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一部分专题一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一部分专题一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八年级上册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一、(2021武威改编)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二)龙井题名记秦观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2、。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原指山泉。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篮舆:竹轿。霁:雨过天晴。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2分)A.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夜不闭户B.念无与为乐者乐其乐也安居乐业C.水中藻、荇交横阡陌交通生死之交D.相与步于中庭夹岸数百步安步当车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庭下如积水
3、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澄澈,水中的藻、荇交叉错杂,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3.语段(一)中苏轼那天赏月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从哪些词句中能够感受到?(2分)愉悦,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真情流露中感受到;孤独,从“念无与为乐者”的知音难求中感受到;沉醉,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写意描述中感受到;悠闲,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的不胜感慨中感受到。4.语段(一)和语段(二)都写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达的感情不一致,请你简要分析。(4分)语段(一)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或表达苏轼
4、壮志难酬的苦闷,同时表现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语段(二)表达作者对此地美景的喜爱之情,抒写内心的欢愉。二、(2022名师原创)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题。(共10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C)(2分)A.遂至承天寺色愈恭,礼愈至宾至如归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饮少辄醉少不更事C.盖竹柏影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余所至D.如积水空明浊浪排空天马行空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2分)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3.选文中“怀民亦未寝”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传达出作者与张怀民怎样的情感?(2分)既有遭遇贬谪的悲凉之情,也有面对挫折的豁达之情。4.阅读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说说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链接材料】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
6、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节选自方山子传)【注释】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o),字季常。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宗:尊崇,敬仰。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矍(ju)然:惊奇注视的样子。苏轼:被贬官;方山子:想通过发愤读书来显扬于当代,但不得志。苏轼:寻友、赏景;方山子:隐居。部分参考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一、1.A【解析】A项,门。B项,游乐/以为乐/以为乐。C项,交错/交错/结交。D项,散步/两脚步行的距离/步行。故选A。【参考译文】(二)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
7、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再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用的竹轿,(参寥)说:“(你)来得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
8、,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二、1.C【解析】A项,到/周到/到。B项,缺少/少量/年少。C项,大概,表推测。D项,澄澈/天空/天空。故选C。【参考译文】【链接材料】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他年轻时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一班侠士都敬重他。渐渐年龄大了一些,他改变了志趣,发愤读书,想以此来显扬于当代,但是始终不得志。于是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住的地方叫岐亭。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呢?”方山子也惊讶地瞧着我,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他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