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金露.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508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金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金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金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金露.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2 年 12 月 枣庄学院学报 Dec 2012 第 29 卷 第 6 期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Vol 29 NO 6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教 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研 究 金露,马莹,夏万军 ( 安徽财经大学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 安徽 蚌埠 233030 ) , 。 摘 要 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评价 是其中不可 或缺的环 节 本文在 前人研究 的基 础上 , 针对以往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 从基本素质 、 教学 、 科研 、 人才培养 和社会责任 5 个方面 , 建立 了高等院校教师的

2、评价指标体系 。 此外 , 本文采用了学 生评价 、 学校 评价 、 同行评 价以及 自我评 价四种评 价主体 对被 评价者进行打分 采用专家打分法制定各指标的相对 权重 , , 在此基 础上结 合层次 分析法 , 计算 出各指 标的权 重 。 通过 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 使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更 全面 科学 , 、 、 合理 。 关键词 高校教师 ; 评价指标体系 ; 德尔菲法 ;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7077( 2012) 06 0094 07 高校 教师 评价 指标 体系 , 并 根据 各指 标的 高等院校 是人 才 培养 、 知 识 创

3、新 和 科 特性 , 运用 德尔 菲法 和层 次分 析 法为 研究 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 高校师 资队伍的质 量 方法 , 为各指标设计权重 。 此外 , 根据 各指 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 如何科学准 确 标的特点 , 详细制定了计 分细则 , 并在 传统 评价人才 、 树立科学的人才 观 , 建立以能 力 指标 计分 规则 的基 础上 , 采 用统 计学 的相 和业绩为导向的 、 科学的人 才评价机制 , 越 关原理 , 对不合理的计分方 法加以改 进 , 使 来越引起政府 、 学 校和广 大教 师的 关注 。 指标得分结果更合理 。 建立高质量的教师 队伍以及科学合理 的评 希望根据

4、 本文 的 研 究 , 可以 形 成一 套 价指标是目 前 高校 面临 的 重要 问题 之 一 。 适合 我国 高校 教师 的评 价指 标体 系 模型 ,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 套完整的科学评价 教师 确保 正确 的选 拔和 鉴别 人才 , 改 善教 学方 的体系 , 现有 的 评价 体系 中 还存 在诸 多 问 法 、 提高 教 学 质 量 , 使 高 校 教 师 队 伍 在 良 题 , 主要体 现 在 : 评价 目 标不 明 确 , 评 价 体 好 、 健康 、 和 谐的 环 境中 , 充 分发 挥 其积 极 系不完善 , 评价 主 体单 一 。 这 些 问题 导 致 性和创造性 , 为社会培

5、养优秀的人才 。 果 , 无法调动 教 师的 积极 性 和有 效地 促 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 。 大多数高校教师工作基 本囊括了 教学 本文在前 人研 究 成果 的 的基 础 上 , 集 和科研两大方面 , 因此笔 者认为 , 高校 科研 合了学生评价 、 学校评价 、 同 行评价以及 自 人员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 立应该从以 下几 我评价四大 评价 主 体 , 综 合 了定 性 评价 指 个方面入手 : 1 基本素质 。 基本素质是 标和定量评 价指 标 两种 考核 方 法 , 从基 本 为人的根本 , 作为高校教 师更是不可 或缺 , 素质 、 教学 、 科研 、 人才 培 养以 及 社会 责

6、 任 主要包括品德素质职业素 质以及专业 素质 收稿日期 2012 09 18 基金项 目 安 徽 省 软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2011YJSCX082 ) 的阶段性成果 。 ( 项 目 编 号 : 11020503040 ) 、 安 徽 财 经 大 学 研 究 生 科 研 创 新 基 金 ( 项 目 编 号 : 作者简介 金露 ( 1988 ) , 女 , 江苏常州人 ,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 应用数学 学院统计 系统计学 2010 级研 究生 , 研究 方向 : 经 济统计 。 马莹 ( 1988 ) , 男 , 安徽全椒人 ,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系统 计学 2010 级

7、 研究生 , 研究 方向 经济统计 : 。 夏万军 ( 1970 ) , 男 , 安徽蚌埠人 安徽财经 大学统计与 应用数学 学院副教 授 经济学 博士 硕 , , , 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系统分析 经济统计 , 、 。 94 5 个 方 面入 手 , 设 计适 合 我 国教 育 制度 的 0 1 了我国高校教师评 价体系达不到应有 的效 1 高校科研人员评价指标选择 2 3、 4、 5 。 金露,马莹,夏万军 ,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三个方面 对于 教师 的 评价 , 基 本素 质 具 。 2 。 教师是否有 钻 研精 神 在专 业 领域 是否 有 有特 殊 的 权

8、 利 即 一 票 否 决 权 教 学 自己独特的见 解以及是否有开 创 性的研究 教学是教师 的基 本 职责 , 对 教师 教 学情 况 考察是评价 教师 的 重要 方面 , 也 是 高校 科 研人员评价过程中不可忽 视的维度 。 教 学 评价是对教师教学 工作进行全方面了 解评 论后 , 对现在或潜在的价值作 出判断 , 是 衡 量教学工作 的重 要 手段 , 也 是提 高 教学 质 量 、 促进教 师自 我 完善 的关 键 措施 。 教 学 环节评价具体从四个方面考 察 : 教学 准 备 、 教学过程 、 教学 成 果以 及教 材 编写 。 3 科 研 。 科研是教师除教学工作 之外的另一

9、 大 任务 。 科研工作关系到学校 的社会影响 以 及名声荣誉 , 科 研成 果的 好 坏体 现 了高 校 1 成果 。 科研 工作 主 要包 括科 研 项目 、 科 研 论文 、 科 研 专 利 、 著 作 以 及 科 研 获 奖 等 方 面 。 4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 是高等学 校工 作的重要任务 , 做好学校 师资队伍的 建设 , 培养优 秀 的 毕 业 生 是 学 校 担 负 的 历 史 使 命 。 人才培 养主 要 包括 学术 报 告 、 研究 生 培养 以 及 学 科 建 设 三 个 方 面 。 5 社 会 责 任 。 社会责任是高校教师 在完成教学 和科 研任务的情 况 下

10、, 担 负 的社 会 工作 以及 社 会服务 。 社 会责 任 主要 包括 荣 誉称 号 、 学 术会议和学术兼职 。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表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三级指标 U111 指标性质 A 指标得分 基本素质 U1 品德素质 U11 职业素质 U12 专业素质 U13 教学准备 U21 教学过程 U22 思想素质 政治素质 U112 德行素质 U113 语言表达能力 U121 文字水平 U122 适应能力 U123 人际交往能力 U124 学历层次 U131 基础知识 U132 专业知识 U133 资料收集 U211 设计教学 U212 制定目标 U213 教学工作量 U221 教学

11、态度 U222 教学内容 U223 教学进程 U224 A A A A A A B A A A A A B A A A * * 教学 U2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U225 U226 A A 教学成果 U23 课堂气氛 U227 学生满意度 U231 学生成绩 U232 指导学生获奖 U233 教研课题 U234 教学获奖 U235 A B B B B B * * * * * 95 枣庄学院学报 2012 年第 6 期 已出版的国内统编教材 U241 B 10 科研 U3 编写教材 U24 项目 U31 论文 U32 专利 U33 著作 U34 科研获奖 U35 学术报告 U41 研究生培养 U4

12、2 已出版的自编研究生教材 U242 已出版的自编本科生教材 U243 已出版的教学参考书 U244 自编教材 U245 国际合作项目 U315 国家级项目 U311 省部级项目 U312 市厅级项目 U313 主持横向项目 U314 SCI、 EI 期刊源和应用源期刊 U321 第一中文 核心期刊 U322 一般外文学术期刊 U323 中文核心期刊 U324 国内一般期刊 U325 发明型专利 U331 实用型专利 U332 外观设计专利 U333 国家一级出版社 U341 国家二级出版社 U342 省级出版社 U343 项目获奖 U351 论文获奖 U352 专利获奖 U353 著作获奖

13、U354 国内学术报告次数 U411 国际学术报告次数 U412 培养研究生人数 U421 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次数 U422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8 6 4 2 12 10 8 6 4 12 10 8 6 2 5 5 3 10 7 4 参照 U233 参照 U233 参照 U233 参照 U233 2 分 次 / 1 分 / 次 1 分 / 人 * 人才培养 U4 社会责任 U5 学科建设 荣誉称号 学术会议 U43 U51 U52 指导研究生获奖次数 U423 导师称号 U431 科研团队 U432

14、教学团队 U433 指导青年教师 U434 国家级荣誉称号 U511 省级荣誉称号 U512 市级荣誉称号 U513 校级荣誉称号 U514 参加国际会议次数 U521 参加国内会议次数 U522 B B B B B B B B B B B 2 1 * 2 3 2 10 8 5 2 分 / 次 分 / 次 96 金露,马莹,夏万军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国外学会 、 协会理事 U531 B 10 : A 学术兼职 U53 , B 全国学会常务理事 、 省部级学会正副理事长 U532 部级学术教学或评审委员会委员 U533 全国学会 、 协会理事 U534 。 , B B B , *

15、 8 5 2 注 分见下文 表示主观指标 。 表示客观指标 表示主观指标 根据实际情况打分 , 表示指标具体得 2 高校科研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性预测方法 主 要为 了 避免 盲 目服 从多 数 2 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或者权威开发的决策方 法 。 这种方法 有利 于集合 各 专 家 的 特 长 , 集 思 广 益 , 扬 长 补 , 指标权重 的确 定 方法 主 要 有两 大 类 短 且避免 了权 威或 大 多数 意见 对 少数 意 一类是根据专家的 的经验和主观判断 来确 定权重 , 具有 代 表性 的有 专 家打 分法 即 德 尔菲法 ; 另一 类 是根 据数 学 方法 来确

16、 定 权 重 , 目 前 运 用 较 广 泛 的 有 层 次 分 析 法 即 AHP 方法 。 前 者 集 中 了 专 家 的 经 验 和 知 识的积累 , 后者更加注重客 观性 , 不掺杂 主 观随意性 。 两种方法各具特 色 。 本文取 两 种方法的优 势 , 采用 专家 打 分法 和 层次 分 析法相结合 的方 法 , 来确 定 各级 指 标的 权 重 , 结合主观经验和客观方法 , 使该指标 体 系更具科学性和全面性 。 2 1 1 德 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 20 世纪 40 年代 创立的 定 2 见的干扰 。 其具体过程为 确定讨论项 目并 组成专家团 队 , 人数 最 好少 于 20

17、 人 , 向 所 有专家提供项 目材料并提出所要 解决的问 题 , 由专家 独立 匿名 完 成后 统一 汇 总并 将 汇总意见反 馈 给各 专家 , 让 专 家比 较自 己 的答案与其 他 人的 答案 , 在 此 基础 上修 改 第一次的意见和想法 , 以 此循环 , 直至 所有 专家不再修改 自己的意见得到基 本一致的 结果 。 本文中 , 德 尔 菲法 主 要运 用 在 指标 的 相对重要 性判断 方面 , 根据表 2 , 填写 各指 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属 。 相对重要程度 表 数字标度的含义 定义 说明 1 3 5 7 9 2 , 4 , 6 , 8 上述值的非零倒数 同等重要 略微重要

18、明显重要 强烈重要 极端重要 两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反 比较 i 指标与 j 指标同样重要 i 指标比 j 指标稍微重要 i 指标比 j 指标明显重要 i 指标比 j 指标强烈重要 i 指标比 j 指标极端重要 介于相邻判断中间 j 指标比 i 指标的重要程度 以 5 个 一 级指 标为 例 , 其 相对 重要 度 3 判断矩阵见表 3 。 表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相对重要性 基本素质 U1 教学 U2 科研 U3 人才培养 U4 社会责任 U5 基 本素质 U1 1 1 0 333 0 5 0 25 教学 U2 1 1 0 333 0 5 0 25 科研 U3 3 3 1 3 0 5 人才

19、培养 U4 2 2 0 333 1 0 5 社会责任 U5 4 4 2 2 1 97 5、 6 枣庄学院学报 2 1 2 层 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AHP) , 2012 年第 6 期 指标为例 计 算 了一 级 指 标 的权 重 , 具 体 : 本文根据 层次 分析 法 权重计算 2 2 * 2 * 4 4 1 以一 级 步骤为 24 M = M M M 3 4 5 = 3 2 1 * * 3 2 1 * * 1 * 3 * 1 3 1 * * 2 1 2 = 0 0741 1 5 0 0156 ; 4 * 4 * 2 * 2 * 1 因此 , 一级指标的各元素权重为 : 一致性检验 5 =

20、 0 32 , 0 32, 0 1, 0 18 ,0 07 一致性检验主要 有以下 几个步 骤 : 将 判断矩阵与相 应 的权 重向 量 相乘 , 假设 记 为 A,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 大特征 根 , 计算 一 致性指标 CI 并且 选 定平 均随 机 一致 性 指 4 4 2 2 5 0 3206 0 3206 0 1009 n 1 5 1 RI 1 12 由于 CR = 0 02 0 1 , 表示计算得判 断矩阵通过一 致 性检 验 , 具 有满 意 的一 致 4 标 RI, 根据 实 际情 况选 择 相对 应 的值 ( 见 表 4 ) , 最后计算一致性指标比率 CR。 具体计算过程 :

21、 0 3767 0 1841 0 0739 其中 , n 为阶数 ) 性 , 因此 , 该指标 体系一级指标的各 权重为 0 32 , 0 32 , 0 1, 0 18, 0 07 ( RI) 矩阵阶数 RI 1 0 00 2 0 00 表 3 0 58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4 5 6 0 90 1 12 1 24 7 1 32 8 1 41 9 1 45 10 1 49 2 2 确定评价指标计分 1 , 即以评 价者 的主 观感 受为 基础 , A , 对被 评价 ; 根据表 可以 看 出 该 指标 体 系总 体 者进行打分的指标 用字母 表示 客观指 7 1 * 1 * 3 * M 1 2

22、4 1 1 n M 槡 W = = i n n M 槡 j =1 1* 1* 3* 2 * 4 1* 1* 3* 2 * 4 0 32 0 32 * * 1* * 2 33 3 A = * 0 07 * * * 1 1 = max n max CI = = = 0 0253( CI0 0253 CR = = = 0 02 1 6076 1 6076 0 5237 分为主观指标和客观 指标 。 所谓主观 指标 , 98 标是指 以事 实为 依据 , 可 以 用具 体的 数据 , 金露,马莹,夏万军 ,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B 衡量 。 根 据数 据 打 分的 指 标 , 用 字母

23、表 学校打分 示 要确定上述指标的 得分 就必须根 据指 学校评价是科研人员评 价体系中 不可 标的不同性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 。 2 2 1 主 观指标计分规则 : 对于主观指 标 , 为 了 使得 分 更科 学 全 面 , 更能反映教师的真 实状况 , 采用多 评价 主体打分的方式进行 , 主要包括学生 打分 、 学校打分 、 同 行 打分 以及 被 评价 者 自我 打 分 。 各评 价主体权重均为 25 % 。 学生打分 学生在 教 师 授 课 过 程 中 处 于 主 体 地 位 , 教师教学 过 程质 量高 低 学生 最有 发 言 权 。 其主要方法为 : 设置 1 10 等级得 分

24、, 根据每个指标 的 描述 , 对 教 师的 授 课情 况 进行打分 , 满分 为 10 分 。 由 于学 生 打分 包 含私人情感 , 存在一定 的偏激现象 , 导 致对 教师最终评分 过 高或 者过 低 。 为 了 避免 该 现象 , 计 算学 生 得分 过程 中各 剔除 5 % 的 最高分值以及 最 低分 值 , 最 后计 算 得出 均 值为该指标得分 。 据笔者了解 , 学 生 对 教师 打 分存 在 一 个 普遍现象 : 学生 对教师评价分值均偏 高 , 且集中在同一 水 平 , 这种 现 象明 显 不利 于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 据分析 , 导致 该现 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25、: 第一 , 这与 我国 几千年的文化 传 统有 密不 可 分的 关系 , 尊 师重教是我国 的 传统 美德 , 教师 在 学生 心 目中的地位神 圣 不可 侵犯 , 在这 种 心里 因 素的引导下 , 学生 对教师的打分必定偏 高 ; 第二 , 有些高 校 学生 打分 没 有采 用完 全 匿 名的形式 , 在这种状况 下 , 学生担心打 分过 低会对自己产 生 不利 影响 , 这也 是 导致 学 生打分过高的 主 要因 素 。 上 述现 象 的发 生 并不代表学生 打 分不 科学 , 只表 示 学生 打 分的形式以及结果 需要经过科学的方 法进 行调整 , 拉开各教师得分之间的差距 。 为了

26、改善这 一弊 端 , 笔者 对 数据 进 行 了调整 , 先对 学 生打 分的 数 值从 小到 大 排 列 , 然 后 用 公 式 ( 1) 重 新计 算 得 分 , 公 式 ( 1 ) 如下 : b a i i 表示调整后的数据 ; a、 b 分别为原始序列的 最小值和 最大 值 ; A、 B 分 别为 调 整后 序 列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 即需要调整到的范围 。 缺少的评价主体 。 学校评 价对教师不 断改 进教 学方 式 , 提 高教 学手 段有 重 要的 推动 作用 , 这是其他评价主体不 具备 , 也是 无法 替代的 。 学校打分的形式 一般为学校 组织 教学调查小组 , 通过旁听

27、 等方式 , 对各 教师 的教学工 作 进行 打分 。 据 调查 笔 者发 现 , 学校 在组 织人 员对 教师 教学 旁听 前 , 对教 师进 行提 前告 知 , 这 种方 式 虽然 可以 让教 师提 前做 好各 项准 备 , 但 是 却不 利于 对教 师的教学 评 价 , 也 得不 到 真实 的 结果 。 笔 者认 为 , 学 校打 分应 该面 对教 师 授课 情况 最真实的 方 面 。 因 此 , 学 校 应该 组 织人 员 不定时不定期对各教师的 授课情况旁 听并 对课前 、 课后工 作情 况抽查 , 分值 为 1 10 分 , 满分为 10 分 。 同行评价 同行是指与被评价教师 从

28、事同一 或相 似专业的 教 师 、 专 家等 。 同 行是 对 被评 价 者所 从事 的行 业最 熟悉 最了 解的 主体 , 因 此同行 评 价 也 较 客 观 、 准 确 , 对 评 价 者 而 言 , 也更具公平 性 。 其 具体方 法为 : 设 置 1 10 等级得分 , 满分 为 10 分 。 此 外 , 根据 具体情况 , 学校在组织同 行评价时 , 可 以采 取匿 名评 价的 方式 , 同时 应 该注 意避 免同 行竞争所导致恶意打分现象的发生 。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体 系中也占 有重 要的 地位 , 充分 发挥 了被 评价 者 的主 人翁 地位 , 调动了被评价者的主

29、观能动性 , 是被 评价者自我诊断 、 自我改 进 、 自我完善 的重 要途径 。 在 自我 评 价过 程中 , 被 评 价者 根 据自己 的实 际情 况 , 对表 1 中 的各 项指 标 进行打分 , 具体方法为 : 设 置 1 10 等 级得 分 , 满分为 10 分 。 2 2 2 客观指标计分规则 根据实际 情况 , 对 客 观 指标 的 得分 进 行具体分析 。 学历 层次 ( U131 ) 指标 , 分为 博士后 、 博 士 、 硕 士以 及 学士 共 4 个等 级 , 得分分别为 10 、 8 、 5 、 2 ; 教学工作量 ( U221 ) 指标 , 以学 分为 单位 计 分

30、, 每 学 分 记 1 分 ; 学生满意 度 ( U231 ) 指 标 , 根 据满 意 、 较 满 意 、 一般 、 不满 意分 为 4 个 等级 , 得 分分 别 为 10 、 7 、 3 、 0; 学生 成 绩 ( U232 ) 指 标 ,根 据 学生实际成绩 , 分为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 99 8 ( B A) * ( x a) y = A + ( 1) x i ; y 枣庄学院学报 格四个 等级 , 得 分 分 别为 10、 7、 3 、0; 指 导 3 结论 2012 年第 6 期 学生 获 奖 ( U233 ) 指 标 以 及 教 学 获 奖 (U235 ) 指 标

31、 , 分 为 一 等 奖 、 二 等 奖 、三 等 奖 、 优秀奖 , 得分 分别 为 10 、 7、 5 、 3, 根据 获 奖次数累加 得出 总 分 , 同 一 项目 按 最高 分 计算 , 下同 ; 教研课 题 ( U234 ) 指 标 , 根据 课 题数量 , 每项课题 2 分 ; 指导研 究生发表 论 文次数 ( U422 ) 指标 , 参照论 文 ( U32 ) 的 计 分方式 , 若有多篇则累加得 出总分 ; 指导 研 究生获奖次数 ( U423 ) , 参照 指导学 生获 奖 ( U233 ) 指标计分规 则 ; 其余 客观指 标计 分 规则见表 1 。 2 2 3 “门槛 ”

32、性质指标的特殊处理 经过分析 发现 , 在 上 述指 标 中存 在 具 有 “门槛 ”性 质的 指标 。 在笔 者看 来 , 本 文 的 “门槛 ”性 质 是 指 如果 被 评 价 者 达 不 到 某一指标的 基本 要 求 , 则 评 价者 可 以对 被 评价者一票 否决 。 根据 对 表 1 的研 究 , 本 文的门槛指标主要 有一级指标中基本 素质 中的品德素质 , 即思想素质 、 政治素质以 及 德行素质 。 假设 被评 价 者这 三 个指 标 中 , 有一项或者 多项 不 合格 , 则 可终 止 对被 评 价者的评价 , 即一票否决 。 参考文献 1 , 、 普通高等院校是现代知 识传

33、播和 人类 文明传承的 载 体 , 在 知 识经 济 时代 面临 着 激烈的竞争 , 背 负着 培 养高 素 质人 才的 重 任 。 在人才 战略 中 , 高校 师 资队 伍 的建 设 逐步 受 到 大 家 的 关 注 。 如 何 评 价 高 校 教 师 , 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 也是学校各 项工 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 本文 在前人研究 的基 础上 , 提出 了目 前高 校 教师 评价 指 标体 系 中存在的缺 点 和不 足 , 设计 了 完善 的评 价 指标体系 , 在此 基础 上 为各 指标 制 定了 合 理的评分细 则 , 并结 合 德尔 菲 法以 及层 次 分析法设计了各指标的 权重

34、 。 本文的 创新 之处在于 , 对学 生打 分 存在 的弊 端 用数 学 函数进行调 整 , 使学 生 打分 的 最后 得分 更 为合理 , 此外 , 设定了 “门 槛 ”性质 的指 标 , 对品德素 质不 合格 者 执行 一票 否 决制 度 。 通过本文的 研 究 , 为 普 通高 等 学校 教师 评 价制定了 科学 、 完善 、 合 理的 指 标体 系 , 为 评价教师队 伍 、 推动 普 通高 等 学校 的师 资 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J ( ) , 2003,( 1) : 130 蔡永红 黄天元 136 教师评价研究的缘起 问题及 发展 趋势 北 京师范 大 学 学报 社 会科

35、学版 2 田静 , 裴兆宏 高校教师个体评价的研究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2002, 23( 5) : 24 28 3 袁甜甜 接励 , , 郜焕平等 多级广义模糊综合评判在高校人才评价中的应用 J 天津师 范大学学报 2007, 27( 2) : 76 80 4 李光红 , 杨晨 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 系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07, 24( 4) : 186 189 5 孙金伟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 D 大连 : 大连理工大学 , 2004 6 , , J ( ( 自然 科学版 ) , ) , 韩瑜 邵红芳 薄晓明等 省属高校拔 尖创新 人才评 价指标 体系 研

36、究 山西医 科大 学学报 基础医 学教 育版 2010, 12( 4) : 445 448 7 王振友 , 王振强 , 陈莉娥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 课堂教 学质量 评价 J 广东 工业大 学学报 ( 社 会科学 版 ) , 2010,10 ( 6) : 25 27 8 李卫星 对高校人才引进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 J 学术界 , 2008,( 6) : 140 143 9 易宣 朱方长 ,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建构的合理性问题研究 J 高等农业教育 , 2004,( 3) : 56 58, 71 10 夏雪梅 教师评价 : 专业人员的视角 J 教育发展研究 , 2004, 24( 10) : 19 22 11 文魁 , 谭永生 试论我国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05, 7( 2) : 5 8 12 赵雪珍 , 杨潮 完善高校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评价体系 J 中国高教研究 , 2004,( 6) : 73 74 责任编辑: 吕 艳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