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案 (1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净沙·秋思》教案 (1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一、导入:上学期我们曾学过反映边塞军旅征战生活的诗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齐背“黑云压城 城欲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这首词通过对充满肃杀 之气的塞下秋景的描写,表现词人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下面我们 一起来欣赏这首词(板书:课题、作者)二、课前热身:提到词,大家已不陌生了。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 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例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渔 家傲”。背景:宋仁宗宝元三年(1040),西夏攻延州(今陕西延安),范仲淹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 安抚副使,并兼知延州,守卫西北边疆
2、,遏止了西夏的侵扰。当时边境民谣说“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庆历元年(1041)四月调知耀州(今陕西耀县),这首词即作于此时。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少年时家贫但好 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死后谥号“文正”,他的文章诗词风格豪放, 语言简练,有范文正公集,其中诗歌268首,词传世仅五首,这首渔家傲写得慷慨 悲壮,最为脍炙人口,散文代表作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思想,影响深远。三、合作探究()整体感知教师范读一遍全词,同学整体感知。明确:秋天的西北边疆风景非常奇特。大雁向衡阳南飞,对西北的荒凉之地毫不留恋
3、。 边塞之地,傍晚时分,四面八方北疆特有的悲凉之声随着城头的号角而起。在重重叠叠像屏 障一样的山峰包围中,漫无边际的暮霭、血红的夕阳,衬托、映照着紧闭的孤城。 一杯 浊酒让人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但敌兵未溃,功业未成,边境未安,尚不能归还。笛声悠远, 寒霜满地。将士们深夜不寐,将军愁白了头发,征夫落泪。(二)四边互动(师生互动)上阕:着重写景。写了什么样的景呢?塞下:边境险要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一句话 交待了所写景象的地域、季节及环境,一个“异”字概括总的感受。因为词人是南方人,所 以这北方的秋景让他感到非常奇特。那他是否喜欢这里的风光呢?词中没有明说,但我们可 以感觉出来,哪一句?连南飞的大
4、雁都毫无留恋之意,何况是离乡戍边的将士呢?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 的倒文,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古代传说,秋季雁南飞避寒,到衡阳即止。衡阳:今湖 南省地名,旧城南有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这一句烘托出荒凉,极写感受:雁去而人不得 去。接下来从听觉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如边塞的 风声、草声、马嘶声、驼羊悲鸣声、牧人的吟啸声、胡茄羌笛声等。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 器。边塞之地,傍晚时分,四面八方北疆特有的悲凉之声随着城头的号角而起。形成了浓厚 的悲凉气氛,进一步为下阕的抒情蓄势。千嶂:像屏障一样的群山。在重峦叠嶂的山峰包围中,漫无边际的暮霭、血红的夕阳, 衬托、映
5、照着紧闭的孤城。这一句从听觉转入视觉,尽括了悲凉苍茫的气象,展现了悲凉壮 阔的北国风光。“孤城闭”三个字透露出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为下阕做铺垫。小结:可见词人笔下西北边境的秋景,是多么得悲凉奇异!也显示出边地生活的艰辛和 军事形势的严重。下阕: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又抒发什么样的情呢?浊酒:古人以米酿酒,乳白色,故 称“浊酒”。“一杯”与“万里”造语悬殊,暗衬乡愁。这一句紧承“孤城闭”而来。词人 身在荒僻的边境孤城,夜晚难免会起乡关之思,于是借酒消愁。但一杯浊酒哪能消得了浓重 的愁思!何时才能返回家乡呢?可是尚未破敌立功,回乡之计从何谈起?燕然未勒:是指没 有建立破敌的大功。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
6、永元元年(89),东汉的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 穷追北单于,曾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勒, 在碑上刻字记功。这个典故道出了词人守边御敌,不胜不归的决心。这两句是本词的名句。羌: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五胡”之一。笛本出于羌中,故称“羌管”。笛声悠远,寒 霜满地。这一句是写景句,从时间上看是“长烟落日”的延续,可见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 以及因“归无计”而“人不寐”的哀伤,表现出边地之苦。这里的“人”指谁?既指词人自 己,也包括戍边士卒。而结句“将军白发征夫泪”最能引发读者的同情和思考:将军为什么 深夜不寐,愁白了头发?征夫为什么落泪?显然都是因“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可见, 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小结:全词写景抒情完美结合,将爱国情怀、思乡之苦和建功立业的渴望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苍凉悲壮的情调。并将视野扩展到塞下孤城、千嶂万壑,着墨于军旅生活,与盛唐边 塞诗相近,以悲景苍莽的意境体现出崇高的壮美感,风格苍凉悲壮,开宋代苏辛豪放词派的 先声,在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