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_5的减法教学反思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1_5的减法教学反思7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1_5的减法教学反思7篇 作为一名老师,大家须要不断地做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老师对教化活动思索的一种文字材料,我今日就为您带来了1_5的减法教学反思7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_5的减法教学反思篇1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支配了“加减法的估算”这节内容,这是小学生估算学习的起先。 笔算、口算、心算和估算是小学生计算的几种主要方式,从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笔算、口算、心算可归入精确计算,而估算则可看作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估算是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做出粗略的推断或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计算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往的小学数
2、学教学中,比较注意学生笔算、口算实力的培育,对估算的要求较低。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又离不开估算,比如:从家到市场估计有1千米,步行上学估计要用15分钟;带了20元钱去买菜,估计只能买一斤猪肉和2斤白菜19+32经估算知结果应是50左右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结合详细状况进行估算,并能说明估算的过程”。 我思索这个内容时,是反复考虑要不要讲“四舍五入”法;要不要讲“约等号”;估算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因为人教版二上首次出现估算专项学习内容“加减法的估算”,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
3、算的过程。标准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详细情境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过程。”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但还没有出现约等号。这块学问讲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后来我反复学习了教参,又请教了几位老师,老师们说在考试中会涉及估算并且要写过程,所以我教给学生书写格式和“约等于号”的写法,“四舍五入”法没有讲,因为只要学生会把题中的数转化成与之接近的整十数就可以啦,出现个别问题再个别解决。 在进行练习时又遇到了一个难题。练习六第一题“先估算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这里有两个指令,先估算,再比较
4、。我是这样处理的:我先让学生写出估算的过程,来巩固估算的方法,但是解决其次个问题,又不能只看估算的结果,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实力,只能让学生把精确计算的过程也写出来,来帮助解决其次个问题。 1_5的减法教学反思篇2 ?简洁的小数加减法,它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相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须要和进一步学习、探讨的须要。 整节课下来,整体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取得了预设的效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验及自己的方法。我通过摘取点心铺上的数据共同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出示的数据,让学生发觉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
5、身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生活阅历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实力。通过小数的加减计算培育学生严谨、仔细、一丝不苟的科学看法。 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感觉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深度不够,开放性的问题不是太多。 课堂的后半部分显得比较急躁,给待优生的机会不是太多,没有很好的调动待优生的学习主动性。可能稍作等待,会有新的火花产生。 驾奴课堂的细微环节处理有些地方还是不到位。比如在板书的布局上,还有小组探讨的设计上都要做进一
6、步的调整。还有就是对于课堂生成性的资源不能很好的应对,教学机灵还是不够。这些问题都是我要在以后的课堂上不断留意和改进的地方。 1_5的减法教学反思篇3 立刻就要教学100以内加减法估算这个内容了,因为去年也担当二年级数学,这堂课时还真是遇到了一些尴尬,所以对这堂课的教学还是记忆犹新。为了更有效地教学,现在就作一些反思。 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对于培育学生的数感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计算的检验中很有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三册的教材出现的是100以内的加减法估算,也是第一次出现估算这个内容。 课堂基本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一)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题解体会相识近似数。 (二
7、)引导学生联系在商店买东西的情景理解其估算意义,让学生依据买商品的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通过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所学习的加减法估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个环节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其次个环节是最关键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引入的情景是教科书中购买物品,提出问题:老师有100元钱,打算买下列生活用品,你能估计一下够吗?(三件物品) 学生独立思索,然后全班沟通想法。 学生所用的时间也不是许多,让我尴尬的是许多学生就是算出了精确的得数来汇报说明是不是够了,我急了,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学生可没有领悟我的意图不过把计算的依次换了一下而已。我只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你能不能
8、用上近似数来估计一下呢?终于有学生开窍了,说出了估算的方法,谁知说了几个后却又有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估算还是计算更好,这样才能真正知道100元够不够。我一楞,这也真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啊。我就引导他:那你认为估算有什么好处呢?学生有的说:大约是多少元可以知道。有的说:算起来比较快。 虽然是引导出来了,但是我发觉还有许多的学生还是没有真正领悟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去的应用也是上得如梗在喉,学生总是不太自觉地能去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好象都是老师或题目叫他们去估算。 细致思索失败的缘由,还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和教材的状况。1、估算的作用在大的数量时优势比较明显,相对于一百以内的数,学生口算都能很快得
9、出来,所以也难体会到它的好处,相反还会认为估算有不精确的缺点。2、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现实中还真的很少接触到估算,所以在理解估算的意义上就出现了问题。变成了为估算而估算。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创设必要的有效的情景很重要。前面所用的情景,给学生供应3个数据学生是比较快得可以计算出来,所以不能突出估算的作用。所以想到了这样一个情境:国庆节快到了,姑姑想送小东100元左右的礼物,下面的东西都是小东喜爱的,请我们小组合作帮姑姑设计出购物的方案。看看你们能设计出多少种。(出示六七种标上号码的商品以及价格,有单件接近100元的,有两件接近100元的,有三件接近100元的) 我的想法是:学生在较多信息可
10、供选择的状况下,必定要用到估算,比如他看到单价是42元的商品,再选择的必定要想到60元左右的商品,或者说看到另一个78元的商品必定立刻意识到不行能,这种思维的过程不管学生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他都是应用了估算,这样我想应当是顺势而成了吧。 不过还没有实践,不知会不会有改观。 1_5的减法教学反思篇4 万以内数加减法估算反思: 新课标比较注意估算实力的培育,尤其应从小学的低年级起先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回顾整节课,有以下几点怀疑: 1、估算算式的格式不知道怎么写,书中没有介绍“”,是让学生干脆写“190+220=410”,还是写“192+219大约等于190+220=410”这种半文字半算式的格式?
11、2、本课的教学与例3、例4是同一个教学情境,既然是500个瓶子送一次,那么前两周的520个,就还有20个多出来剩下的,本课这20瓶却又忽视不计了?我们两个班都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对于学生这样的疑问该怎么处理? 3、估算是会估算了,但学生纯粹是为估算而估算,写明是让你估算的,有些学生是先算出精确答案,再给精确数找个近似数就算是估算了,多数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去算,但假如不是估算而是一般的计算题,却没有一个学生会用估算去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1_5的减法教学反思篇5 本节课是围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结合三年级探讨课题数学课堂导入设计的策略探讨而设计。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加减法和小数的初
12、步相识(局限在小数读写法和小数的比较大小)的基础,所以在复习设计上,我利用书本的主题图出示详细购物情境,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用开“小火车”形式让学生读出图中出现的小数,并让学生说出小数表示的价钱,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但在这环节中,在课件设计上有所欠缺,假如把小数表示的价钱不干脆覆盖原来的小数,而是写在小数的下方,这样,学生就可以更清楚看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意义。我再利用情境图请四个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选择用加法算的应用题作为例题,和书本例题是不同,是一道进位加法。让孩子用我们学过带单位计算的方法独立算出结果,然后,我说带单位书写笔算过程,太烦琐了,假如用小
13、数来表示,就简便得多了!有了前面的复习铺垫,学生很快就用小数表示出算式:0.8+1.2=,但在写竖式时,如何才能对齐相同数位,如何使学生说出计算算理,学生还未学到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的数位无从讲起,(不能说出非常位对非常位,百分位对百分位)教这个内容,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还是半辅半放引导学生写出笔算过程,结合本班实际状况,最终我选择了后者。我先提出问题“小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要对齐两个小数的整数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要先对齐什么?学生很快就会想到是小数点,然后我就通过课件演示只要对齐小数点,就能对齐同数位,得数的小数点也要对齐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可先写,接着才让学生依据老师教的竖式
14、格式在练习本上书写出竖式并计算出结果,在这环节中,假如改为在学生答出“对齐小数点,就能对齐同数位”这句话后,老师不出示竖式写法,而是放手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书写出竖式并计算出结果,效果可能会好些。在学生讲计算过程时,我强调了说出先算小数部分,再算整数部分,再出示三绝技,目的是为下面的练习整数加减小数埋下伏笔,许多学生在整数加小数竖式计算时都会把2写成2.0,10写成10.0缘由是在小数比较大小时,我班练习过这方面的题型,如4米与4.0米比较,3元与3.00元比,12与12.0等,他们已经知道整数变成末尾有0的一位小数,二位小数,大小都是不变的。对此,有的同事认为这部分应当给学生说明一下会更好,这
15、个我都有同感,但我觉得不应在例题讲授时说明,而是放在复习引入时出现2与2.0,10与10.0比较,然后提问为什么相等,再次复习整数变成末尾有0的一位小数,二位小数,大小都是不变的,使整数加减小数这个难点更简单突破,为了更好的巩固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我有层次,有步骤的支配了练习题,先是用求密码的形式出现两道小数加减题,目的是让学生看清加减符号再计算。然后通过速速现形出现四道改错题,目的是再次突破整数加减小数这个难点,由于我记错了时间,以为已经下课超时,没有接着以下内空:1、抢答练习题有6题,目的是让学生会心算小数加减小数,提高计算速度,使计算更娴熟。2。二道应用题练习。 1_5的减法教学反思篇6
16、 有详细实际意义的小数的加减法学生都能较快地依据实际意义来计算,而简洁的小数加减法笔算来源于整数笔算的学问迁移,对学生来说自然过渡并无存在难度。但是在练习中出现了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及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这是学生对于“相同数位对齐”起先乱了阵脚,尤其是整数找不到小数点,又无实际情境依托。在教学中,发觉在没有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之间,小数部分的数位无从讲起,也怕超越了教材。幸好学生喜爱把小数放在详细情景中,那就给算式一个详细情境在探讨“相同单位对齐”,因为数位不同,空缺的数位也就是0的计算又涉及小数的性质,为我们教学笔算小数带来了很大困惑。我的处理方法还是把算式搁置在详细情景中(以元为单位)
17、,将其都转换成相同位数的小数,便于对齐相加减。其实,这里也已经向学生渗透小数的基本性质。 1_5的减法教学反思篇7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有目的地进行创设的,我在“加减法的估算”这节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多次设计,尤其是在导入环节的设计处理上,收获较大。 加减法的估算这节课,从课的设计起先,我力求体现课改精神,重视估算,培育估算意识,是标准在计算方面强调的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方案,从学生喜爱生活情境入手。第一个方案,我是这样设计的,我们创设了学校开展环境爱护活动,三年级的学生了解到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利用,就收集矿泉水瓶,出示了书上的例题,学生发
18、觉数学信息、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感到我的教学组织费劲,课下询问了几个学生,发觉,接受实力强的孩子学会了,但有部分学生并没有驾驭,问题出现在哪呢?我细致看了教学设计,回想了课堂的整个过程,是不是问题出现在这我重视了情景的创设,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情景,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过于单一,整节课学生都是一种学习方式,孩子会厌倦的。刚起先学生学习主动性还很高,但课进行了20分钟后,有一部分学生的留意力已经不集中了。 再者,创设情景,这种情景是孩子喜爱的吗?在这节课中,对于学生评价也特别的少,评价的适时、到位是特别必要的。想到了
19、这种状况,我改进了教学设计,在另一个班上了这节课,这次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考虑到学生对书上的主题图形创设的情景不感爱好,课一起先,估数嬉戏导入,嬉戏的形式起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下被调动了起来,估数嬉戏也不是单纯的做嬉戏,嬉戏内容为新课引入做了良好的铺垫。接下来,以谈话的形式询问学生是怎样来上学的,学生一听和自己有关,发言主动性异样高涨,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学习的爱好很浓,下面环节看书收集矿泉水瓶植树,几个不同的形式学生很兴奋的在学习、活动,对于植树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自选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选题,解决。这种方式学生是特别喜爱的,但是在课后小结时,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知道有哪
20、些地方运用了估算,学生说不出,培育学生估算意识,并用于生活中,假如只会做题,不会运用于生活,那么这部分的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是和课改提倡的相违反的。这节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爱好都比第一次好,解决问题也比较娴熟,问题出现在哪呢?我又一次回忆了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缘由是不是出现在这儿整节课我为学生供应的学习素材有关生活中的就很少。 我尝试设计了第三种方案,结合情景估算,以植树活动为主线,设计了相关内容,乘车植树浇水水果农夫种菜,将活动串成串,给学生自己选择的权利,引出以拍皮球等一系列生活中有关估算的学问,增加了趣味性,将学生的思维和课堂外的情景联系起来,充分挖掘了学生想象。同时一节课三种不同的设计,三种不同的效果,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可以说,考虑到学生的越来越多了。通过不断的反思,一次又一次的深切体会了课改的含义,体会到了什么样的课是让我满足、让学生满足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