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中生成_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生成_段兆兵.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319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选择中生成_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生成_段兆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选择中生成_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生成_段兆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选择中生成_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生成_段兆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选择中生成_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生成_段兆兵.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09年 5月 第 8 卷第 3 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Vol.8 No. 3 May, 2009 在选择中生成 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生成 段兆兵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 :教学是预设性的活动,也是生成性的活动。教学过程的生成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的选 择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和教学活动屮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要通过选择促成教学的持续生成,就应 该树立生成性的思维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

2、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寻找生成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选择 ;生成 屮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 A 教学是预设性的活动,也是生成性的活动,但是在生成性 的教学活动中,究竟能生成什么呢?能产生哪些新目标、新内 容、新方法?作为教师应如何实现教学的生成呢?本文试就教 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生成作一初步探讨。 一、 教学是一个通过选择不断生成的活 动过程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师生共同活动, 1因此,教学 在本质上是一个过程。按照过程思维的观点, “ 过程的关键在 于 生成 ,现实世界的 存在 是由它的 生成 所构成的, 生成 的核心在于发展和超越,所以生

3、成、变化比存在更重 要。 ” 2正如现实世界的 “ 存在 ” 是由它的 “ 生成 ” 所构成的一 样,教学过程的存在也是由它的生成所构成的。 “ 生成 ” 的意思 是某物从不存在到存在、从存在到演化的过程。在认识论意义 上,生成主要是指用生成的观点 ( 即创生、变化的观点 ) 来看待 事物 ;在本体论意义上,生成则是指世界本质上是一种过程性 存在 3。我们认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从 教师的观念到具体教学活动的自然展开过程,二是指师生不 断选择、生成新的教学要素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生成不是抽象 的,而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学要素的生成表现出来的。 从教学目标的生成来看,教学活动

4、是一个具有目的性的 实践活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例如一节课,都要实现一 定的目标,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一般要确定一个基本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目标会得到实现,有些目标只能部分得到 实现,有些目 标可能难以实现,还会产生一些原来没有预计到 文章编号: 1671-6124(2009) 03-0043-04 的新目标,从而使教学目标本身处于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同 时,教学目标是多样的, “ 行为目标 ” 追求的是精确化、具体化, 这只适用于一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人的高级心理素质(价值 观、理解、情感、态度、欣赏、审美情趣)显然不只是行为,更主 要的是意识问题。教学目标的选择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

5、选择 性,教学方法应随目标而选择,因选择而生成。但教学目标的 生成,是不是意味着就产生了全新的教学目标呢?实际情况 是,教学 可能会生成一些新目标,但更多的是对教学目标重新 进行价值和功能的评判和取舍。这种评判和取舍过程就是一 种持续选择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目标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学目 标发生了转移,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就要相应地加以调整。 从教学内容的生成来看,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 务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一般要对教 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安排,因此,教学内容应该是相对固定的。 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可能会发生与设计有出入 的变化 ,原来设计的内容当中,有些部分可能没有

6、时间或没有 必要继续安排在教学活动之中,原来设计的内容会随着教学 过程的进展进行必要的增删,可能会补充一些新内容,从而使 教学内容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取舍的过程中,这种调整和取舍 就是对内容的重新选择,也就是教学的不断生成过程。哲学家 黑格尔曾说 :“ 方法是 关于内容的内部的自我运动形式的意 识 ,就是说,方法不是任意规定的,它受特定内容的内在逻辑 的制约,是特定内容的引申。 ” 4也就是说,内容影响和制约着 方法,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应随之发生变化。 从教学方法的生成性来看,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基本 收稿日期: 2009-03-18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宄重点项目 ( 课题号 200

7、7 jyxm 032) 作者简介:段兆兵 (1965-),男,甘肃渭源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43 要素之一,任何一节课,教师不可能只用一种方法,即使是一 节讲授课,教学方法也是要不断变化的,要有启发、设问、问 答、讲述、练习和阅读等。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方法不断 变化和运用的过程。很明显,并不是教师在每节课都创造出了 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不断选择和灵 活运用 的过程。例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已经确定了基本的方 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原来设计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可能在 新的教学环境中失去必要性,有些没有设计的教学方法可能 会随着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

8、增减、教学情景的变化, 进行灵活选择和应用。特别是偶发事件是无法预知的,如果出 现偶发事件,教师就要运用教学智慧加以解决。偶发事件的解 决过程就是选择适应性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也就是教学不断 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学进程作出恰当的 判断,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从教学评价中的生成来看,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是经常 发 生的,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讲评是评价,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 肯定与否定是评价,对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的满意或不满意 的表情也是评价 ;教师的评价可以是口头的语言,可以是满意 的微笑,可以是学生作业上的分数和批语,可以是不满时的叹 息等;可以是对单个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全班学生的

9、评 价。任何评价的实施都是一种对评价功能与方法的选择过程。 这一选择过程也成为教学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推进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更加强调 了教学评价过程的生成性。 教学是一个过程,生成是教学过程本身。但在教 学过程中 所生成的往往并不一定是全新的东西,所生成的有些是意料 之中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就安排好的,也就是所谓 “ 预设 ” 的,生成是教学设计的自然展开,是把教学的设想变成生动的 教学活动的过程 ;有些则是意料之外、教师在备课时可能没有 考虑,或没有发现,或没有认识到其价值的东西,生成是教师 的新选择。因此,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教学要素的不 断生成

10、,实际上包含了必要的预设,也包含了教师的价值判断 和取舍等选择过程。教学过程的生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相互 伴随,也与教学目标、内容、评价等教学要素的不断选择相互 伴随。教学方法的不断选择和运用是教学生成的基本依托,而 教学生成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空间和机遇。没有教学的 不断生成就不需要教学方法的不断选择,教师就失去了创造 和热情,教学也就失去了生气和活力,没有选择也就没有教学 过程的生成,教学就成为一种程式化的机械活动。教学过程的 生成特征要求教学方法不断进行选择,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 重要前提。 教学过程中选择的价值越来越受到推崇,选择什么目标 和内容意味着什么样的学习结果,学会一种选择就意味

11、着学 会一种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就意味着形成什么样的能力 和经验。 教学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 的过程,也就是教学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学目标是多样的,既 可以是知识的传授、文化的传递,也可以是能力的培养、方法 的获得、技能的训练,还可以是价值观的塑造、美的体验和情 感的陶冶。但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从一节课到另一节课, 从一个教学活动到另一个教学活动,从一个教学事件到另一 个教学事件,从一个内容到另一个内容,通过教学方法和评价 方法的不断转换和选择而完成。因此,教学是生成性的活动。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选择提供了可能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

12、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随着 现代教学研宄的深入和教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过程及 方法的研宄趋于深刻,教学生成性特征的存在得到人们的普 遍承认。对于教学方法,人们有多种定义,有方式说、途径说、 手段说、手段途径说、相互作用说、教法学法统一说、动作系统 说、操作策略说等不同观点。有学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学方 法的含义 :“ 一种指教学方法论,也包含教学原则 ;另一种指教 学模式 ;第三种含义指教学技能。 ” 5教学方法定义、含义的多 样性正好印证了教学方法的丰富多样性。 根据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教学方法可分为 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与自主型教学

13、方 法。提示型教学方法主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主要强调教师的教;自主型教学方法则主要强调发挥学生的 主动积极性和主体作用,主要强调学生的学 ;共同解决问题型 教学方法则强调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与讨论进行互动和交 流 ,共同解决问题,强调师生的共同活动。 根据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教学方法可分为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 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为主的方法、以引导探宄为主的方 法。 “ 这种划分比较符合我国教学的实际,有利于广大教师 选用。 ” 1 根据目标指向,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与有意识 地使学生获得一些学习结果的活动有关,可再分为

14、_获得知 识信息有关的教学方法、与习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方法、与 习得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有关的教学方法、与巩固运用知识技 能有关的教学方法、与习得态度有关的教学方法;一类与调 节、控制学生的情意活动有关但这类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 并不存在,人们没有意识到心理科学在情意方面对认知的 影响。 ” 5 根据本身的功能,教学方法可以分为 “ 主教 ” 方法与 “ 助 教 ”方法 ,5即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由于教学的功 能正由单纯的知识传授逐步向多样化过渡,例如教学既要传 授知识,又要培养技能;既要掌握方法,又要体验过程 ;既要陶 冶情感,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使教学 方法的多样化

15、本身成为必然。而多样化目标的形成需要 “ 主 教 ” 和 “ 助教 ” 两种方法都发挥作用,否则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要 打折扣,教学的效益就要受影响。 根据教学活动以哪个主体的活动为主而进行,可将教学 方法分为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和以学生活 动为主的方法两 种。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自学法、讨论法、发现法、 练习法、复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当然,只要是教学活 动就必然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活动。 根据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一 启发式、问题一探宄式、自学一程序式、活动一经验式、情境一 44 陶冶式 (暗示一强化式 )

16、等多种模式。而具体的教学方法更加 多样。 常见的教学方法可以从四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从学 生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的方式上,教学方法可分为讲解法 和发现法 ;从教育哲学观基础上,教学方法可分为启发式与注 入式;从师生的教学活动上,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法和学习 法 ;从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上,教学方法可分为语言的方法、 直观的方法和实习的方法。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过程理论的角度,可将教学方法 分为三类 :教学认识活动的组织和进行的方法、教学认识活动 的刺激和动机形成的方法、教学认识活动效率的检查和自我 检查方法 5。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提倡自主、合作、 探宄等方法。 面对复杂多变、不断生成

17、的教学实 践活动,只有不断进行 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和恰当运用,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 但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促成教学的不断生成,必须 要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熟悉不同方法的优点与 缺点,学会选择适应性的教学方法。选择是一个在多样中进行 价值判断并形成主导取向的理智活动。教师只有掌握多样的 教学方法,才能有选择的余地并进行有效地选择。例如,常见 的中学语文课的教学,包括作者与背景分析、课文理解、段落 的划分、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归纳、写作技巧的分析和必要 的练习等目标和任务。这些多样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的 完成,需 要教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实现所 有的目标,完

18、成所有的任务,就是某一项具体教学任务的完 成,也需要多种方法。对于课文背景分析,既可以让学生通过 查阅资料完成,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完成;对于课文的理 解,既可以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可以用讲授的方法 ;段 落大意与中心思想的归纳可以由教师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学 生的个人活动来进行,还可以通过课堂对话或讨论进行;写作 技巧的分析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法,还 可以通过讲授的方法。在中学语文课的不同教学环节应选择 的教学方 法也是不同的,在指导学生理解新课文时,教师主要 选择讲授的方法 ,通过语言呈示、文字呈示、图像呈示和动作 呈示等展现教学内容;在复习所学内容时,则通过复述、提

19、问一答问、讨论等形式进行 ;在指导学生练习或完成作业时, 则要依靠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练习和 活动;作文的教学则要依靠学生自主性的分析与写作过程完 成,教师的任务只是提出要求、给予必要的指导、进行讲评等; 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例如名篇、名作的背诵和记忆,教师只 能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及时检查,学习任务则要由学生自己 完成。 三、灵活选 择教学方法促成教学的持续 生成 第一,要树立生成性的思维方式,在不断生成中进行教学 方法的有效选择。 “ 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 成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生成性思维是一种重关系、重创造、 重非线性、重过程、重具体的思维。 ” 3具

20、备了生成性的思维方 式,就不会把教学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计划,而是动态变化的过 程,是教学方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过程 ,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 选择新目标、新内容、新方法、新的评价方式的过程。树立生成 性思维方式,就为教师发挥创造性、学生发挥主动性提供了基 本前提,也为实现教学中的有效选择,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基本前提。 第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注意适合性,这是促成教学不断 生成的基本要求。 “ 教学行为要有效,就必须把握好 适合 两 个字。它必须适合环境、学科、建筑、设施中的众多条件,适合 教育方针和教育管理方面的种种考虑,适合学生的能力、需 要、学习风格方面的极大差

21、异,还要适合教师自身的个性、态 度和技能。 ” 6具体来说 :一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要适合学 科特点。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仍然主要是按学科的方式 来呈现的。不同 的学科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作用。有些学科 以训练人的思维,开发人的智力,训练人的心智操作技能为主 要任务 ;有些学科以陶冶人的情感、情操,提高人的人文素养 为主要任务;而有些学科则以训练人的动作技能和某些操作 技巧为主要任务。这就决定了不同学科的目标要通过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基础性、工具性学科目标的实现要用教 授、练习等方法,主要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以此来训练人的 认知能力;技术性、操作性学科目标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和练 习

22、才能实现,以此来训练人的操作技能 ;情感性、人文性学科 目标则主要通过陶冶、体验、 渲染等方式来实现,以此来陶冶 学生情操和品格。可以说,不同的学科都有实现其目标的 “ 特 效 ” 教学方法,体育课与数学课绝不能用相同的方法,不同学 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只能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二是教 学方法的选择必须适合教师特点 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任务虽 然具有相似性,但不同的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工作 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同时,教师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有自己 的教学风格,有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有自己的价值取 向,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有自己的判断和取舍,因此,虽然 教学方法是可以学习的,但教师应形成自

23、己独 特的教学风格, 不盲目仿效他人的做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采用不同的、 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三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课的 类型与特点。课的类型可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也可以分为讲 授、作业、复习、练习、自学、实验、实习等不同类型。课的类型 不同,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就应该不同。不同 的课程常常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同样一门学科,同样一 个单元的教学,也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同为语文课,古 文的教学与现代文的教学方法就应不同,讲授新内容的方法 与复习旧内容的方法就应不同,即便是同一节课,指 导学生阅 读与讲授新内容,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同。因此,教学 方法的选择是教

24、师经常性的工作,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四 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特点。学生既有年级、年龄的 不同,也有性别的不同,更有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学习经验和 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学方法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灵活 的调节。虽然由于教学是在班级中进行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适 应每一个学生,但至少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应大多数 学生。 第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 预设。教学生成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身就包含了必要 45 的预设。预设重视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标准性的目标,即知 识目标,生成则关注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化的目标,强调学 生发展。预设性体现了科学性,而生成性则体现了

25、艺术性。二 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我们不能因为重视隐性的、过程 性的、个性化的目标,就忽视显性的、结果性的、标准性的目 标,也不能因为强调教学的艺术性就忽视教学的科学性。要实 现预设与生成的协调与平衡,就应坚守预设的精神,但又不能 固守僵化的模式 ;保证内容的科学性,但又防止思想和过程本 身的僵化 ;要把握和利用生成,但又要克服随意性;使教学既 充满生命活力,又有基本规范 7。预设与生成都有各自的独立 形态和品性,以牺牲个性谋求一致只能是浪漫主义的幻想和 悲哀,二者之间不需要相互间的迎合和彼此的孤立,需要的是 双方保持必要的张力,达成会意的默契。不能因预设而伤害生 成的作用,也不能因追求生

26、成而影响预设的功能。教学应该是 教师在对预设和生成深刻把握基础上的在教学险途上的自由 穿行,是闲庭信步的心境,是游刃有余的自如与自信,是对教 学的透彻理解和深刻感悟,是教师摆脱盲目和随意后进行的 创造。 第四,寻找 生成的有效策略,使生成因选择与创造而精 彩。教学方法的选择可以坚持多样性、灵活性、适应性、互补性 等原则。多样性是说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的目标、内容不 同,方法就应不同,应该在多样的方法中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 灵活性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灵活的,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或 某几种方法,而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师实际掌握的方 法进行灵活选择;适应性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了提高教 学的效益,

27、教学方法要适应特定教学目标、内容、教师和学生 特点 ;互补性是说如果没有适合的教学方法,就要以功能近似 的其他方法来代替,不能等待运 用一种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 的所有问题。同时,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又是共生 的。教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的方法,教师用讲授法进 行教学,学生就只能用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教师用讨论的方 法,学生就可以参与讨论。而学生学的方法又要求教师要灵活 地采用相配套的教的方法。师生之间的相互适应就是教学方 法的选择与生成。另外,生成性的客观存在要求教学活动要突 破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的天地。教学因选择而生成,因 创造而精彩。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生成,有人提

28、 出了可以借鉴的两个维度的策略。从学生维度来看 :从 “ 先让 学生开口 ” 中生成 一 找准起点;从 “ 巧用学生的话 ” 中生 成 一 由此及彼 ;从 “ 妙用学生的错 ” 中生成 一 因势利导 (将 错就错 ); 从 “ 善用学生的问 ” 中生成 一 顺势延伸 ;从 “ 活用学 生的题 ” 中生成 一 趁热打铁。从任务维度来看 :一旦课堂出 现 “ 预设意外 ” ,教师不仅要沉着冷静,还要牢记围绕教学任务 这个内核,调整预设,持续 “ 生成 ” :一是伺 “ 机 ” 而动,价值引 领 ;二是随 “ 机 ” 应变,顺应学情 ;三是借 “ 机 ” 施教,放大生成。 从而实现 “ 柳暗花明又一

29、村 ” 的效果 8。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 , 寻找生成的有效模式,使每一节课都因生成与创造而精彩。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李定仁 .教学论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 宗秋荣过程思维与学校教育创新 ” 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J.教育研宄, 2008,( 5) : 109. 3 罗祖兵 .从 “ 预成 ” 到 “ 生成 ”: 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 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8,( 2) : 18-22. 4 日 佐藤正夫 .教学论原理 (钟启泉译) 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 , 1996. 5 李定仁,徐继存 .教学论研宄二十年 M.北京 :人民教育出 版社, 2001

30、. 6 施良方,崔允瀞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宄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7 段兆兵 .论教学要素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fl.现代教育论 丛,2005, : 32-36. 8 林乐珍 .在生成与预设间寻求平衡 fl.小学教学参考 语 文,2006,( 1-2) : 38-44. Generating from Selecting - On Selecting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Generating of Teaching Process DUAN Zhao-b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31、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 Abstract: Teaching is an anticipated and generated activity.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generating relys on the selection of objectives, contents, methods and style of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provides a favo

32、rable opportunity for generating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selecting of teaching method. To advocate continuous generating of teaching progress through selecting, we should establish a generated thinking style, select adaptive teaching meth_ ods, put together anticipating and generating, and find out the effective ways of generating. Key word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progress; selecting; generating 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