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_问题导学法_教学模式下的问题设置_黄建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_问题导学法_教学模式下的问题设置_黄建法.doc(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总第 期 DOI:10.16728/ki.kxdz.2016.01.002 浅议 “问题导学法 ”教学模式下的问题设置 黄建法 (溧阳市燕山中学,江苏省) 教海探航 摘 要 :问题导学法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较重要的认知方法 。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自主地解 决在认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 。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一直是物理教学中关注的焦点 。 问题导学法 ”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 主动探究问题 、 自主解决问题 。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 解决; 问题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 :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
2、识。 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 二 、 问题的设置要符合渐进性原则 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生产 和生 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提 “问题导学 ”教学法的 问题设置要具有合理 的程序和阶 梯性, 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 教师要把这项任 设计由 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 逐步引向新 的 务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 “问题导学法 ”教学模式是指教师 高度 ,可创设 “小步距 ”问题,把一个复 杂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分 解 针对学生所要学的内容设计出具有一 定思考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 成若干个小问题。 进 行讨论、思考 ,构 思
3、物理 问题解 决的方 案,尝试解 决物理 问题。 【案例】在 “研究弦乐器的音调 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 学中, “问题导学 法 ”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促进学 生能 进行如下的问题分解: 力的形成和发展。 下面是笔者在初中新课程物理课堂中实施 “问题 ( 1)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试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 导学法 ”教学的一些想法。 测。 一 、 问题的设置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 2)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各相关因素关 系可能如何? 试猜测。 “问题导学 法 ”首 先强调提出的问题要 符合学生生活 实际,清 ( 3)如何通过实验 确定弦乐器的音调高 低与弦的长度、横截
4、 面积、 晰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习任务更加明 确, 为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材料的关系? 试设计实验验证。 指明方向,是开展 “问题导学法 ”教学的前提保证。 ( 4)在进行音调与各相关因素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结合学生生活实 ( 5)由本实验可以看到,对多因素的问题,如何控制变量,其基本方 际和 社会热点问题,精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物理情景,提出利于学 法是什么? 等等。 生主动发现和探索的问题。在提出的问题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组 在探究过程中,解决一个一个的小问题后,把复 杂的难题也顺 织 者、引导 者的作用,对学生加以正确的 引导、分析、归 纳,与
5、 学生 利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换意见、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让问题能在学生的活动中自然 三 、 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发展性原则 而然地解决。 布 鲁纳说: “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智慧。 ”要恰 【案例】以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为例谈一点做法。 当把握 问题空间,要符合学生的知 识基础、能力水平,设置的问 题 提出问题: “晒衣服,通常将衣服展开,放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 ” 宜在学生的基础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之间。 需要他们 跳起来才能 设计意图: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 生对问题进行探究。 通过情 摘到桃子,使探索的问题处于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 境的创设,
6、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并希望学生通过对问 【案 例】在学习光的折 射探索光的折射规 律时,因为前面学习 了 题的思考,能得出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温度、表面积的大小等有关。 光的反射,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然而学 生在略作 思考之 后的回 答并没 有走向 自己预 设的 轨 ( 1)光的折射的条件是什么? 道。 学生 1: “为什么要展开? ”学生 2: “为什么要选择有阳光的地 ( 2)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 方? ”学生 3: “为什么要选择通风的地方? ”很明显学生的回答很表 ( 3)光的折射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面 ,思维的 深度 不够,缺乏对问题本质 的思索,
7、与自己的意图 有差 这时学生可能会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距,怎么办? 此时就需要老师耐心地去引导。 哪些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设想, 继续问学生为什么? 追问: “你们能回答为什么吗? ”很多学生 积极参 与探究过程,使教学内容更 丰富,能力培养水到渠成 ,事 半 抢答: “衣服干的快! ”继续问: “为什么干的快? ”学生一下沉默了, 功倍。 再次暴露出学生思维的深度不够! 新课程标准中,教育目标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 生科学素养的 把 问题继续抛给学生 ,只是改 变方式,要求学生小组 合作 “讨 提高。 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工作重心应放在课外
8、的全面准备和 论、交流 ”。 一分钟后,师生共同交流: “衣服干是衣服中的水分蒸发 精心设计上。 教师要分析教材以明确教学目标;弄清学生原有的知 掉了,干的快意味着衣服中的水分蒸发的快。 ”在此基础上再要求 识经验 ;设计教 学活动以符合素质 教育的要求,做大量的、富有 创 学生提出问题,很 快就有了 “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 造性的分析、设计工作。 这样, “问题导学法 ”教学才 能取得更好的 一番思考之后,学生猜想: 温度的高 低; 表面积的大小; 教学效果。 空气流动的快慢; 阳光下晒; 风速。 学生的猜想有很多,对猜想 参考文献: 进 行整合、归纳是必须的,师生共同提 炼 可以合并、 可以 新课程实施过程研究组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改变 ,北师大 合并,最后归纳出三个可供探究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 出版社 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 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探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 究,教学顺利展开。 师大出版社 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物 理情景, 对学生提出相关物 何克抗 创新思维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理问题,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一再的追问、总结,使学生顺利掌握知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