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复习06 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60057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复习06 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复习06 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复习06 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复习06 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06诗词鉴赏(2021 .江苏.盐城九年级期中)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少年行四首其三(唐)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涅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注释:河涅:指青海涅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1 .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021 .江苏南通.九年级期中)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独酌成诗杜甫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3 .首联写灯花喜庆、酒绿相亲,营造了 氛围,衬托了作者 心情。4 .结合全诗,说说最后两联是如何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5 .(2021

2、 .江苏盐城.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在一起,在一起,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乙】在一起 28 .简述选段中甲、乙、丙三处标点符号表示的意义。29 .结合选段内容,说说朗读这两节诗时应把握怎样的感情基调。(2021 江苏星海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繇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这首诗是作

3、者晚年居住山阴时所作。薛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瓯(6u): 杯子。30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用“湖山胜处: 勾勒环境,笔力开张,巧妙地从山光水色中引出“幽居工B.本诗颔联写湖,是近处宽处静景;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远处细处动态。C.诗中写放翁心中郁结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以其境过清”时的心境相似。D.本诗前三联写景,尾联结情,景情相衬,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31 .全诗着重围绕题目中的“幽”字展开,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32 .这首持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2021 江苏南通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

4、枝近鬓毛。露湿秋杳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注】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没有什么用处。33 .诗歌题目为“菊、但是诗句中无一字提到“菊: 他是怎么写“菊”的?试作简要分析。34 .揣摩诗的最后一句,你从“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5 . (2021 江苏宿迁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晨登衡岳祝融峰谭嗣同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错。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注】选自谭嗣同全集,此诗为光绪十七年(1891年)26岁诗人登临南岳主峰祝融峰而作。 日初倍:旭日初升,若黄金熔化。起龙:使龙

5、腾起而行雨。(1)描绘“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错”所展现的画面。结合首联或尾联,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06诗词鉴赏(2021.江苏.盐城九年级期中)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少年行四首其三(唐)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涅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注释:河涅:指青海涅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1 .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 .诗歌前两句展现这样一幅画面:在猎猎的秋风中,少年披弓执剑,迎着霞光,策马扬 鞭,奔赴战场。2.表现了少年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绘。注意加上自己的合理

6、联想与想象。诗的前两句刻画了青年将士的飒爽英姿。从“弓背”“霞明”“剑”“秋风”“马”等意象可知,这是一个英武 勇敢的少年形象。画面描写示例:广阔天地中,我横剑立马。弓背如彩霞明亮,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为了保家卫 国,我迎着秋风跨上战马,奔驰出咸阳。3 .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体会。“未收天子河涅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一句意思是:不收复河涅一带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未收 天子河涅地”一句交代了行军出发收复失地的目的,“不拟回头望故乡”,表达了少年收复失地的决心,为国 捐躯的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心灵。(2021 .江苏南通.九年级期中)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独酌成诗杜甫灯花何太喜,酒绿

7、正相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4 .首联写灯花喜庆、酒绿相亲,营造了 氛围,衬托了作者 心情。5 .结合全诗,说说最后两联是如何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答案】3.温馨热闹 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4.用借代手法,以“兵戈”代指战争,战事犹在眼前,表达诗人对当下战争形势的忧心。运用反问,表达诗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写出其心系苍生的无力感。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苦于官微力薄,不能救百姓于水火的忧国忧民情怀。【解析】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首联“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的意思是:晚上到处是灯花的时候何必太高兴,喝酒高兴的时候正在 相亲。根据“灯花”“喜”“相亲

8、”等词语可知,营造了“温馨热闹”氛围,结合题目“独酌”和“醉里从为客”中的 “客”,可知,热闹是别人的,衬托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心情。4 .本题考查情感理解。最后两联“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意思是:打仗的时刻好像还在眼前, 当官岂能只是为了自己;感到自己被当官束缚,很愧对那些百姓。这里以“兵戈”代指战争(安史之乱),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说明战事犹在,表达诗人对当下战争形 势的担忧。“儒术岂谋身”一个“岂”字表示反问,既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含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遗憾。 “低头愧野人的“愧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苦于官微力薄,不能救百姓于水火的愧疚和遗憾的情怀。5

9、.(2021 江苏盐城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检校:巡查,查核。山园:作者隐居上饶时居住的庄园,园内种植瓜果树木。社肉:祭 神用的肉。初熟:酒刚酿成。词的上片,用“,描绘自然美景,暗示隐居生活;用“挂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描写 的农家生活。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答案】(1) 连云松竹 示例:甜美温馨(闲适)(意对即可)。(2)“偷”字,形象地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

10、的神情,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3) (1)对松竹的赞赏之情;(2)对生活的满足之情;(3)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4)对丰收 的喜悦之情;(5)对儿童的喜爱之情;(6)闲适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上片“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意思是: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 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 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故可知,“连云松竹”是写景的句子,意思是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既写 出自然美景,也

11、点明了作者的闲居生活。“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的意思是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 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可见乡村人家的幸福、温馨、甜 美、闲适。(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一个偷字,刻画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天真形 象,表现出他们的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却又贪吃的心理和形象。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 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可见作者并没有觉得小孩们的这种行为可厌,反而 觉得充满了童趣,可见作者内心的喜悦。据此可作答。(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

12、能力。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 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词上片描写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连云松竹”是写景的句子,写出山园里 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美好景色。既写出自然美景,也点明了作者的闲居生活。“拄 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上句说同邻里的关系融洽,共同分享欢乐。下句说山园富有。字里行间 透露出生活的甜美温馨。下片“西风犁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藉“西风”点明时间是在秋天。“犁枣山园、展现出庄园内的犁 树和枣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透露出词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

13、见的一个场面, 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下片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 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据此可知诗歌抒发了诗人对松竹的赞赏之情、对生活的满足之情、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对丰 收的喜悦之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闲适之情。(2021 ,江苏连云港九年级期中)诗歌鉴赏,完成下面小题。【甲】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乙】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

14、请长缨。6 .两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7 . (1)两首诗后两联中分别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结合全诗,试比较两首诗思想感情的异同。【答案】6.甲:悲凉(凄清);乙:壮丽(辽阔雄壮)。7. (1)甲:对比。乙:用典。(2)同: 爱国。异:甲诗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亲人,以及忧国忧民,渴望安定的情感。乙诗作者在写景状物中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和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解析】6.本题考查诗歌意境的分析。甲诗,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 秋一雁声1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秋清雁声,写出所闻。

15、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 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 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因此这两句景物描写营造了浓重悲凉的意境。乙诗颔联“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意思是: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 照着旌旗飘动。这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气势的庄严、军容的严整,营造了诗歌雄壮、辽阔的意境。8 . (1)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甲诗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意思是寄往洛阳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天下依旧战乱不能 太平。通过家书不达与未休兵的的形势,进行了对比,是对比的手法。乙

16、诗尾联“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连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投笔从戎”,第二个是“终 军请缨”,因此表现手法是用典。(2)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这是两首诗思想感情上的共同之处。甲诗,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 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作 者对弟弟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念。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概 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表现的是对离乱的感慨之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尾联“寄 书

17、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流露出亲人境况的担忧,同时表达出对战乱带来的灾难的不满,对安定的渴 望,进而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乙诗写诗人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诗一开始就用“心惊”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 的担忧;接着写听到军中不断传来鼓角声,使人感到浓厚的战争气氛;中间四句进一步具体地描绘了登台 所见的紧张情况,从而激发了诗人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 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写景状物中又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投身疆场为国立 功的壮志,是一篇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乐章。既表现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也抒发自己渴望 建功立业的豪

18、情。(2021江苏扬州九年级期中)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山行项斯青才历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缥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注】项斯:生逢唐末乱世,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蒸茗: 炒茶。绿丝:煮茧抽丝。岛云:白云飘浮山间,有如水中岛屿。9 .诗歌二、三联写景为人称道,试赏析其妙处。10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8.示例1:动静结合。山峰、“草带泥痕”本是静态,正午群峰影子随日移动,群鹿竞奔、蹄落草掩,写出了山间景色的明丽而富有动态美,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景象的喜爱之情。示

19、例2:多感官多角度写景。诗人看炊烟袅袅,嗅蒸茗清香,闻绿丝之声,虽未描述山村农民如何忙 碌于捡茶、分茶、炒茶和煮茧、退蛹、抽丝场景,但读者却从多个感官领略农事丰收的盛景。(任意选择 一个角度即可)9.对山村野景的喜爱,渴望归隐山林的情怀。前三联环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 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以深林、流水、风影、草痕、蒸茗气、堞丝声等生动勾勒出清新明丽、生机无限 的山村风景,表达了对山村野景的喜爱。尾联“不惜”随卖药归来客遁迹空寂的云山,表现了诗人渴望归隐 山林的情怀。【解析】8.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示例1: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意为:高山在正午时分峰影已经移动,草叶上沾着泥痕

20、因刚跑过鹿群。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静止的高山与移动的山峰影子交相辉映;静止的路旁草丛被奔跑的鹿群溅 起点点泥痕,两幅画面动静结合,极富画面感,表达出诗人对山间美景的沉醉。示例2: “蒸茗气从茅舍出,绿丝声隔竹篱闻”意为:蒸煮茶叶的香气从茅屋里冒出,堞丝的声响隔着 竹篱也能听闻。“蒸茗气”是诗人闻到的茶香,即嗅觉;“绿丝声为诗人听到的缠丝之声,即听觉。诗人从多感官角度 进行描写,刻画出一幅农家煮茶缴丝的生活场景,令人身临其境,流露出诗人对农家丰收景象的赞美之 情。9 .本题考查情感主旨。分析情感首先要分析景物特点,前三联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以深林、流水、风影、草痕、蒸茗 气、堞丝声等生动勾

21、勒出清新明丽、生机无限的山村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映衬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对 山间自然美景的沉醉与喜爱之情。尾联“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意思为:在路上遇见了买药归来的山客,心甘情愿随他进入 如岛的白云。再结合注释“生逢唐末乱世,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 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渴望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志趣和情怀。10 .(2021 .江苏无锡.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始闻秋风文U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巡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飕飕:形容风声。眄(

22、m询n):盼望。首联中的“君”是,“我”是,哪两个情境形象点明“秋风去而复回”的时令特征的:,o(2)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这一点在我们学过的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都有体现,那么本诗最后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呢?请你简要分析。【答案】(1) 诗人 秋风 看黄菊 听玄蝉(2)骏马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盼顾万里青云而睁开双眼,诗人笔下的骏马和大雕蕴涵 着生气和力量,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展现了自己振奋昂扬的精神面貌。尾联又描绘了自己登上高台翘 首四望的形象,直接抒发了“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的进取精神。【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

23、今听玄蝉我却回“,别出心裁地创 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 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 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 浓郁的意境。“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情的把握。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 作,该句意思是“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诗人借用战马和大雕的形象表现了自 己豪情。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

24、“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 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 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 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进取精 神。(2021.江苏淮安.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文I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1 .请赏析“巴山

25、楚水凄凉地”一句中“凄凉”一词的表达效果。12 .有人评价此词“沉郁中见豪放”,请结合颈联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1.“凄凉”形容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荒僻凄凉,诗人因长期被贬谪在这个荒凉的地方而感到 内心凄凉,表达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12.“沉郁中见豪放”是指诗人被贬郁闷却又能洒脱乐观 面对,可见其豪放。他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虽有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惆怅,却又表达对世事变迁和 仕宦沉浮的豁达豪放胸襟,表达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解析】11.本题考查鉴赏能力。赏析关键词,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巴山楚水凄凉地”的大意是: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凄凉”一词直接写出了作者被贬谪之地环境 孤寂

26、、冷清;作者在这里度过了二十三年被冷落的光阴,内心也十分悲苦、寂寞、悲凉,表达了诗人对自 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12 .本题考查诗文理解。“沉郁中见豪放”是指诗人随人被贬“凄凉之地”,心情沉郁,但是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颈联“沉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沉 舟”“病树”是旧事物的象征,“千帆过”“万木春”是新事物蓬勃发展的象征;沉舟旁“新生事物”(千帆)正以 昂扬姿态向前方进发,病树前方“希望”(春)就在眼前,寄寓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新事物以积极向 上的姿态蓬勃发展的道理,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体

27、现诗人因被贬而烦闷,但是眼前“千帆竞发、万木 皆春”,表现了作者不再因被贬“凄凉地”而苦闷凄凉,不再因被贬二十三年”而抑郁不平,不再因世事变 迁、物是人非而满心愁绪,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向前方,面对未来,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积极进 取的人生态度。13 . (2021 .江苏扬州.九年级期中)阅读诗歌,完成题目。归阳羡兼送刘八长卿皇甫冉湖上孤帆别,江南谪宦归。前程愁更远,临水泪沾衣。【注】检校:巡查,查核。山园:作者隐居上饶时居住的庄园,园内种植瓜果树木。社肉:祭 神用的肉。初熟:酒刚酿成。词的上片,用“”描绘自然美景,暗示隐居生活;用“挂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描写的农家生活。赏析“儿

28、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2021江苏连云港九年级期中)诗歌鉴赏,完成下面小题。【甲】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乙】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6 .两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7 . (1)两首诗后两联中分别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结合全诗,试比较两首诗思想感情的异同。(2021 .江苏扬州.九年级期中)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山行项斯青历林

29、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云梦春山遍,潇湘过客稀。武陵招我隐,岁晚闭柴扉。【注】阳羡:地名。刘八长卿:文IJ长卿。(1)说说颈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答案】(1)颈联写楚地的山水处处充满春意,从这里经过的人却少。这里以乐景衬哀情,以充满春意 盎然的景色来反衬作者的愁思。(2)被贬的伤感。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惜别的友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句作用的理解。要正确理解全诗内容,然后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去分析。颈 联“云梦春山遍,潇湘过客稀”,采用了互文手法,“云梦”借指古代楚地,“潇湘”是湘江与潇水的并称,这 两个词

30、语在这里都可以理解为指代古代的楚地。“春山遍”意思是处处充满春意,“过客稀”指从这里经过的 人很少。这两句用处处充满春意的美好景色来反衬作者被贬的伤感和离别的愁思,属于以乐景衬哀情的写 法。(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 要求作答。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结合诗中的关键词句、景物描写和创作背景来分析。首联“湖上孤帆 别,江南谪宦归”中的“湖上”是分别之地,次句的“江南”是诗人家乡阳羡所处的区域。诗人仕途不顺,遭贬 归家,因而伤感、惆怅。颔联“前程愁更远,临水泪沾衣”写了诗人对刘长卿的前程表示担忧,也表达了对 自己命运的担忧。分别之时眼泪

31、沾满衣服,表达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尾联“武陵招我隐,岁晚闭柴扉” 写武陵正在招呼我去归隐,每到晚上就可以关闭柴门,享受悠闲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人感到武陵源正是他要归去的地方。据此概括作答即可。14. (2021 江苏泰州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猎罢夜饮示独孤生南宋陆游白袍如雪宝刀横,醉上银鞍身更轻。帖草角鹰掀兔窟,凭风羽箭作鹤鸣。关河可使成南北?豪杰谁堪共口口。欲疏万言投魏阙,灯前揽笔涕先倾。【注释】独孤生:陆游在蜀中结识的一位年轻奇伟之土。“帖”通“贴”,紧贴着。鹏chT:鹤鹰。关河:犹言山河,这里指代国家。魏阙:古代宫殿前巍然高耸的楼阙,代指朝廷。(1

32、)颈联空白处填“生死”还是“死生”,请选择并说出理由。(2)作者借这首出猎之作,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填死生”,原因一:这首诗是律诗,要求偶句(二、四、六、八句)押韵。“生”与“轻,鸣,“倾,四个韵脚押相似的韵(或性”的韵母“eng”与“轻”“鸣”“倾”的韵母“ing相似),而“死”则不押 韵;原因二:律诗颈联要求对仗工整,仄起平收,“北”为仄声,“生”为平声。(2)充满信心(自我肯定、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对南宋时局的深深忧虑;不被 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答题思路:本题问字词顺序,古诗有自己的格律要求,首先要从格律 角度考虑。示例1:这首诗

33、是一首七言律诗,一般而言律诗的第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二句的“轻,第四句 的“鸣”、第八句的“倾”的押的是韵母“ing”,“生”和“死”的韵母分别是“eng”和“i”,在写作时会尽量让律诗的 偶数句尾字韵母相同、相似,故从律诗押韵角度看,第六句的尾字应该是“生”,故顺序是“死生示例2: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通俗地说,平声就是一声或二声,而仄声是三声和四 声。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一般情况下是仄起平收,即上句的尾字是仄声,下句的尾字是平 声。颈联尾字北是三声,即是仄声,那么颈联下句的尾字应该是平声,即应该是一声或二声,“生”是一 声,是平声,“死”是三声,是仄声,故生放在

34、尾字位置,顺序是“死生”。(2)本题考查主题情感。(1)结合首联“白袍如雪宝刀横,醉上银鞍身更轻”可知,这里写作者穿着白色的袍子,身前横着宝 刀,喝醉了坐在银色的马鞍上身子感觉更轻快了,具体描写了作者骑马的英伟身姿,表现出一种英姿飒 爽,看出作者对自己充满信心和自我肯定,整个人意气风发。(2)结合第二联“帖草角鹰掀兔窟,凭风羽箭作鸣鸣”可知,这一联诗的意思是紧贴着草丛的角鹰掀开 兔子的洞窟,羽箭凭依着风发出鸥鹰的鸣叫,“羽箭”是人射出的,显然这里写作者的羽箭射出如同鹏鹰一 般,快速有力,羽箭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上战场,这里写出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3)结合第三联“关河可使成南北?豪杰谁堪

35、共死生”可知,这一联诗的意思是山河怎么能够让它分为 南北呢?哪位英雄豪杰可以同生共死。结合背景可知,陆游是南宋人,他一生的抱负就是收复失地,统一 祖国,这里作者对当时国家被侵占、没有人和他一起并肩作战感到忧虑,故表达了对南宋时局的深深忧 虑。(4)结合“欲疏万言投魏阙,灯前揽笔涕先倾”可知,这一联的意思是作者想要写万言奏章进奏给帝王,但是在灯下写之前先已经泪流满面了,为何流泪满面,因为他知道他的进言不会被听取,体现出他不 被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2021江苏盐城.九年级期中)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顾况(727-

36、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 人民疾苦。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嗔:责怪,埋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 去掉水分。15.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16 .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 的形式表现出来,

37、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抖音脚本(部分)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表达效果板桥人渡泉声山溪、木板桥、诗人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茅檐日午鸡鸣茅屋、阳光、人、鸡悠长的鸡鸣声【答案】15. D 16.潺潺的流水声 田园的悠闲和诗人的闲适自在【解析】15. D. “亲自参加”有误,诗人并没有亲自参加劳动,而是参观农家人劳动。故选D。17 .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赏析。“板桥人渡泉声”意为: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诗中画面的声音是潺潺的流水声。“泉声”的 “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茅檐日午鸡鸣”意为: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这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鸡 鸣并不新奇,却使深山

38、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 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恬淡 闲适之意。(2021江苏南通.九年级期中)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明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顾炎武(16131682年),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逐客:这里指作者已流落 在外,就象被放逐一样。18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丰富的情感?19 .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作简要分析。【答案】

39、17.既有对远在他乡的友人的思念,又有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更隐含着深沉的爱国情 怀。18.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遇、眼 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解析】17.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的分析。这是一首赠诗。此诗写出了作者和好友虽天涯沦落,却肝胆相照的友情,写得沉着深挚。这是一首酬 答诗,但与一般应酬之作不同。它在抒写离情别愫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 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切意深,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颇能打动读 者的心弦。诗中“肝胆”指自己的爱国

40、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 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18.本题考查诗歌的风格特征。作答此题,先回忆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或者说沉郁悲怆、深沉凝重等。然后分析本诗这一方 面的风格特征。顾炎武的这首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在晚秋的背景下,抒写着身事、家事、国事的情怀惊 觉秋老,满眼黄花,萧索的色调充溢字里行间;故人天涯,离怀浊酒,悲怆的感慨触手可接;两鬓斑白, 逐客无家,苍凉的情绪弥漫不散;天地变色,神州易主,郁结的哀愁直透骨髓;但肝胆犹存,江山作证, 坚贞的心志更催人泪下。诗人将满腔块垒,诉诸这些交织的形象,熔铸成一首节奏铿锵的五言律诗,展现 出沉郁

41、苍凉、悲壮凝重的风格特征。19 . (2021 .江苏泰州九年级期中)阅读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完成题目。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注】韩绅,诗人的朋友。翻:同“反”,反而。共传:互相举杯。(1)这是首惜别诗,却从上次的分别说起,首联中的“”(时间)、”(空间),两个词突 出二人分别之久、相见之难。(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颔联两句,尤其是“疑”字最为传神,请你结合诗句揣摩“疑”字的妙处。(3)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答案】几度江海/山川(2)“疑”字表达出诗人与友人久别相逢后,感觉不真实,反而怀疑是梦境的

42、心理状态,说明思念心切, 此次相会不易。(3)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由眼前的相聚,想象到明朝的离别,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情。【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意思是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江海:指上次 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2)考查对诗歌炼字的赏析。“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意思是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一个“疑”字, 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表达了作者久别初见时悲喜交 集的心情神态。(3)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更有明朝恨,离杯

43、惜共传,意思是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结处表面上是 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用一“更”字,就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离杯惜共传。在惨淡的 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2021江苏无锡.九年级期中)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20 .联系全诗,概括作者“暂开颜”的原因。21 .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答案】20.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

44、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21.借景抒情、虚实结合(联想想象)。诗人通过主人院中的碧松,联想到晚上可以欣赏明月松间 照的美景,并想象到了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开满园的美丽景色,表达闲适愉悦的心情。【解析】20.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联系诗歌题目中“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可知是朋友新居落成,自己心情舒适;颔联写清光门外,有一 溪渠水缭绕着院子,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诗人心情舒畅;颈联“疏种碧松通月朗”, 院子里种植着几棵松树,晚上可以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可见主人品味高雅,也使人心情好;写诗人和 窦员外”在此间”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也是心情高兴的原因

45、之一。21 .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颈联“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是写院内之景:院子里种植着几棵松树,晚上可以欣赏明月 松间照的美景,院子里还栽种了很多芍药,等到春天到来,芍药花就会开满园子,展现一片生机勃勃景 象,到那时就可以欣赏美丽景色。所以“疏种碧松通月朗”是实写,“多栽红药待春还”是虚写,运用虚实结 合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院内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也表现了作者愉悦悠闲的心情。(2021江苏苏州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答张十一功曹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笛筲竞长纤纤笋,脚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本诗

46、是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803年)春天所作。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因进谏 同时被贬到南荒之地。功曹,是官名。赏笛(yundang), 一种粗大的竹子。哪躅(zhizhu),杜鹃花 科。斗通“陡”。22 .王夫之唐诗评选中说:“寄悲正在比兴处。”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与诗人当时的处境心情相 同,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呈现的画面,并分析诗人的心境。23 .赏析额联下半句中“闲”字的妙处。24 .诗人为何会“斗觉霜毛一半加”?请反复品味,说说你的理解。【答案】22.春山看上去明净异常,春江阔远,江水清澈,可见其中的沙粒,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 啼声处处有,人间却只有茅舍两三家。体现了诗人

47、被贬后内心的孤寂与凄凉,抑郁苦闷。23.“闲”字则 把跳躅花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揭示了出来。24.百感交集,同病相怜的愁绪:被贬而愤懑;未报 皇恩,年事已高的遗憾;对南方气(瘟疫)的忧惧之情:触景伤情,对自身前途的心灰意冷。【解析】22.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首联意思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人间只 有茅屋草舍两三家。描绘了春山、春江、水中沙,还有猿啼、人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 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两三家”,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 寂,展现了一幅荒僻冷落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写下来即可。首联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悲。 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