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十四五规划(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十四五规划(1).doc(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十四五规划一、发展基础与趋势“十三五”期间,市认真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策略,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科技管理职能,落实住建部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和我市科技创新规划相关任务,围绕城市提升、乡村振兴两个基本面,持续推进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和成果应用,在城市提升、乡村建设、住房发展、建筑产业转型、工程监管、智慧住建等领域加强科研开发和工程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发展,行业科技事业加速发展,发挥了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一)发展基础1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坚持把行业科技进步作为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核心动力,围绕支撑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科技研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
2、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科技研发规模和成果稳步提升。立足住房城乡建设工作重心,聚焦行业发展、项目建设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多渠道、全方位组织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组织实施342项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和多个国家、市级重大专项,投入建设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4000余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约9亿元,涌现了一大批建设科技创新优异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市科技进步奖61项。其中全球日均客流量最大(100万乘次)的跨座式单轨工程轨道交通3号线夺得2017年工程顶级大奖全球优秀工程项目奖;轨道交通6号线获得2016年年度杰出工程奖;“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引
3、领了我国高层混合结构建造技术的发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新区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等项目荣获建设科学技术奖。二是技术标准体系日臻完善。以服务行业发展为重点,持续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编制,开展了一系列符合特色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地方标准编制修订工作。修订发布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在10大类专业领域的基础上,新增装配式建筑类、智慧住建类、轨道交通类等9大类城市重点建设领域,科学指导我市工程建设;组织我市相关单位主编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17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65项,组织制订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智慧小区评价标准等具有特色的地方标准253项,
4、覆盖建设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内容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城市人居环境、乡村建设等多方面,其中山地建筑、轨道交通、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处于全国前列。完成了“轨道交通”等14大类标准体系、309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全覆盖复审,废止57项、修订57项,推进关键指标提档升级。同时,建立了以技术法规为统领、标准为配套、合规性判定为补充的技术支撑保障模式,修订发布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有效提升了我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水平。三是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明显。建立健全了“禁限”与“推广”双向并举的新技术推广工作机制,出台市建设领域新技术工程应用专项论
5、证实施办法(试行),规范了无相关技术标准或突破技术标准的新技术专项论证工作。编制发布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对99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或高耗能落后技术产品提出禁限要求,包括施工技术及机具设备、保温及墙体材料等内容。认定推广53项建设新技术,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工程质量安全水平。2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构建协同创新格局,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扎实推动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科技研发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市区、行业社团组织、科研院所、高校、骨干企业多层级的科研组织体系,在科技需求凝练、科研选题、项
6、目评审、项目管理等方面建立了多元主体分工协作的机制。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入融合的科技创新机制,通过主管部门计划布局一批科技研发项目,利用财政资金补助进行撬动,引导行业技术创新方向,带动区县、企事业单位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为相关政策、标准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二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支持打造建设科技相关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3家,涵盖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撑。成立首家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研究院,由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7家单位共同发起,围绕建筑业绿色化、
7、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开展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孵化和产业化。支持互联网企业打造了腾讯微瓴、紫光天工等建筑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程建造云服务,实现建筑材料、工程软件等建筑产品的在线推荐和采购,带动行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发涨。三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科技队伍呈现出人才结构趋向合理、高端人才进一步集聚的良好态势。新增正高级工程师1000余人,副高级工程师4500余人,一级建造师2687人,注册监理工程师增加1802人,注册造价工程师增加1418人;3人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0人当选市勘察设计大师。3重点领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8、的原则,通过科技攻关与试点示范相结合的策略,在基础设施建设、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人居环境改善、行业数字化、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建设行业和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成绩显著。围绕地形高差大、土地匮乏、地质条件较好等山地城市特点,持续强化技术攻关,突破穿山、跨江、深埋等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难点。编制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标准等系列标准,形成“山地城市大断面浅埋立体交叉地下轨道交通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等系列科技成果,推动建成全国跨径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斜拉桥(主跨340米),自主研发成功的爬坡能力
9、强、转弯半径小的山地城市轨道车辆As型列车已投入使用且运营良好,率先攻克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难关,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跨线直快列车载客试运营。依托科技成果,中心城区新增大桥3座、穿山隧道4座、城市道路通车里程2605公里、轨道线路通车168公里,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26.9公里,基本形成“五横六纵一环三联络”快速路网结构,促进了“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发展格局形成。二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扎实推动。立足建设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建立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推广的政策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政策制度基本
10、完善。通过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围护体系、机电管线、工业化内装体系及相关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质量检测等方面技术研究与创新应用,基本形成了涵盖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适用于低层、多层、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编制发布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等30余项装配式建筑的地方标准、图集和技术文件。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约1500万平方米,建成国家级产业基地6个、市级产业基地28个,预制构件年产能达255万立方米、钢结构构件年产能达241万吨、内隔墙部品达2425万方,年产值达1000亿元。三是绿色建筑发展成绩突出。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能效提升、绿色建筑材料研发、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合同能
11、源管理等建筑节能绿色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批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取得研发成果1200余项,获得专利近800项,形成了年产值约400亿元的产业集群,引导建材产业实现了升级换代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编制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系列标准,研究形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升技术”“水源热泵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运维管理技术”等系列科技成果。新建城镇建筑设计阶段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比例达95.61%,竣工阶段绿色建筑比例达57.24%;实施高星级绿色建筑1730.72万平方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5695.15万平方米,建成节能建筑约2.61
12、亿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574.52万平方米;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79万平方米,实现改造项目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的目标,显著改善建筑室内环境品质。四是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重点攻关海绵城市建设、滨水生态修复及品质提升、黑臭水体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关键技术,编制发布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技术标准既有建筑增设电梯技术标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滨江步道技术标准等系列标准,研究形成“面向功能完善和环境品质提升的山地类型老旧居住区更新改造策略与方法”等系列科技成果,开展试点示范,引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建成海绵城市421平方公里、“清水绿岸”河段91.3公里、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2万公里,
13、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77个、1434万平方米,15.5万户居民旧房换新颜,科技赋能加速推进住有所居。建成山城步道172公里,形成集“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山林步道”为一体的山城步道网络,中心城区城市慢行环境进一步改善。景区有力推进、文化艺术湾区启动建设、十大公共空间项目加速实施,不断优化整合岸线业态功能,提升岸线休闲观光功能。五是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围绕全过程BIM技术应用、工程项目数字化建造、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建筑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行业大数据应用、智能建造产业培育等方面,开展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研究。编制形成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
14、准城乡建设领域基础数据标准建设工程档案信息数据采集标准等系列标准,健全了行业数字化相关标准体系。以电子签名签章技术为基础,在全国率先开展工程项目数字化试点,培育了建筑业互联网平台。打造BIM项目管理平台、智慧工地、智慧小区、“智慧住建云服务平台”及行业大数据中心等系列智能化应用平台,推动BIM技术在1300多个项目中的应用,启动建设智慧工地3330余个、打造智慧小区244个、创建智慧物业小区756个,采集19万个项目、2万余家企业、200余万从业人员,各类数据约30亿条。六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丰硕。坚持发挥科技创新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重点开展适宜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地区的房屋安全鉴定、抗
15、震加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特色适宜技术推广等研究。编制发布市农村公共照明建设导则市美丽庭院创建导则等系列标准,研究形成“基于地域特色的装配式农房标准化设计与示范”等科技成果,支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等方式,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29万户名,整治提升农村旧房22.8万户,安装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35万盏,建设美丽宜居村庄300个,创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50个(含22个深度贫困乡镇大美乡村示范片),培育特色小城镇35个,培训农村工匠1.3万余人,大力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4科技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重点,积极开展与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
16、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第21届中日住宅建筑交流会”、“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等重大国际交流会议,以及“建筑产业现代化高端学术论坛”、“智能建造暨建筑业大数据应用高端论坛”等区域性技术研讨会20余场次,100余位院士专家作了主旨演讲,传递了国内外建设科技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成功举办3届“智能产业博览会智能建造智慧居住专题展”、“第七届国际绿色低碳城市与城市建设成果博览会”等10余场国内大型展会,展示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新技术、新成果,吸引40多个国家、数百家500强企业以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建设同行参与,累计参观人次1000多万。组织建造2035策略研究项目启动会暨院
17、士行系列活动,14名院士齐聚指导建设技术发展。与腾讯公司、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加强交流合作,切实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但与国家及行业发展要求相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在获得现实利益的条件下,不愿在自主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存在“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现象,主动创新意识不强;二是科技创新政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政策激励力度不够,科技创新平台辐射范围有限。三是科技创新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投入仍显不足,还未完全形
18、成科技投入与企业受益的良性循环,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缺乏动力,制约企业科技创新建设。四是建筑业生产方式仍较为粗放,支撑行业发展的创新内动力不强,对投资拉动、规模增长的依赖度仍较大。五是建设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仍存在差距,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力度不足,行业科技成果应用较少。(二)发展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动经济带发展、大开发、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国家策略的实施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市城乡建设已由增量建设为主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亟待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日趋重要,城乡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迫在眉睫;穿
19、山跨江、高低落差大、土地资源匮乏等典型山地城市特点,对行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住房城乡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支撑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1“碳达峰”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建设领域的节能降碳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统领,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建设的全要素、全过程,在高质量绿色建筑与绿色城区、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形成更多创新成果,以科技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在规定时间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2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建筑业是拉动
20、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亟需以建筑工业化为载体,数字经济、新材料、新技术等科技创新为新动能,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促进建筑信息模型(BIM)、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工程建造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3住房城乡建设高品质生活的新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围绕轨道交通、道路缓堵保畅、城市更新、城市提升、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等民生工程,打造放心工程、惠民工程,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区域、建筑以及
21、环境的功能和品质,补齐短板,推动宜居、宜业、宜文的高品质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4韧性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公共突发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也暴露出城市和建筑在应对气候变化、洪水、滑坡等突发事等城乡灾害风险上存在的短板,应以科技为手段,强化协同感知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完善城市建设应急保障技术,大力支持城市体检和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立城市安全、应急管理和风险防范系统,提高城市灾害防控和风险管理能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
22、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策略,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引领作用,助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山地城市地域特点,突出资源禀赋和民俗习惯,加强地区适宜性技术研究,契合我市气候条件、水文地理环境、文化经济技术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生态资源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推动建设科技工作落地实施。2坚持应用导向。坚持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应用示范为导向,聚焦行业热点、难点,服务行业需求
23、,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发挥示范工程引领作用,加大建设科技对工程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业竞争力和行业生产力。3坚持重点突破。立足推动项目建设,重点围绕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城市水系统、基础设施、韧性城市建设、城市更新、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攻关与推广应用,以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为龙头,促进建设行业整体技术进步。4坚持开放合作。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资源整合,加速多行业、多学科的融合,实施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探索交流、深度合作新模式,支持和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开放合作,激发对外开放新活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行业创新发展和产业链现代
24、化水平。(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要素的结构性配置。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形成一批高水平企业创新平台,孵化一批建设领域科创型企业,科技投入、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绿色建筑、智能建造、跨坐式单轨交通等领域技术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全市建设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引擎。2具体目标。到“十四五”末,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其中研发投入增长10%15%,开展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不少于300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较大突破,攻克重大关键技术不少于10项,推广应用新技术5060项
25、。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制修订工程建设标准不少于80项,培育有能力编制团体标准的社会团体35个,地方标准互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培育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及创新型示范企业810家,建成以大学智能建造领域重点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中心集群,科技转化应用试点单位56家,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项不少于60项,完成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不少于30项。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三、重点任务根据“十四五”期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总体部署,立足建设行业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实际应用为核心的特点,通过项目提需求、科技促建设,强化应用导向,因地制
26、宜地明确了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绿色建筑品质提质增效、城市水系统健康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发、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城市更新技术提档升级、乡村建设适宜技术推广共8大科技重点任务,引领行业发展。(一)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策略为指引,结合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及城乡绿色发展需要,研究我市建筑领域2030年“碳达峰”实施路径,重点围绕建筑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建筑能效提升技术等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我市新建建筑能效水平稳步提高、超低能耗建筑实现示范应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有序推进、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提高、建筑用能总量增速放缓、部
27、分领域用能强度下降,建筑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清洁化、低碳化,为我市建设领域2030“碳达峰”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专栏1 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1绿色低碳技术体系重点研究适宜地区建筑领域2030年“碳达峰”实施路径和节能低碳技术体系,建筑领域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建筑领域碳排放计算边界,基于“碳达峰”及“碳中和”的建筑能耗总量分析预测等。研究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预测、控制、核算、评价及数字化监测体系等技术,低碳建筑、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技术体系。开展适宜地区的低碳(零碳)建筑关键指标、技术和适宜路径研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绿色施工(高效施工)关键技术创新研发与推广应用,高性能绿色低碳
28、建筑材料研发与设施设备。研究绿色低碳建材评价技术体系,完善低碳产品标识制度。研究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建筑的相关政策和联动机制。探索建筑领域碳交易市场机制。2建筑能效提升技术结合地区夏热冬冷气候特点,以被动式节能技术、主动式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运维管理为路径,开展居住建筑节能75%、公共建筑节能78%的关键技术与技术集成优化研究,完善居住建筑节能75%、公共建筑节能78%等设计、审查、验收系列技术体系,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研究。研发适宜我市的结构保温一体化、保温隔声一体化等兼顾安全、可靠、耐久的新型高性能保温隔热隔声材料,高性能门窗、新型遮阳装置等技术、工艺、部品,高效
29、节能通风、预冷、空调、供暖等高性能技术产品,公共建筑精细化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调适成套技术和建筑设备系统运行控制策略。开展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既有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体系研究。开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研究,公共建筑精细化节能改造和精准用能调试技术等,完善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监测管理及能源消费数据共享机制。开拓我市建筑领域清洁能源发展路径,分地域开展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适宜性应用研究,研究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和多元化利用,太阳能与地热能复合系统应用技术,适应区域多能互补的高效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探索“光储直柔”建筑技术体系。(二)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以大力发
30、展建筑工业化为指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手段,持续开展适宜山地城市的房屋建筑工业化建造、市政工程工业化建造、工业化建造标准化集成化设计与部品部件生产、工业化建造施工安装工艺和质量检测、工业化装修、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等技术应用研究,因地制宜地推广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技术、推动实现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形成技术先进、绿色环保、协调发展的现代建筑产业体系,持续助力西部现代建筑产业高地与技术高地打造。专栏2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1房屋建筑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结合山地城市特点,开展安全、经济、适用的房屋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路线研究,建立完善市适宜装配式房屋建筑技术体系。研发高性能混凝土
31、、高强钢筋、预应力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系统中的集成应用,以及相关部品部件产品和关键节点技术;研发装配式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住宅技术体系,以及相匹配的水平楼板、围护墙、内隔墙部品部件产品和关键节点技术。开展装配式农房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系统,以及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部品部件产品和关键技术研究,形成适应市实际特点的预制部品部件轻量化技术体系。2市政工程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开展山地城市市政工程工业化建造技术研究,针对运输条件差的特点,在轨道交通、桥梁、管廊、道路、隧道等市政工程领域形成适宜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标准体系及评价体系,在高性能新材料及不同材料构成的组合结构研究上实现工业
32、化建造应用的突破。重点就轨道交通工程的地下区间管片、高架桥梁、整体道床,明挖车站的站台板、轨顶风道、隔墙、高架车站等主体结构,桥梁工程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墩柱、盖梁,道路工程的过街通道、人行道板,管网工程的检查井、雨水口,综合管廊工程的缆线管廊和过街预留管线通道,以及隧道工程的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进行研发。3工业化建造标准化集成化设计与部品部件生产关键技术针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开展标准化集成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形成基于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管线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的设计组织模式和标准化、通用化的功能性集成部品部件产品。开展设计标准化选型技术研究,建立建筑结构、机电管线、工业化装修标准化产品库
33、,形成可在建筑方案设计和深化设计中直接选择使用的功能化模块图库及标准化设计导则。开展标准化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流程管理的研究,逐步降低部品部件生产成本。基于BIM数字技术建立通用部品部件构件库,形成通用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选型要求,实现部品部件少规格、多组合的正向设计目标。4工业化建造施工安装工艺和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结合山地城市特点,针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开展工业化建造施工验收关键技术,装配式建筑精益化施工相适应的施工组织方式、现场管理制度,以及施工工艺、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等开展研究。开展工业化快速建造技术研究,研发适应于工程项目土建、安装和装修工程穿插施工的管理模式。重点对支撑模板体系、部品部件
34、安装精度控制、结构节点连接等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开展专项技术研究,研究装配式建筑检测成套技术、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措施,提升装配式建筑成型质量。5工业化装修关键技术开展工业化装修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研究,建立适宜市推广应用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品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展工业化装修技术应用推广,针对集成吊顶、集成地面、集成隔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等装修部品进行材料构造、施工工艺适应性研发。开展工业化装修标准化设计研究,研发应用整体卫浴、集成厨房等标准化功能模块部品。开展设备管线一体化集成装修、成品住宅中管线分离技术、工业化装修检测技术及基于性能的质量评价体系、数字化技术在工业化装修中的应用研究,提高
35、工业化装修施工效率。6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协同发展关键技术开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5G等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建设领域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的融合应用,建立以BIM技术全过程应用为基础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开展BIM正向设计技术研究,建立BIM设计协同能力和数据有效传递模式,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协同,并推动设计模型向施工运维环节的应用;基于设计交互的BIM模型,开展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线和软件系统管理平台研发,以及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识别等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研究部品部件的工厂化自动生成和产品质量可追溯。加
36、强BIM技术在施工环节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围绕人机料法环重点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设备的感知、识别、分析、判断和数据决策开展研究;研发基于BIM技术开发项目管理软件,以项目参建作业主体协同作业和数据共享为基础,研究工程管理行为和施工作业行为的数字化。研发一批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设备、智能检测设备,重点开展智能工程移动机器人自主环境感知和场景认知,基于区块链的工程质量安全与管理,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工程知识管理软件自动化等技术研究。研发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级项目管理平台,打通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过程的数据壁垒,以及政府和企业的数据通道,建立
37、项目实施全过程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对于政府监管、行业治理和企业管理的支撑服务作用。(三)促进绿色建筑品质提质增效以绿色建筑品质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需要,开展高品质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绿色建筑健康性能综合提升、绿色建筑运维管理提升等方面研究,充分发挥绿色设计引领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我市绿色建筑规模持续扩大、绿色建筑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成熟,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品质质量和人居环境等明显提高。专栏3 绿色建筑品质提质增效1高品质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市高品质绿色建筑策划、设计、建造、运行及后评估全生命期的技术体系、评价体系与技术路线,开展建筑绿色
38、化、工业化、智慧化融合发展的高品质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结合气候、功能、结构等特征开展居住、医疗等类型建筑的韧性建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新建住区高标准服务设施配套设计方法和全龄友好、空间宜居、环境优美的营造技术,绿色保障性住房适宜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既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体系、技术路线和管理机制等研究。开发安全、可靠、耐久的适用于更高标准节能建筑的外墙保温技术;节能建筑部品部件与建筑物同寿命研究。构建绿色城市标准化技术支撑平台,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体系,不断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2绿色建筑健康性能综合提升技术针对地区夏热冬冷气候特色,开展建筑自然通风、采光、遮阳、除湿等绿色健康
39、技术研究,室内空气、水质、噪声等综合环境提升研究。研发提升建筑舒适性、健康性、卫生防疫及绿色宜居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高品质住宅形态研究。开展以提升既有建筑绿色健康性能和人居环境品质为导向的技术研究。3绿色建筑运维管理提升技术完善绿色建筑运行技术与管理体系,研究建立高效的节能约束与激励机制,探索有效的绿色建筑运维管理体系,研究绿色建筑运行监测关键性能指标体系、绿色建筑性能后评估体系与方法。研究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备自动控制、建筑性能自动预测和诊断分析、绿色建筑性能监控中的集成应用技术,开展绿色建筑性能在线监测与管理平台建设。研发基于BIM的绿色建筑全过程运营关
40、键技术,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大型交通枢纽建筑、数据中心高效运营关键技术等。研究绿色建筑性能保险政策与推行机制。开展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鉴定评估、修复等相关研究。(四)完善城市水系统健康体系以构建“绿色、低碳、安全、共享、创新”的健康城市水系统为指引,结合山水滨江特色风貌,重点围绕城市水系统健康及安全风险防控、城市水系统碳中和、海绵城市(雨水管控)建设技术、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城市水系统数字化、城市水环境综合改善等技术领域,加强城市水系统技术研发,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广适宜的水环境提升、水安全保障、资源能源利用、碳中和技术及产品设备等,促进城市水环境稳定提升,推动城市水系统健康发展及人居
41、环境持续改善。专栏4 城市水系统健康体系1城市水系统健康及安全风险防控研究城市水系统健康目标体系、指标体系及技术措施体系,完善城市水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评价技术,研究城市水系统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开展城市水系统健康发展规划设计研究及生物安全评价,探索雨水水量水质分类管控技术体系,构建不同维度、多重指标的可持续性、韧性的城市健康水系统。2城市水系统碳中和技术研究城市水系统全过程碳足迹,重点从城市节水、节能降耗、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等方面,构建城市水系统碳中和技术体系。开展碳中和污水处理运行技术、污水收集系统及雨水管控系统碳减排技术、污水再生利用及污水源热能势能利用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
42、究,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3海绵城市(雨水管控)建设技术以“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雨水管控目标为指引,研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路径,完善雨水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利用及海绵设施系统效能评价技术。研发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市政雨水管渠系统、超标径流行泄系统及洪水排放系统统筹协调技术,研发路面行泄通道与市政雨水管渠、海绵设施与生态景观统筹协调技术。开发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及雨水利用技术,开展建成区海绵化更新改造及成效评价技术研究,优化海绵城市评价方法促进海绵城市建设质量提升。4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以助力深入打好碧水保卫策为目标,以污水系统持续提质增效为
43、指引,研发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能效提升及系统效能评价技术,研究城市污水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运行效能协调提升及污水系统韧性提升技术。开展源头(溯源排查整治、施工全过程污染物控制等)、过程(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溢流污染控制、破损和渗漏排水管网病患排查整改修复技术)、末端(污水厂环境协调性及土地集约化利用、尾水排放水质提升、污水系统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处置技术)的泥水收集、处理水平强化技术研究,开发污水系统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促进城市污水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5城市水系统数字化技术以城市水系统智能化为目标,研发基于信息化的城市水系统健康关键指标监测技术、城市水系统安全风险预警预报技术、
44、城市污水系统效能提升的决策支持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开展“城市水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提升山地城市水系统运行、维护及安全操作水平。6城市水环境综合改善技术以城市水环境长治久清为指引,聚焦清水绿岸的总体目标,研发基于“按效付费”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开展源网厂河一体化研究。研究城市水体自净能力提升(城市水体生态修复及生态补水等)、内源污染治理、消落带治理提升、岸线生态保护与修复、涉水设施洪涝统筹保护、岸线水土流失防治及岸线生态景观提升技术,提升城市水系生境与景观品质。(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发以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指引,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结合山地
45、城市地域特点,重点围绕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技术、城市管线与综合管廊建设运维关键技术、基础设施智能化技术等开展科技攻关,推动建成系统完备、适用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助力我市新城建发展。专栏5 城市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发1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着力开展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推动轨道“四化”(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引领行业、安全可靠的轨道交通技术体系。聚焦双城经济圈建设,完善“四网融合”(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配套技术支撑体系及管理体系研究,重点开展市域铁路、城轨快
46、线技术与设施设备研发应用。聚焦国家双碳策略,开展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研究,重点推动工业化建造、绿色建造技术研发与示范。聚焦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重点推动智慧车站、智能建造、全自动驾驶、云平台等技术研发与试点示范。聚焦山地特色,针对深埋车站、中低运量、大纵坡、小半径等特点,开展轨道交通建造技术、制造技术研究,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建设技术、建立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体系,开展系列工程建造与轨道装配研发应用,加强TOD模式研究,TOD开发与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研究及应用推广。聚焦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提升和降本增效,开展涵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管理等全过程生命周期研究,推动轨道交通一体化换乘、线网互
47、联互通、轨道服务设施提升,不断提高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水平。2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与周边设施协调性的规划及建设技术、多功能道桥隧建设技术、地下道路中长距离规划建设及运维技术、道桥隧装配化智能化设计及建设技术、城市管线与桥梁隧道合建共建关键技术、市政配套设施穿山跨江建设技术,江底隧道建设技术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快速修复技术,既有建成区不中断交通改造技术,山地城市互通立交指标与路网通行能力匹配技术、保通要求下的道路桥梁改造技术,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一体化更新改造关键技术,及基础设施多功能新材料的研发应用等。3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技术强化地下空间资源化理念,开展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
48、体系、地区的地下空间资源属性与应用发展规律研究,统筹完善各类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技术,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与综合利用。开展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现状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地下空间现状信息数据库建设技术研究。研究地下空间横向和竖向、地下与地上空间之间的互联互通规划建设技术,多地区、多项目、多功能地下空间协调规划建设技术,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相互衔接融合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开展浅层地下空间多功能集成开发技术研究,开展山地城市公轨两用地下空间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建立深层地下空间设计施工运行一体化技术体系,重点开展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技术研究。研究地下空间工程建造、运营维护与风险防控等方面技术;研究基于物联网的超深地下空间建造信息化管控技术,探索超深大型地下空间精细化信息化建造,提高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开发的安全性、前瞻性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效率。4城市管线与综合管廊建设运维关键技术探索建立城市管线规划建设协同监管平台技术体系,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开展山地城市“路窄网密”条件下的综合管线规划设计及运维技术、管线迁改制度与技术、城市架空线下地技术、老旧小区管线综合改造设计与维护技术、非开挖修复技术、城市地下管线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与技术研究。大力发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