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8:文学作品阅读(考点梳理+训练)-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江苏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08:文学作品阅读(考点梳理+训练)-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江苏专用).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点08文学作品阅读知识梳理一、小说(一)小说文体知识1 .小说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表达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 叙事性的文学体裁。2 .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又是最主要要素。(1)人物。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的。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 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2)情节。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一一开端一一开展一一高潮一一结尾一一尾声。(3)环境。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
2、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小说的环境描写 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小说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考点一:分析人物形象题型1: XXX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 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答题技巧:(1)概括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比照、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第四、典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五、人物间的关系(常有比照、衬托)。第六、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2)解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
3、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挖苦。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 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 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3)情感性作用。指词语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思 想倾向、感情色彩的作用。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4)结构性作用。指词语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 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开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答题步骤】理解词
4、语的本义一揣摩词语的语境义一分析词语在此处的表达效果。题型4:句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答题格式】(1)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结合句子分析用该词强调突出了(限制、说明、修饰了),更能形象(恰如其分)地表 现某物某特点。(3)删去后,不能表达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性或与事实不符或太 绝对等。题型5:句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换成另一词?【答题格式】(1)回答“可以”或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口寸)。 解释词义,比拟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异:原词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换了后就 变成。(3)用原词表达了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性,
5、调换后,不能表达语言的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性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等。题型6:某两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答题格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的规律不一致;(2)这两个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两个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 不能互换。考点三:赏析句子题型7: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品析以下句子的含义。)答题步骤:1 .从结构上看作用。处在文章不同位置的句子,其作用不同,一般情况下:统领句 起总起下文的作用;过渡句起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尾句起到总结全文、照应 题目(开头)、首尾呼应的作用。2 .从内容上分析含义。紧扣文章主旨、写作背景及
6、作者的思想倾向理解语句:记叙类 文章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揭示文章主旨,因此应在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的 基础上,结合文章主旨对表达作者感悟的句子进行拓展,明确表述所透露的意思。如果句子 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那就可以从它带给你启迪的角度品味。3 .从艺术手法上看表达效果。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句 式角度入手去分析一个句子。答题思路:结构上的作用一一内容上的作用一一艺术手法答题技巧:散文中常用来赏析的句子一般有:(1)运用修辞的句子。(2)人物描写的句子。(3)景物描写的句子。(4)富有深意的哲理句、主旨句。对句子的赏析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 .从
7、修辞角度赏析。答题四步:(1)判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3)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含义;(4)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修辞格作用)地刻画了(表现了、 描写了),表现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某事物的 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答题五步:(1)判断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其内容。(3)表现了人物什么心理(心情);(4)突出了人物什么性格(精神品质);(5)突出了文章什么主旨。3 .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
8、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4 .从句式角度赏析。(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3)反问句:加强语气。(4)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5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1)议论句:揭示的道理,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 睛的效果。(2)抒情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考点四:标题的含义及作用题型8:理解标题含义。答题技巧:分析标题的关键字词。就是从理解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 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2)分析标题的指代义。标题的指代内容一定在文中。可以结合文章内容
9、、人物特点、 作者情感、文章主旨等,提取整合分散在各段的有用信息,归纳为一个短语或一句话。(3)分析标题的修辞义。有些文章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这就要先将标题运用的修辞 还原后再作分析,从而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4)分析标题的双关义。标题含义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5)分析标题的象征义。【答题格式】标题的表层意思是,深层含义是题型9:分析标题作用。答题技巧:(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交代行文线索,文章的情节都围绕此展开。(4)点明或暗示文章主旨。(5)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6)奠定感情基调。(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激
10、发读者的阅读兴趣。(8)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题型10:分析标题妙处。答题思路:含义+作用。题型11:补写标题。答题技巧:要求:新颖、简洁、凝练、概括、个性,能吸引人的眼球。(有字数限制)(1)找文章线索,以线索为题。(2)明确中心,以点明中心的短语为题。(3)反复研读开头和结尾,用其关键短语为题。(4)关注反复出现的句子,选择重要短语为题。(5)抓住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以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为题。(6)把握作者情感,用表达作者情感的短语为题。考点五:辨析段落作用题型12:分析第X段在文中的作用。(第X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答题技巧:常考段落一般
11、为首段、尾段和中间段。1 .首段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 展做铺垫。(2)非环境描写: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点明中心,总领全文,引出下 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和下文 形成比照;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开展等等。2 .尾段作用。(1)内容方面: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中心;蕴含深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 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深思。(2)结构方面: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前文),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解开O.中间段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转换表达方式或转换记
12、叙方法。考点08文学作品阅读(-)(2021 江苏南京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问题。那一刻阳光无比灿烂张海迪那时候家里有很多书,爸爸的书架上桌子上都摆满了书,甚至床底下也堆满了书。当 我学会了认字,我很快就不满足只翻看小朋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那样的杂志了。 我开始读爸爸的那些书,虽然我那时读书还有些嗑嗑巴巴,却丝毫没有阻挡我读书的热情。 我想知道每一本书里的故事。我想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有一天我发现爸爸屋里的墙角堆放着一大摞灰蒙蒙的书,十几本摞在一起足有一尺多 高。那不是出版的书,而是些油印的大本子。我很奇怪,忍不住想知道那些书里讲的是什么。 我问爸爸要来一本,那书又大又厚,灰蒙蒙的
13、纸张很粗糙,纸页上甚至能看见细碎的草屑。 封皮上写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我于是问爸爸什么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爸爸 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个人,是个苏联老头儿,他是一位演员,也是一位导演和表演艺术理 论家。这些书是苏联专家在中国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的记录。我又问爸爸什么是表 演理论。爸爸说就是演员怎样在舞台上演戏的道理。我立刻对那些书着了迷,我对爸爸说我 也要读那些书。爸爸没有反对,那天他去上班,临走时将那摞书抱到了我的床前。门被锁上了,我又开始打发孤独的日子。但是有了书我就忘记了孤独。我靠在被子上 把那沉重的油印本放在腿上,我一页页地翻着,一页页地读着,不知不觉我就走到了舞台上, 因
14、为书里总是说,现在你来到舞台上,你的内心开始回忆有一页上他对一位女演员说: 舞台下面坐满了观众,但是你必须忘掉观众。现在你走到窗前,你想象一下,此刻外面正是 暴风骤雨,你的心被痛苦折磨着,你的两手发抖,泪水从你的脸上流下来,你轻轻抽泣,终 于你放声痛哭我于是就望着窗外想象大好的晴空顿时大雨倾盆。我想象自己很难过,我做出伤心抽 泣的样子,可是我一滴眼泪也没有,我不知道那会儿我能为什么痛哭。虽然我的双腿麻木没 有一点儿知觉,虽然我的臀部因为长满褥疮涂着吠喃西林软膏,贴着厚厚的纱布,虽然我每 天都得喝像泥水一样的很苦的药汤,每天都得打Bl、B12,可是我从不为那些事哭泣。我即 便有什么难过的事要哭,
15、也不在别人面前哭。假如我在别人面前忍不住要哭,我也只是鼻子 头一酸,让眼泪静悄悄地流下来,没有一丝声息,别人也就不知道我在哭。我会很快地眨眨 眼睫毛把泪水咽回去,或是用手背偷偷抹掉眼泪,用食指蹭掉鼻涕。我觉得越是无声的哭, 心里就越是难过。我不在别人面前哭是因为我知道,我一哭大人们就会更加难过。其实我已 会演戏,我会在别人面前心里难过而不哭泣。这是我忍了好屡次才学会的。可是书里的苏联 专家却教给女演员在很多人面前痛哭。我想这比我在别人面前拼命忍住眼泪要容易得多。我重新望着窗外,想象外面天空灰暗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地上被砸起无数水泡,狂风 中雨水汇成了河,河水汹涌地向远方奔流而去,渐渐地风声小了雨
16、声小了,河水奔涌融汇到 一片绿色的田野里。太阳出来了,天空碧蓝,白云飘荡,小鸟在飞翔。我穿着红色的雨靴, 牵着妹妹的小手奔跑着。我们的身旁是一朵朵盛开的向日葵,向着太阳仰起金灿灿的笑脸, 它们的叶子在风中舞着,就像一群孩子快乐拍手的巴掌。蜜蜂嗡嗡地唱着歌,美丽的蝴蝶跳 起舞,翠绿的蜻蜓也飞来了。我和妹妹尽情地奔跑尽情地追逐尽情地大笑忽然我觉得两行眼泪滚过我的面颊,滴落在我的手上,滴落在灰蒙蒙的书页上,我多 么盼望到外面那一片绿色的天地里去啊!那一刻我的泪水奔流而出,止也止不住,我尽情地 流泪,尽情地抽泣。那一刻,窗外的太阳正无比灿烂地照耀着大地(注:张海迪,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五岁时
17、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 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为了学习医学知识,克服了残疾带来的种 种困难。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出版了轮椅上的梦等著名小说。) 1 .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写了作者在一个下雨天读书并根据书里的指导想象伤心哭泣的事。B.读书能让我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所以作者说是“有了书我就忘记了孤独”。C.第段写自己流不出眼泪与最后一段“我的泪水奔流而出”形成了比照。D. “我会很快地眨眨眼睫毛把泪水咽回去”中“咽”写出了作者的坚强。2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遭遇,说说用“那一刻阳光无比灿烂”做标题的好处。3 .体会
18、选文第段中画线语句蕴含的情感。【答案】LA4 .标题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能恢复健康、自由玩耍的愿望,升华文章主旨;标题反衬作者因病不能自由玩耍的痛苦心情;标题新颖,富有诗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 趣。5 .画线句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渴望恢复健康、自由玩耍的强烈愿望。【解析】L A,根据第段“我于是就望着窗外想象大好的晴空顿时大雨倾盆”、第段“我重新 望着窗外,想象外面天空灰暗雷电交加暴雨如注”、第段“那一刻,窗外的太阳正无比灿 烂地照耀着大地”可知,本项“文章写了作者在一个下雨天读书”表述有误;应选Ao6 .此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文题“那一刻阳光无比灿烂”富有诗意,新颖有趣,激发读者
19、阅读兴趣;第段“我重新望着窗外,想象外面天空灰暗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地上被砸起无数水泡, 狂风中雨水汇成了河,河水汹涌地向远方奔流而去,渐渐地风声小了雨声小了,河水奔涌融 汇到一片绿色的田野里。太阳出来了,天空碧蓝,白云飘荡,小鸟在飞翔。我穿着红色的雨 靴,牵着妹妹的小手奔跑着”,写作者想象屋外由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变得晴空万里,作者想 象自己和妹妹在田野里尽情奔跑的情景;联系文章结尾的注解“张海迪,中国著名残疾人作 家,哲学硕士。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可知,文题“那一刻阳光无比灿烂”表 现出作者渴望能恢复健康、自由玩耍的愿望,满含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文题升华主旨的作用;结合第段“我多么盼望
20、到外面那一片绿色的天地里去啊!那一刻我的泪水奔流而出, 止也止不住,我尽情地流泪,尽情地抽泣。那一刻,窗外的太阳正无比灿烂地照耀着大地” 等语句可知,灿烂的阳光反衬作者因病不能自由玩耍的痛苦心情,乐景衬哀情。7 .此题考查体会人物情感。根据第段画线句,联系第段“虽然我的双腿麻木没有一点儿知觉,虽然我的臀部因 为长满褥疮涂着吠喃西林软膏,贴着厚厚的纱布,虽然我每天都得喝像泥水一样的很苦的药 汤,每天都得打Bl、B12,可是我从不为那些事哭泣”,第段“我重新望着窗外,想象外 面天空灰暗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太阳出来了,天空碧蓝,白云飘荡,小鸟在飞翔。我穿着 红色的雨靴,牵着妹妹的小手奔跑着”可知,作
21、者双腿瘫痪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在外面自由自 在的玩耍,第段画线句是作者想象的在晴空万里时与妹妹自由自在玩耍的场景,画线句表 现了作者渴望恢复健康、自由玩耍的强烈愿望,作者未因双腿瘫痪而自怨自艾,满含对生活 的热爱。(二)(2021 江苏徐州七年级期末)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野芦荟贾用在“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苔辞 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积极向上的勇气。虽然“白日 不到”,但是“青春自来”;虽然“苔花如米”,但仍然“学牡丹开”。在春天和照的阳光 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癣仍旧长出绿意来。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
22、像 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苔这首小诗,让我想到了原来长在院子里的三株野芦荟。夏日暮雨之后,三五天内都能看出来父亲种的茄子、辣椒都在可劲疯长,迅速地开花、 结果、膨大;爬山虎也还贴在壁画上,逐步将壁画中的长城图案慢慢遮掩,直到一阵风吹来, 才能看到绿色掩映中的斑驳壁画;黄瓜是最能看出来这种“疯”的,开花之后的第5天左右, 基本已经到了餐桌上。植物生长伴随着代谢,拨开亭台轩榭角落里的杂草,才能看见布满烂 叶的泥池,再细细一看,才能发现有三株野生的芦荟。为什么是野生的芦荟呢?翻看到的那三株芦荟,虽然叶子还算粗壮,但看起来病恢 恢、灰蒙蒙的,叶子上的那层灰,洗不掉般,像刻在骨子里的;局部叶子上还有
23、一些斑驳的 黑点,不知道是光照缺乏,还是虫子撕咬的,也许是由于没人管它的缘故吧;叶子与叶子中 间的芯里面积累了一些黑黑的泥土,泥土里星星点点的能看到一些水珠。也许是走廊将阳光 全部挡了去,它的四周连一颗像样的植物也没有,它单独在烂叶的泥池里掩饰着自己的狼狈。 我竟有些不忍看了。野芦荟所在的这个院子就是小区的后院。每天来往这儿的人很多,估计是烂叶和偏僻 角落的关系,应该没人注意到它们。也是由于位置的关系,阳光照不到它们,月亮亦看不见 它们,只有这些烂叶和烂叶下的泥土拥着它们。它们也只能每日静静地望着人们在其身边聊 天、散步,听他们赞扬那些开得美的盆栽,看周边的小伙伴们疯长。爬山虎也是一样,不过
24、它能解脱。偶尔来几个园艺工人,三刀五刀挥过来,它就断了,装上车,拉上它就走了。下 面的枝叶又有了生长的空间,它们佛足了劲纷纷往上追赶 方面是追逐壁画上的空间, 一方面也是在追逐太阳。但是芦荟走不了,上面的空间又太大了,它无论如何都追不上太阳 的,真的有点闲得发慌,别说铲它们了,甚至都没人理它们。我心生怜惜,于是常去看看它们,它们不就是苔中的苔花么,它不就是逆境中的 我么?我们都迫切的需要机遇,需要阳光,但是在如今的困境中,又怎么能有机遇和阳光呢?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苔一样,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和环境,磨炼自己,提高能力, 积累知识。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准备得足够充分了,上帝之手才能眷顾,别人
25、才会给予很 好的机会。野芦荟也是这样的,它们什么都不想了,借着雨水与烂泥使劲长、可劲长,只有 自己长得足够强大,才能吸引智者的眼光,才能引来伯乐,才能会有更好的生长环境。果然如此。某天,一位老奶奶找父亲要花种,环顾小区的后院一周后,瞧见了那三株 野芦荟。她面带发现了新大陆时的惊奇,找来一个漂亮的花盆,连土带枝把它们轻轻地移走 To我竟有些佩服,正因为野蛮生长,它们才争取到了更好的“待遇”。老奶奶让它们去了阳台,接受太阳的洗礼。慢慢的,芦荟们长得色泽艳丽了,叶子的绿色也越来超浓郁一竟成 为美极了、无与伦比的芦荟,饱含生机的绿惊艳了时光,也惊艳了我。受到老奶奶的眷顾, 这三株野芦荟抓住了机遇,跟芦
26、荟有关的特性它都发挥到了极致,看它们变大、变饱满,依 旧是没心没肺地长着。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有了阳光,有了露水,也有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忽而想起南方那受阳光照耀,受雨露滋润,长得饱满、色泽亮丽的芦荟,它们可经不 住竞争,就好比温室里的花朵,受到温室的庇护,什么都和它们没关系,它们只需要开开心 心生长。展现自己的娇贵一一它们不像那三株在北方贫瘠的土壤上,没有阳光的照耀,忍受 着别人的忽视和卑微长出来的带土色的、被虫咬过的野芦荟。也许那三株野芦荟才是真正的 芦荟;而在苔花的心里,自己又何尝不是一株真正的牡丹花?8 .围绕“三株野芦荟,“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竟不忍看一 一 一9 .请简要分析第段
27、在文中的作用?10 品析语言。(1)我竟有些佩服,正因为野蛮生长,它们才争取到了更好的“待遇”。(从词语运用 的角度)(2)它们也只能每日静静地望着人们在它们身边聊天、散步,听他们赞扬那些开得美 的盆栽,看周边的小伙伴们疯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11 你对文末“也许那三株野芦荟才是真正的芦荟”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答案】4,心生怜惜有些佩服(感到惊艳)由衷赞叹(赞美)5 .内容:引用古诗,增强作品的诗意美(文学色彩):写了苔葬在恶劣的环境中仍长出 绿意花虽绿微小却热烈绽放。结构:引出下文的写作对象野芦荟,为表现野芦荟的特点起到 衬托的作用;首尾呼应。6 . (1) “野蛮”有粗野蛮横之意,贬词
28、褒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芦荟旺盛生长、不可 遏制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三株野芦荟的佩服之情。(2)运用拟人手法,把野芦荟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芦荟在恶劣的环境中,在 极少关注的情况下静静生长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怜惜(心疼、同情、疼情)之情。7 .与南方优越环境中生长的芦荟比照,三株野芦荟在恶劣的环境中(或:在北方贫瘠 的土壤上,没有阳光的照耀,忍受别人的忽视和卑微长出来的带土色的、被虫咬过)。却努 力生长,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待遇”和机会(或利用可利用的空间和环境,磨炼自己,引 来伯乐,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三株野芦荟的由衷赞叹。【解析】8 .考查对文章的概括。仔细阅读全文,梳理
29、出作者对芦荟的情感变化。第4段写初次 看到三株野生的芦荟“病恢帙、灰蒙蒙的” “局部叶子上还有一些斑驳的黑点”“它单独在 烂叶的泥池里掩饰着自己的狼狈”,于是在第4段最后“我竟有些不忍看了。” ;接着写野 芦荟生长在小区的后院角落,没有人理会,第6段开头“我心生怜惜”;野芦荟借着雨水与 烂泥使劲生长,被一位老奶奶发现,第7段中间“我竟有些佩服”;最后第8段结尾“也许 那三株野芦荟才是真正的芦荟”是由衷赞叹。据此填空。9 .考查段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内容上:“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引用诗歌,增加文采;“苔癣仍旧长出绿意来。苔花虽 如米粒般微小,依然
30、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写出来在恶劣的环境中(在阴暗潮湿的 地方)苔鲜的旺盛的生命力。结构上:首先为下文第二段自然引出野芦荟做衬托,因为野芦 荟和苔薛一样都生长环境不好,不被重视;其次首尾呼应,开头写苔葬,结尾以苔辞结尾(而 在苔花的心里,自己又何尝不是一株真正的牡丹花? )o10 考查词语句子的赏析。(1)考查词语的赏析。此句中“野蛮” 一词很精妙。野蛮本指一个人穷凶极恶 粗俗、 使用暴力、不讲理。在这里形容野芦荟旺盛的生命力,把野芦荟当人来写,拟人化,形象 生动,同时贬词褒用,表达了作者对三株野芦荟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佩服之情。(2)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答题公式是:修辞手法
31、+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 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先判断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再解释作用。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野芦荟在恶劣的环境中,在不被人理会情况下静静生长的情态(静静地望着人 们,听他们赞扬那些开得美的盆栽,看周边的小伙伴们疯长。)表达了作者对野芦荟怜惜同 情之情。11 考查句子的理解。结尾”也许那三株野芦荟才是真正的芦荟”是作者把三株野芦荟 和南方受阳光照耀,受雨露滋润,长得饱满、色泽亮丽的芦荟比拟后发出赞叹,三株野芦荟 生长在北方贫瘠的土壤上,没有阳光的照耀,忍受着别人的忽视,卑微长出来的带土色的、 被虫咬过的叶,但它们会抓住了机遇,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和环境,磨炼自己,提高
32、能力, 积累知识,什么都不想,就是借着雨水与烂泥使劲长、可劲长,不断变大、变饱满,把跟芦 荟有关的特性它都发挥到了极致,终于在逆境被人发现,得以展现自己,这是对野芦荟精神 的由衷赞叹,表达了作者对野芦荟的喜爱和赞美。(三)(2021 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芦苇花的精魂扶云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 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 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 慈祥的
33、光芒。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 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 “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 懂,“空”与“有”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及待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 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一一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 似人生的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 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 讲,潇潇冷雨打沧桑,
34、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 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 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 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 宇却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 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 他对时间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 快,才
35、能跑赢时间,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 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 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 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 们,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12 文章以芦苇花贯穿全文,为何在第段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
36、13 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14 .本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请简要概括芦苇花的“精魂”表达在哪些方面。15 .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8.把芦苇花与秋菊作比照,突出芦苇花的朴素、柔细与亲切,表达了作者对 芦苇花的喜爱。9 .巧用拟人,将芦苇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芦苇的仁心(爱心),表达了作者对芦苇精 神的赞美。10 .芦苇花朴素、柔细,让人感到亲切和慈祥:诠释了 “空即富有”的哲理展现出对生 命的抗争精神。答题格式:XXX是一位什么样的(一般为形容词,表示此人性格特点的词,如勤劳、
37、简 朴等)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如农民、工人、诗人等),一般用判断句。题型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题型3: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答题技巧: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答题方法:主人公是XXX+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考点二:鉴赏故事情节题型4: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将小说的某个情节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 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
38、什么?小说在哪些方面对某某人物作了伏笔,找出来并作简 要分析)答题技巧:对小说情节的鉴赏可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理清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开展线索,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从开端、开展、 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尤其注意分析透开展和高潮局部。善于体悟出故事情 节中寄寓的深刻生活哲理、社会现实意义。第二,鉴赏小说的情节要从细节入手,细节往往成为设题点,伏笔与点睛之笔是命题者 的热点选择。另外,还要注意鉴赏小说情节中倒叙、插叙、伏笔、悬念等的表达效果。第三,小说必有情节上的“转”(即情节、感情的变化);因为短,冲突往往在高潮中突 然终止,引人深思。这使结尾句往往成为点睛之笔,是理解全篇的关
39、键。第四,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物性格感受 的过程,也是对小说主题理解的过程。解题思路:解题时仍然要从小说三要素寻找思路,明确情节构思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 的一般作用思考答题方向: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开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是对整个故 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开展。考点三:环境描写及其作用11 .初春的芦苇花在天地间依然挺立,芦苇烧做了草木灰,芦苇花颜不复存在,它展现 的是生命的最后抗争;张定宇在生命最后关头与时间赛跑,就像初春的芦苇花一样,展现
40、的 是生命的最后抗争,以此比喻意在赞美张定宇坚韧顽强的品质。【解析】8 .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比照手法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是把XX 与XX进行鲜明地比照,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文章第 段写到菊花,是把“芦苇花”与“秋菊”作比照,其作用可结合本段文字中的“芦苇花的朴 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分析, 从情感的角度看,也表达了作者对芦苇花的喜爱。此题也可以从衬托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9 .考查赏析句子。“心间”“怕”“捧出”把芦苇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芦苇被 心灵的天空过于空寂,于是就开出了充满质感的、美丽的芦苇
41、花。这些美丽的芦苇花,就是 第三段首句当中提到的“仁心”,也可以理解为爱心。作者用拟人化的语言表达了了自己对 芦苇精神的热爱与赞美之情。10 .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 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此题可结合“芦苇 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 芒”“天地造芦苇,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 空也是富有的极妙 哲理”“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初春依 然挺立的芦苇花,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
42、着、写着,像 慢镜头一样”等内容概括作答。11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此题要抓住芦苇花和张定宇之间的相似点进行分析 作答。阅读文章第段可知,张定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与罕见的病魔进行抗争,与时间 赛跑,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而芦苇花要在每年三月烧做草木灰,初春挺立的芦苇花所 展现的是其对生命的最后抗争。从中可以看出:“芦苇花”和“张定宇,都展现出了对生命 的抗争和顽强品质。所以作者说“张定宇”就像初春的芦苇花一样。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四)(2021 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赔偿余显斌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 笑
43、: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 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 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 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 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是叫我吗? ”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 塑? ”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我脸
44、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 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 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翻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组长 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 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 “你要干什么!”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 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 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 甚至
45、鼓裂。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 “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 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 ”“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 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老人拍拍我的肩,抚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翻开来:一尊是 “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 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 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 感觉。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
46、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 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 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我红着脍,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 老人手,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 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 我给的是假钞。12 .小说有两条情节开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追赶买主一一双倍赔偿以“我”的活动为暗线:一被追上,知真相
47、一获赔偿,付真钞13 .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4 .段中加点的句子都写到了 “我”脸红。请简析这三处脸红的原因。15 .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并作简要分析。16 .“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 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答案】12.摔碎泥塑,告知真相用假钞,买泥塑(或:买泥塑,急离开)(意对即可)13 .景物/环境描写。通过写优美怡人的景色,抒发了 “我”用假钞后成功脱逃的愉悦 心情。14 .第段: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第段: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第段: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言之成理即可)15 .气韵儒雅。从语言(如“先生” “请”)、举止(如“慢条斯理” “轻轻拨弄”) 等表达。技艺精湛。三尊泥塑栩栩如生。老实守信。“货不正宗,加倍赔偿”的规矩, 不顾年迈追赶并赔偿的行为。16 .表层含义: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深层含义: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从而表达小说 鞭挞欺骗,倡导诚信的主旨。【解析】17 .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概括。通读文章,按明暗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