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2.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 )A.完善选官制度B.增加政府收入C.强化君主权力D.加强中央集权3.中国古代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的监察系统,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监察官。下列负有监
2、察职能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刺史B.三司使、刺史C.监御史、枢密使D.御史大夫、节度使4.唐代,政府设置东西南北四个铜照,以受养民劝农之事、谏论时政之书、陈冤诉届之状、举报告密之信。这客观上( )A.引入了社会监督B.防止了官员腐败C.强化了君主权力D.削弱了行政监督5.唐代科举选官一般固定以吏部考功郎中或礼部侍郎为主考官,宋代则不是固定的,而是采取临时差遣,年年不同,不常任,而且任何官员都可以充任(主考官),并另增派若干人,互相监督。这一变化( )A.有利于科举选官的公平公正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完善D.反映了文人的政治诉求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
3、,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7.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8.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条下注云:“旧,
4、弹奏,皇帝视事日,御史奏之。自景龙(唐中宗年号)三年以来,皆先进状,听进止;许则奏之,不许则止。”这一变化表明唐朝( )A.御史制度如同虚设B.御史滥权问题非常严重C.御史职能发生变化D.官员奏事弹劾渠道受阻9.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对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 )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10.汉武帝时期以“孝”名科,为儒生以“经明行修”入仕
5、开启了大门;光武帝时为察举制度增加了“务授试以职”的规定,即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这一变化说明东汉时期( )A.官员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世家大族对官员的控制减弱C.选官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D.官吏选拔任用注重实际才能1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势力被摧折,察举和学校入仕之途又开始恢复。而察举的方式也逐渐由举荐向通过考试转变,士人得官主要依据于策试和“明经”考试。察举的标准也逐渐由孝悌、吏能、经术并重,转向以考察对于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的文化考试为主。由此,察举制和学校制度的关联也更为密切。更为重要
6、的是成为后来科举的根本性特征的自由投考制度在北朝开始萌芽。干春松知识与权力的互动:科举制度与儒家的制度化建构材料二儒家文化能够在几千年间不曾中断地沿袭下来,与科举考试以其作为主要内容是密不可分的。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把儒家经典作为考试主要内容,孔颖达五经正义的颁行,是儒学定于一尊的标志,而其具体内容又要依赖于学校教育和考试。明清的科举考试主要以理学为主要内容,这为有效地抵御佛、道,巩固儒学在封建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从唐朝以后,儒学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演变,唐代的注疏经学,宋代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以及清代乾嘉时期的汉学,等等,这些学术思想的兴起使中国文化呈现出绚烂的色彩。以儒学为
7、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促进了这些演变结果的传播。另外,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在承担起儒家文化传承重任的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创造者。朱效梅、郑国民科举考试与独尊儒术:封建文化的互动关系完成下列任务:(1)据材料一,概括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2)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以“科举考试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1.C2.D根据材料“下级官员定期报告治理状况”可知,上计制度有力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项。上计制度是一种官吏考核制度而非选官制度,排除A项;上计制度规定地方必须定期向中央汇
8、报工作,这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状况的了解,与增加政府收入关系不大,排除B项;上计制度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强化君主权力,故排除C项。3.A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是秦汉时期中央的监察官员,刺史是汉代地方监察官员,故A项符合题意;三司使是宋朝掌管财权的官员,故B项错误;枢密使是宋朝管理全国军务的官员,故C项错误;节度使是唐朝地方军政长官,故D项错误。4.A材料中“养民劝农”“谏论时政”“陈冤诉屈”“举报告密”表明,政府重视民意的表达和传递,客观上引入了民间参与和社会监督,A项正确;这一举措并不能防止官员腐败,B项错误;该举措与君主权力无关,C项错误;社会监督
9、并不能削弱行政监督,D项错误。故选A。 5.A本题考查唐宋的科举制。根据材料“唐代科举选官一般固定以吏部考功郎中或礼部侍郎为主考官”可知,唐代科举主考官相对固定,易出现请托舞弊等科举腐败问题;根据材料“宋代则不是固定的,而是采取临时差遣,年年不同,不常任,而且任何官员都可以充任(主考官),并另增派若干人,互相监督”可知,宋代科举主考官不固定,且主考官受到多人监督,由此可以尽量避免主考官腐败等问题,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从唐代至宋代科举主考官的任用方式变化,不涉及政府行政效率,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从唐代至宋代科举主考官的任用方式变化,不涉及整个官僚政治的发展状况,故排除C项;材料与文人的政治
10、诉求无关,故排除D项。6.C由于在省试中出现了徇私录取的现象,宋代遂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并成为常制,说明宋代科举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省试后主考官徇私录取被告发,宋太祖出题殿试并成为常制,没有涉及世家大族特权、省试权威确立和人才选拔标准,故A、B、D三项错误。7.D解读材料可知,针对地方监察官司职不力的情况,宋太祖划分上中下,“厉行赏罚”,说明宋太祖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故D项正确;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力度,有利于减少地方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腐化的现象,“防止了”“遏制了”表述绝对,A、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加强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没有涉及“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排除B
11、项。8.D通过题干可知,在唐朝初年,御史弹劾的权力较大,且可以不经过皇帝的同意,自景龙三年以来,御史的弹劾必须经过皇帝的同意,其权力受到较大限制,说明在唐朝时期,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到了阻碍,故选D项;题干述及的是御史的权力受到限制,但不等同于御史制度如同虚设,排除A项;题干表明御史弹劾的权力受到限制,皇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因为御史滥权问题严重,排除B项;题干述及的是御史的权力受到限制,其职能仍然是纠劾,排除C项。9.D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表明材料主旨并非形式僵化,故A项错误;“策”只是考试内容之一,不能得出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B
12、项错误;明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依然是儒家经典,故C项错误;考试内容有经义、史、策、论、律诗等,说明要求考生知识全面,“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说明要求考生务实,故D项正确。10.D察举制的标准由汉武帝时的“孝”到光武帝时增加了“务授试以职”,说明东汉选官时不仅重视品德,还注重实际工作能力,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注重官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官员的行政效率提高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世家大族对官员的控制问题,排除B项;“发生了根本变化”说法错误,只是调整了选拔标准,既重品德又重实际工作能力,排除C项。11.(1)特点:方式多样;继承传统并有所发展。影响:进一步打击士族势力;儒家经典受到重视;为科举制度的创立提供了借鉴。(2)论点方面论据方面科举考试与儒家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科举考试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巩固了儒学在封建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不断传播。儒家思想的传播有赖于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这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从而推动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由于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的确立,导致科举考试内容的单一化和伦理政治化,尤其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在抑制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儒家思想日益僵化,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两者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