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演唱《大家来劳动》课教案设计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演唱《大家来劳动》课教案设计2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演唱大家来劳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模拟不同的节奏声响,掌握三种不同的节 奏用整齐、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劳动的激情,音乐性地表现 劳动场景。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听唱法学会歌曲,通过自主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更好的表现歌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表演的乐趣,自信而积极地参与打击乐 器伴奏以及创编活动。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整齐、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作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完整清晰地演唱歌曲和的节奏练习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听唱,练习,启发引导,比赛,合作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做律动,师生问好。二、聆听
2、导入节奏练习快乐的音乐课又开始了,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但是老师有要求, 希望大家安静地听,听听歌中唱的什么内容?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歌曲唱了什么内容,要向谁学习?七、小结老师总结课堂内容,学生谈谈收获,再次唱着大家来劳动走出教室。【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抓住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 强的身心特点,利用他们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体态律动、 微课、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整节课我以 “劳动”创设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各要素,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运用达尔克洛兹和柯达伊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参 与、体验、比拟、合作的方法,获取新知,并进行音乐再
3、体验,把“听、 唱、动、奏、忆、创”全部融入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更加深 刻的感知到歌曲的节奏、节拍、旋律、音高、乐句等音乐要素,并初 步认识了二拍子和乐句间旋律音高的不同,了解了音的高低,建立了 音高概念,培养了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教学的最后环节开展了 多声部演奏演唱教学,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两个声部的演奏与两个声 部的演唱的多声部合作,因此在前面的教学环节我就做了大量的铺垫, 首先是体态律动和踏步同时进行的体验活动,然后是律动与演唱同时 进行的音乐活动,再是歌曲中衬词的学习,最后加入木鱼和碰铃演奏, 二声部“嗨-哟0”号子伴唱来进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多声部 合唱,层层递进,由易到难
4、,水到渠成,学生的初次合作也很成功, 在合唱中感受到了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培养了合唱意识,为中 高年级进行多声部合唱打下了基础。2 .老师也是一个喜欢啊劳动的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小朋友,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大屏幕展示不同的劳动节奏.(看插图一一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一一擦桌子一一擦桌子发出T什么声音CaCa)(1)出示XX边做动作边读节奏(看插图一一修桌子一一修桌子发出了什么声音一一叮叮叮)(2)出示XXX边做动作边读节奏(看插图扫在扫在发出了什么声音涮-)(3)出示X 边做动作边读节奏3 .三组合作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表演的真棒,下面我们进行劳动大合唱, 第一组的小朋友来表演擦桌子、
5、第二组的小朋友表演修桌子、第三组 的小朋友表演扫地。记住自己的任务了吗?劳动大合唱开始喽。擦桌子:擦擦I擦擦:|修桌子:叮叮叮I叮叮叮:扫地:刷一|刷一:|师清唱歌曲来为他们加油鼓劲(分句唱)三、新授歌曲.学读重点歌词师:小朋友们,刚刚在劳动的时候,范老师是怎么为你们加油的?学生:嗨哟加把劲呦,嗨哟里格嗨哟嘀嘀。师: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喊着劳动号子为自己加加油?我们喊着这样的口号为自己加油是不是感觉特别带劲,象这样整 齐有力的口号我们把它叫做劳动号子。1 .有节奏朗读歌词(1)初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2)师范读歌词,让学生说出第二句和第四句歌词节奏的不同 之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主观
6、能动性。嗨哟里格|嗨哟|啼一 |嘀0嗨哟里格I嗨哟I嘀0 I嘀0(3)让学生用有力度和愉快的声音来读读歌词。2 .学唱歌曲(1)听录音范唱(2)生轻唱师:刚才我们轻轻的唱给自己听了一下,现在请小朋友们唱得响 亮一点,把你动听的歌声送到同桌的耳旁。把你的声音送出来,送给窗外的小鸟,让他们也听到你的歌声, 好吗。(设计意图:防止学生唱“劳动号子”风格的曲子扯着嗓子喊唱).音色处理(师用二种不同的速度及力度表现扫地,让学生选择哪种方法会 把地面拖得更干净。用可以帮助劳动的感觉来演唱。(有力、精神饱 满)师启发学生一一哪种方法能把地面拖得更干净?(我们要用精神饱满的,坚定有力的情绪来唱这首歌曲,那现在
7、 我请小朋友们就带着这样的情绪来唱唱这首歌,加上你喜欢的动作).接龙练习,分组练习歌曲!四、拓展练习打击乐伴奏.老师伴奏听了你们的歌声,老师想为你们这些爱劳动的孩子们伴奏,介绍 木鱼。请小朋友们听听响板是怎么给这首歌曲伴奏的。(老师示范).学生实践用木鱼,碰玲给歌曲伴奏。1 .分组练习有的同学唱,有的同学跳舞,有的同学伴奏五、创编歌曲同学们唱的动非常好,这里有一群劳动的人们,我们为他们的劳 动场景创编歌曲怎么样?(大屏幕显示秋收,植树,捕鱼,除草的人)学生自由创编,分组展示。六、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很能干,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后,我们还 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大家能做
8、到吗?齐喊口号:我爱劳动,我快乐!在音乐大家来劳动的伴奏音乐声中,哼歌演唱,走出教室。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演唱大家来劳动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所有的音乐 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 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使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 审美体验,从而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 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材分析】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 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整齐,
9、以四分音符、八分音 符为主,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模仿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 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因近些年来,在 儿童歌曲中大多常见活泼欢快、优美抒情的歌曲,这种劳动号子般的 歌曲在教科书中出现得较少,孩子们需要通过演唱对这种音乐情绪进 行体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两个多月,基本掌握了四分音符、八分音 符、二分音符、基本的节奏型和柯尔文手势,但对于节拍从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没有学习,稳定拍感也不强,多声部的合作意识比 较薄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经验也很少。大家来劳动这首 歌采用劳动号子般的创作手法,节奏整齐,旋律铿锵有力,很容易使 学生联想到
10、劳动的场景,所以更易让学生乐于演唱和表现音乐。但如 何把歌曲唱好,并在歌曲学习中感受音乐的音高、节拍、乐句和情绪 等,就需要根据他们好玩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创设丰富的音乐 情境、音乐律动等,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不断的体验、理解和运用, 以此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学习歌曲大家来劳动,培养学 生的合作意识,能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爱劳动”的音乐形象,感受劳 动的欢快情绪。2 .过程与方法:采用达尔克洛兹律动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 以情境创设、律动游戏、柯尔文手势、音乐记忆训练、多声部活动等 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歌曲的节拍、节奏、音高、乐句、情绪、曲式等 音乐要素
11、,培养学生的稳定拍感和多声部合作意识。3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的节拍、音高、 乐句、旋律、情绪等音乐要素,并初次合作演奏木鱼、碰铃,进行多 声部合作演唱,为以后多声部演唱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重点】能用有弹性的声音和恰当的力度演唱大家来劳动;能在体态 律动活动中体验稳定拍、乐句、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学难点】能在律动游戏、摆曲谱、听辨音乐等活动中体验乐句之间旋律、 音高的不同,准确演唱第二、四乐句,并辅以柯尔文手势学唱“lami do”三个音符;还能进行多声部音乐实践活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钢琴、木鱼、碰铃、课件、音符卡片、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一听音
12、乐劳动最光荣做动作入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边听音乐边做 动作,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导入歌曲,律动感受歌曲的特点1 .感受歌曲的节拍与情绪:引导学生随音乐踏步律动做“劳动”, 体验二拍子音乐特点,探索音乐空间感。2 .感受歌曲乐句:全班学生随音乐律动,在四个方位的变换中感 受歌曲的四个乐句。设问:你感受到这首音乐有几句呀?生再次体验 乐句并回答。3 .感受歌曲的歌词:边律动边听辨,歌曲中哪两句的歌词是相同 的?【设计意图】巧用达尔克洛兹律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体态律动, 由浅入深的体验歌曲的乐句、节拍和情绪。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尝
13、试探索音乐的空间感。熟悉旋律,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三、学唱歌曲第二、四乐句.出示相同的两句歌词,有节奏的读一读。1 .师唱旋律,生听辨旋律的高低。设问:这两句歌词相同,那旋律相同吗?哪一句的音调高一些?板书:2 .柯尔文手势辅助唱准“la mi do”三个音。3 .师生接唱歌谱,并辅以柯尔文手势。4 .出示休止符卡,利用卡片和形象的手号学习休止符并准确表现。 板书:5 .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词。【设计意图】运用柯达伊教学法,通过师生唱谱辅以柯尔文手势、 学生随图谱背唱歌谱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感受、表现音乐 中建立音高的概念,了解旋律的走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和内 心听觉,也解决了歌
14、曲的难点。用摆图谱帮助学生清晰地看到第二乐 句和第四乐句虽然歌词一样,但旋律音高不一样,第二句音调比第一 句音调要高,并学唱了 “la mi do”三个音。利用休止符卡和有趣的 手号学习休止符,学生不仅能准确表现休止符,还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四、完整演唱歌曲.师范唱全曲,生拍手拍腿为老师“加油”,体验二拍子强弱。1 .学习二拍子。设问:为老师“加油”时拍击的感觉一样吗?哪 些节拍强一些?生回答并板书表示二拍子的卡片和拍号。2 .边听歌曲边拍击节拍,体验二拍子的强弱和歌曲的情绪。3 .跟琴学唱,及时纠正演唱中出现的问题。4 .随歌曲伴奏有弹性地演唱。5 .体态律动,完整演唱歌曲。【设计意图】初步养
15、成一年级的学生聆听音乐和感受音乐的习惯, 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声势律动中体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并利用 音乐卡学习二拍子,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歌唱的同时用脚 步踏着节拍做着劳动的律动动作,为接下来的多声部演唱做好铺垫。五、多声部活动.认识木鱼和碰铃,听辨音色。1 .播放微课,学习木鱼和碰铃的演奏方法。2 .出示演奏谱,练习演奏。3 . 一局部学生演奏乐器为歌曲伴奏,一局部学生和老师演唱歌曲。4 .老师加入二声部“嗨-哟0”号子伴唱,一局部学生演唱歌 曲,一局部学生演奏乐器,。5 .多声部合作演唱演奏,一局部学生跟老师演唱“嗨-哟0”, 一局部学生演唱歌曲,一局部学生演奏乐器伴奏。【设计意图】在活动过程中,表达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认 知,引导学生进行多声部合作演唱和演奏,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 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 合作能力。六、拓展练习,听辨二拍子.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边拍手边感受音乐的强弱规律。1 .生听辨并回答,师小结,再次引导学生体验、认识二拍子。【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听辨不同拍子的歌曲,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也进一步加深对二拍子歌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