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评课郑双双 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的歌会评课郑双双 公开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云南的歌会评课中文151郑双双2014213250其实说来惭愧,在上吴丹青老师的课前,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我已经想不起来以前 是否在课堂上学过,对课文的内容也不甚了解了。但结合教学实录与老师给我们上课的风采, 我能够想象吴老师的课堂必然能够带给学生深刻的体验,甚至能够让人铭记一生。本节课中, 老师精心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成功创设积极、活泼的教学情境,并且通过平等交 流、注重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另外还对文本进行了课外拓展。老师 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在这堂课中可窥一斑,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教学方法新颖多样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吴老师这堂课最吸引人的
2、就是“导入”部分与“探究文意”部分。对“导入”,以往我所接触的课堂,导入往往是比较直接的,即使有些导入有了一个比 较良好的开端,也经常戛然而止,使人意犹未尽却又马上进入课文,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 态。吴老师的课前活动是播放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猜调,教学生唱云南民歌远方的 客人请你留下来,这种方法就比较新颖,为课堂的导入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从 中可以看出,这种别出心裁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对云南的民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成功地使 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课文提供了基础。课文开始导入的时候, 老师就直接切入课题,指出云南歌会的三种场合,并通过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 歌的感知
3、,让学生对这三个场合的歌曲的不同特点有了理解。与下面探究文意部分,作者为 什么安排这样的写作顺序又产生了联系,使课堂的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在“探究文意”部分,吴老师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时,就让学生针对文本提出问题,学 生很厉害,一共提出了二十五个问题,然后老师经过整理,抓住主要问题形成了这堂课的脉 络。在周素颖老师给我们上的课中,她也曾用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水平,增强学生预习 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做到上述两点,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此外, 可能因为是“歌会”的原因,吴老师以唱歌、旋律为主基调,除了导入部分教学生唱歌,还 让学生模仿云雀的声音、女孩的笑声,这样的学生活动使得课
4、堂氛围更加欢快和谐,并且通 过学生自我表现与课文的不同比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调皮的吴老师还故意在板书上 写错了一个字,设下陷阱,让一位男生读句子,加深同学们对“就”、“才”这两个副词在表 达文意上的理解。多种教学方法的自觉运用,促使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在课堂上与老师共同探讨问题, 这不仅增强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而且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交往 与交流。二、教学内容的合宜性在上述看法中,我提到了老师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提问的方式,挑选出几个重要的问题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那么由于这是学生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是符合学生学情,学生能够学好 的。其实研究这几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
5、问题的内容是相对集中的,课堂的脉络非常 清晰。吴老师先从课文的题目出发,使学生了解云南歌会三个场合的不同特点;再从学生提的 问题(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云南年轻女人的特点)深入到云南人民的精神状态;接着由人 到物,探讨云南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人、动物、自然的融合),并且着重解读了文中的 关于鸟、女孩的描写,老师在这里还对课文进行了拓展(边城的女主人公翠翠),重点分 析人物的肖像描写,从用词体会沈从文写作的地域特点;然后,通过对云南自然环境的分析, 延展到云南社会环境(金满斗会)的分析,进而再到歌会的描写顺序,分析作家的写文的用 意;最后,课外进行延伸,布置课后作业,以读促写。就这样,这堂主线清
6、晰的课程就生动 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既能领悟课文的主旨(云南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又了解了作者 地域文化的情节,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梳理散文的写作脉络、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并趁热打 铁进行写作,增强学生对本地区民俗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来自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俗文化部分,吴老师课 堂内容的定位是准确的。老师大胆转变为音乐老师,运用诸多教学方法,使课文内容变得生 动有趣。她引导着学生体验被课文唤起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这种情感体验变成笔下的句子, 俏皮的话语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学生在这节课上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觉 主动地思考、探究课文,增强了自身的语文素养,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