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学科知识运用(四).docx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8647184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学科知识运用(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学科知识运用(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学科知识运用(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学科知识运用(四).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学科知识运用(四)31 单选题(江南博哥)下列有关物质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及现象:用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结论:待测试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可能含有钠元素B.实验操作及现象:向某无色溶液中通人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iOC.实验操作及现象:向品红溶液中通人某气体后,溶液褪色结论:该气体一定含有SO2D.实验操作及现象:向足量NaOH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FeCl3溶液产生红色沉淀结论:Fe(OH)3的溶解度大于Mg(OH)2的溶

2、解度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K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钠元素,所以待测试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可能含钠元素,A项正确。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可能为硅酸,也可能为氢氧化铝,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iO或AlO,B项错误。品红溶液褪色,气体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或气体溶于水具有强氧化性,则气体可能为SO2或Cl2等,C项错误。NaOH溶液过量,与氯化镁、氯化铁均反应,是发生沉淀的生成反应,而不是转化,故不能比较Fe(OH)3、Mg(OH)2的溶解度大小,D项错误。32 单选题 下列相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保证不会有酒精洒出来的情况下

3、可以采用的方法点燃酒精灯B.的实验操作正确,标签向手心的目的是防止瓶口残液沿外壁流下时腐蚀标签C.的实验操作不正确,俯视量取的液体会比预期量取的液体多D.的实验操作正确,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分离出粗食盐水中的泥沙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A项错误。实验室中取用液体试剂时,应注意使标签向手心,以避免瓶口残液沿外壁流下时腐蚀标签,B项正确。俯视量取的液体会比预期量取的液体少,C项错误。的实验操作是过滤,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并使玻璃棒的下端抵靠在三层滤纸处,D项错误。33 单选题 现有三组混合液: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乙

4、醇和丁醇;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分离以上各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蒸馏、萃取、分液D.萃取、分液、蒸馏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澳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二者;乙醇和丁醇是互溶的液体,但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二者;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二者。故本题选B。34 单选题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C.测溶液pHD.过滤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应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

5、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A项所示操作错误。取用固体时,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B项所示操作错误。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C项所示操作正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D项所示操作错误。35 单选题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即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污物而使其沉淀下来,起到净水的作用,其

6、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根据图示,物质A为CO2C.为增强污水的导电能力,可向污水中加入适量乙醇D.甲烷燃料电池中CO32-向空气极移动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36 单选题 下列是某同学对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正确的是( )。A.石绵网B.锥型瓶C.三脚架D.坩锅钳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各项的正确写法为:石棉网、锥形瓶、三脚架、坩埚钳。37 单选题 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

7、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烧杯只能用于给液体加热,A错;使食盐水中NaCl晶体析出的方法通常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使用的仪器应是蒸发皿而不是坩埚,B错;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C对;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转移到滴定管中,D错。38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研究中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同样也需要化学实验。这里的化学实验是在教学中进行的,是为化学教学目的服务的,因而,我们可以称之为“化学教学实验”。问题:(1)简述“化学教学实验”和“

8、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关概念。(6分)(2)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进一步说明“化学教学实验”和“化学实验教学”。(7分) 参考解析:(1)“化学教学实验”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试剂、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和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达到化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化学教学实验通常也简称为“化学实验”,它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进行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化学实验教学”是指教师将化学实验置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2)在讲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可运用

9、以下3个对比实验来进行教学。向醋酸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也变红。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通入CO2,石蕊不变色。通过这三个实验的对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对实验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写出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是3个化学教学实验,既可以设计成“演示实验”,也可以设计成“边讲边实验”。将这3个实验置于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并围绕有关的化学实验现象,开展讨论、分析和比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以实现“理解CO2可以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的教学目的,这些活动就是化学实验教学。39 简

10、答题某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试题】为除去表2物质中混有的杂质,下面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是足量的)【考试结果】有20的学生将D选为正确答案。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试对学生误选D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7分)(2)如果这部分学生坚持认为自己的答案没有错,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该选项是错误的。(8分) 参考解析:(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学生误选D的原因是不知道氢氧化钙是微溶物,采用过滤操作无法完全除去,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2)【实验设计】向D项中溶解、过滤后的滤液通人CO2

11、气体,若溶液变浑浊,说明在除杂的过程中,向溶液中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40 简答题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K+、Mg2+、Al3+、SO中的若干种离子,现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且沉淀有减少的过程,最终仍有沉淀。过滤沉淀,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考试结果】有很多学生提交了下面的答案:肯定含有的离子是Na+、Mg2+、Al3+,不能确定含

12、有的离子是K+、SO。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什么?(4分)(2)试对学生答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6分)(3)为了确定该溶液中离子的真实存在情况,还需要做的实验及其现象和结论是什么?(5分) 参考解析:(1)肯定含有的离子是Mg2+、Al3+和SO,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是Na+、K+。(2)产生错误的原因:学生忽略了实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NaOH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直接由焰色反应现象推测出溶液中含有Na+,但未考虑到Na+可能是由加入的NaOH溶液引入的。另外,学生没有考虑到溶液中正负电荷要相等,从而忽略了SO的存在。(3

13、)另取原溶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滤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则含Na+;同样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则含K+。41 简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水的净化”的课程内容标准: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材料二某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l爱护水资源课题2水的净化课题3水的组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材料三某化学教科书中有关“水的净化”实验如下:实验41取2个烧杯,各盛大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

14、湖水、河水或井水等),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分置于2个烧杯中,静置,观察现象。实验42取一张圆形滤纸,如图415所示折好并放入漏斗,使之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1:7,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如图416所示,架好漏斗,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取实验41中处理过的一杯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它们的清澈程度有什么差别?要求:(1)上面的过滤实验中,有几个操作关键点?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6分)(2)根

15、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水的净化”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不少于300字)。(24分) 参考解析:(1)过滤实验的操作关键点是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是指玻璃棒紧靠滤纸三折处,滤液烧杯紧靠玻璃棒,漏斗器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生活中漏斗的代用品可以用各种饮料瓶自制,滤纸可以用脱脂棉代替。(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说出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

16、方法了解水净化的几种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节水、护水和净水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过滤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水净化的方法。难点:正确做好过滤实验。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教师呈现一杯从学校池塘里取出的水,请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这杯水显然是不干净的,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净化它?【学生回答】可以用之前讲过的明矾吸附净水。【提出问题】用明矾吸附后的大颗粒物如何除去呢?【学生回答】过滤。【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过滤的操作步骤及有哪些注意事项。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演示】取出一张圆形滤纸,将滤纸的折法演示给

17、学生,并呈现出具体操作图示。【学生操作】学生分小组按照教师演示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教师演示】将折好的滤纸放人漏斗,使之紧贴漏斗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教师讲解】强调将滤纸放入漏斗时,要使滤纸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IZl。【教师演示】将漏斗架好,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教师讲解】强调漏斗的下端管口一定要紧靠烧杯内壁。【教师演示】将盛有池塘水的烧杯,烧杯口紧贴玻璃棒,将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教师讲解】玻璃棒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玻璃棒的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同时强调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贴玻璃棒,并且要注意

18、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学生实验】学生动手进行过滤实验的操作。【教师提问】过滤实验中,可以用“一贴二低三靠”来总结操作关键点,你能分别说出它们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吗?【合作探究】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教师总结】明确过滤操作的要求:“一贴二低三靠”。【提出问题】分析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可以从过滤操作的要求方面去思考。【学生讨论】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

19、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盛放滤液的烧杯本身不干净等。环节三:拓展提升【提出问题】将静置后的河水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其作用是_。图中实验装置还存在的两处错误是_,_。【学生回答】玻璃棒;引流;滤纸高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环节四:小结作业【师生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布置作业】思考可以利用什么物品来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42 简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空气”的内容标准为:“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

20、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材料二某版本教材有关“空气”的内容呈现如下。实验2-1: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作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P2O5)的新物质。这一反应可用文字表示如下: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

21、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学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等内容,学习了简单的实验方法和原理、常见仪器的使用等基础知识;本单元接下来将要学习氧气、制取氧气等知识。问题:(1)谈谈你对“空气”这一单元的教学价值的认识。(2)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空气”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

22、,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不少于300字)。 参考解析:(1)本单元是继入门篇“走进化学世界”后,具体地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角度系统地学习化学物质,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制法的开始。其课题的三个研究对象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包含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物质的性质、反应、制取等知识。从宏观用途到微观反应,从反应原理到实际操作,难度和要求逐渐提高和具体化,为今后学习单质、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是引领学生进入化学世界的三个台阶。(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

23、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通过讨论和分析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猜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谜底是什么?谜底就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世纪才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那么大家说一说空气是由什么组

24、成的?【学生回答】空气中有氧气,我们吸入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就是二氧化碳。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同学们都说空气中含有氧气,那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含有多少。大家前后两桌4人组成小组,讨论实验2-1的实验步骤,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为什么反应前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为什么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人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预先要加入少量水是要防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反应前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影响测定结果(使测定结果偏大);“立即伸入”是为了防止瓶

25、中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影响测定结果(使测定结果偏大);气体体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冷却至室温。【教师补充】红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等于水进入集气瓶内的体积。红磷要过量是为什么呢?【学生】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完。【学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与结论】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教师讲解】其实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7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学生讨论】该实验中,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是因为氧气含量低,或者我们在塞

26、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部分氧气被消耗掉。红磷熄灭后瓶内没有残余的氧气,如果还有氧气,红磷还能继续燃烧。【教师讲解】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作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P2O5)的新物质。【补充】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环节三:巩固提高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集

27、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环节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思考:红磷能不能换成镁条或者铁丝?为什么?43 简答题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对比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演示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木炭,先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学生注意观察燃烧现象。【演示实验2】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杆,至其快烧尽时,伸入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的集气瓶中。学生注意观察燃烧现象。【演示实验3】把一段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空气中点燃,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学生注意

28、观察燃烧现象。教师写出【实验1】中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尝试写出【实验2】和【实验3】中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小组讨论】(1)结合上述实验现象思考,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和在空气中的燃烧相比,有什么不同?(2)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吗?(3)结合【演示实验1】和【演示实验2】的文字表达式,从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种类和数目来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讨论结果】(1)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氧气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3)【实验1】和【实验2】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中都有氧气。教师引出化合反

29、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巩固练习】略。问题:(1)在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请你谈一下自己的想法。(8分)(2)化学演示实验有哪些基本特点?(5分)(3)教师在做化学演示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分) 参考解析:(1)首先,在准备反应装置时,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其次,用火柴引燃细铁丝,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进氧气瓶中,避免木条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影响实验效果。(2)化学演示实验的基本特点:示范性、直观性、灵活性、时间性、简洁性。(3)教师在做化学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准备充分,确保成功;现象明显,易于观察;操

30、作规范,注重示范;演、讲结合,启迪思维;简易快速,按时完成;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44 简答题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问题:(1)实验中得出的结论3和结论4分别是什么?(2)简要说明探究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相比的优缺点。(3)结合本案例简单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解析:(1)得出的结论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得出的结论4: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2)优点: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学习的目的是相同的,但在这两种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有较大的差异。探究式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发展,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探究式教学更强调解决问题的科学过程,接受式学习则更多

31、地指向获得知识结论。从另一方面讲,接受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属性,但探究是接受学习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学生学习科学所特别需要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接受学习,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点:探究式教学如果运用不好,可能会使课堂讨论变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并且,探究式教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所有的内容都用探究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实践不允许,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经济性原则。(3)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微观粒子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只能借助于挂网和模型,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微观现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例如水的分解、氢气

3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的实质可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分开和结合的过程,使学生很快地理解。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给学生,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以及制取CO、SO2、Cl2等毒性气体的实验等。错误实验操作的后果,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给学生,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等。典型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的宏观演示可以借助多媒体,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一些典型药物如阿司匹林的生产等。案例中,教师运动多媒体播放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动画,能更好地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想象,有益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分子的运动。45 简

33、答题下列有一学生甲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学生乙对学生甲的操作的评价为:操作错误,测定结果一定有误差。学生丙对学生甲的操作的评价为:操作错误,但测定结果不一定有误差。(1)你支持_(填“乙”或“丙”)同学的观点,原因是_。(2)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原因是_。(3)只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所需的物品,你_(填“能”或“不能”)区分0.1 molL-1的硫酸和0.01 molL1的硫酸。若能,简述操作过程_。紫色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甲基橙试液 蒸馏水 BaCl2溶液 pH试纸

34、参考解析:(1)丙 当溶液呈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否则将产生误差(2)盐酸 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使得溶液中c(H+)较盐酸溶液中c(H+)大,误差较小(3)能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点在两张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其pH,pH较大的为0.01 molL1的硫酸【解析】(1)用pH试纸测定的具体测定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当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盐酸稀释后,溶液酸性增大,pH变大;氢氧化钠溶

35、液稀释后,碱性变小,pH值将变小;食盐水溶液显中性,用水稀释后pH不变,所以丙正确,故答案为:丙;当溶液是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否则将产生误差;(2)用水润湿相当于稀释,则所测的pH偏小,由于稀释会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故弱酸的pH误差小,所以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使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化比盐酸小,误差小,故答案为:盐酸;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使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化比盐酸小,误差小;(3)硫酸为强酸完全电离,0.1mol/L的硫酸和0.01mol/L的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0.2mol/L、0.02mol/L,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所以pH较大的为0.01mo

36、l/L的硫酸,故答案为:能;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两种溶液,点在两张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其pH,pH较大的为0.01mol/L的硫酸。第七节 化学史和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1 单选题 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汤姆逊最早发现了电子;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门捷列夫首先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本题选D。2 单选题 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37、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出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陶水平已经很高。故本题选D。3 单选题 下列哪项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A.演示法B.实验法C.陶冶法D.启发法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演示法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启发法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故本题选C。4 单选题 学生在对第三周期金属元素钠、镁、铝等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这种逻辑思维方法是()。A.类比B.演绎C.归纳D.分类正

38、确答案:C 参考解析:归纳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过程。学生分析比较钠、镁、铝分别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比较它们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比较镁和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程度,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在这些事实基础上推导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的一般规律,所以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归纳法。5 单选题 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等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成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

39、,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根据是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根据是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B项错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和胶体的根据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性质,不能作为区分溶液、浊液和胶体的判断依据,C项错误。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根据是反应焓变的大小,H0为吸热反应,D项正确。6 单选题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反

40、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A.燃烧的钠粒放人CO2中,燃烧且有白色和黑色颗粒产生,黑色颗粒是C,白色颗粒可能是Na2CO3B.NH3通人AgNO3溶液中,先有沉淀后消失,AgOH具有两性C.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Fe2O3固体,红色固体变为黑色,且有刺激性气味,乙醇还原Fe2O3一定生成Fe和乙醛D.灼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放出红棕色气体,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呈红棕色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燃烧的钠粒放人CO2中,有白色和黑色颗粒产生,黑色颗粒是C,白色颗粒可能是Na2CO3,反应方程式为,A项正确。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先有沉淀后溶解是因为AgOH与氨水发生了络合反应,A

41、gOH不是两性氢氧化物,B项错误。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Fe2O3固体,乙醇一定被氧化为乙醛,但生成的黑色固体除铁外还可能是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C项错误。灼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放出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也可能是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或是浓硝酸被木炭还原生成的一氧化氮遇空气中的氧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D项错误。7 单选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关于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

42、指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8 单选题 根据已有知识“碱金属具有很强的金属性,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铯是碱金属元素”,由此可以推出“铯也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这里用到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演绎B.归纳C.比较D.类比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比较是指找出对象问的异同,认识比较对象间的内在联系。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共有或相似属性推出一个研究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是从个别到个别的逻辑思维方法。题干运用的是演绎的逻辑思维办法,故本题选A。9 单选题 分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43、。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CO2、NO、P2O3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同位素:1H+、2H2、3H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均具有氧化性,都属于氧化性酸化合物:烧碱、冰醋酸、HD、聚氯乙烯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产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全部正确B.C.D.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水银是金属汞,属于纯净物,错误;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错误;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是碱性氧化物,但Na

44、2O2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同位素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而1H+是离子,2H2是单质,错误;C60、C60、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正确;浓盐酸是非氧化性酸,错误;HD是氢元素形成的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有关,与强弱电解质无关,强电解质的稀溶液如果离子浓度很小,导电能力也可以很弱,错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正确;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产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故本题选C。10 单选题 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心想这会不会是大

45、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小丽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属于猜想;“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属于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属于根据实验,做出了合理的推理。11 单选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建议。A.知识与技能目标B.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C.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D.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四个方面给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堂

46、教学的教学建议: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故本题选B。12 单选题 在科学探究的四部分内容中,()是核心。A.发展科学探究能力B.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C.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D.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在科学探究的四部分内容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核心,“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观念基础,“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基础。故本题选A。13 单选题 教师在讲授“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内容时,可以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初中化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