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认识1到20的教学反思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认识1到20的教学反思5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认识1到20的教学反思5篇 作为一名老师,你们确定要不断地撰写教学反思,为了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应当刚好写好相关的教学反思,下面是我为您共享的相识1到20的教学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相识1到20的教学反思篇1 一、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学生的数感。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问基础和认知特点,我通过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先让学生猜猜方盘里的糖果有多少个再确认,有利于提高学生对100的感知实力,培育了学生的数感。 二、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提出问题,谁能数100个糖果,还能数100个什么物品?学生说许多,有的说100个人、100条鱼、100头牛、1
2、00间房子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积累,把这种积累阅历释放一下,沟通一下,很有价值,也体现了100这个数的广泛应用。当然,学生说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们拿来所用,其实我们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头人人都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我觉得会很亲切、自然,也很好玩味。再通过问学生怎么让大家看到100个手指头?这样用手指头当学具,使学生特别亲切地感受到数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身上,自然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次经验数数的过程,看老师数糖果,数100个手 指头等,数数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体验,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学生必需要
3、亲自去数,所以这一过程很重要。我为学生每桌打算一袋红豆,让他们共同合作,亲自经验这一过程。这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出物体的个数,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整堂课气氛活跃,我与学生融为一体,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迫使我今后应接着学习新课程、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化教学水平。 相识1到20的教学反思篇2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引课情景是“罚点球”-异分母分数比较(投球或罚点球命中率)来引入百分数。由于这个情景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不大熟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于是教学时做了一些改动。教材的编排是以旧引新: (1)异分母分数比较,通分(分母是100的分
4、数); (2)教学百分数读法写法和意义; (3)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 (4)巩固练习。 我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在引课方面做了一些改动,将“罚点球”改成“投篮竞赛”情景:班里要从三名同学中选一名参与竞赛,应当选择投球最准的同学,于是引出投篮最准事实上就是算他们各自的投中比率(命中率),即投中个数占投球总数的百分之几?命中率大就表示投得准,从而引出“百分数”,其次部分教学百分数的读写,让学生自主学习,然会汇报沟通;第三部分是了解生活中百分数的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终进行巩固练习,并拓展练习。 上完这一节课,我觉得学生对这一节内容驾驭得还是比较扎实的,绝大部分学生对百分数的读
5、法、写法和意义都理解的比较透彻,能精确地说出在详细语句中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完成后面的练习也比较好。但也存在以下的不足:其实百分数对于孩子来说生活中也常常见到,教学时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先说一说对百分数的相识,这样可能更能体现学习百分数的价值,而并不是为了让孩子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一味地用语言描述,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关注全体,尽量让每个孩子都主动参加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个别学生会了,就快速地进行下一个环节,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索学习时间,但我始终信任要以“学定教”,不是以“教定学”,要做到“学海无涯,教无定法”。 相识1到20的教学反思篇3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相识的
6、第一节。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相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教材是根据“先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分辨图形再做角并相识角的大小最终体会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这个思路分层次编排的,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相识。 关于这节课,我也听许多老师上过。如何上好这节课,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课前,我也做了许多工作。我上网搜寻了关于这节课的一些优秀教学设计,观看了一些教学视频。并参照教学指导用书,把本节课的教材从头到尾看了几遍,翻看了以前关于这节课的听课记录,从中吸取阅历。针对本节课,我的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让学生视察例图,找出物品的形态有
7、什么不同,让学生说出角的个数不同。从“角”导入,让学生联系生活,看到角这个字,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牛角,墙角这也是教参中提示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特殊要留意的地方,在相识角的过程中,要留意区分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角和作为数学概念的角。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视察这些角,找出共同的特征,引导说出尖尖的,直直的,抽象出图形。接着,通过摸一摸、画一画、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再通过找一找、辨一辨,使学生在比较、推断中进一步丰富对角的几本特征的相识和体验,学会辨别一个图形是不是角的方法。通过数角,发觉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三、动手操作,巩固相识。 在做角、比角的活动中,体会角是有大小的
8、,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学会直观和重合法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无关。最终通过折角的活动,强化学生对角的相识,还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角的大小的相识和体验,体会比角的方法。 相识1到20的教学反思篇4 学习立体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生对于立体几何的学问仅仅是在五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虽然对于立体图形的学习有肯定的学习方法,但是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在教学圆柱的相识时,我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在复习导入阶段,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圆柱体的实物,引入学生对圆柱的初步感知,然后
9、通过师生共同出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导入课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对新学问是新奇的。在教学新学问时,让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自主探究,通过亲自动手摸一摸、比一比,小组探讨、沟通等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整体地感知圆柱的特征。在探讨圆柱的两个底面的大小关系以及侧面时,设置悬念,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圆柱的侧面绽开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呢?”通过揣测再进行验证,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相互沟通,相识到长方形与圆柱侧面积之间的关系。把教学重难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详细,并把“视察、猜想、操作、发觉”的方法贯穿始终,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相识,又有效的培育了
10、学生的逻辑思维实力。 在练习阶段,我设计了针对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在形式、难度、敏捷性上都有体现。推断题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学问的驾驭状况,最终一道开放题进一步熬炼了学生对学问的敏捷应用实力。 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圆柱形实物,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视察,相识了圆柱的特征,并利用课件协助教学,使学生对圆柱的特征有直观的相识,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学问的理解和驾驭。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还不够,有待进一步训练提高。 总之,整个教学的过程,操作性强,学生参加面广,思维活跃,不但获得了数学的学问,又驾驭了学习方法,发展了数学实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吸取阅历教训,弥补自己
11、的不足,更好的进行数学学问的教学。 相识1到20的教学反思篇5 课上,我给学生供应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这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好地建立了数位的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同时,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为学生供应了很多现实而好玩的数学学习活动,构建了一个充溢朝气与活力的数学课堂。但是细细琢磨一下,也有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十”的概念没有深化人心。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在相识11时,请小挚友摆一摆,大多数小挚友都把一捆小棒打开,重新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有的小挚友则仍旧采纳左边
12、10根,右边1根的摆法。我起初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这样?考虑一再,觉得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十”的概念没有建立好,没有对多种摆法进行刚好的优化。在探讨喜爱哪一种摆法时,选择左边10根,右边1根这种摆法的很少,学生认为10根放一起,数起来麻烦。我在课堂上顺水推舟说,我们就来看这种摆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知道“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和1个一是11”。而对哪种摆法好这个问题不了了之。所以导致学生在摆十几时,照旧1根1根地数。我想应当引导学生再来探讨,(在那些摆法中加入1捆加1根的摆法)现在你觉得哪种摆法好,为什么?通过比较、探讨、沟通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建立1捆就是一个“十
13、”的概念。 2.没有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课堂上没有把握好机会,组织起有效的合作学习。现在想一想,在动手操作摆11以及探讨哪种摆法好等环节中,是否可以支配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可以让学生在摆好小棒后,小组或者同桌探讨哪种摆法好?让每一位学生在独立思索后,都参加到探讨之中。 3.课堂上关注学生不够。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学动身,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随时依据学生学的状况调整教学。在课堂上,虽然我发觉“十”的概念建立得不志向,但是碍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接着探究,而是根据原来的设计接着进行教学。虽然课堂上我刚好发觉了问题,可是我回避了。虽然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但是还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