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附中唐墨翀文选(贾勇指导):八赞刘多纳的美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19869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师大附中唐墨翀文选(贾勇指导):八赞刘多纳的美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陕师大附中唐墨翀文选(贾勇指导):八赞刘多纳的美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师大附中唐墨翀文选(贾勇指导):八赞刘多纳的美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师大附中唐墨翀文选(贾勇指导):八赞刘多纳的美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陕师大附中唐墨钟文选(贾勇指导):二赞刘多纳的美文唐墨狮是陕西师范大学附中的新初二学生。不久前,仅 比我们高一个年级的唐墨钟、郭子炜、杨嘉琪和杨浩宇等同 学的文章,在贾勇教授推介下并被多家报刊采用(这些学生 作者不用交版面费等任何费用)。其中唐墨钟在短短十几天的暑期“特训”中竟然轻松完 成七篇高质量的美文,而且全部到达了公开发表水平。用西 北工业大学附中的同级生李雨洋的话说,在贾勇教授亲自指 导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才是正常的,因为假如“站在高考的 高度来看初中学习”,绝不是所有学生都敢说“未来非清北不 上”,但是一一贾勇教授亲自指导下的学生就敢这么说,而且 他的不少学生已经把“非清北不上”变成了

2、现实! !同为新初二学生的刘多纳,在更早一些时候,已经发表 过多篇期刊文章,并且有的文章被誉为“神文我们先来看 一下唐墨狮的几篇美文,如下一一唐墨钟:风景潺潺流水,奔涌不绝。一泻万丈的壶口瀑布,喷涌而出 滴滴水珠,黄河之伟大风景在青春岁月中渐行渐远我生长在这片黄土地上,黄土的无言与沉重孕育了我与 一代又一代人。出生于这里,高可上刚健的绿草和颇为浩大的排比句式,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相关链接李斯(? 一前208),秦政治家。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省 上蔡县)人,年少时做过郡小吏。后来与韩非一同从荀卿学 帝王之术。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后任郎中,说秦王政, 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即后来的秦

3、始皇)重用,拜为 客卿。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官至丞相。始皇死后,赵高矫诏 杀太子扶苏,李斯被迫胁从。二世时,赵高诬陷李斯谋反, 把他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在秦王政元年(前246)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 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 以此来消耗秦的国力,使其无力伐韩。结果被秦觉察,要杀 掉他。郑国说: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 也。“终于让他完成此项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 到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在秦王面前挑拨,说 是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 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 在被逐之列。

4、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 驱逐客卿,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说明驱逐 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辨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 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 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思考与练习一、李斯的谏逐客书是站在哪个角度申述自己的主张的?二、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三、简析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的语言特色。答司马谏议书(1)王安石某启(2):昨日蒙教(3),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4), 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5)o虽欲强聒(6),终 必不蒙见察(7),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 遇厚(8),于反复不宜卤莽(

5、9),故今具道所以(10),冀君 实或见恕也(11)。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 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12),以致 天下怨谤也(13)。某那么以谓受命于人主(14),议法度而修 之于朝廷(15),以授之于有司(16),不为侵官;举先王之 政(17),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辟邪说(18),难壬人(19),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那么 固前知其如此也(20)。人习于苟且非一日(21), 士大夫多 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22)。上乃欲变此(23),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那么众何为而不汹汹 然(24)?盘

6、庚之迁,胥怨者民也(25),非特朝廷士大夫而 已(2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27),度义而后动(28),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9)。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30), 那么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31),守前所为而已, 那么非某之所敢知(32)。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33)!【注释】(1)这是王安石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宋神宗熙宁三年 (1070)二月,司马光致书王安石,对新法提出种种指责, 王只简单作了回复。三月,司马光再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 新法、复旧制,于是王安石就写了这封回信,对司马光指责 新法的观点进行反驳。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 大夫

7、。(2)某启:某某人的陈述,这里指王安石陈述。某:作者在 信稿上的自称,正式发信时再换上本名。(3)蒙教:承蒙赐教。作者是说收到了司马光的第二封信。(4)窃:私下,是谦词。君实:司马光,字君实。游处:交 游相处。(5)所操之术:所采取的政治主张。操:持,采取。术:方 法,这里指政治主张。(6)强聒(gud):强作解释。聒:声音嘈杂,这里指唠叨。(7)见察:理解,谅解。(8)重(ch6ng): 一再,又。视遇厚:看重。(9)反复:指书信来往。卤莽:即鲁莽,草率从事。(10)具道所以:详细说明理由。具:详细。(11)冀:希望。或:也许。见恕:谅解我。(12)侵官:侵夺官吏的职权。生事:无端惹是生非

8、。征利: 与民争夺财利。拒谏:拒绝别人劝告。(13)致:招致。怨谤:怨恨、诽谤。(14)以谓:认为。人主:国君。(15)议法度:议订法令制度。修:修订。(16)授:交给执行。有司:有关部门的官吏。(17)举:推行。先王:前代的贤君。(18)辟:排除,驳斥。邪说:错误的言论。(19)难(nan):责问,反驳。壬(ning)人:善以巧言献 媚的小人。壬:佞(ning)的假借字。(20)固:本来。前知:早就知道。(21)苟且:得过且过。(22)恤(xii):顾念,关心。同俗:附和流俗。自媚于众: 讨好众人。(23)上:皇上,指宋神宗。(24)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25)盘庚二句:盘庚是商代中兴之

9、主,即位后将国都从奄 (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遭到臣民的反对。胥 (xu):相互,共同。(26)非特:不仅仅。(27)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改变他的 计划。度:法度,计划。(28)度(duo):估计,考虑。义:合乎义理。(29)是:正确。(30)膏泽斯民:施恩惠给这些老百姓。膏泽:本义是油脂 和雨露,这里是施恩惠的意思。(31)事事:做事。前一事是动词,后一事是名词。(32)守前所为:沿袭前人的所作所为。所敢知:所敢于(敢 于应是愿意的委婉说法)领教的。(33)无由会晤:没有机会见面。不任:不胜。区区:拳拳, 诚恳。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赏析与点评】北宋神宗熙宁

10、年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积极推行新法以 图富国强兵,遭到朝中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 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废除新法,恢复旧制。王安 石以这封信作答,驳斥保守势力对新法的种种指责,批判了 士大夫因循守旧、不恤国事的习气,表达了坚持改革、绝不 动摇的决心。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章。作者先把名实必须相符确立 为判别是非的原那么,然后采用反驳论点的方法,针对司马光 来信中强加于新法的种种所谓罪名,即侵官、生事、征利、 拒谏”和天下怨谤逐一加以驳斥。四个不为的排比句式, 简洁有力。在深刻剖析了天下怨谤现象的根源之后,又借 盘庚迁都不畏众怨的历史事实,标举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和 决心。最

11、后明确表示愿意承当变法不力的罪名,而断然拒 绝要他墨守成规的要求。两个并列的假设句,从知罪和非 某之所敢知这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含蓄而凌厉地再一次给 论敌以有力地回击。全文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充分表 现了王安石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由于书信体裁的需要,同时也出于故友之间的情谊,本文在 鲜明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注意措辞委婉得体,语气平和, 具有寓刚于柔的特色。相关链接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 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做过十多年地方官。仁宗嘉祐 三年(1058)写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系统的变法主张。 神宗熙宁二年(1

12、069)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拜相,大 力推行新法,遭到保守派抵抗,成效不大。两次出任宰相, 两次被迫辞职。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 称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均有成就。积极推进北宋古文 运动,强调为文务须有补于世。所作散文以识见高超、议论 犀利、逻辑严谨、笔力雄健著称,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临川先生文集。【思考与联系】一、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二、本文采用了何种驳论方法?请具体分析本文的论辩艺术。 三、体会本文寓刚于柔的特点。毫末:毫毛的末梢。五帝:传说中的五位上古帝王,指黄帝、颛顼(zhuanxu)帝 学(ku).唐尧、虞舜。一说指伏羲、

13、神农、黄帝、唐尧、虞 舜。所连:所连续统治的。三王:夏启、商汤、周武五。所争:所争夺的。任士:指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49)尽此矣:全在这里了,意谓就是这么细微的东西,正 如马体之毫末。尽此:尽于此。(50)伯夷辞之以为名:伯夷以辞让君位而取得名声。(51)仲尼语之以为博:孔子以谈说天下而显示博学。(52)此其二句: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 水的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向:刚才。【赏析与点评】这篇文章假托河伯和海神假设的对话,通过寓言形式揭示了一 个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 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简要地说,就 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14、这一题旨,即使在今天,仍 能启迪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识见而自满自足。庄子文章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而令人自悟, 本文非常典型地表达出这一特点。首先,在整体构思上虚构 了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此展开说理,说明观 点。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与海景的描写,用具 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假设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 染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整体上就是寓言,而海假设所讲的大道 理中,又屡次运用了比喻。作者通过这种援譬设谕的手段, 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 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理论阐发得十分鲜明透 彻。本文的论证方法也颇具特色,经过由小到

15、大、再由大到小的 逐层推进,使结论自然地凸现出来,令人信服。大量排比句 与反诘句的配合运用,造成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强化了说 理的力量,表达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相关链接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 商丘东北)人。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 为老庄。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他成认事 物的相对性,但又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异。他激烈地批判窃钩 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 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剥削阶级残暴和虚伪的本质。他蔑视富 贵利禄,拒绝和统治者合作,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庄子的散文有相当

16、高的艺术成就。他的文章妙趣横生,想象 丰富,变化多端,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幽默挖苦的意 味,特别是以寓言故事见长。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对后世 文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庄子是庄周及其弟子、后学著作的总汇,道家经典之一, 也是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著作,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全 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相传为庄子自著;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是他的门人和后学所作。【思考与练习】一、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这种道理在现实中有何意义?二、本文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形象的?三、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谕的特点。的黄土,它们造就黄可一一中国的母亲河。初来乍到,总是有些陌生。看着眼前莫名出现的黄河, 内心有抑不住的欢喜

17、。随流水从宏伟常年冰雪的巴颜喀拉山 脉直下,流经十几省到达黄大高原,经过黄土的洗礼来到壶 口瀑布,并不是几乎垂直九十度的崖壁,只是又从一个平地 到达深坑。你终于禁不住自己的野性,一瞬间喷涌而出,如 同那一支支金戈铁马的军队,直击岩石。水珠迸溅,石块飞 扬,沙尘起聚,天中雾蒙。耳边,如野马奔腾,声音之大直 冲云霄。你在这里留下了锋芒,却又向前直行,向世界证明 自己。等到水又小些时,走在硬石上,每块石头都高低不平, 外表被冲出了一个深洞。古人云:水滴石穿。幼时我心中 疑感,而如今,我心中释怀,暗暗地懂了什么。你在这里生存了几百年,每日都不尽地冲刷着这阻挡你 的沙石,不,你渴里自由,你懂得只有经过上

18、百次的锤炼才 有渺茫希望成功。推动,冲刷,撞击,这是你的生活,你经 历了那么多的磨难,知道:只有日复一日地努力,才能自由。摆脱了束缚你终于没有了约束,展放自记,肆无忌弹地 向前冲,你已不再惧怕什么,因为你懂得。我离开了你,你也教会了我,当时的我傻傻地站在沙石 上,听着你内心的低吼和欢呼,我也懂得你,日复一日的你 在我心中是最美的风景。人生要靠你的智慧,用勤劳和汗水去洋溢青春,让春春 展现最美的风景。谏逐客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5),西取由余于戎(6),东得百里奚于宛(7), 迎蹇叔于宋(8),求丕豹、公孙支于晋(9)。此五人者,不 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19、孝公用商鞅之 法(10),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11),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12),举地千里(13),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14),拔三川之地(15),西并巴蜀;北收 上郡(16),南取汉中,包九夷(17),制鄢、郢(18),东据 成皋之险(19),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20),使之西 面事秦,功施到今(21)。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22), 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 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23),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24),有随、和之宝(25),垂

20、明月之珠, 服太阿之剑(26),乘纤离之马(27),建翠凤之旗(28),树 灵覆之鼓(29)。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那么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30) 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缺龌(此二字打不 出,左边都应是“马)不实外厩(31),江南金锡不为用,西 蜀丹青不为采(32)。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 者,必出于秦然后可,那么是宛珠之簪(33),傅矶之珥(34), 阿编之衣(35),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36)、佳 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37)。夫击瓮叩缶(38),弹筝搏髀 (39),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

21、桑间(40), 韶虞、武象者(41),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 退弹筝而取韶、虞,假设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那么不然,不问可否,不管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那么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42)。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那么士勇。是以泰山不让 土壤(43),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 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 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 敌国(44),却宾客以业诸侯(45),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 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

22、盗粮者也(46)。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 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47),求 国无危,不可得也。注释(1)本文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章,事在秦王嬴政(后称始皇) 十年。(2)李斯(? 一前208):秦政治家。(3)客:指当时在秦国做官任事的外籍人。(4)过:错误。(5)穆公:即秦穆公。春秋时五霸之一。(6)由余:春秋时晋人,逃亡到戎地,奉戎王使秦。秦穆公 看上由余,离间戎王和由余,迫由余降秦。后来用由余计伐 戎,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戎,我国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 统称。(7)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溪被俘,作为晋献公 女儿陪嫁的奴仆入秦。后逃

23、入楚,被楚人捉住。穆公听说他 很有能力,便用五张羊皮赎了他,并任用为大夫。宛:楚地,今 河南南阳市。蹇(询n)叔:百里奚的朋友,住在宋国,经百里奚推荐入秦,聘 为上大夫。参见蹇叔哭师(9)丕豹:晋大夫丕郑的儿子, 丕郑被杀,豹奔秦,穆公任用为将。公孙支:又名子桑,先 游晋,后归秦为穆公谋臣。(10)商鞅:战国时卫人,姓公孙,名鞅,又称卫鞅。佐秦 孝公变法,使秦富强,孝公以商於之地封鞅,号为商君。(11)乐用:乐于被使用,即肯为国出力。(12)获楚魏之师:指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商鞅击败 魏军,魏国割河西之地求和;同年,又打败楚军。(13)举:攻取,占领。(14)张仪:魏人,惠王用为相,为

24、秦定连横之计,破坏六 国的合纵策略。(15)三川:今河南洛阳市一带。这个地区有黄河、伊水、 洛水三条河,所以称三川。(16)上郡:本属魏地,在今陕西省榆林一带。(17)九夷:泛指当时楚国中的少数民族地区。九,不是实 数,意为众多。(18)鄢(yan)郢(ying ):楚地。鄢,在今湖北宜县一 带。呈楚的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县。(19)成皋(gao):即今河南省荥阳县虎牢关,古代是一个 军事要地。(20)六国之从:指韩、魏、赵、齐、燕、楚联合抗秦的合 纵政策。从,同纵。(21)施(yi):延续。(22)穰(yang)侯:即魏冉,秦昭王母宣太后的异父弟, 曾为秦相,封于穰,专朝政三十余年。华阳:即华

25、阳君,名 芈(mi)戎,宣太后同父弟,封于华阳。也因宣太后的关系 专权。(23)向使:假使。却:拒绝。内:同纳。(24)昆山:在今新疆和田县,以产玉著称。(25)随、和之宝:指随侯之珠与和氏璧。相传随侯曾救过 一条大蛇。后来这蛇在夜间衔来一颗宝珠谢他,被称为随侯 珠。又,楚人和氏(一本作卞和)曾在荆山得一块玉璞,献 给厉王。厉王令玉工鉴定,玉工认为是石头,厉王怒,砍去 和氏一只脚。武王等到文王即位,和氏再献璞,琢成绝世美 玉,便是和氏璧。(26)太阿之剑:即太阿剑:之是语助词。相传是春秋时 吴国名匠欧冶子、干将所铸的名剑。(27)纤离:骏马名。(28)翠凤之旗:装饰有翠羽的凤形的旗帜。(29)

26、灵噩(tuo)之鼓:用餐皮蒙的鼓。餐是鳄鱼的一种。(30)犀象之器:用犀牛和象牙作的器具。(31)肤醍(此二字打不出,左边都应是马):良马名。(32)丹青:颜料。(33)宛珠:宛地的珠。(34)傅矶之珥:镶着小珠的耳环。(35)阿编(gao)齐国东阿所产的编。缰,白色的薄绸。东 阿在今山东省东阿县。(36)随俗雅化:俗,世俗。雅,优雅。(37)佳冶:美好艳丽。(38)瓮:盛水的坛。缶(fou):瓦罐。(39)筝:竹制乐器名。 髀(bi):大腿。(40)桑间:卫国地名,在濮水上。当时那里的地方音乐很 知名。(41)韶虞:相传为舜乐。武象:周乐。(42)跨:凌驾。比喻统一。(43)让:舍弃,拒绝。

27、(44)黔首:秦称百姓为黔首。黔,黑色。(45)业诸侯:使诸侯成就功业。(46)赍(ji)给与,赠送。(47)外树怨于诸侯:意思是把客籍人赶回各国,这些人会 怨恨秦国,下死力辅佐诸侯攻秦。这等于秦王自己在外部树 立了众多的仇敌。赏析与点评这篇文章在论证秦王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 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身的进退得失,而 是站在秦国要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分析说明逐客的错 误与危害,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表达了他顺应历史潮 流的进步政治主张。文章所表现的不分区域、任人唯贤的思 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全文由五段组成,紧扣中心展开论述,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理足气盛,

28、雄辩滔滔。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中心论点: 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了 逐客令,却把逐客的过错归之于吏,说明作者措词委婉, 十分注意讽谏策略。第二段以历史事实说明客卿对秦国做出 了很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本段列举秦国的 四位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 有利。第三段笔锋一转,用诸多比喻来说明秦王喜爱异国所 产的物品却驱逐客卿,这种重物轻人的做法是不对的。第四 段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先以类比法和例证法从正面论述纳客 之利;接着以古证今说明逐客对秦国的统一大业有害,正反 对照,是非昭然,鞭辟入理,雄辩有力。最后一段收束全文, 进一步说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和文章开头提出的总论 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具有首尾相连、前后贯通之妙。全 文紧紧围绕逐客之于秦国的利害关系上立论,抓住了秦王的 思想要害,所以极有说服力。文章的布局,是议论文中极有代表性的结构范式:第一段为 绪论局部,提出论点;第二段至第四段为正文局部,论证论 点;第五段为结论局部,总结全文。文章行文具有婉转的措词与犀利的语锋完美结合的特点。语 言富于文采,善用对偶、排比句式,并与散体句错杂相间, 形式上富有整齐错落之美。词采缤纷的大肆铺陈,气势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