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县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扎实推进我县粮食 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落实粮食储备规模(一)科学确定储备规模。县储备粮油权属于县政府, 县政府在落实好省市政府下达粮食储备规模计划的前提下,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域粮食调控需要、财政承受能 力,科学确定并自主增加合理政府储备,原则上35年调 整一次。县政府自主增加的合理政府储备,在落实利费补贴 的前提下,农发行XX县支行按规定予以贷款支持。(责任 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农发行XX县支行)(二)落实应急成品粮油储备。按照常住人口基数建立 一定数量的县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根
2、据省市要求,全县应 急成品粮储备不低于15天的日消费量;应急成品油储备应 达到60天的日消费量。(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 农发行XX县支行)(三)优化品种结构布局。县级储备粮油原则上主要布 局在县内主城区、交通要道和灾害易发镇,按照口粮绝对安 全的要求,结合消费习惯,以小麦、稻谷等口粮为主,口粮 品种(含成品)储存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储存总量计划的70%o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农发行XX县支行)二、加快储备企业管理改革(四)明确政府储备直属企业职责。XX县粮食购销有限 责任公司确立为县政府储备直属企业,属公益服务类企业, 县级主管部门不对公司进行利润指标考核。除组织落实政府
3、储备管理职责和党委、政府委托的政策性任务外,不得从事 粮食和其他商业经营活动。对承储的政府储备粮油数量、质 量和储存安全负责,对政府储备安全生产等承担主体责任。 储备企业涉及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应符合相关 规定要求,并报同级有关部门核准备案。(责任单位:县发 改局、县财政局、县经贸局、农发行XX县支行)(五)推进政府储备企业改革。按照政策性职能和经营 性职能分开原则,XX县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对储备管理业 务与企业商业经营实行分离,人员、实物、财务、资产管理 严格分开,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建立职工工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正常增长机制。(责 任单位:县发改局
4、、县财政局、县经贸局)XX县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储备规模及工作需要, 设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1名、办公室工作人员1名、会计1 名、出纳1名、保管员2名、检验员1名、门卫1名。拨付 的储备粮管理费用不足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行时,县财政给予 兜底保障或者由县粮油经营公司收入予以弥补。军粮供应作 为政策性任务,配送费用根据成本核算由县级财政给予合理 补贴。XX县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保留县中心粮库所有资产, 承担县级储备粮油管理和银行贷款本金承贷承还任务。新成立XX县粮油经营公司,属于XX县粮食购销有限责 任公司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设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1 名、办公室工作人员1名、会计1名、出纳1名、
5、市场管理 员2名、保洁员1名。除县中心粮库资产外,XX县粮食购销 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其他资产全部划归XX县粮油经营公司 管理,XX县粮油经营公司主要承担县城东关农贸市场及其它 所属资产的经营管理职责,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独 核算,独立承担经济、民事和法律责任。三、完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六)强化县级储备粮油管理职责。县级储备粮油规模、 品种、总体布局及动用方案,由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负责 拟定,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县级储备粮油保管和轮换费用 补贴实行定额核算拨付,贷款利息据实补贴。县发改局负责 县级储备粮油的行政管理,贯彻落实有关粮食安全法规和制 度,强化对县级储备粮油业务的监督管理,会同
6、县财政局、 农发行XX县支行下达储备、轮换等计划,根据县政府指令 下达动用计划。县财政局负责及时足额安排粮食风险基金, 落实县级储备粮油的保管费用、轮换费用、贷款利息等财政 补贴,按照预算管理体制做好粮油储备经费保障。农发行XX 县支行负责安排县级储备粮油所需贷款,对政府储备粮油提 供信贷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农发 行XX县支行)(七)完善粮油储备轮换机制。政府储备粮油轮换原则 上由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和农发行XX县支行会同储备企业 确定最低出库价和入库最高限价后,通过国家粮油交易批发 市场及相关网上交易平台公开竞价交易方式进行,也可采取 直接收购、邀请竞价等方式进行。轮换形
7、成的盈余上缴县财 政,用于增加政府储备安全管理设施或弥补轮换亏损;轮换 形成的亏损由县财政弥补。轮换应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 正原则,做好全程留痕备查,主动接受审计、纪检监察等部 门监督。储备企业不得擅自超轮换架空期,超过规定轮换架 空期的储备企业不得享受相应保管和轮换费用补贴。(责任 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农发 行XX县支行)(八)建立粮食储备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县级储备与在 安中央储备和省级储备的协同运作,服从服务于国家粮食宏 观调控,落实政府储备动用方案,按照动用权限、程序、方 式、触发条件等,建立健全调用高效的动用机制。一经动用后,原则上在4个月内完成等量补库。
8、(责任单位:县发改 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应急局)四、落实储备企业监管责任(九)严格政府储备粮油安全管理。储备企业对政府储 备粮油实行专仓储存、专人管理、专账记载、做到数量、质 量、品种、地点“四落实”,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严 禁虚报、瞒报政府储备粮油数量、质量、品种,不得以政府 储备粮油为任何单位或个人办理抵质押贷款、提供担保或清 偿债务、进行期货实物交割。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确保生产和储粮安全。(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 农发行XX县支行)(十)严格管控储备粮油质量。实行储备粮油采购、储 存、销售出库环节质量和食品安全指标检验监测制度,严禁 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严
9、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油流入 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县发改局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储备 粮油质量全面抽检,及时将轻度不宜存的政府储备粮油清仓 出库。(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农发行XX县支 行)(十一)加强财务信贷资金监管。政府储备粮油贷款实 行与粮食库存值增减挂钩、专户专款专用的封闭运行管理机 制。政府储备粮油采购、利费补贴、销售回笼资金在农发行 账户内核算,严禁体外循环。严禁套取价差,严禁骗取、挤 占、截留、挪用财政补贴和贷款。要充分运用技防等手段, 对政府储备粮油财政补贴和信贷资金实施动态监控,确保信 贷资金安全。(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农发行XX 县支行)(十二)创新粮油储
10、备监管方式。加强政府储备粮油监 管检查,实行定期库存清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按照“双随 机、一公开”原则,开展库存专项清查、专项执法检查、粮 油安全隐患排查、12345举报热线等。加强储备粮油管理信 息化建设,提高粮油储备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共享、存 储、发布等技术水平。及时将承储企业信用记录、行政处罚 等信息纳入县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安康”“信用XX” 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推行失信企业“黑名单” 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实行联合惩戒。(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县市管局)(十三)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县发改局牵头 制定县级储备粮油考核办法,对县级储备粮油管理和政策执 行情况开展
11、监督检查和年度考核。县应急局和县市管局依法履行 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强化监 督问责,对在粮油储备管理工作中失职失责的工作人员,依 法依规严肃问责追责。(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发改局、 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应急局、县市管局)五、夯实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十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按照粮食安全党政 同责要求,各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保障辖区粮食安全 主体责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确保粮食产能。加强与粮食产区产销合作,积极拓宽粮源渠 道,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责任单位: 各镇党委、政府,县级各部门)(十五)加强人才、科技支撑和
12、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 食储备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储备企业管理人员 素质。加强仓储物流、质量检查、应急成品粮油储备等设施 建设。政府投资建设或购置的重大仓储物流设施、质量检验 仪器设备,不得随意改变用途、擅自处置。(责任单位:县 发改局、县经贸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十六)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粮食供求形势的 监测研判,完善县级粮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 急保障实战能力,在县内粮食市场供求异常波动时,及时启 动应急响应。各类粮油储备必须服从政府统一调度,必要时 可依法依规紧急征用,有关企业和单位应予以配合。(责任 单位:县发改局、县应急局,各镇党委、政府)六、强化工作保障
13、(十七)加强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大力建设爱粮节粮型 社会,深入开展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深入贯 彻实施反食品浪费法,提高全社会粮食安全意识。提倡 爱粮节粮,反对浪费,引导建立科学、合理、健康消费观, 倡导城乡居民储存必备的粮食。(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县发改局、县市管局、县教体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 党委、政府)(十八)多方协同抓好落实。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等 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储备粮油管理中存在的问 题,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各责任 部门要按照改革要求,密切协作配合,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改革任务。(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 政局,县级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