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物理试卷(一)(解析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6043702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物理试卷(一)(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1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物理试卷(一)(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物理试卷(一)(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物理试卷(一)(解析版).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物理试卷(一)学校:姓名:班级:考 号:温馨提示:本 试 卷 包 括 第I卷(选择题)和 第 口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 3道 题,第U卷12道 题,共25道 题。试 卷 满 分100分,其 中 初中知识占8 0%,高一新知识占20%。考 试 时 间9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一、单 项 选 择 题(本 大 题 共10小 题,每 小 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 合 题 意,请将你选择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不 正 确 的 是()甲 乙 丙 丁A.图甲:运

2、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B.图乙: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音调C.图丙:开启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D.图丁: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答 案】D【解 析】A.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液体进行传播,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发声体的长短从而改变振动频率,改变音调,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汽车的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小 强在中考体育加试取得了满分的成绩后,他对场地上的一些

3、情况进行了估测,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 是()A.场地上午的平均气温约为40B.加试时使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2kgC.加 试 1000m跑时他的平均速度约为2m/sD.加试立定跳远时脚离地面的高度约为2.3m【答案】B【解析】A.夏季气温炎热,场地上午的平均气温约为30,故 A 不符合题意:B.实心球的质量在2kg左右,故 B 符合题意;C.1000m跑时大约4 m in,平均速度约为s 1000mv=-w4.2m/st 4 x60s故 C 不符合题意;D.立定跳远时脚离地面的高度约80cm,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

4、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cm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B.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cm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所成清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C.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D.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向下移动【答案】B【解析】A B C.由图示知,物距为20.0cm,光屏上成等大的清晰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w=x20.0cm=10.0cm2 2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线处,则物距为40.0cm,凸透镜位置不变,则与图示位置比较,物距变大,像距应变小,应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次

5、承接到清晰的像。而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故 AC错误,B 正确;D.实验中,蜡烛变短,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沿直线传播。故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向上移动,故 D 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在试管里注入少量的水,用软木塞塞紧管口,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试管里的水沸腾了,水蒸气把软木塞向上冲起。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个过程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类似B.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C.酒精燃烧时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答案】A【解析】B.用酒精灯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得水的内能增加,产生

6、大量水蒸气,故 B 错误;C.酒精灯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 C 错误;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木塞冲出:此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液化为小水滴,即我们看到的白雾,故 D 错误:A.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此原理的应用,故 A 正确。故选A,5.教室有CO2通风机M,手动闭合,CO?达到定值闭合S2。只有S i闭合,CCh达到定值电动机才工作,下列图中,哪个电路图是正确的()4A 匕【答案】DD.【解析】A.图中两开关并联后与通风机M 串联。只要其中一个开关闭合,通风机M 就可以工作,故 A 错误;B

7、.图中开关与、通风机M 串联后开关S2并联。S i闭合,通风机M 就可以工作,Sz闭合,通风机M被短路,故 B 错误;C.图中开关与、通风机M、开关S2并联。只要其中一个开关闭合,通风机M 被短路,故 C 错误;D.图中开关8、通风机M、开关S?串联。两开关同时闭合,通风机M 才可以工作,故 D 正确。故选D。6.如图甲所示是正在为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的情景。图乙是其充电原理图,它是利用变化的电流在送电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通过手机中的受电线圈中产生电流,为手机充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 是()A.送电线圈的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B.受电线圈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C.送电线圈的作用相

8、当于一个电磁铁D.受电线圈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电动机【答案】D【解析】A C.送电线圈的作用是当电流经过时产生磁场,相当于电磁铁,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C 正确,不符合题意;B D.受电线圈的作用是产生感应电流,相当于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如图所示,某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水平面上重900N、底面积为200cm2的方形货箱,货箱20s内匀速上升4 m,工人所用拉力尸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人拉绳子的速度为0.2m/s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C.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90%D.当滑轮组对货箱的拉力为

9、零时,货箱对地面的压强为4.5 x l()4pa【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3,绳端移动的距离s=/z=3x4m=12m人拉绳子的速度6s 12m 八 /,v=-=0.6m/st 20s故 A 错误;B.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G A lJ=nF-G=3x500N-900N=600N故 B 错误;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GhFsGhFx3hG 900NI F-3X500N=60%故 C 错误;D.当滑轮组对货箱的拉力为零时,货箱对地面的压力F=G=900N货箱对地面的压强F=一S900N200 xl0-4m2=4.5xl()4 Pa故 D 正确。故选D。8.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

10、下提示,下列4 幅图片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TA.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95km”、“171km”等指的是位移B.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等指的是平均速度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的“34分钟”、“50分钟”指的是时刻【答案】C【解析】A.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95km”、“171km”等指的是路程,A 错误;B.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等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B 错误: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C 正确;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

11、上面的“34分钟”、“50分钟”指的是时间,D 错误。故选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B.速度改变量A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答案】D【解析】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一定快,但速度可能很小,A 错误:B.根据Ava=一Ar8速度改变量 口 很大,但如果所需时间很长,加速度也可能很小,B 错误;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但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反而减小,C 错误;D.速度很大的物体,如果速度变化很慢,加速度可能很小,D

12、 正确。故选D。1 0.将底面积为O.Olm?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拴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6NB.木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9NC.木块的密度为0.75xlCTkg/n?D.容器底部受到的最大压强为22(X)Pa【答案】D【解析】A.由图乙知,水的深度为09cm时,木块未离开容器,此过程重力大于浮力,当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900Pa时,木块开始离开容器底,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木块的上表面没有水,不受到水的压力,所以G=F;i=

13、F 向上向下=pS=900Pax0.01 m2=9N故 A 错误;B C.往容器加水至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即木块刚好浸没时,所受的浮力最大为F,?i=piS=15OOPaxO.Olm2=15N此时,木块的体积与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据阿基米德原理知15Nf排。水 g 1.0 xl0kg/m3 xlON/kg1.5x10Tm3木块的密度G9N故 BC错误;D.结合图乙及题意知,木块刚离开容器底时,浸在水中的深度为9 c m,当水深为16cm时,绳子刚好拉直,拉力为零,木块所受的浮力仍等于重力,那么绳子的长度L=16cm-9cm=7cm=0.07m而长方体木块的高度hV _ 1.5xlQ-3m3S

14、 0.01m2=0.15m水的总深度h.t;.=/z+L=0.15m+0.07iTi=0.22m容器底部受到最大压强Pmax=p 木l.Ox 103kg/m3x 1 ON/kgxO.22m=2200Pa故 D 正确。故选D。1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9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 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请将你选择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 1.如图所示是小丽正在吹气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球越吹越大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气球被吹大后具有弹性势能C.吹大的气球松手后会快速飞出是因为受到浮

15、力的作用D.气球飞行时向外喷出的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答案】ABD【解析】A.气球越吹越大,气球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A 正确;B.气球被吹大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故 B 正确;C.吹大的气球松手后,气体将向后喷出,给气流一个向后的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气流会给气球一个向前的力,会快速飞出,故 C 错误;D.气球飞行时向外喷出的气体,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 D 正确。故选ABDo1 2.如图所示是一款行车记录仪,它左侧部分是平面镜,用于司机观察后方来车。右侧部分是一显示屏,实时显示前方摄像头记录的路况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6、A.摄像头能够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B.司机观察后方来车是利用光的反射C.前方物体越近,显示屏上的像越大D.后方来车越远,平面镜上的像越小【答案】A B C【解析】A.摄像头能够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利用光的折射,故 A正确:B.司机观察后方来车,属于平面镜成像,利用光的反射,故 B正确;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前方物体越近,显示屏上的像越大,故C正确;D.司机观察后方来车,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后方来车越远,平面镜匕的像不变,故 D错误。故选A B C。1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灯 L 上 标 有“6 V 3.6 W”字 样(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R

17、为滑动变阻器。先闭合吊、断开S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中点时,电流表A n A?的示数之比为1:2,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断开S”将电流表A i,换成电压表V i,电流表A 2 换成电压表V 2,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再闭合8、S 2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A.电源电压为6 VB.电压表V i、V 2 的示数之比为3 :1C.灯泡在后一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为0.4 WD.前后两种情况下,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为4 :1【答案】A B C【解析】A.先闭合出、断开S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小灯泡L 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电源电压U

18、=UR=UL=6V故 A正确;B.灯泡L 的电阻闭合S i、断开S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中点时,电流表A i 测量通过灯泡L 的电流,电流表A 2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 i、A 2 的示数之比为1:2,由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可得/L=/R;根据R =午得到/?L=/?=1 0 Q2解得R=2 0 C,断开S i,将电流表AI换成电压表VI,电流表A 2 换成电压表V 2,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再闭合Si、S2.电压表VI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得到U _ R+&_ 20Q+10Q _ 3UL&-10Q-1故 B 正确;C.断开S”将电流表A l换

19、成电压表V 1,电流表A2换成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再闭合Si、S2O此时串联电路的电流UJR+RL6V20Q+10Q=0.2A灯泡在后一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PL 交=RL=(0.2 A)2X 10C=0.4W故 C 正确;D.闭合Si、断开S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中点时,电流表A i、A2的示数之比为1 :2,可得/L=/R: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得到电路的总功率P=2 PL 后 2x3.6W=7.2W断开S i,将电流表AI换成电压表VI,电流表A2换成电压表V 2,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再闭合Si、S2,电路的总功率P,=W=6VxO.2A=1.2W前后两种情况下,电路

20、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P=7.2W:1.2W=6:1故 D 错误。故选ABC,第口卷(非选择题)14三、填 空 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24分)1 4.请读出所列各仪表的读数:图1 中电阻箱接线柱间的电阻值是_ _ _ _ _ _ _C;用细线拴一金属块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2 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图 3 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用天平测量一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祛码及游码如图4 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答案】2021 10 2.50 57.6【解析】1电阻箱读数的方法为:各个旋盘所指向的数值乘以该面板上显示的倍数,最后把所有面板的读数加在

21、一 起,就是电阻箱的电阻值,因此图中电阻箱的接入的电阻为2021C。2图中量筒的分度值是1m L,量筒的读数为30m L,即量筒中水和金属块的体积30m L,金属块的体积为30mL-20mL=10mL=10cm3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的读数应该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体的左端放在刻度尺3.00cm位置,物体的右端放在刻度尺5.50cm位置,被测物体的长度是5.50cm-3.00cm=2.50cm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物体质量等于右盘中祛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从图中可以看出,金属块的质量50g+5g+2.6g=57.6g15.小慧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测力计挂着

22、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在铝块从开始浸入水到刚好浸没的过程中,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 将,电子秤的读数将(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子秤【答案】变小 不变【解析】1在铝块从开始浸入水到刚好浸没的过程中,铝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受到水的浮力变大,则弹簧测力计对铝块的拉力变小,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2溢水杯是装满水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铝块排开的水的重力,则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力不变,即电子秤示数不变。16.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 连通造成的。某同学家里安装的电能表如图所示,则该同

23、学家里允许同时使用用电器的总功率应不大于 Wo【答案】火线 4400【解析】161人体是导体,触碰到家庭电路的火线就会与大地形成闭合回路,有大电流流过人体,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2由电能表上的信息可知,该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标定电流为1 0 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所以该同学家里允许同时使用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P=U I=220V X 20A=4400W1 7.在水平地面上,工人师傅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为300N的箱子匀速前进,5 s内移动了6 m,在这个过程中,推力做功的功率为一质点沿直线Q r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4/+2(m)。该质

24、点在 f=0 到f=3s间 的 平 均 速 度 为【答案】120W,36m/s【解析】W,.,E y 得功率为120W。I t t由题意可得,=0 时,质点距离O 点的距离为玉=2m同理f=3s时,质点距离。点的距离为x2=(4 x 33+2)m=110m则质点在3s内的位移为AX=X2 一%=108m在这段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v=36m/s18.如 图1所示,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乙站在地上一只手用金属棒按触到零线;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则四人中,会触电。若图1中,乙和丙均是如图2握试电笔与导线接触,则二人中,的试电笔氟管能发光。

25、【解析】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无法形成电流的通路,故不会发生触电;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因此零线与大地之间没有电压,因此没有电流通过人体,不会发生触电;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这样电流可以从火线经丙、丁导向大地,会造成丙、丁两人同时触电,所以,试电笔接触丙时,强管会发光。19.A、B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长方体,它 们 的 底 面 积 之 比 为:SB=2:3,高度之比为4 :生=3:4,平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A、B的密度之比PA:G=:再将A、B分别叠放在对方上,如图所示,叠放后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幺:PB=。ABA【答案】4:3

26、 3:2【解析】1A,B两个是质地均匀的实心长方体,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可用PMg/!来计算,那么,劭 A=pBg/?B18则A:/7B=/?B:AA=4:3 2 如图所示,两种情况卜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A、B的重力之和。据p 知+GB GA+GBA:PB=吸 一 生:鼠-二&:S =3:2A四、作图题(本题共3 小题,每题2 分,共 6 分)2 0.(1)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F为焦点)(2)某科技小组为医院病房设计呼叫电路,在病人需要护理时,闭合床头开关S i或S 2,护士值班室的护士就能及时看到对应的灯L i或L 2亮,同时听到电铃响起。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符

27、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与 V-(3)如图所示一个鸡蛋在水中下沉,请作出鸡蛋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考虑鸡蛋与水之间的摩擦)【答案】(1)【解析】(1)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射入凹透镜,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直线左侧的虚焦点,故用直线将虚焦点和折射点相连,并延长,标上向上的箭头,即为折射光线,指向虚焦点的将平行主光轴,故过折射点画一条直线,平行主光轴,并在直线上标上箭头。(2)闭合床头开关S i 或 S 2,护士值班室的护士就能及时看到对应的灯L i 或 L?亮,同时听到电铃响起,即开关S i 控制灯L,开关S 2 控制灯L 2,且灯泡L i 与灯泡L?并联,不论按哪一个开关,电铃都需要响,说明电铃在干路上。

28、(3)在水中鸡蛋受到了重力和浮力,在鸡蛋加速下沉,重力大于浮力,先找到重心,画一条向下的线段,比较长,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G,再过重心画一条竖直方向的线段,比重力短,在末端标上箭头和故上图所示。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 1.在进行“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分别用不同的器材和方案进行研究。2 0R=1.8N(1)小明用金属块按照图甲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合 理 的 实 验 顺 序 为,若满足关系式_ _ _ _ _,说明 F衿=G排;结合图中数据,通 过 分 析 和 计 算 得 出/浮(填“”、=或)的结论,造成这 种 结 果 的 原 因 可

29、能 是 (填字母)。A.步骤a 中,向溢水杯中注水过少,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就进行步骤b的操作B.步骤a 中,在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时,当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将小桶放在杯口下,然后进行步骤b的操作C.步骤b中,金属块浸没后,溢水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进行步骤c 的操作D.步骤a 中,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并按照图示步骤进行正确的操作(2)小红用蜡块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请将下述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在天平左盘放置装满水的溢水杯,向右盘中加减祛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将蜡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天平左端下滑,同时蜡块

30、排开的水从溢水杯口流进量筒中,观察天平的状态。分析论证:上述实验中,将蜡块放入溢水杯中,在排开的水全部流出后,如果天平出现 现象,则可以说明 G i g=G 徘。因为蜡块在水中漂浮,所以产浮_ _ _ _ _ _G僻(填“”、=”或)o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答案】d a b c FI-F2=F3-F4 九(3)当。B 2。水时,B竖直放入容器内,假 设B被水淹没,且水深度为力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化=。水幽=1 2 5 0解 力由体积关系得S,=Sh所以h,=-S-h-+-V-R =-S-/z-+-0-.-5-S-x-l-.-2-/=?,1.,6,吻 S S而即&=L 2/i h所以假设成立。

31、那么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2=。水g4=L6。水g入此时%=PBVB 3=。水85S x 1.2 =0.6。水Sh所以当初2 0.6水S/z时P2=L6p,Kgh当o 0B 0K时,B竖直放入容器内会漂浮,设此时水的深度为hl,由体积关系得h2S-Vn=Sh所以-S此为式;物体B漂浮,物体B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水g%产那么kFP水此为式;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0Pl=p水 g%此为式。把代入,再把代入得S/z+%,m ,m gPi=P米g =0,Kg h+-=p,kgk+-Sl夕 水”s所以当0 c m 0.6p/kS h时7m gP i=P s h +恤答:(D容器底面积为一 ;。水 力(2)若将圆柱体A 竖直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0 为 1.25p,k0?;(3)若把圆柱体B 竖直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与 m 的函数关系为0 水 g/z+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