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单元测试卷--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单元测试卷--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煌的衍生物单元测试卷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单选题1 .下列实验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是A.苯酚在常温下溶解度不大B.苯酚可与F e C b反应C.苯酚能与N a O H溶液反应,但不能和N a H C C h溶液反应D.苯酚浊液中加入N a O H后,浊液变澄清,生成苯酚钠和水2.丙烯醛(结构简式为C H 2=C H C H O)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加成 消除(消去)水解 氧化 还原 加聚A.B.C.D.3.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R CH COOHA.构成蛋白质的a-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是 INH,B.人体内所有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转化C.两个氨
2、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二肽D.人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尿素4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元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是尿嚏咤,则此图是组成R N A的原料 B.D N 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的种类C.若为脱氧核糖,则与相连的有五种D.D N A和R N A在核甘酸上的不同点只在方面5 .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制备乙醇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玉米|与 始N Cl2H 220 1 1 1国坦在。葡萄糖|也 继 厄南A.C i 2H 22。u 属于二糖B.可采用蒸镯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C.可用新制C u(O H)2悬浊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葡
3、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6.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据此分析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A.C H2O H(C H O H)2C H OB.C H 3C H(O H)C H2C H OCH2CHCH COOHC.OH OH OHC H2D.OHCH2-CH COOH7.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 1 4 H 1 4 O 4B.不能使酸性重铭酸钾溶液变色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D.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8.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C H 3c o
4、 O H+C 2H 5 0 H 噌!C H3C O O C 2H5+H2O 取代反应B.C H 3C H 2O H+O 2 r-C H 3C H O+H 2O 氧化反应C.(C 6 H i o 0 5)n+n H 2 0 催化剂 n C 6 H l 2。6 加成反应C17HMC()(K:ll2ClhOHD.C p H C O O C H :+3N a O H 3c l 7 H 35 c o O N a+(J h()H水解反应CnllwCOOCILCIL01I9.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果糖的同系物B.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C.葡萄糖既可以和钠反应,又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
5、D.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1 0.在下列物质中,不能与H COOH发生化学反应的是CH20H C H 3c H 2 0 H(酸 催 化)C H 3c H 2 c H 2 c H 3 N a C H 3c o O H(酸催化)A.B.C.只有D.11.双酚A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酚和丙酮的重要衍生物,下列有关双酚A 的叙述正确的是CII,CH3双 酚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CIRMOImol该有机物与澳水发生反应最多能消耗2moi Br2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氢原子数之比是1 :2:2:3HOH2C12.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常见的两种核糖为D-核
6、糖(HH H/OH)和戊醛糖(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戊醛糖和D-核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它们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戊醛糖属于单糖D.戊醛糖一脱氧核糖 CH20H(CHOH)2cH2CH0 可看作一个氧化过程13.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的一组实验:将下列四种液体分别取2 m L先后加入到盛有2 m L的新制Cu(0H)2悬浊液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液体葡萄糖溶液乙醇甘油(丙三醇)水实验现象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氢氧化铜不溶
7、,混合物蓝色变浅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B.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l D.葡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14.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苯盐酸含苯酚的废水NaOH溶液苯酚A.操 作I为萃取、分液,萃取剂也可以选用CCUB.苯酚钠是离子化合物,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C.通过操作H,苯可循环使用D.苯酚沾到皮肤上,需用NaOH溶液清洗后,再用大量水冲洗1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a氨基酸B.利用盐析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C.DN 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D
8、.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根据DN 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二、填空题16.聚丙烯月青纤维是合成纤维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聚酰胺纤维和聚酯纤维。它的商品名叫月青纶,由于它的性质与羊毛性质相似,故又称它为“人造羊毛”。聚丙烯月青的单体是丙烯廉(CH?=CHCN),其合成方法很多,如以乙快为原料,其合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三CH(乙快)+HCN(氢鼠酸)黑喘孝CFh=CHCN(丙烯睛)CNnCH2=CHCN-坐出_ (聚丙烯月青)CH-CH4n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制备丙烯睛的反应类型是 o(2)聚 丙 烯 精 中 氮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17.某种海洋生物的D NA分子中,腺喋吟的数量约占碱基总数的3 2%,请由此推测其他三种碱基的数量占碱基总数的百分比.18.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C H bC H C H zO H,它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填序号)。与Na反应放出氢气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19.2009年9月8日,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方案的原则已经确立:要首先保护最为易感和脆弱的人群,特别是中学生、有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的人、一线的公共服务人员。请根据这一主题和题意回答下列问题。(用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空)A.蛋 白 质
10、B.强氧化性C.葡 萄 糖 D,变性(1)糖尿病是因为病人的尿液中含 而得名的。(2)甲型H 1 N 1 流感病毒和疫苗都含有 o(3)为预防甲型H1 N 1 流感。可用具有 性的N a C l O 溶液进行环境消毒.(4)烹制猪肉时温度达到71 ,就可杀死细菌和病毒。这是因为细菌和病毒发生_o三、计算题2 0 .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量的乙醇和0 2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 O 2、CO和 H2 0(g)。产物分别经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 重 1 0.8 g,碱石灰增重1 3.2 g。求 乙 醇 和 氧 气 物 质 的 量 分 别 是、。(2)若将0.5mo l 乙醇与9.2 g
11、 金属钠充分反应,则 标 况 下 生 成 气 体 的 体 积 是。(3)现有A、B、C三种垃均可由石油加工得到,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在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填对应字母,下同);在 1 2 0、1.0 1 x 1 0 5 P a 时,有两种气态炫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 两 种 气 态 煌 是;(写分子式)写出B 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2 1 .某一氯代烷1.8 5g,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热,充分反应后,用足量硝酸酸化,向酸化后的溶液中加入 2 0 m L i mo M/A g N C h 溶液时,不再产
12、生沉淀.(1)通过计算确定该一氯代烷的分子式(2)写出这种一氯代烷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 2 .有机物A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8 0,完全燃烧时只生成C C h 和 H2 O。A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态有机物。I mo l A水解生成I mo l 乙酸和1 mo l B。B 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3 :2。B 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50%。B 不发生银镜反应,跟金属N a 反应放出气体。(1)A 与 B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之 差 为。(2)A 的结构简式为 o2 3 .将 1 2 g 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 O 2 和 H 2 O,并将C
13、 C h 和 H 2 O 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 4.4 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 6.4 g。(1)请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2)请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四、实验题2 4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顺序是C H,C O O H H 2 c o3 C OH。(1)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的连接顺序是 接 D、E接、_ _ _ _ _ _ _ _ _ _ _ 接_ _ _ _ _ _ _ _ _ _ _(D,E为塞上两个孔)碳酸钠溶液(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有的同学认为此装置不能验证H 2 C C)3 和,/()H 的酸性强弱,
14、你认为怎样改进实验才能验证H 2 c O 3 和0H的酸性强弱?2 5 .2 硝基一 1,3 苯二酚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实验室常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经磺化、硝化、去磺酸基三步合成:部分物质相关性质如表:名称相对分子质量性状熔点/水溶性(常温)间苯二酚1 1 0白色针状晶体1 1 0.7易溶2 硝基一 1,3 苯二酚1 5 5桔红色针状晶体8 7.8难溶制备过程如下:第一步:磺化。称取77.0g间苯二酚,碾成粉末放入烧瓶中,慢慢加入适量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搅拌15min(如图1),图1第二步:硝化。待磺化反应结束后将烧瓶置于冷水中,充分冷却后加入“混酸”,控制温度继续搅拌15mi
15、n。第三步:蒸镭。将硝化反应混合物的稀释液转移到圆底烧瓶B中,然后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水蒸气蒸镭(水蒸气蒸馈可使待提纯的有机物在低于100的情况下随水蒸气一起被蒸储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收集储出物,得到2硝基一1,3苯二酚粗品。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仪器b的名称是;磺 化 步 骤 中 控 制 温 度 最 合 适 的 范 围 为(填 字 母 代 号,下同)。A.3060 B.6065 C.6570 D.70100(2)己知:酚羟基邻对位的氢原子比较活泼,均易被取代。请分析第一步磺化引入磺酸基基团(一SChH)的作用是_ O硝化步骤中制取“混酸”的 具 体 操 作 是。(4)水
16、蒸气蒸僧是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方法之一,被 提 纯 物 质 必 须 具 备 的 条 件 正 确 的 是。A.不溶或难溶于水,便于最后分离 B.具有较低的熔点C.在沸腾下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 D.难挥发性(5)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直型冷凝管内壁中可能会有红色晶体析出B.烧瓶A中长玻璃管起稳压作用,既能防止装置中压强过大引起事故,又能防止压强过小引起倒吸C.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蒸储,先熄灭酒精灯,再打开旋塞,最后停止通冷凝水 蒸储所得2 硝基一 1,3 苯二酚中仍含少量杂质,可用少量乙醇水混合剂洗涤。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2 硝基 1,3 苯二酚已 经 洗 涤 干 净。(7)本实验最终获得
17、1 5.5 g 桔红色晶体,则 2 硝基一 1,3 苯二酚 的 产 率 约 为(保 留 3位有效数字)。2 6.制备银氨溶液的反应:A g N O 3+N H,TH 2 O=A g O H i+N H4N O 3;A g O H+2 N H 3.H 2 O=A g(N H3)2 O H+2 H2O o 因此认为银氨溶液的溶质主要为强碱性的 A g(N H 3)2 O H。某研究小组认为第二步反应生成的OH将与第一步反应生成的NH;反应,银氨溶液的溶质应是 A g(N H 3)2 N O 3。该小组拟用自制的氨水制取银氨溶液,并探究其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I .氨水的制备(如图1)NH4C 1
18、C a(O H)2图1(l)c 装 置 的 名 称 是 一;C装置的作用是(2)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A装置还能用于制备一气体。(3)使用加装单向阀的导管,目的是;为有利于制备氨水,装 置 B的大烧杯中应盛装(填“热水”或“冰水”),氨气溶于水时放热或吸热的主要原因是(4)制得的氨水稀释到质量分数约2%,并用盐酸标准溶液标定,测得浓度为1.2 7 5 m o卜 LL标定时应选用的指示剂为 一(填“酚酸域 甲基橙”)。I I .银氨溶液的制备及其主要成分探究如图2 所示装置,向 25.00c(A g N 03)=0.12m o i 1/溶液中逐滴加入上述自制氨水,所加氨水体积由滴数传感器测
19、量,实验测得烧杯内溶液的p H 随氨水加入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3 所示。图2 测pH 装置图图3 溶液pH 随加入氨水体积的变化曲线(5)滴加氨水过程中,BC段溶液的p H 变化不大,原 因 是。关于D点溶液有两种假设。假 设 1:溶质为强碱性的A g(N H 3)2 O H。25.00m L c(A g N 03)=0.12m o l L 溶液中加入5.00m L 氨水恰好澄清时,计算溶液的理论p H 约为 o假设2:溶质为A g(N H 3)2 N O 3.由于银氨离子一定程度解离出氨,理论计算pH=10.26,非常接近实验值;假 设 1或假设2 成立的是一。(6)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
20、式被认为是C H 3c H O+2A g(N H 3)2 O H q C H 3c o O N H 4+2A g +3N H 3+H 2O,若银氨溶液的溶质为A g(N H 3)2 N O 3,则上述化学方程式应改为 o2 7.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 80 C 的水浴加热5 6 m i 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和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2g淀粉和20mL20%的稀硫酸2g淀粉和20mL水丙实 验 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21、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 a O H 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o(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3)实 验 1 失 败 的 原 因 是。(4)实验3 中 溶 液 的 颜 色 无 明 显 变 化 的 原 因 是。(5)下 列 结 论 合 理 的 是(填 字 母)。a.淀粉水解需要有催化剂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应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滴加碘水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参考
22、答案:1.C【解析】A.苯酚的酸性是化学性质,而苯酚在常温下溶解度不大是物理性质,二者没有因果关系,A 不合题意;B.苯酚可与FeCb反应不能说明苯酚的酸性强弱,B 不合题意;C.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酚有酸性,但不能和NaHCCh溶液反应,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更弱,而已知H2c03是弱酸,故可得苯酚是弱酸,C 符合题意:D.苯酚浊液中加入NaOH后,浊液变澄清,生成苯酚钠和水,只能说明苯酚有酸性,但不能说明其为弱酸,D 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2.C【解析】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醛基,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反应,则正确,故选:Co3.B【解析】A.a-氨基酸是
23、指氨基和竣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氨基,结构简式是RCHCOOHI,A 正确;NH,B.人体内的氨基酸有的可以在体内转化成为非必需氨基酸,有的不能转化,只能从食物中获得,为必需氨基酸,B 错误;C.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以后形成的含有酰胺键的化合物叫做二肽,C 正确;D.氨基酸经过脱氨基作用,含氮部分转化成尿素,不含氮部分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4.A【解析】A.若是尿嚏呢,则该核甘酸是核糖核甘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元,A 正确;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B 错误;C.若为脱氧核糖,则该核甘酸为脱氧核糖核甘酸,与相连的有4 种,C
24、 错误;D.RNA和 RNA在核甘酸上的不同点除了在方面,还有方面,D 错误;故选Ao5.C【解析】A.G 2H22。”为麦芽糖,属于二糖,A 正确;B.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可通过蒸储的方法分离,B 正确;C.加入新制Cu(0H)2悬浊液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只能说明淀粉已经水解,但不能说明答案第11页,共 11页淀粉已完全水解,c 错误;D.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6.A【解析】A.CH20H(CHOH)2cH0 为多羟基醛,属于糖类,A 符合题意:B.CH3cH(OH)CH2cH0 为单羟基醛,不属于糖类,B 不符合题意;C.CH2-C H-C
25、 H为多羟基酸,不属于糖类,C 不符合题意OH 0HD.CH2 CH2 CH COOHOH OH为多羟基酸,不属于糖类,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7.B【解析】A.根据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可以确定其分子式为CuHuCh,A 叙述正确;B.该有机物的分子在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可以被酸性重倍酸钾溶液氧化,能使酸性重铝酸钾溶液变色,B 叙述不正确;C.该有机物的分子中有酯基,故其能够发生水解反应,C 叙述正确;D.该有机物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D 叙述正确。综上所述,故选B。8.A【解析】A.该反应的化学
26、方程式正确,属于酯化反应,同时也是取代反应,A 项正确;B.方程式未配平,正确为:2cH3cHzOH+O2 TL2CH3cHe)+2丛0,乙醇失氢转化为乙醛,属于氧化反应,B 项错误;C.该反应可表示淀粉或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方程式正确,属于水解反应,C 项错误;D.化学方程式中有两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写错,正确写法是:硬脂酸甘油酯C17H35COOCH2 CH2OHCI7H35COOCH、甘 油fHOH,属于水解反应,D项错误;C17H35COOCH2 CH2OH答案选A。9.B【解析】A.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0H(CHOH)4C H O,果糖的结构简式为CH20H(CHOH)3COCH2O
27、H,二者结构不相似,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A 错误;B.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选项B 正确。C.葡萄糖中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但不含有段基、酯基等,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选答案第12页,共 11页项 c 错误;D.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与水不反应,选项D 错误;答案选B。10.C【解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官能团为醇羟基、竣基,含有苯环;含有竣基,可与CH3cH20H(酸催化)发生酯化反应,不符合题意;有机物不与CH3cH2cH2cH3发生化学反应,符合题意;含有的羟基与竣基均可与N a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含有羟基可与CH3coOH(
28、酸催化)发生酯化反应,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1.D【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sHgO?,A 错误;B.与Br?反应时,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被澳取代,则Imol双酚A 最多消耗4moi Br?,B 错误;C.该有机物分子具有甲烷和苯的结构特点,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烷呈正四面体结构,所有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 错误;D.两个甲基相同,两个苯酚基相同,根据苯环的对称可知有4 种不同的H,H 原子数之比是 2:4:4:6=1:2:2:3,D 正确;故选D。12.D【解析】D-核糖和戊醛糖的分子式都为C5H10O5,二者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分子中都含有羟基,可发生
29、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其中戊醛糖含有醛基,可发生氧化反应,以此分析解答。【解析】A.D-核糖和戊醛糖的分子式都为C5H10O5,二者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A正确;B.二者分子中都含有羟基,都可发生酯化反应,B 正确;C.戊醛糖是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糖,属于单糖,C 正确;D.由戊醛糖一脱氧核糖(CH2OH-CHOH-CHOH-CH2-CHO),为物质的失氧过程,可看成是一个还原过程,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3.B【解析】A.多羟基的物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会生成绛蓝色溶液,与醛基无关,A 项错误;B.根据乙赠(一个-0H)、甘油(三个-0H)中加入新制Cu(0H)2悬浊液后的溶液颜
30、色变化可答案第13页,共 11页知,葡萄糖溶液呈绛蓝色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B 项正确;C.实验无法确定分子式,不能由实验得出,C 项错误;D.实验无法确定碳链,不能由实验得出,D 项错误;答案选B。14.D【解析】由题干流程图可知,“操 作 I”是用苯萃取出苯酚,“操 作 II”是向苯酚的苯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苯酚钠溶于水中,苯可通过分液分离出来,“操作in”是向水层溶液中加入盐酸,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氯化钠,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将析出晶体,过滤可得苯酚晶体,洗涤干燥即可,据此分析解题。【解析】A.苯酚易溶于苯、CCL等有机溶剂中,
31、由题干流程图可知操作I 为萃取、分液,萃取剂也可以选用CCL,A 正确;B.苯酚钠是离子化合物,由“操作II”可知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B 正确;C.由分析可知,通过操作H,可以分离出苯,故苯可循环使用,C 正确;D.由于NaOH具有强腐蚀性,故苯酚沾到皮肤上,不能用NaOH溶液清洗而应该用大量的酒精洗涤后,再用大量水冲洗,D 错误;故答案为:D。15.D【解析】A.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a氨基酸,A 错误;B.盐析可以使蛋白质因溶解度变小而析出,所以利用盐析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B 正确;C.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C 正确;D.RNA主要存在于细胞
32、质中,D 错误;故选D。16.加成反应 26.4%【解析】(1)乙快中的三键断裂,与 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丙烯月青,故该反应为加成反应;14(2)聚丙烯睛中氮的质量分数为一x 100%26.4%。531 7.腺喋吟(A)占32%、胸腺嚅嗟(T)占32%、鸟喋吟(G)占 18%、胞嚅咤(C)占 18%。【解析】DNA分子含4 种碱基:腺噤吟(A)、鸟噂吟(G)、胞啥咤(C)、胸腺喀咤(T),碱基互补配对原子:A 总是与T 配对,C 总是与G 配对,腺喋吟(A)的数量约占碱基总数的3 2%,则 T 也占 32%,C 和 G 总的占 1-32%X2=36%,故 C 和 G 各占 36%+2=18%
33、;综上所述:某种海洋生物的DNA分子中,腺喋吟(A)的数量约占碱基总数的3 2%,则胸腺 密噬(T)约占碱基总数的3 2%,鸟口 票吟(G)、胞 口 密 噬(C)各占碱基总数的18%。答案第14页,共 11页1 8.【解析】含羟基,可与N a 反应放出氢气,正确;不能与N a O H 发生中和反应,错误;含有羟基,与 H B r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正确;不含有不饱和官能团,不能发生加成反应,错误;可与酸性K M n O 4 溶液发生氧化反应,正确;故选:。1 9.C A B D【解析】(1)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答案为:C;(2)甲型H 1 N 1 流感病毒和疫苗的成分都是
34、蛋臼质,故答案为:A;(3)N a C 1 0 溶液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答案为:B;(4)细菌和病毒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遇高温发生变性,故答案为:D。2 0.(1)0.2 mo l 0.5 5 mo l(2)4.4 8 L(3)C C H 4、C 2 H 4 C H 2=C H2+H2CH3CH3【解析】(1)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水的质量为1 0.8 g,物质的量为0.6 mo l,由氢原子守恒可知C 2 H 5 O H 3 H 2 0,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2 mo l,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 l x 2=0.4 mo l,碱石灰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 3
35、.2 g,物质的量为0.3 mo L 由碳原子守恒 可 知 03的物质的量为0.4 0 1 0 1-0.3 1 1 1 0 1=().1 0 1 0 1,由氧原子守恒可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6 mo l+0.1 mo l+0.3 mo l x 2-0.2 mo l)4-2=0.5 5 mo l;故答案为:0.2 mo l;0.5 5 mo l o(2)9.2 g 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4 mo l,与 0.5 mo l 乙醇反应时,乙醇过量,N a 反应完全,故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 mo l,标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0.2 mo l x 2 2.4 L/mo l=4.4 8 L;故答案为
36、:4.4 8 L。(3)在三种烧的球棍模型中,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则 A的分子式为C F U B的结构简式为C H?=C H 2,分子式为C 2 H 4,C的结构简式为C H 3 c H 3,分子式为C 2 H 6,在相同条件下,三种物质体积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可假设物质的量都为I m o L 则 A、B、C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 l、3 mo l、3.5 mo l,所以耗氧最多的是C;设燃的分子式为C x H y,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x H y+(x+?)O 2 T x C O 2+H 2 O(g),因为燃烧前后体积不变,所 以 l+x+2=x+5,y
37、=4,C H 、C 2 H 4 分子中都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相同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的两种气态煌是C H 、C 2 H 4;B转化为C的化学方答案第1 5 页,共 1 1 页程式为:CH2=CH2+H2CH3CH3;故答案为:c;CH4、C2H4;CH2=CH2+H2备一CH3CH3O21.C4H9CI CH3CH2CH2CH2CK CH3cH2cHeICH3、CH3cH(CH3)CH2C1、(CH3)3CC1【解析】(1)20mL lmolL AgNCh溶液中银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2LxlmolL=0.02mol,则 1.85g改一氯代烷的物质的量为0.02m ol,所以该一
38、氯代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5/0.02=92.5,含 有 1个 C1原子,所以燃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5-35.5=57,利用商余法计算该妙基为-C4H9,所以该一氯代烷的分子式是)C4H9C1;(2)丁烷有2 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异丁烷,正丁烷的一氯代烷有2 种同分异构体,异丁烷的一氯代烷有2 种同分异构体,所以共4 种结构,分别是CH3cH2cH2cH2。、CH3cH2cHeICH3、CH3CH(CH3)CH2CI、(CH.0 3CC122.(1)42(2)CH3coOCH3【解析】先根据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80及 A+H?O=C2H4O2+B推断出A 与 B 相对分子质
39、量之差;根据B 的化学性质推断其含有的官能团类型,再根据B 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50%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通过讨论判断B 分子中氧原子数目;先计算出 B 的分子量,然后根据反应A+H2O=C2H4O2+B得出A 的分子量,最后结合A 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可能的结构简式。(1)因 为 1 mol A 水解生成Im ol乙酸和Imol B,根据反应A+H2O=C2H4O2+B可知:M(A)+18=60+M(B),则 A 与 B 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60-18=42,故答案为:42:(2)B 不发生银镜反应,但跟N a反应放出气体,故 B 中含有羟基,又因为B 是 A 的水解产物,所以B 中含
40、有1个羟基,即 B 分子中含有1 个 O 原子;设 B 的分子式为C xH yO,则有C、H,0+(x+d)02 xC0符 凡 0,因为B 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3:2,所以(x+():x=3:2,化简得:2x+2=y();B 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5 0%,所以氧原子的质量分数为:1-50%=50%,即 B 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和氧元素的总质量相等,则 有 12x+y=16();联立解得x=l,y=4,即该物质为CH4O,是甲醇,所以A 为乙酸甲酯,故答案为:CH3co0CH3。23.C3H8。CH3cH2cH2OH、C H(H C H3C O O N H 4+
41、2 A g;+2 N H 4 N O 3+N H 3 H 2 O 或C H 3 C H O +2 A g(N H3)2 N O 3+H2O 加热 C H 3 c o O N H 4+2 A g J+2 N H 4 N C 3+N H 3 T【解析】N H 4 c l 与 C a(O H)2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氨气,氨气通过单向阀后溶于水形成氨水,尾气使用盐酸溶液吸收,既能保证溶解的安全性,又能防止氨气进入大气中,据此解答。(1)C装置的名称是(孟氏)洗气瓶,主要作用是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孟氏)洗气瓶,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力 口 执(2)A中反应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42、2 N H4C l+C a(O H)2 2 N H,?+C aC l2+2 H2O ,力 口 执A装置还能用于制备氧气;故答案为:2 N H4C I+C a(O H)2 2 N H,T +C aC l2+2 H2O ,氧气等。(3)单向阀导管,只允许气体或液体向一个方向流动,可保证液体不逆流,所以使用加装单向阀的导管,目的是防倒吸;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为增大氨气的溶解度,应尽可能降低温度,所以装置B的大烧杯中应装冰水,氨分子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从而放出热量,所以氨气溶于水时放热或吸热的主要原因是氨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而放热;故答案为:防止倒吸;冰水;氨与水之间形成分
43、子间氢键。答案第1 9 页,共 1 1 页(4)氨水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镂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呈酸性,所以标定时应选用的指示剂为甲基橙;故答案为:甲基橙。(5)滴加氨水过程中,BC段主要发生AgNO与 N H.1 H 2 0 反应生成A g O H 和 N H N C h,A g O H 与 N H 3-H 2 O 反应生成A g(N H 3)2 O H 等,所以溶液的p H 变化不大,原因是加入的氨水主要用于AgOH沉淀和部分溶解生成 A g(N H 3)2 假 设 1:溶质为强碱性的A g(N H3)2OH,从图中可以看出,2 5 m L0.1 2 m o l/L 的 A g N C h
44、 溶液中加 4.7 1 m L1.2 7 5 m o l/L 的氨水,则 c A g(N H 3)2 O H=0.1 m o l/L,A g(N H 3)2(D H 为强碱,发生完全电离,则c(O H)=0.1 m o l/L,pH的计算值应为1 3,所以假设2成立;故答案为:加入的氨水主要用于AgOH沉淀和部分溶解生成 A g(N H 3)2/;1 3;2。(6)若银氨溶液的溶质为 A g(N H 3)2 N O 3,则上述化学方程式为:C H 3 C H O +2 A g(N H 3)2 N O 3+2 H2O C H 3 c o O N H 4+2 A g l+2 N H 4 N O 3
45、+N H 3 H 2 O 或 C H 3 c H 0 +2 A g(N H3)2 N O 3+H 2 O C H3C O O N H4+2 A g;+2 N H4N O 3+N H3t;故答案为:C H 3 C H O +2 A g(N H 3)2 N O 3+2 H2O !-C H jC O O N H 4+2 A g J,+2 N H 4 N O3+N H 3 H 2 O 或 C H 3 c H 0 +2 A g(N H 3)2 N O3+H2O C H 3 c o O N H _t+2 A g|+2 N H 4 N O 3+N H 3 T稀 硫 酸2 7 .(C 6 HH ic)(淀粉)
46、+nH?O f nC 6 H l?。6(葡萄糖)A温 度 催 化 剂(3)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硫酸(4)碘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5)a b c【解析】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可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水解后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1)淀粉属于多糖,在酸性环境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稀 蕉 酸 H m C M n(淀粉)+n%0 -nC 6 H l 2。6(葡萄揄。A(2)试管甲和乙均用2 g 淀粉和2 0 m L2 0%的稀硫酸,试管甲用6 0 8 0 的水浴加热5 6 m i n,
47、试管乙不加热,所以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试管丙用2 g 淀粉,与甲对比未用2 0 m L2 0%的稀硫酸,试管甲和丙均用6 0 8 0 的水浴加热5 6 m i n,所以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3)淀粉水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稀硫酸,溶液呈酸性,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须在碱性条件答案第2 0 页,共 1 1 页下进行,因此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需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溶液呈现碱性,然后再加入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实 验 1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硫酸。(4)实验3 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碘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5)a.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a 正确;b.向冷却后的淀粉水解液中直接加入碘水,可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b 正确;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检验产物的还原性,c 正确;答案选abc.答案第21页,共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