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产业新城城市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河产业新城城市设计.pdf(1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规划愿景 Planning Vision从白云湖-府河方向看城南片区鸟瞰图从高铁站方向看城南片区鸟瞰图从麻竹高速方向看城南片区鸟瞰图城南高铁商业服务中心效果图编钟大道入口商务区效果图城南公共服务中心片区效果图编钟音乐之都效果图白云湖-府河沿岸效果图目 录 /contents 规划愿景 11.前言 10 综合分析篇 152.发展背景研究 163.用地现状研究 304.生态景观格局研究 37 发展定位及布局篇 505.发展定位 516.规划目标及策略 577.规划布局 70 城市设计篇 858.总体城市设计 869.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1011.前言1 前言 Perface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2、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101.1 项目概况本次规划的城南片区位于随州市城区南部,西至环城南线(西段)、北至府河(含白云湖段)、东至府河、南至麻竹高速。西武高铁、麻竹高速、汉十高速均从此经过,是未来随州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域。城南片区总用地面积为 71.7 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约为 41.05 平方公里,包含三个重点控制组团,分别为:北部行政公服片、南部高铁商务片、编钟大道入口商务片。1 前言 Perface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11随州市城市总体规
3、划(2009-2020)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补充说明(2010-2020)1.2 调规建议考虑到随州培育城市新增长级,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发展城南片区的需求;以及西武高铁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占用规划区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和林地。因此涉及土地性质变更,与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生冲突的问题,现提出调整建议:(1)确定需流转土地的使用性质及其规模。城南片区新增用地范围内现有基本农田 249.6 公顷,耕地 210.1 公顷,林地 1711.7 公顷。其中基本农田将全部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或耕地。(2)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两规在城市发展方向与用地规模上保持协调一致。上版总规城
4、南片区用地规模:3873.2hm2。本次规划城南片区用地规模:7179.7hm2。新增用地规模:3306.5hm2。其中,基本农田规模:249.6hm2,占新增用地规模 7.5%。林地规模:1711.7hm2,占新增用地规模 51.8%。耕地规模:210.1hm2,占新增用地规模 6.4%。1 前言 Perface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121.2 城南建设的关键因素功能定位城南片区的建设对于随州市未来发展和主城区功能结构调整至关重要。上位规划、概念规划及相关规划中对城南片区做过多重定位,但相互之间不兼容,且缺乏
5、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入手进行的思考。因此,规划需从城市整体发展需求入手,结合城南自身特色,厘清各种思路,对城南片区进行一个准确全面的功能定位。生态因素城南片区的自然生态本底非常好,同时地形地貌也非常复杂。这促使城市布局必须从两方面入手综合考虑,一方面需要从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环境的思路上考虑城市布局,另一方面需要从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只有将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形成具有环境特色性的城市区域,并保障城南片区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性。城市特色随州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炎帝神农故里、编钟之乡等等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遗产。如何将这些文化遗产打造成城市形象名片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同
6、时,城南片区本身也是随州市城市景观构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优良的山水本底资源,对于营造特色性的城市形象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乡统筹城南片区是随州市城市发展的主方向,也是随州市主城区的城乡交界面。根据中央2014 两会工作报告的精神,城南片区的规划应从用地结构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质”上进行深入思考,充分“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新型城镇进程。1 前言 Perface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131.3 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
7、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规范标准湖北省城乡规划管理条例(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20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城乡用地评定标准(CJJ132-2009)(2009)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2008)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3)(3)政策文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2013 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3)2013 年随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3)
8、2013 年曾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3)关于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省级示范工作的通知(2014)(4)上层次及相关规划上位规划: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2009)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2013-2030)(2013)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补充说明(2010-2020)(2010)随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3-2030)(2013)规划研究:随州市城南片区概念规划(2013)相关规划: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0)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随州市城市
9、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2020)中国(随州)编钟“音乐之都”概念规划随州市化工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随州经济开发区城东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随州市淅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随州市铁东裕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 前言 Perface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14随州市发展状况研究城南片区发展潜力研究区位优势经济状况建设现状风貌特征用地现状生态格局城乡格局上位规划城南片区发展定位功能结构空间布局风貌特色城乡统筹城南片区用地布局城南片区整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文本图册分析研究定位布局城市设计实
10、施引导空间形态设计景观系统设计绿地系统设计道路系统设计夜景照明系统设计主要景观界面设计空间形态设计干道景观设计组团形态构成公共空间设计51.4 技术路线 综合分析篇 Comprehensive Analysis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16随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构架分析图2.城南片区区位(1)随州市发展门户新区城南片区位于随州市城区最南端,与主城区仅一水之隔,西武高铁、麻竹高速、汉十高速均从此经过。其区域与交通优势,决定了城南片区将成为随州市发展的门户新区,是发挥两个
11、节点区位优势的关键区域。(2)中心城区发展主区域城南片区处于随州市“圣地文化旅游发展轴”与“车都城市产业发展轴”的交汇点,是随州市展现“圣地、车都”城市构架的核心节点。另外高铁线及站点的选定、新城路网的加速建设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吸引和用地功能的调整、置换推动主城区向南侧外溢增长。城南片区将成为未来随州市空间拓展主方向,是城市职能升级与产业升级的先行区域,也是落实随州市“双百”战略的重要一环。(3)城乡统筹交接界面区城南片区北连随州市主城区,南部连接何店镇以及各大小乡村,是承接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交接界面地区,未来可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域。城南片区区位图2.1 区域发展分析1.
12、随州市区位(1)鄂豫门户节点城市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北面与河南省南阳、信阳二市毗邻,南面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京山县、钟祥市相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之一,也是鄂连接豫、渝、陕的交通走廊上的重要城市。随州便利的交通可在 3 小时车程内到达周边鄂、豫边界的主要城市,2 小时车程内到达省会武汉。(2)武汉都市圈、襄十都市圈两圈节点城市在湖北省省域层面上,随州是鄂北区域性中心城市。随州东向面临着武汉这个特大城市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是武汉城市圈“观察员”,西向又受到襄阳这个省级副中心城市所带来的辐射和影响,是汉襄十城镇群的重要的转承
13、点。新一轮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中,随州位于“汉十城镇发展带”省域二级发展轴带上,城市发展处于武汉城市圈与襄阳都市区两个发展极的辐射交界界面上。随州市区位图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172.1 区域发展分析随着十八大以来对中部城市群的战略研讨,构筑中部城市群将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随州市所具备的两个节点优势“鄂豫门户节点”、“武汉都市圈、襄十都市圈两圈节点”,将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其中汉襄十工业走廊本身就是随州市近十年来专用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的区域背景支撑。当前
14、正是“武汉都市圈、襄十都市圈”形成初期,随州市只有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将自身的专业汽车制造做强,才能在两圈形成时回避极化、转承辐射,夯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立足之基。同时两个节点的区位优势也为随州市扩展汽车产业链以及发展物流产业提供了条件,只有抓住这个区位优势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和扩展,随州市方能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城南片区的交通和区位条件决定了其是发挥随州市区位优势的前沿区域。作为随州市中心城区拓展的主区域,城南片区对整合中心城区各发展要素、综合协调布局、提升城市职能、推动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同时,城南片区还是市区与南部村镇的交界面,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将对随州市城乡统筹起到示范作用。城南片区区域交通
15、图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18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第一产业(亿元)6370.574.986.6104114.3第二产业(亿元)113.3137.2150.4181.7243.6284.4第三产业(亿元)81.4102.5118.8133.4170.4191.9第一产业增长率(%)6.35.765.14.54.3第二产业增长率(%)19.514.514.521.818.816.9第三产业增长率(%)12.519.7
16、1712.517.119.60510152025050100150200250300城市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阳鄂州2012年GDP(亿元)8003.821040.95955.682508.892501.96560.39人均GDP(元)79878.4442756.5128543.9561666.2245266.3253319.7城市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2012年GDP(亿元)1085.261105.161196.021192.88760.99590.52人均GDP(元)36419.3422905.3520968.0919207.7830835.5327214.16指标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
17、业化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人均GDP(美元)10000地区增加值构成一产占支配地位,二产20%,二产较低,但超过20%一产三产,且份额最大一产二产工业增加值占GDP%20%-40%40%-70%下降下降三产增加值占GDP%10%-30%30%-60%上升上升工业内部结构以原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以加工为中心的高加工化阶段技术集约化阶段指标随州(2012)人均GDP(美元)4453地区增加值构成19.3:48.2:32.5工业增加值占GDP%48.20%三产增加值占GDP%32.50%工业内部结构汽车制造、风机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2.2 随州市经济发展分析 1.经济发展状况(1)三
18、产比例随州市 2012 年生产总值在湖北省城市中排名第十一位,人均 GDP 也位列全省第十一位。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 114.3亿元,同比增长 4.3%;第二产业生产总值 284.4 亿元,同比增长 16.9%;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191.9 亿元,同比增长 19.6%。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 19.3:48.2:32.5。从 2007 年到 2012 年,随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由 257.6 亿元增长到 590.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六年增长了 2.7 倍,年均增长 17.3%。在近 5 年,随州三次产业比重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稳步提升。2012 年,随州市经济
19、结构依然保持着“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其主要特点为二产单一,三产不足:二产以单一汽车制造为主,三产中传统商业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随州市第二产业急需进行拓展与做强,三产的能级应整体提升,并且三产产业结构应与二产进行产业链对接。(2)工业发展阶段总体上看,随州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的加速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化积累的迅速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变两个方面。在积累方面,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投资积累率、特别是人均装备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将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结构转型方面,最终需求的结构变化和中间需求份额的提高,使产业结构迅速变化,也促使经济由消费品带动
20、转为由投资品和中间需求带动增长。在这一阶段,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产业链前端的的技术研究、创新与应用,将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增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012 年湖北省各主要城市 GDP 情况 工业发展阶段 随州市所处发展阶段分析 三产比例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19地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随州市专用汽车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曾都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高新技术、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广水风机制造纺织服装、造纸包装、医药化
21、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随县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2)支柱产业除主导产业外,随州市目前正在极力打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目前围绕这些支柱产业随州市正在打造五大产业园区,分别为:随州经济开发区、曾都开发区、广水经济开发区、随县经济开发区、城南高技术园区。随着这些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将对随州市城市功能和相关配套设施的能级提出跨越性的需求。2.2 随州市经济发展分析 2.主导产业特征(1)主导产业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专业汽车加快发展以来,随州专用汽车在国内同类区域中产业集中度、产品影响力,产品品种、产值和销售收
22、入一直位居首位,为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全国首个“专用汽车之都”。至“十一五”期末,随州汽车产业产值占随州五大支柱行业(汽车机械、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比重已由“十五”期末的 24.4%上升至 39.3%;汽车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已由“十五”期末的 18.57%上升至29.69%;随州专汽产量占全国专汽产量比重已由“十五”期末的 3.55%上升至5.07%;以专用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已成为随州的主导产业。随州专用汽车产业虽然在产量上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产品结构上,同质与低质现象较为普遍。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运输类和作业类专用汽车还不够多,较
23、为缺乏适用于高速公路运输、城市建设、市政管理、建筑施工、机场、油田等领域的专用汽车。技术结构上,研发和制造水平相对滞后。无论是在技术引进与产品研发经费、研发仪器设备水平、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专业水平等研发能力上,还是在制造工艺水平、制造设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标准化程度等制造能力上,随州专用汽车企业与国内外先进水平都存在较大距离。市场结构上,细分和营销手段较为匮乏。目前,随州专用汽车产业总体上呈现出只专不强的特征。3.小结(1)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随州市的经济发展属于典型的工业化起步带动城镇化发展,虽然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由发展路径所导致的薄弱环节也非常明显:工业独大,城市服务及配套功能
24、不足,经济结构总体失衡,二产单一,三产不足,无法吸引处于产业链前端的 R&D 等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2)城市产业单一化城市大部分的经济依靠汽车产业,产业单一造成财政收入来源单一,风险极大。当所倚重的产业兴旺蓬勃时,财政收入直线上升,而产业一旦遇到困难,城市经济受到的打击也会格外巨大。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一览表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20主城区用地现状图图例2.3 主城区城市建设现状分析1.主城区用地建设现状(1)城市主体沿老 316 国道两翼迅速蔓延。随州市目前城
25、市空间主要沿厥水、府河两侧和沿 316 国道西侧分布。计划经济时代由于随州在当时铁路线和站场的选址上没有充分估计城市的发展趋势和速度,铁路与河流之间预留城市用地的面积不足,因而造成了城市发展在东侧受到制约,同时城市西侧为擂鼓墩国家重点墓葬文物群保护区,使得随州市城市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向南北延伸。因此在新时期,另外为了寻求更大的建设空间,随州市只有跨过府河在南部区域进行发展。(2)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区空间外拓近年来,随州市在区域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投入建设或确定选线方案,有汉丹铁路、炎帝大道(绕城西线)、汉十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随岳段)和西武高铁等,未来这些重大交通
26、设施的陆续建成,将有力地拉动城区空间外拓。(3)城市东部及北部工业园区已形成规模工业一直是随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城区周边工业用地分布密集,现状工业用地布局不够合理,分布杂乱。近年来,随州市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投资环境的改善,区域产业扩散及转移步伐的加快,使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两水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并形成一定规模。(4)城南片区开发已启动,开发价值日益凸显随着新市政府在城南片区落成,城南片区开发已实质性启动,良好的环境条件已吸引部分房地产投资项目,开发价值日益凸现。由于目前缺乏对城南的整体规划与定位,各项用地开发比较零散且缺乏与地形环境的结合,存在着空间无序蔓延的风险。(5)滨河地段环境改善
27、,开发价值提高,随州市区滨河岸线较长,但在过去建设中并未受到重视,沿岸开发力度不大。府河(含白云湖段)大坝的建立带动了周边沿河岸线的整治,上下游岸线硬化工程已经完工,沿河景观大为改善,城市滨河地区地价攀升,已经成为开发热点地区。府经济技术开发区两水工业园河云湖段)(白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21序号用地代码类别名称规划(2020)现状(2013)用地结构国家标准(%)面积(ha)比例(%)面积(ha)比例(%)1R居住用地1614.1426.451786.2733
28、.3725-402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96.249.77397.487.435-8其中A1行政办公用地107.301.76131.982.47A2文化设施用地46.980.777.980.15A3教育科研用地308.565.06193.033.61A4体育用地38.860.649.380.18A5医疗卫生用地84.101.3821.880.41A6社会福利设施用地2.280.0414.470.27A9宗教设施用地8.160.1318.760.353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91.506.42293.785.494M工业用地1526.5625.021540.4928.7815-305W物流
29、仓储用地222.723.65109.342.046S道路广场用地937.2815.36791.6314.7910-25其中S1道路用地890.9214.60741.9113.86S3交通枢纽用地18.490.3016.990.32S4交通场站用地27.870.4632.730.617U公用设施用地125.282.0548.210.908G绿地与广场用地687.8811.27384.987.1910-15其中G1公园绿地494.958.11296.625.54G2防护绿地60.082.6279.301.48G3广场用地32.850.549.060.179合计城市建设用地6101.60100.00
30、5352.18100.00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比例差值6.92-2.34-0.933.76-1.61-0.57-1.15-4.08-6-4-202468建设用地比例差值(hm2)(hm2)2.3 主城区城市建设现状分析2.主城区现状建设用地统计对比 2013 年城市现状用地与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规划用地可以看到,现状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均已超过上轮次总体规划预测目标。尤其是工业用地最为显著,其比例已基本达到了工矿城市上限,为 28.73%。而与远期规划预测目标相比,现状文化设施用地、体育
31、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的规模明显不足。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和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偏差较大;文化设施用地面积偏差幅度最大。这些用地的缺失反映出随州市仍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城镇化发展远落后于其工业化发展。随州城区建设用地指标对比表随州现状城区建设用地与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比例差值对比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222.3 主城区城市建设现状分析3.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内容及分布随州市公共设施的用地总量存在明显不足,且其分布较分散,没有
32、形成明显的中心。总体上讲,公共服务设施在老城区、西部片区分布较密集,而在东片区、开发区和南片区分布较稀疏。对于每种类型的公共设施,其用地状况和分布特征各有不同。(1)行政办公设施现状行政办公用地约131.98公顷,已经超出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要求上限。由于随州市老城区集中了大量区级行政单位、部分市局单位以及许多公司的办公用地,而随州市政府及属大部分局委已经搬迁到城南,因此,随州市整体的行政办公用地非常分散且占地面积较大,在后续发展中行政办公用地应尽量向市委和市政府区域集中,旧城区置换出的用地可用于调整和整合旧城区域的城市功能及用地结构。(2)文化设施现状文化设施用地约 7.98 公顷,与城
33、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要求的 80-100 公顷相差甚远,与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也不相符。随州市目前全市有文化机构 49 个,剧场 2 个,博物馆 2 个,电影院 3 个、公共图书馆 2 个,藏书量 20.53 万册。城区文化娱乐设施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其周边,数量明显不足,规模偏小,现有设施利用率也不高。(3)科研教育设施现状科研教育设施用地约 193.03 公顷,未达到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要求的 300-400 公顷。全市普通高等学校 1 所;普通中学及职业中学 129 所,在校学生 23.71 万人,在校教职工 1.24 万人;普通小学 232 所,在校学生 15.21 万人,在校教职工
34、0.77万人。城区学校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和西区,西区集中了大部分的高中和职校。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布置在城南片区,规模较大,是随州市目前唯一一所高等学校。还设有两所特殊学校,一是曾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位于城东;一是广水市特殊教育学校,位于广水市应山永阳大道。城区内还有党校、成人教育等其他教育设施:老年大学(烈山大道)、市党校(清河路)、曾都区党校(青年路)。(4)体育设施现状体育设施用地约9.38公顷,与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要求的50-70公顷相差甚远。2005年以前随州市有体育场馆2座,分别是随州市体育场和黄垅体育中心,至 07 年两座体育场馆均改建或废弃,目前城区范围仅有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大型的
35、公共体育场设施。另外在某些学校和小区内有附属的体育场地或者简单的器械。作为地级市,随州市体育设施及用地非常匮乏。(5)医疗卫生设施现状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约 21.88 公顷,远未达到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要求的 60-90 公顷。目前城区有卫生机构 21 家,床位数 1457,职工 2897 人,主要分布在烈山大道、沿河大道、交通大道。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分布不均,大部分市级医院集中在老城区的繁华地段,因为主城区交通拥堵导致医疗设施使用不便;而在西区、东区、南区、经济开发区仅有一些规模不大的医院或者卫生院。(6)社会福利设施现状社会福利设施用地约 14.47 公顷,还未达到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要求的
36、20-40 公顷。随州市现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设施都分布在城区外围和郊区,主要单位有:随州市劳动力市场、广水市劳动力市场、随州市曾都区第一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建筑、城镇“三无”老人住宅楼、随州市曾都区光荣院、曾都区优抚医院(原随州市按摩医院)、随州市曾都区烈士陵园、曾都殡仪馆等。(7)宗教设施现状宗教设施用地约 18.76 公顷,目前城区有道教协会一所,教堂两座,分别位于城区东南文峰路和城区东北铁路线以外。(8)商业服务业设施现状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约 293.78 公顷,还未达到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要求的 320-420 公顷,总体开发量较少。商业服务业在城区形成了以解放路、舜井大道、烈山大道
37、、交通大道为生长主线的布局结构形式。在火车站和解放路一带聚集了新世纪购物中心、中百仓储随州购物广场、东方巴黎商业广场、随州商场等城市主要的商业网点。该区域已成为随州城区主要的商业集中地,商业业态正向大型化发展,但受制于老城区的用地结构,其发展速度和空间结构将会受到明显影响。注:随州市未来规划为 100 万人口规模。按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中对100万人口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要求。随州市公共设施用地状况比较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现状图公共服务设施随州现状(公顷)规范指标(/人)设施要求(公顷)指标差距(公顷)行政办公95.82 0.8-1.180-110文化设施7.98 0.8-1.080-10
38、072.02-92.02教育科研193.03 3.2-4.5320-450126.97-256.97体育设施19.38 0.6-0.860-8040.62-60.62医疗卫生21.88 0.8-1.080-10058.12-78.12社会福利14.47 0.2-0.420-405.53-25.53宗教设施18.76 NANANA商业服务业293.78 3.2-4.0320-40026.22-106.22综合总指标665.10 9.5-12.8950-1280284.90-614.90 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
39、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232.3 主城区城市建设现状分析4.小结(1)城市空间带状发展,呈现“弱中心城区+蔓延式工业组团”格局。由于受到 316 国道的吸引,随州市现状的开发建设主要是沿路进行的。由于随州城区受到府河及汉丹铁路的限制,并且缺乏集中成片的未开发用地,城市主体呈带状布局。这种城市形态使得城市建设集聚程度不够,缺乏重心,现状建成区及其边缘建设用地分布较零散,城市用地紧凑度较低,不够集约化。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给城区带来了新的空间扩展的局面,表现为城市占地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土地利用效率并不高,造成资源的浪费
40、和城市结构的松散化倾向。(2)旧城区用地功能混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随州市旧城区一直以来都是城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也是空间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混杂、交通拥挤、人居环境品质有待改善。工业区片面追求招商引资目标,将土地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并且对开发单位的后续开发缺少约束,导致了部分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用地功能混杂、用地性质犬牙交错。(3)公共设施配置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求。由于随州市于 2000 年从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因此其公共设施配置严重缺乏,尤其是文化、娱乐、教育等高层级公共设施明显不足。目前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城,周边地区的公共服
41、务设施匾乏,造成城市外围缺乏吸引力,旧城区压力巨大。部分新建公共设施缺乏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带动和用地功能联动的统筹考虑,公共设施选址缺乏统一规划。随州市城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24时代描述物质载体新石器时代(公元前30世纪初前21世纪初)炎帝神农部族以烈山为中心,在长江流域建起一支强大的农业氏族部落。其是江汉流域农业文明的真正开创者。随州西花园遗址与三里岗冷皮垭遗址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即尧舜禹时期,随州一带乃至整个长江中游都是三苗的居地,而随州地区
42、处于三苗的北疆,因而在夏人同三苗的斗争中,随州成为双方争夺的要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07年公元前212年)随国(曾国)战国早期的随国(曾国)国君墓葬-曾候乙墓。并出土享誉全球,最完整的一套古代乐器编钟季梁,春秋随国杰出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季梁墓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全国的一级地方行政建制,有直属于中央的郡。随州境内出土大量汉代墓葬,随葬品有大量陶制品及铁农具、五铢钱,显示了当时随州手工业的高超水平。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67年)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废黜静帝宇文阐代周称帝。他以自已曾受封于随,以随为国号,称为隋朝。唐朝修千年古刹洪山寺民国时期(1937年
43、1945年)随州在民国时期就是地区中心城市,长期管辖鄂北地区,地位与襄樊、宜昌等持平。抗战时期,随州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九口堰新五师旧址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现代(2002年现在)2008年,随州被誉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专用汽车制造成为随州又一城市名片专用汽车生产基地、专用汽车研发中心及专用汽车制造学校文化类别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石器时代炎帝神农文化厉山炎帝故里炎帝神农传说新石器时代遗址炎帝祭典制陶工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曾侯乙墓葬群)季梁墓季梁思想擂鼓墩墓葬曾侯乙墓失蜡法制造青铜器工艺编钟演奏技艺曾楚漆器制造工艺现代汽车文化产业园、学校专用汽车教育及研发现代民俗文化随州民间传说随州花
44、鼓戏曾都皮影戏大洪山打硪号子、春秋二谱、文昌宫八间图独人轿、独龙杠、独角兽涢山祭祀歌打铜锣、义阳大鼓文化资源列表 1文化资源列表 22.4 城市风貌特色分析1.文化特色随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并且在 1994 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从时间脉络上进行梳理,随州的历史文化极其丰富,涵盖从上古时期至今的诸多文化类型,其历史的延续性非常强。综合随州市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资源,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石器时代炎帝神农文化:炎帝文化开创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之先河,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演进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随州近年举办的世界华人寻根谒祖节,将炎帝文化推向世界,成为凝聚全
45、球华人的重大节庆。炎帝文化反映出随州为中华文化源头的重要历史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曾侯乙墓葬群):随州是“编钟之乡”,因编钟而闻名于世界。青铜文化不是随人首创,但是随人把中国的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随州在历史上就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中心。现代汽车文化(“专用汽车制造之都”)专用汽车制造已成为随州龙头主导性产业,现代汽车文化成为新时期随州现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为随州社会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具有重要的新时代特征。随州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炎帝神农故里、编钟之乡等等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应在城市发展中贯彻始终,从城市形象特色到产业实体上全面打造出城市文化特色名片。随州市城
46、南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252.4 城市风貌特色分析2.景观特征随州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山水相映、曲水回萦。城区东、西、南三面环山,叠岗叠翠,城市北面和东面为平原,厥水、涢水、漂水三水交汇为府河穿城而过;随州主城区位于三山四水河谷平地之间,葱绿的诸山环抱,清澈的河湖水面,迷人的田园风光,繁华的古都新市,组成四层不同空间层次。山:白云山、义地岗、东团坡三山环绕随州城,既是城市外部空间界限,也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白云山位于主城区南端,是城南片区重要的组成部分,白云山
47、风景区面积大约 140 公顷,属于城区近郊的风景公园,森林资源丰富,而位于城西的东团坡以及位于城东的义地岗则显现出山水生态现代城区的优美,更显示出文化灿烂历史名城的神韵。三山怀抱的城市格局充分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情景交融的意境。水:厥水、涢水、府河、漂水四水入城,既是随州的活水源泉,同时又构成了城市的重要的景观廊道。府河源于大洪山北麓,由西向东流经随州市主城区,最终向南注入汉水。厥水、漂水均发源于桐柏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随州市并最终注入涢水(府河)。田:密布的水网将乡村与农田组织成高效的生活-生产单元和交通系统,并形成特有的山水田园景观。城市西、北部主要为平原丘陵,盛产水稻、小麦、蔬菜和水
48、果,是随州市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广阔的农田以及散落的农村居民点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田园风光景象。城:在群峰环绕、四水交汇之处的平原成就了随州古城的地利优势,同时也构架出今天随州城依山傍水的整体格局。随州市中心城区在群山环抱之中生长,沿厥水、府河两侧呈带状组团式布局,依白云山北麓之势,得坐山望水、控江扼城之利。白云山、义地岗、东团坡三山和厥水、涢水、府河、漂水四水共同构筑了极具特色的主城区城市风貌。城南片区内的白云山和区域北部的府河(含白云湖段)是构成随州市整体山水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南片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应保护和突出这些特色性风貌元素,使其成为城市景观构架中具有特征性的场所地标。随州市城南片区城
49、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outh District,Suizhou-2 发展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262.5 相关规划解读1.上位规划(1)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审批情况:已批编制单位: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时间:2009 年城市性质及规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鄂中北地区性中心城市,湖北省旅游城市。总规预测到 2010 年随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 42 万人,2020 年随州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为 58 万人。城市用地规模,中心城区 2010 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38.0-44.0km2 范围内,2020 年城市建设用
50、地规模控制在 54-64km2 范围内。用地布局结构:提出“一河两岸,轴线组团”的结构。一河即厥水河(府河);两岸即东岸和西、南岸;轴线指厥水(府河)水轴和原 316 国道(交通大道)路轴;主城区由六个功能片区组成,其中,对城南片区的定位为行政、文教、居住综合职能区。空间发展战略:提出“东拓、西抑、南控、北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南控:控制南部开发建设规模,保护南部山体自然环境;设立新白云山风景区,打造城南山水风景品牌;启动新区市委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周边环境品位;引进外部资金,适量开发高品质居住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景观风貌特色定位:结合城南自然环境与景观风貌特色,建设现代化行政办公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