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自主学习的启示_王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自主学习的启示_王鹤.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5 年第 1期 总第 249 期 黑龙江高教研宄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No. 1,2015 Serial No. 249 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自主学习的启示 王鹤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摘要:自主学习在课程论领域、教学论领域及学习论领域都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目标和方法,同时也是实现学 习者终身教育 的必要过程。作为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是系统演化和生成的理论,对教育现象具有普 遍的指导意义。文章在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阐释自主学习的内涵,并深入分析自主学习系统的耗散结
2、构特征,由此提出, 以开放性作为前提条件,以远离平衡态作为有序之源,以非线性作为内在机制,以涨落作为关键点,是自主学习系统实现耗散 结构的保证。 关键词:耗散结构;自主学习;熵;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志码 :A 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以 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成人教育改革,这种灵活、有效的 学习方 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很快被引入高等教学领域。 作为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耗散结构理论研宄的是系统演 化和生成的理论,对教育现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在 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探讨自主学习的内涵 ,分析自主学习 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以期为高校教师和
3、学习者提供有效的 指导。 一、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耗散结构理论 ( Dissipative Structure 是以比利时科学家 普利高津 (I. Prigogine)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于 1969 年提出 的。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 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 定的阈值时,经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 原来的混乱无序状态 (混沌状态 )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 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 的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 量才能维持,故称为耗散结构。” 1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系统从无序状
4、态过渡到这种耗散结 构有四个必要条件: 1. 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熵是耗散结构里用来表达无序程度的量,熵越大,系统 越混乱。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的孤立系统只可能 产生不可 逆过程的熵增加,所以其发展趋势是“平衡无序 态”。而一个开放系统的熵变化 dS 可表示为 :dS = diS + deS。 因为系统本身产生的熵 diS 总是大于 0,从外界吸收的熵 deS 文章编号: 1003 -2614(2015)01 -0022 -03 既可为正也可为负,所以,当 deS diS 时,系统 的总熵值 dS 2”的不可思议的质变,即让整个 自主学习系统形成新的高级有序。以学习者和教师为主体 的人员因
5、素,既需要借助硬件因素展开相应的教与学的活 动,又需要对软件因素的内涵加以 理解并为己所用,还可以 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为硬件和软件因素提供最有价值的 反馈和建议。由此可见,人员因素可以在硬件因素和软件因 素的基础上,通过相干效应来使自主学习系统产生自组织结 构。 4. 涨落是关键 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涨落是一种破坏稳定有序的干 扰,但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非线性作用使涨落放大而达到 有序。也就是说,系统中任何一个元素的微小变化都会在临 界点附近突变为巨涨落,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有序态。 为适应当今教育观念从传统方式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自 主学习系统广泛吸取了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文 化等多 方面
6、的有利因素 ,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而作为 社会系统、教育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自主学 习系统也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各种各样的干扰 ;这些从系统 外部吸收的无论是有利因素还是干扰统称为自主学习系统 的外涨落。比如,学习者通过对某一现象的接触和了解,对 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非线性作用下,在临界点 处发生突变而开始创造性的思考,同时课业成绩突飞猛进 , 那么这种涨落就是成功的外涨落 ;相反,如果学生受到外部 环境带来的消极干扰,就会形成不利于自主学习的外涨落。 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 程中不断从各方面汲取、沉淀有用的 信息,在临界点附近,当积累的知识达到一定程度,也许一个
7、 小问题的解决就会使学习者豁然开朗,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内 涨落。由此看来,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着眼于自主学习系统 中可能产生的巨涨落,及时预计、判断和分析突变的性质(积 极的还是消极的),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鼓励还是反 对、遏制),对没有引起突变的微涨落对系统造成的动荡进行 整体性的宏观调整,以此来保证自主学习系统稳定、持续和 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比 伊普里戈金, 法 伊斯唐热 .从混沌到有序:人 与自然的新对话 M.曾庆宏,沈小峰,译 .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 2004:206. 2 李亚云 .试以耗散结构论分析创造性思维 D.陕西省行 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8、2003 (4) :85 - 87. M 许国志 .系统科学 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18. 4 Helo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1981:3. 5 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 M . Dublin: Authentik, 1991 : 4. 6 华维芬学习者自主”探析 m.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 2002 (2) : 107 -112. 7 Zimmerman B. J
9、. , Schunk D. H. . Self - 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M . New York: Springer - Yerlag, 1989 :17. 8 董奇,周勇 .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 0.北京师范大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4 (1) - 14. The Revelation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to Autonomous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
10、ns WANG 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450046, China) Abstract:Autonomous learning is an indispensable objective and method in the field of curriculum theory, teaching theory and learning theory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at the same time?
11、it is the essential process of learners life - long education. As one of the system science methodologies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focus on the study of the system evolution and generation, and it has a univers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educational phenomenon. On the basis of dissipative st
12、ructure theory, this paper aims to elucidate the connot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alyze deeply the dissipative -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system, and thus argues that the guarantees for this learning system to achieve dissipative structure are as follows : its openness as its prerequisite? non - equilibrium state as the source of order, nonlinearity as its internal mechanism, and fluctuation as the key points. Key words: dissipative structure ; autonomous learning ; entropy ; self - organization 责任编辑:杜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