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研究_陈玲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研究_陈玲艳.docx(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谨以此论文献给我的父母、导师和母校 陈玲艳 / 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研究 学位论文完成日期 : 2010.4 指导教师签字 : 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 :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未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 声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签 字 日 期 : /年 ir月日 学
2、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并同意以下 事项 1、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2、 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清华大学 “ 中 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 用于出版和编入 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r月 If日 导 师 签 字 1 签字
3、日期: 丨。年) _月日 I 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然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农民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是土地,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是解决 “ 三农 ” 问题的根本。 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限制了农村土地的流动,造成了土地利用细碎化、撂 荒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应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 , 加快土地流转,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省会, 在土地流转方面走在福建省其他城市的前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促进农村的土地流 转。然而,土地流转本身很复杂,牵涉到很多方的利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福州市农村的土地
4、流转并不顺畅。因此,对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 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促进福州市农村的土地流转,实现 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对解决 “ 三农 ” 问题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 不足。在此基础上,本 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相关理论进 行了界定,同时对土地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 第二章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现状,作为研究福州 市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第三章依据 2007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福州市数据和 笔者对福州市 22个乡镇的土地流转所做的调查,分别从土地流转的
5、发展阶段、 动因、现状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阐述了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第四章分析 了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与问题。其中取得的成效主要为推动农村劳动力的 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 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 的规模经营,加快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 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户对土地流转认识不 到位;土地流转范围逐渐扩大但仍较狭小;完全按照农民意愿的土地流转逐渐增 加;支持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有些方面不利于土地流转;履约过程中的纠纷较多; 多数土地流转是私下流转。 第五章首先从土地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地区特征、家庭
6、特征和土地流 转市场的发育情况五个方面定性分析了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在此基 础上,笔者邀请土地流转方面的专家 、学者共 24人填写调查表,并对收集到的 数据进行整理,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得出各因素的影响力 权重,依次为非农就业比例、农业收入水平、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土地和社保 制度、中介组织。此章为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部分。 第六章针对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快福州市 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加大农民非农就业比例以增加土地流转的转出意愿;提高 农业比较效益以增加土地流转的转入意愿;完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改革现行的 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城乡一体
7、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政府对农村土 地流转的有 序领导。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现状;对策;福州市 十 The Current Status and Strategy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i n Fuzhou Vi I I age Abstract Rural economy, 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demography remains to solve our current problems。 Chinas farmers are basing on land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
8、ent,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t use of land resources is the basic of 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 。 The traditional rural household 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 limits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resulting in rural land use and minor pile shortage and other issues In a market economy, the land as a
9、n important production factor, should be configured by the market mechanism, to make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speeded up, so the limited land resources can achieve greater economic benefitsc However,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itself is very complex, involving in the interests of many parties, the circu
10、lation of land in Fuzhou village isn t smooth because of many affected factors。 Therefore, analysing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and using targete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to achiev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large-scal
11、e operation, plays a important part on re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 An introduction of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s、 innovation and insufficient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fines the relevant concepts a
12、nd theories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hina and foreign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Fuzhou s circulation of land ,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necessary,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urrent status of China s circulation of land,
13、 based on datas of Second National Agricultural Census in 2007 and the survey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of 22 townships in Fuzhou village。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ing history、motivation、 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in Fuzhou village。 The fourt
14、h chaprter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oblems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in Fuzhou village The successes is promoting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promoting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increas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promoting th
15、e scale of ope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speeding up to build the scale ba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farmers and village collectiv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ome grass-roots cadres and farms don t know much
16、about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the scope of circulation of land is gradually expanding;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with the wishes r of farmersis increasing; some policie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the dispute of compliance process is increasing; the majiority of circulation of land
17、is private transfer The fifth chaprter at first analyzes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in Fuzhou village from the land rights system、 the social security5system、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transfer market; then I invite 24 experts
18、and scholars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who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and analyse the collected datas, order the weights of these factors with the level of analysis the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 agricultural income, the market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the land system and the soci
19、al security system,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This chapter is the focus and the innovative part of the paper The sixth chaprter focuses on strategies of accelerating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in Fuzhou village: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the
20、circulation of land ; increase economic benefits of agriculture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 improve the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reform the current system of land property; establish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of governmen
21、ts to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Key words : land contract ;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 current status;strategy; Fuzhou 0. . 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 0. . 1.1研究的背景 . 1 0. 1.2研究的意义 . 2 0. . 2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0. . 2.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2. 2研究方法 . 3 2. 3技术路线 . 3 0 3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3 0. 3. 1本文的创新点 . 4 0. 3.2本文的不足 . 4 1 土地流转相关理论及国内外
22、研究综述 . 5 1. 1相关概念界定 . 5 1.2 土地流转相关理论 . 5 1. 2. 1地租理论 . 5 1.2.2产权理论 . 6 1.2.3制度变迁理论 . 7 1.2.4 土地规模经营理论 . 7 1. 3国内研究综述 . 8 1. 3. 1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和必要性 . 8 1.3. 2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 . 8 1.3. 3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 9 1.4国外研究综述 . 10 1.4. 1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 10 1.4_2 土地制度 . 11 2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概述 . 12 2.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 12 2.1.1 土地流转有利于防止土地闲置
23、,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 12 2.1.2 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土地价值,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 12 2.1.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产业化 . 13 2.1.4 土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 13 2.2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 13 2.2. 1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原则 . 14 2. 2.2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 14 2.2.3坚持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原则 . 14 2. 2.4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 15 2.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 15 2. 3. 1 土地整体流转率低但规模有所扩大 . 15 2.3.2 土地流
24、转市场化和流转程度的区域差异明显 . 16 2.3.3 土地流转管理尚不规范 . 17 2.3.4各地政府和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18 3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分析 . 19 3. 1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阶段 . 19 3.2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 . 20 3.2.1理论上的动因 . 20 3.2.2调查所得的动因 . 21 3.3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 21 3. 3. 1 土地流转的规模在扩大 . 21 3.3.2农民对土地流转对象的选择 . 22 3. 3. 3 土地流转的形式多样化 . 22 3. 3. 4 土地流转的组织主体 . 25 3.3.5 土地流转关
25、系的确定 . 27 3.4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趋势 . . . . 27 4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与问题 . 29 4. 1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 . 29 4.1.1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 29 4. 1.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 . 29 4. 1.3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加快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 . 29 4.1.4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 . 30 4. 2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 . 30 4.2. 1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户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到位 . 30 4.2.2 土地流转范围逐渐扩大但仍较狭小 . 31 4.2.3完
26、全按照农民意愿的土地流转逐渐增加 . 31 4. 2. 4支持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有些方面不利于土地流转 . 31 4.2.5履约过程中的纠纷较多 . 32 4. 2. 6多数土地流转是私下流转 . 32 5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5. 1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33 5. 1. 1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对土地流转的制约 . 33 5.1.2社会保障制度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 34 5. 1. 3地区特征 . 34 5. 1.4农户劳动力禀赋即家庭特征 . 35 5. 1.5 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 . 36 5.2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分析 .
27、 36 5_ 2. 1数学模型的建立 . 36 5. 2. 2 AHP法过程分析 . 40 6加快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对策 . 44 6.1加大农民非农就业比例以增加土地流转的转出意愿 . 44 6. 1_ 1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 44 6. 1.2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 44 6. 1.3大力发展小城镇 . 45 6. 1_ 4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 . 45 6. 2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以增加土地流转的转入意愿 . 45 6.2.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45 6.2.2培育和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46 6.2. 3增加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 . 46 6. 3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
28、的市场体系 . 46 6. 3. 1完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 . 46 6. 3. 2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估价机制 . 47 6.4改革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 . 47 6.4. 1明确土地的所有权主体 . 47 6.4.2明确产权主体的权利范围 . 48 6.5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 48 6. 6强化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领导 . 48 6. 6. 1各地政府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 . 48 6.6.2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 加强各部门的协调 . 49 6.6.3强化行政机关的职责以规范土地流转的管理 . 49 参考文献 . 50 隱 1 53 雜 . 55 个人简历 . 56 发表的学术
29、论文 . 56 福州市农村十地流转现状 1J对策研究 0绪论 0.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0.1.1研究的背景 中国改革发籾于农村,农村改革启端于土地。土地制度的变迁对农业乃至整 个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 度的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 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化、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 贪任制。四次改革都以明晰土地产权为核心、搞活土地经营为目标。上世纪 80 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即人 均收入低和解决农民温饱的发展阶段,克服了合作化时期和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土 地产权制度的低效率、农民 “ 搭便车 ” 和偷懒行为,大大降低了
30、集体生产的监督 成本,使农民在相当程度上获得了生产自主权,激发了农业家庭生产的内部激励 机制,充 分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农民 生活逐渐改善,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这一土地制度的建立适应 了我国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并成为农村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 固有的土地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益低下等弊端円益显现;小面积的承包土地不 能适应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及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法承受 农业现代化所带来的高成本,也无法进行农业现代化生产,这些使得我国农村土 地制度面临着改革
31、。同时,随着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 商,他们已经从最初的 “ 抛荒 ” 转向土地的 0发性流转。此外,随着农业企业的 发展壮大、农业经营大户的实力增强,土地使用权的出租、转包、入股经营等方 式 H益活跃。由此,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各主体之间大量流转,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迅速发展壮大。 进入 21世纪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现行的农 村土地政策的种种缺陷愈演愈烈。要让中国广大农民尽快富起來,就必须对以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土地政策进行改革,使其适应现在的需要。我国 农 村的土地制度包括两方面:土地的所有制度和土地的使用制度。考虑到现行土地 所有制度的稳
32、定性及整个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 H农村 1: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对上地使用制 度进行改革,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农村土地能否流转,以何种方式流转。 早在 20世纪 80年代后期,我国就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的土地 平均分包、好坏搭配,造成土地地块苓碎化、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和效益不高等问 题,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土地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土地政策作了适当调 整, 鼓励、提倡农户转让土地使用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扩大土地的经营 规模,逐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各地的承包地中 . 以不同形式流动使用权的耕
33、地都占了一定比例。就我国情况来看,土地使用权的 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研究 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是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困境的现实选 择。土地流转,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发展现代化农业、实 现农业发展的 “ 第二次飞跃 ”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在坚持土地集体 所有和 农村土地承包制、依法、自愿、有偿、不改变土地用途、因地制宜原则的 基础上,有序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 率,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能力。 培育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土地流转是解决当前农村土地
34、利用细碎化、弃耕撂荒 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 有积极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 立健全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 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 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福州市农民开始了自发的土地流转。近年来,在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 的土地流转发展很快。总体上看,福州市土地流转的规模在扩大,但仍处于起步 阶段;参与主体呈现多样化特点,主体芑突破了在亲戚、集体经济组织内农户的 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