概括为像和东坡在赤壁夜游。2 .考查句子批注。山和人“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原本是形容人的,这里把青山人格化了,由此可 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又匆匆地别了”说明景物一闪而过,说明游船之快速,还 没欣赏够,山就闪过去了,由此可知还表现了风景之宜人。“站”坐,”伸,“俯,,等词语是动词,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这句话是对摇船少女摇船动 作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少女摇船的优美姿态,如此优美的姿态在游人看来也是西溪的一 景。3 .考查文章开头作用分析。首先回答不多余。然后分析

22、原因。本文主要内容是写西溪的晴和雨。西溪与西湖相连,客人游览过西湖后,认为西湖太整 齐、太小巧、不够味儿,所以想去游相邻的西溪,这就引出了下文。西湖湖光山色,太整齐, 太小巧,不够味儿,西溪晴雨景色变化多姿,西湖和西溪的晴雨的风景形成鲜明的比照,而 比照更能突出西溪景色的够味儿。在情感方面,更显得跌宕起伏,充满情趣。4 .考查文章内容作用分析。首先回答本文对游览的人写得过多,有必要。然后结合描写游人的内容分析写游览的人 对文章内容及文章主旨的作用。如“我”与老龙夫妇约去西溪赏芦花,喝酒题词,溪畔吹箫, 充满闲情雅致。就如苏东坡月夜与友泛舟赤壁,留下脍炙人口的赤壁赋,传下佳话,能 反映游览者文化

23、底蕴深厚,情趣高雅,思想自由不羁。在出游中,欣赏美景获得审美愉悦, 同时收获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真正的雅游。由此分析对游览的人描写的内容是有必要的。(2021 .江苏南京.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游记,完成小题。庐山面目(节选)丰子恺庐山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桃源仙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茶馆、酒楼,百货之属; 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不过他们看见了我们没有“乃大惊”,因为上山避暑休养的人很多, 招待所满坑满谷,好容易留两个房间给我们住。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这一天天气 晴朗。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远处冈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 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

24、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正在凝望之间,一 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倘是幽人雅士,一定大开窗户,欢迎它进来共住; 但我犹未免为俗人,连忙关窗谢客。A我想,庐山真面目的不容易窥见,就为了这些白云在 那里作怪。庐山的名胜古迹很多,据说共有两百多处。但我们十天内游踪所到的地方,主要的就是 小天池、花径、天桥、仙人洞、含鄱口、黄龙潭、乌龙潭等处而已。含鄱口左望扬子江,右瞰鄱阳湖,天下壮观,不可不看。有一天我们果然爬上了最高峰 的亭子里,然而白云作怪、密密层层地遮盖了江和湖,不肯给我们看。我们在亭子里吃茶, 等候了好久,白云始终不散,望下去白茫茫的,一无所见。这时候有一个人手里拿一把芭蕉 扇,走

25、进亭子来。他听见我们五个人讲土白,就和我招呼,说是同乡。原来他是湖州人,我 们石门湾靠近湖州边界,语音相似。我们就用土白同他谈起天来。土白实在痛快,个个字入 木三分,极细致的思想感情也充分表达得出。这位湖州客也实在不俗,句句都动听。他说他 住在上海,到汉口去望儿子,归途在九江上岸,乘便一游庐山。我问他为什么带芭蕉扇,他 回答说,这东西妙用无穷;热的时候扇风,太阳大的时候遮阴,下雨的时候代伞,休息的时 候当坐垫,这好比济公活佛的芭蕉扇。因此后业我们谈起他的时候就称他为“济公活佛”。 互相表达游览经过的时候,他说他昨天上午才上山,知道正街上的馆子规定时间卖饭票,他 就在十一点钟先买了饭票,然后拿了

26、酒瓶回到馆子里来吃午饭,这顿午饭吃得真开心。这番 话我也听得真开心。白云只管把扬子江和鄱阳湖封锁,死不肯给我们看。时候不早,汽车在 山下等候,我们只得别了济公活佛回招待所去。此后济公佛就变成了我们的谈话资料。姓名 地址都没有问,再见的希望绝少,我们已经把他当作小说里的人物看待了。B谁知天地之间 事有凑巧:几天之后我们下山,在九江的潺庐餐厅吃饭的时候,济公活佛忽然又拿着芭蕉扇 出现了。原来他也在九江候船返沪。我们又互相表达别后游览经过。此公单枪匹马,深入不 毛,所到的地方比我们多得多。我只记得他说有一次单独走到一个古塔的顶上,那里面跳出 一只黄鼠狼来,他打湖州白说:“渠被吾吓了一吓,吾也被渠吓了

27、一吓!”我觉得这简直是 诗,不过没有叶韵。宋杨万里诗云:“意行偶到无人处,惊起山禽我亦惊。”岂不就是这种 体验吗?现在有些白话诗不讲押韵,就把白话写成每句一行,一个“但”字占一行,一个“不” 字也占一行,内容不知道说些什么,我真不懂,这时候我想:倘能说得像我们的济公活佛那 样富有诗趣,不押韵倒也没有什么。(选自仁山静水:文化名家在旅途,陈武选编,广陵书社2018年版。)5 .品味A、B两处画横线的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 A.我想,庐山真面目的不容易窥见,就为了这些白云在那里作怪。(这句话运用 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2) B.谁知天地之间事有凑巧:几天之后我们下山,在九江

28、的沼庐餐厅吃饭的时候, 济公活佛忽然又拿着芭蕉扇出现了。(加点的局部能否删去,为何说呢么?)6 .画横线处两次提到白云“不肯给我们看“扬子江和鄱阳湖,作者对此是否失望郁闷?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7 .节选局部最后写到我对有些白话诗不押韵的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5. (1)拟人,赋予白云人的情态,化用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写出白云缭 绕,聚散飘浮的特点。(2)不能删,这几个字更充分地表现出我们再遇“济公活佛”的惊喜,还增加了传奇色 彩。6 .作者对此没有失望郁闷,看不了江和湖,作者就和友人吃茶谈天,吃得谈得很开心, 时候不早便顺其自然回招待所,遇到“济公活佛听他说话,和他再遇都很开心

29、。由此可见, 作者并无失望,并不郁闷。从中可见作者的放达乐观的人生态度。7 .对有些白话诗不讲押韵,且内容不知所云的批评。衬托出“济公活佛”说话富有诗趣, 表达自己对“济公活佛”的欣赏,与上文写到活佛济公相照应,而且为全文增添文学气息,增 添趣味。【解析】5 . (1)此题考查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 效果和表达的情感。结合划线句分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作怪”一词,把“白云”人 格化。根据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 多楼台。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倘是幽人雅士,一定大 开窗户,欢迎它

30、进来共住;但我犹未免为俗人,连忙关窗谢客”分析,化用诗句“不识庐山真 面目”,写出白云缭绕,聚散飘浮,多变的特点。(2)此题考查词语作用。首先明确态度,不能删去。然后联系上下文语境写出理由即 可。根据上文“此后济公佛就变成了我们的谈话资料。姓名地址都没有问,再见的希望绝少, 我们已经把他当作小说里的人物看待了”和下文“济公活佛忽然又拿着芭蕉扇出现了。原来他 也在九江候船返沪。我们又互相表达别后游览经过”分析,本以为不能再相见了,偏偏又能 再相见,这几个字能充分地表现出我们再遇“济公活佛”的惊喜,还增加了传奇色彩。6 .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需要根据原文推断。文中第三段,“这番话我也听得真

31、开心”“倘能说得像我们的济公活佛那样富有诗趣,不押韵倒也没有什么”可知,作者虽然没 有看到云雾散去后的江和湖,却也享受了旅程的快乐,主要因为遇到一个随性洒脱的同游人 攀谈。同时在作答时也要考虑到通过前后文表达出作者的性格品质与精神追求,正是作者也 是任性洒脱的人,才会从这样的旅途中体会到快乐。据此得出:作者对此没有失望郁闷。7 .此题属于关键句段作用题,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方面,根据“渠被 吾吓了一吓,吾也被渠吓了一吓!我觉得这简直是诗”分析,直接引发作者对诗歌押韵产生 思考的是同游人的一句话,表示了作者对这个人的赞赏,同时表达作者游览之趣的思考,正 像写诗一样不在于形式和去的目的

32、地,而是在于享受游览过程,以此深化了文章主旨。结构 方面,“倘能说得像我们的济公活佛那样富有诗趣”呼此了前文提到济公,使得文章结构紧凑, 表达自然。并且借用济公的传说以及诗歌押韵,还能够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和趣味性。(2021 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项链(1)清晨,李梅照例五点四十分就到了瑞海苑小区。这时候业主们都还在酣睡着,小 区显得很安静。她是小区的清洁工,朦胧的路灯光下,她的身影显得孤单而寂寞。丈夫去世 了,女儿上大学全靠她,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H区绿化带清扫得干干净净。(2)瑞海苑是这座城市的高档小区,是白领集中居住的地方。在一条两边开满杜鹃花 的甬道上,李梅仔

33、细捡着晚上掉落的叶子,她觉得这么漂亮的小区不应该有一点垃圾。突然, 地上一样东西让她的心抖了一下那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项链!还有一个海蓝色心形的链坠!(3) “这是谁掉的呢? 她看四下没有一个人影,便将项链捡起,揣进衣服口袋里。(4)八点前,李梅早晨的工作结束了,周末睡懒觉的业主们还未起床,她便回到家, 打算晌午再去小区寻找项链的主人。(5)吃过早饭,她快要出门的时候,一种本能的欲望像淘气的孩子一样从心里蹿了出答题格式:XXX是一位什么样的(一般为形容词,表示此人性格特点的词,如勤劳、简 朴等)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如农民、工人、诗人等),一般用判断句。题型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方

34、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题型3: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答题技巧: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答题方法:主人公是XXX+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考点二:鉴赏故事情节题型4: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将小说的某个情节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 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么?小说在哪些方面对某某人物作了伏笔,找出来并作简 要分析)答题技巧:对小说情节的鉴赏可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理

35、清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开展线索,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从开端、开展、 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尤其注意分析透开展和高潮局部。善于体悟出故事情 节中寄寓的深刻生活哲理、社会现实意义。第二,鉴赏小说的情节要从细节入手,细节往往成为设题点,伏笔与点睛之笔是命题者 的热点选择。另外,还要注意鉴赏小说情节中倒叙、插叙、伏笔、悬念等的表达效果。第三,小说必有情节上的“转”(即情节、感情的变化);因为短,冲突往往在高潮中突 然终止,引人深思。这使结尾句往往成为点睛之笔,是理解全篇的关键。第四,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物性格感受 的过程,也是对小说主题理解的过程

36、。解题思路:解题时仍然要从小说三要素寻找思路,明确情节构思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 的一般作用思考答题方向: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开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是对整个故 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开展。考点三: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来!她试图让那淘气的孩子规矩一点,可没用。于是,她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那条项链。(6)她其实很妩媚,只是,她的秀气被埋没了。那条项链使她心潮起伏,穿衣镜前, 她红着脸将项链挂在了自己脖子上!她顿时觉得自己从未像今天这样佳韵迷人:白皙的脖子, 光闪闪的项链,海蓝色链坠,做工异

37、常精巧,戴上它简直妙不可言(7)她在镜子前沉醉了片刻,终于管住了心里那个淘气的孩子。“我戴过金项链了!” 这样想着的时候,她将项链小心地取下来,放进衣服口袋里。(8)瑞海苑小区里,有一个“事务公示栏”,有时也有业主张贴些温馨提示之类的启 事。李梅先到那儿,想看看有什么线索。果然公示栏有一那么寻物启事:“本人近日在小区丢 了 一条金项链,欧式工艺,有海蓝色链坠。有捡到送还者,必有重酬! ”后面,落款人是H 区22楼紫竹座杨女士,还有联系 。(9)李梅敲开紫竹座漂亮的大门,进了那套富丽堂皇的厅堂,拿出那条项链的时候, 杨女士一看就惊喜地叫着:“是它!就是它! ”她把项链紧紧抓在手里。她很激动地说,

38、这 条项链对她来说很重要,那个海蓝色链坠里,有她最难忘的一段感情。杨女士没忘酬谢的承 诺,递给李梅一万元!(10)李梅连连摇手,她觉得自己仅仅把别入的东西还给别人,这是任何人都会做的, 怎么能要别人的钱呢?见她很坚决,杨女士只好收起了钱。(11)李梅起身要出门时,杨女士从卧室拿出一条很粗的项链来,说:“大姐,这条项 链送给你,你戴上一定很漂亮。”李梅急了,说:“你这是干什么?我不能要!”杨女士笑 了,说:“大姐您别误会!这是条仿冒的,就值三十块钱。” “仿冒的? ” “虽是仿冒的, 可看上去很漂亮,没人看得出来。”(12)李梅想想,有点羞怯地收下了。(13)此后,李梅在小区绿化带清扫卫生时,脖

39、子上就戴着那条仿冒的项链。她心里舒 坦,觉得自己又散发出妩媚秀气。(14)暑假,上大学的女儿回来了,惊喜地发现妈妈脖子上戴着一条漂亮的金项链,说: “妈妈,您真美! ”第二天,女儿要和姐妹好友聚会,要借妈妈的项链,她就给女儿讲了项 链的来历,最后说:“项链是仿冒的,只值三十块钱。”“反正别人看不出来! ”女儿高兴地戴上了项链。(16)晚上,女儿回来了。她一进门就对妈妈说:“妈妈您骗人!我去金店找师傅鉴定 过,这金项链不是仿冒的,是真的! ”“真的?”(17) “已鉴定了,绝对是真的!”(19)李梅终于明白了什么。她在瑞海苑小区当了十二年清洁工,捡到过钥匙、手机、 钱包、金戒指,都交到物业管理处

40、,寻找失主,物归原主,她没有将一样东西据为己有!她 唯一捡了没还的,是她十八年前在街边一个破旧的垃圾桶边捡的一个被遗弃的女婴。现在, 女婴长大了,成了一名漂亮的女大学生。(20)她没有迟疑,毅然出门向H区22楼紫竹座走去8 .第(1)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9 .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捡到项链一 一_佩戴项链一再次归还项链10 .品味以下句中加点词的妙处。突然,地上一样东西让她的心抖了一下“我戴过金项链了” 11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李梅的性格特征。12 .请你说说本文以“项链”为题的好处。【答案】8.交代了李梅的职业和家庭情况;为下文李梅捡到项链作铺垫;反衬

41、(衬托) 出李梅捡到项链归还这一行为的可贵,突出人物形象。9 ,归还项链赠送项链鉴定项链10 .心理描写,极有表现力地写出了李梅看到地上项链时的吃惊。写出了李梅佩戴 项链后的满足,同时也说明她已经战胜自己,下定决心将项链归还给失主。11 .勤劳:每天早上五点四十,李梅就到小区清扫卫生;自律,不贪财:在小区担 任了十二年清洁工,捡到过钥匙、手机、钱包、金戒指,都交到物业管理处,寻找失主,归 回失主,没有将一样东西据为己有;善良、有爱心:李梅捡到弃婴,抚养她长大成人。12 .以项链为题,交代了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这也是文章的线索,又象征了主 人公金子般美好的心灵。【解析】8 .此题考查句子的

42、作用。内容上:“她是小区的清洁工”“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H区绿化带清扫得干干净净”交代 了李梅的职业及她认真负责的品质;“丈夫去世了,女儿上大学全靠她。交代了她的家庭情 况,可以看出她生活不易,联系下文,她捡到金项链还能归还失主,反衬出李梅拾金不昧这 一行为的可贵,突出人物形象;“朦胧的路灯光下,她的身影显得孤单而寂寞”点出小区里没 有什么来往的人,使下文李梅把项链带回家显得顺理成章。结构上:“朦胧的路灯光下,她的身影显得孤单而寂寞”“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H区绿化 带清扫得干干净净”,为下文李梅捡到项链作铺垫。9 .木题考查内容提炼概括。木文以项链为线索,所以概括情节时,可以以“项链”为关 键词,

43、再依据原文内容,提炼概括出相关动词。题空一:根据(9)段“李梅敲开紫竹座漂亮的大门,进了那套富丽堂皇的厅堂,拿出那 条项链的时候”概括为:归还项链;题空二:根据(11)段“李梅起身要出门时丁杨女士从卧室拿出一条很粗的项链来,说:大姐,这条项链送给你,你戴上一定很漂亮概括为:赠送项链;题空三:根据(16)段“妈妈您骗人!我去金店找师傅鉴定过,这金项链不是仿冒的, 是真的”概括为:鉴定项链。10 .此题考查赏析词语。“抖”意思为颤抖,哆嗦;“心抖了一下”属于心理描写,结合句子可知,地上的项链引 起了她内心的颤抖。“抖”字形象地地写出了李梅看到地上项链时的吃惊。戴过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句中指已经戴

44、过金项链了,写出了李梅佩戴项链后 的满足;联系上文(5) “吃过早饭,她快要出门的时候,一种本能的欲望像淘气的孩子一样 从心里蹿了出来”可知,李梅曾经想佩戴拥有这枚金项链,“戴过金项链了”是她对自己的安 慰,同时也说明她已经战胜自己,下定决心将项链归还给失主。11 .此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1)段“清晨,李梅照例五点四十分就到了瑞海苑小区“,(2)段“瑞海苑是这座城 市的高档小区,是白领集中居住的地方。在一条两边开满杜鹃花的甬道上,李梅仔细捡着晚 上掉落的叶子,她觉得这么漂亮的小区不应该有一点垃圾”可知,李梅勤劳对工作尽职尽责;根据(19)段“李梅终于明白了什么。她在瑞海苑小区当了十二年清洁工

45、,捡到过钥匙、 手机、钱包、金戒指,都交到物业管理处,寻找失主,物归原主,她没有将一样东西据为己 有”概括为:自律,不贪财;根据(19)段“她唯一捡了没还的,是她十八年前在街边一个破旧的垃圾桶边捡的一个 被遗弃的女婴。现在,女婴长大了,成了一名漂亮的女大学生”可知,李梅善良、有爱心。12 .此题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项链”是本文线索,文章围绕“项链”展开故事情节;文 章写了清洁工李梅捡到项链到再次归还项链的故事,题目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暗示文章 主题,李梅捡到金项链物归原主,“金项链”同时也象征了主人公金子般美好的心灵,以此为 题,表达了对主人公品质的赞美。题目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0

46、21 .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心中永存的那抹温暖黄跃新每个人在内心深处或多或少总有难以忘怀的事情,在岁月更迭中日渐清晰,历久弥新。 在流逝的时光里不时记起,也许你不知道名字,记不住音容笑貌,可无论何时回想起来总有 一丝感动或淡淡的芬芳,拨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旋律。记得读大学的那年寒假,我因为在学校勤工俭学,回家的日期排到了将近除夕,也就 碰上了春运的高峰期。20世纪90年代初的春运,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那时的交 通运输远不比现在,老百姓想要买一张火车票,只能去车站排队。我没有别的选择,一个人 背上行李到火车站去挤那趟最慢,而且能在家乡那个小山村的火车站作短暂停

47、留的慢车了。我早早从学校出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火车站,人多得无法想象,人挨 人,人挤入,到处都是赶着回家的旅客,个个行色匆匆。我在售票处排了近两个小时队也没 有轮到,这个时候如果还不进站,当天肯定无法回家。于是我决定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混” 进车站挤上车后再补票。我背着沉重的行李和一床棉絮,混在嘈杂的旅客中如蜗牛般往前移动,在那种混乱的 队伍中你不想动都不可能了,只能被推着一寸一寸往前移。上车时,有的旅客看来不及了就 攀爬车窗,从车窗门上翻上车。大家拉的拉,扶的扶,喊的喊,叫的叫,场面既令人尴尬又 令人感慨。我运气还算好,终于在火车快开的时候随着人流挤上了开往家乡的那趟绿皮火车。 火车上到处是人,车厢的连接处也挤满了人,有站着的,有侧身躬着的,有席地蜷坐的,人 货混杂在一起,寸步难行。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故事,只有经历过春运的人,才会对当时 挤车时的五味杂陈刻骨铭心,真是“离家不易,归家更难”。天虽然不是很寒冷,但也是要穿着棉衣的,可是在那慢车上就好像被困在蒸笼里。挤 上车我已经是一身臭汗,弱小的身体挤在人货中几乎无法喘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