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6+浅论甘肃说唱艺术凉州贤孝的特色与传承.docx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573206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616+浅论甘肃说唱艺术凉州贤孝的特色与传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7616+浅论甘肃说唱艺术凉州贤孝的特色与传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616+浅论甘肃说唱艺术凉州贤孝的特色与传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616+浅论甘肃说唱艺术凉州贤孝的特色与传承.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论甘肃说唱艺术凉州贤孝的特色与传承指导教师:摘 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甘肃拥有丰富的文化形式,凉州贤孝就是其中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各色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然而贤孝作为一种文化特色,依然存在于当地人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但是和其他地方曲艺一样也存在着传承缺失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简介、特色、现状和传承等几个方面对贤孝传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关键词 凉州贤孝;特色;传承Shallow theory of gansu rap art liangzhou xian xiao features and inheritance Abstract:

2、Inherits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until now, as 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gansu province is rich in cultural form, liangzhou xian xiao is one of them. In modern society, all kinds of culture is filled with peoples lives, virtuous filial piety, as a kind of cultural ch

3、aracteristics, however, still exists in the local peoples life, become a way of entertainment. But like other local folk art there is passing on the problem of the missing,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introduction,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atus quo and inheritance in xian the aspects of filial

4、inheritanc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oposals.Key words:Liangzhou xian xiao; Characteristic; inheritance 目录一、凉州贤孝简介3二、艺术特色4(一)唱本丰富4(二)唱词口语化4(三)唱词灵活4(四)唱腔地方化5(五)民间特色5三、凉州贤孝发展现状5四、艺术传承5(一)凉州贤孝的传承形式5(二)传承劣势6(三)新形势下的传承方式6结语7注释:8参考文献:8一、凉州贤孝简介凉州贤孝是一种古老的汉族说唱艺术,作为丝绸之路历

5、史文化名城武威的一种特有活态文化形式,它广泛流行于甘肃武威城乡,在古浪、永昌等与武威毗邻地区也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凉州贤孝起源于凉州,早先的凉州贤孝的演唱艺人多为盲人,他们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只有依靠卖艺来谋生,他们或结伴而行或由一位明眼人领路,走街串巷演唱。只要停在一处便演唱数日,在过去没有电视、收音机等先进娱乐设施的时代,这是大众休闲娱乐的一个方式。两人或多人相伴的时候轮流表演,演唱内容大多是小的说理规劝典故也伴随着说笑逗乐。凉州贤孝的内容主要是颂扬古今英雄贤士、淑女烈妇、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故事,以寓隐恶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为传播宗旨,故名为贤孝。贤孝的唱调语言以凉

6、州方言为主,通俗幽默,风趣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演唱中间,艺人们边与听众交流,边即兴创作,往往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凉州贤孝的演唱形式极为简单,说白、诵唱和伴奏一般都由一人完成。多于一人的演唱方式也偶尔有之,另有一、二人吹笛、拉二胡或敲木鱼、碟子等伴奏击节,或有数人合唱最末一句以加强气氛。老艺人们以师徒关系口耳相传,大多认为它产生和形成于清朝年间,因为清朝的落第秀才沈其玉被艺人们尊为艺坛宗师。 凉州贤孝主要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创作和传承,而不是依靠文字的记载和传播。 作为一种植根于武威的汉族说唱艺术,凉州贤孝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感召力。它们的题材内容真实地反映和代表了当地最广大劳动

7、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人们向往光明和幸福的心声。 在凉州,不论是城里乡下,还是街头巷尾,人群聚集或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会看见这种说唱艺术的表演,一幅民俗十足的风情画展现在面前:一位双目失明的盲艺人,席地而坐,怀抱三弦,自弹自唱,周围围满了听众。演唱者那动情的演唱,人们沉浸在表演者的故事和曲调中。人们在这种艺术浓郁的氛围里,品味人生五味。凉州贤孝以这样简单朴素的形式,以艺术的形式感受并放映着听众的生活和心声,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抒发人们心中的情感,有着广泛的生活基础,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二、艺术特色(一)唱本丰富 凉州贤孝的唱本十分丰富多样,多以传统故事和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在演唱中,根据听众构成和季节

8、特点,分段子和大戏两种,在演唱时便于依场合而改变。段子的内容较少,多为一事一唱,在小故事中加入大量的说教和劝诫内容,语言简洁明快,直抒胸臆。如劝妹子、小姑贤等夹叙夹议,曲调也始终不变,一般是四句一段。大戏则适合农闲季节演唱,内容多为野史演义,可唱数十小时至上百小时。大戏一般有家书和国书两大类。前者以反映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为主,如白鹦鸽盗桃、丁郎刻母等;后者以帝王将相、国事兴亡为主要内容,如薛仁贵征东、五女兴唐传等;也有的反映近现代的政治事件,如打西北、解放武威等。对于这些内容,听众们其实早已熟悉,很多听众都能复述唱词,但因凉州贤孝的独特唱法,仍能将他们深深吸引。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一些

9、群众文艺工作者专为盲艺人创作的新唱本,如王婆养鸡、盲艺人重见光明等,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二)唱词口语化凉州贤孝一开始大都由盲人演唱,所演唱的内容全靠艺人们口耳相传,主要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创作和传授,而不是依靠文字的记载和传播,没有经过书面记录和文人加工,所以,在贤孝唱词中,几乎使用的都是没有任何文学加工的口语化的语言,使用大量通俗易懂、俏皮有趣而又真实的凉州方言土语、俚俗语甚至一些粗鄙词语,较少使用文艺化的书面语言,使唱词具有鲜明的口语性的特点。(三)唱词灵活由于是口耳相传,唱词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者习惯而随时改变,所以凉州贤孝的唱词还具有灵活性。句式长短不一,以七字句居多,也经常使用四字句、

10、五字句、八字句、十字句,有时也使用超过十字的多字句。甚至不同字数的句子,在同一唱段中混合使用,说的部分更由演唱者自由发挥,可长可短,灵活多变。表演者创造发挥的空间很大,不但唱词可以任意改编,内容也可以在个人的理解下进行改编,甚至为了可以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中间插入逗笑的内容和词语,体现演唱者个人风格。凉州贤孝这种相对自由性的形成,其中一个原因是它独特的传承方式。盲人不能依靠读或看来记忆,他们只能通过听力背诵唱词,他们教给别人的时候也是凭靠记忆转述,这个过程的误差显然比用书本传播大的多。当然民间艺术的大多数传承方式大多都是口口相传,民间曲艺都具有这种相对的自由性。(四)唱腔地方化凉州贤孝的音乐保

11、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是我国古代凉州一带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凉州贤孝吸收了凉州杂调和地方民歌的丰富营养,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曲调流畅动听,富于变化,即兴性很强,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说白诵唱自由多变。常用的曲调有:招徕观众、烘托气氛的光调过门;赋比起兴、预示情节的开篇越音;交待事件、步步发展的光调;引向高潮、字字紧扣的喉音;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悲音,悲愤欲绝、诙谐有越的花调等。(五)民间特色凉州贤孝主要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创作和传承,而不是依靠文字的记载和传播。这种口头创作与传播又总是与创作和传播的群体密不可分,传承这些内容的人民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群

12、艺人们,他们的语言通常都是生活中最通俗的语言,其中还可夹杂地方俚语。这种创作的原形虽然也可能是小说或者传说等由文人创作的作品,被艺人们讲述出来的故事已经有了明显的民间特征和口语风格,并且经过代代传承,起初是一个人创作却经过无数人的传承加工,内容也向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向发展。语言的运用通俗诙谐,听上去就像平常农田地里、屋里院外的随意谈话。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无疑拉近了演唱者与听众的距离,也增加了说唱本身的通俗性。三、凉州贤孝发展现状从凉州贤孝传统曲本的传承表演与新段子的编创调研情况可知,目前凉州贤孝艺术虽有传统唱本的传承,但无好的新唱本的艺术更替与创新。凉州贤孝于2006年就已列入至国家级的非遗项目,

13、但其生存本质也仅处于基本维系状况,缺乏了一些自身的造血功能,贤孝艺术的自我发展意识较差或它的生存环境已经基本上缺乏它的活力空间了。 凉州贤孝从乞讨衣食的谋生手段,慢慢演变成一种舞台表演,如果一成不变,即使不在今天它也会在明天或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上彻底消失,这是在这个或那个时代的现实。因为即使仅仅是演唱场合的改变也会导致它文化内涵的本质变化。 四、艺术传承(一)凉州贤孝的传承形式凉州贤孝的传承形式和其他没有文字记述的艺术一样都是口耳相传,并且由于其自身灵活性的特点,文字的记录与实际说唱有差别,没有固定的版本。其次,这种传统艺术是地方性的小范围的传唱,与京剧、越剧等已具规模的戏剧不同,专业学校很少或

14、是没有,多为街头传唱或拜师学艺。(二)传承劣势首先,这种说唱形式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广泛传播的难度较大。凉州贤孝的唱词主要运用方言或是用语习惯,而唱词是对故事的描述而不是生动形象的表演,因此只能在地方的小范围传唱。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形式的艺术都存在着逐渐衰落的趋势。虽然凉州贤孝在不断变化,但是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速度,其口耳相传的形式更是落后于当今时代。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文化潮流在不断涌现,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原本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被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所取代,同样,口耳相传这种慢节奏的传承形式也在接受时代的考验,甚

15、至有逐渐被取代的趋势。除了我们的内部因素,还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国际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除了全球性的贸易流动,还有全球性的文化交流。自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流入,传统文化受到影响甚至冲击,对于传统的传承更是产生巨大影响。(三)新形势下的传承方式既然口耳相传的方式不能继续承担传承的重任,就应该通过其他渠道传承和发扬凉州贤孝这门艺术。中国的几大戏剧都有拥有自己的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同样作为曲艺,凉州贤孝也可以效仿京剧或越剧开设自己的培训学校。考虑到凉州贤孝是地方戏种,受众少,当地文化部门可以在传唱聚集区建立培训中心或活动中心,提供场地和音乐器材,定期举办演唱活动和宣传活动,免费或半

16、免费培训对凉州贤孝感兴趣的人。除了开始学校,还有更为重要的是编辑唱本,凉州贤孝要减少口耳相传的比重,增加系统化的教育培训,需要有文字记录下唱词,当然,为了保持传统特色,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版本。 凉州贤孝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理念,对于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意义。流传于西北民间的贤孝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其隐恶扬善的道德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不仅要不断吸取外来的先进文化,更重要的要结合本国国情和地方特色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例如近几年对非

17、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逐渐增多,文化部艺术司公示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项目入选名单。扶持项目具体分为“名家传戏当代京剧(昆曲、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项目、优秀京剧剧目演出补贴项目、“昆曲优秀传统折子戏录制”项目、“地方戏曲剧种资料抢救与保存”项目等。2015年,文化部整合京剧、昆曲和地方戏曲保护财政资金,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工作,这是文化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戏曲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鉴于凉州贤孝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故事取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其艺术形式简单,不需要占用太多资源,街头表演居多,从这个侧面来看其在当地传播

18、较为容易。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在每个社区定期进行表演,让这种民间艺术更加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成为当地的特色标志。除了日常的演出外还可以举办艺术节,便于在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举办艺术节有利于吸引民间艺人聚集,可以看到更丰富的表演的同时,也有利于艺术的交流和再创造。举办凉州贤孝艺术节不仅可以有凉州贤孝的艺术表演还可以有临近地区的传统曲艺的表演,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各种文化相互交流频密,文化形式多样,经过长期发展流传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艺术表演形式,将多种艺术形式一同在艺术节中展示,更加有利于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国自古以来传统技艺的传承往往是通过师徒间的口耳相传,师父将所学的技艺传授给徒弟,更是将精

19、华技艺传授给少数人,虽然有利于技艺的精湛,但是对于长久传承和广泛传播不利。在中国,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学习这些传统技艺,很多流传千百年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威胁,传承人往往是几位年事已高的老人,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很多千百年的技艺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是因为它可以是一种职业,能够为手艺人提供生活来源,简而言之,由市场需求带来的市场供给。在新时代下,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这种类似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自然会减少市场供给,如果仅仅从国家层面由政府部门来支持维系一项技艺的发展和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我国进入改革深水期,十三五计划的改革重点就是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同样

20、作为市场的供给方为了应对较少的需求,传统技艺不该一成不变等待灭亡,而是应当通过自身的“升级”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要把贤孝看做是一门民间艺术,更要把它看做是一门谋生技能,让投入方和学习者看到商业潜在和谋生渠道,让市场发挥潜在能力,挖掘传统艺术的商业价值,与其单调地鼓励不如多样化地商业经营。结语凉州贤孝作为一个地方的符号,几代人的记忆,不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走向落寞。所谓的落寞不过是缺乏有效的传承方式,因为贤孝是有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我们既然可以接受一些完全新颖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理念,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记忆更不会轻易消失。其实,贤孝作为一种地域特色和中国其他地方曲艺一样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然而这个

21、问题又不仅仅是地方自身,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面临的问题。在开放的进程中,我们见识到了西方先进文明带来的发展,努力汲取外来养分充实壮大自己,这也正是中华文明可以实现几千年的延续。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却在这种快餐文化中逐渐丧失,传统技艺的丧失,传统曲艺的丧失。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远远还不够,在今后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注释:李垚.濒危中的“凉州贤孝” 人类学视角对“凉州贤孝”的调查与研究.硕士论文,2011.刘焕.变迁中的“凉州贤孝”:口头程式与表演活动研究.硕士论文,2015.李莉.甘肃最具代表性的曲种凉州贤孝.民族音

22、乐研究,2013(02).魏育鲲.凉州贤孝及其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硕士论文,2005.周亮.试论贤孝的艺术价值、社会功能和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2009(02).参考文献:1王坤,黄柏元.凉州贤孝及其音乐刍议J.中国音乐,1990(02). 2苍海平.青海贤孝及其音乐研究J.音乐探索,2001(01).3王渊文.甘肃民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探索与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4李贵生.民俗视野下的凉州贤孝.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01).5赵颖.甘肃凉州贤孝唱词的地域性语言特点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10).6王建文.凉州贤孝唱古今.发展,2012(06).7霍志军.凉州贤孝艺术的文化渊源及特色.文艺研究,2009(03).8杨若冰.凉州贤孝.阳关,2002(10).9姚连学.甘肃的凉州贤孝.丝绸之路,2000(01).10王亚男.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凉州贤孝为例.丝绸之路,2014(01).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