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泉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泉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8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泉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15日泉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目录序言第一篇 “强富美高”新泉山再出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区新征程第一章厚植高质量开展本底全面筑牢现代化开展根基第二章把握“变与不变”内涵奋力迈出现代化坚实步伐第三章锚定“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目标跻身全国高质量开展百强区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远景目标第三节开展目标第二篇建设贯彻新开展理念“泉山样板”着力打造高质量开展先行区第四章做强“一体两翼”拓展区域开展新空间第一节着力优化产业总体布局第二节高质量打造淮海经济区“科创之芯”第三节高水平推动泉山开发区“
2、二次创业”第五章坚守实体经济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4R&D经费占GDP比重%2.9预2.9期畦5专利授权数件2800预2900期畦6科技进步贡献率%61预62期百姓富三、民生保障(3项)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44000预45700期畦8城镇登记失业率%6预8.7期性四、公共服务(4项)10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68.475预支出比重期性11城乡基本保险覆盖率%98预98期性12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0. 16预0.39期性13养老床位数张/千人40预40期畦环境美五、生态环境(4项)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完成市定目标约 完成市定束 目标性1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 86
3、伙47.87束性1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诙100束性第二章把握“变与不变”内涵奋力迈出现代化坚实步伐17累计城区棚户区改造面积万平方米600预480期畦社 会 文 明 程 度 高六、社会和谐(3项)18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98预99期性19公共治安满意度%96预96期性20法治建设满意度(%)%90预90.2期畦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外部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 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中美战略博弈具有长期性,经济全球化遭 遇更多回头浪,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深度影响仍在开展,世界进入 动乱变革期,但和平与开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孕育更多机遇。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
4、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经 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经济社会结构性变革纵深推进,国 内产业布局加快调整,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开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为 经济开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省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取得重大阶 段性成就,特别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 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为全省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 大动力。虽然我省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还很艰巨,科技和产 业创新亟待突破,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城乡区域开展和收入分配 仍有差距,但长期开展中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产业竞 争力、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开展、长三角区 域一体化开展三大
5、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深入实施,为未来开展翻开了 广阔空间。我市经济开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 镇化加快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经济转型开展的态势更加有力, 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经济开展持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开展、长江经济带建 设等重大战略将为我市开展汇聚更大动力,同时,国家将深入实施区 域协调开展战略,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 圈,为我市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协同开展带来重 大机遇。我区区位、平台、品牌兼具优势,全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 造业互为补充,开发区、科技城“两翼齐飞”,西部片区具有广
6、阔发 展空间,正在迎来机遇叠加的崭新阶段。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国家 经济开展的空间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 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开展、构建新开展格局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叠加 将为泉山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区、打造贯彻新开展理念“泉 山样板”、建设全国高质量开展百强区带来新的机遇。“十四五”时 期我区面临三个“变与不变”:一是泉山核心区地位不会变,但是首 位度的内涵发生变化;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开展的指向没有变,但是 动力源泉发生变化;三是泉山产业强区、创新驱动战略没有变,但是 重点工作路径发生变化。专栏3:泉山区“十四五”三个“变与不变”一是泉山核心区地位不会变,但是首位度
7、的内涵发生变化,要在“双 循环”新格局中构建优势。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开展的指向没有变,但是动力源泉发生变化,要 在创新引领中保持优势。三是泉山产业强区、创新驱动战略没有变,但是重点工作路径发生变 化,要在产业结构上扩大优势。总体而言,“十四五”时期是泉山区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期、 城市功能品质优化期、产城深度融合开展期、民生保障提质期、深化 改革集成创新期,集中表现为“七大机遇”。一是国家中长期开展机 遇。我国制度优势显著,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 富,特别是应对疫情影响有效有力,开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 势必带来世界生产力转移调整机遇。二是多重政策叠加机遇。围绕强 化“六稳
8、”、做好“六保”,国家及省、市密集出台大幅减税降费、 加快“两新一重”建设、开展数字经济、加大金融信贷支持等一系列 稳企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三是产业转型的倒逼机遇。疫情倒逼 产业变革,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医药健康、新型消费等 开展空间巨大。全区房地产投资有所下降,但新兴产业贡献逐步提升,“一降一升”倒逼转型“拐点”加快到来。四是融合开展机遇。泉山 区作为长三角北翼腹地城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核心区,长三角一 体化、淮海经济区协同开展加速推进,区域融合开展更加紧密,为泉 山区吸引高端要素、加快产业开展提供了难得契机。五是重大试点政 策机遇。九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试点、省服务业改革试
9、点等多项国 家、省试点加快推进,为泉山区开展赢得有力的政策支撑。六是载体 平台建设机遇。江苏淮海科技城等重大平台载体加快建设,有助于推 动资本、人才等要素流动,加速向我区集聚,全面增强区域引领能力。 泉山经济开发区稳步推进,有助于推动产城融合开展、提升全区开展 水平;树兰健康小镇加速推进,有助于高端医疗和康养产业集聚,加 速构筑区域性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地。七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 遇。轨道交通、徐萧快速通道等多项重大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泉山区区 位交通优势,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开展,放大对周边萧县、 杜集区等辐射带动能力,为“十四五”时期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开展 增添了底气。在肯定成绩的同
10、时,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和缺乏。泉山开展 正处在爬坡跨坎的关键期、瓶颈突破的攻坚期、动能转换的胶着期“三 期”叠加阶段,对标十九大新部署,对照“六个高质量”开展新要求, 泉山区经济社会开展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亟待 根本解决:对标省内先进城区差距依然较大,中心城市核心区首位度 提升仍有空间;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新增长点支撑力相对有限, 缺乏推动开展的“龙头”产业工程;协同创新活力不够,创新要素集 聚不快,园区经济贡献度有待提高,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兄弟城 区赶超步伐持续加大,我区开展面临激烈竞争;东西城区、城乡之间 协调开展的问题比拟突出,开展不充分不平衡较为明显;社会治
11、理面 临新情况新问题,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社保、养老等城市和民生 短板仍然普遍存在,环境保护、平安生产等领域亟待加强;城区更新 难度较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综合分析,“十四五”时期,全区上下要全面理解和系统把握区 委提出的“变与不变”“干与不干”“抓得紧与抓不紧”的辩证关系, 主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正确处理三个“变与不变”,进一步 放大泉山优势,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 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平安的开展,再创泉山新 辉煌。专栏4:泉山区“十四五”五大比拟优势一是高质量主导产业优势,二是高水平科教资源优势,三是高能级载 体平台优势,四是高颜
12、值生态环境优势,五是高品质医疗卫生公共服 务优势。第三章锚定两争一前列”目标跻身全国高质量开展百强区第一节指导思想“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开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 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争当表率、 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 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开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统筹开展和平安,以推动高质量开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
13、高效能 治理为目标导向,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为主攻方向,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大力弘扬“泉山精神”,丰富完善“3456” 布局的泉山方案,加快建设高质量开展先行区、高品质核心功能区, 着力构建宜居宜业新格局,打造贯彻新开展理念区域样板,努力跻身 全国高质量开展百强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流城区新征程中开 好局、起好步。专栏5: “3456”泉山方案“3”,即坚持产城融合、改革创新、彰显特色三个开展方向;“4”,即坚定新样板、首位度、保平安、保稳定四个年度目标;“5”,即做好工程建设、招商引资、财税增长、民生保障、
14、党建创 新五个攻坚行动;“6”,即深化思想“破冰”、能力提升、作风建设、基础巩固、督 查考核、制度完善六个队伍建设工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和完善党领 导经济社会开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开展理念、构建新开展 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开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把党的政治 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开展优势、治理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 始终做到开展为了人民、开展依靠人民、开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区人民创新创业的伟力、共建共治共享的 动力,持续实施民生实事
15、“六心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更好地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新开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开展之路,准确把握“变 与不变”“干与不干”“抓得紧与抓不紧”辩证关系,丰富完善“3456” 布局的泉山方案,聚焦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提升 城区经济密度上下功夫,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在增强创新 能力上下功夫,全面融入新开展格局,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平安的开展。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始终把开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坚定不移 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区开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江苏淮海科技城等 平台载
16、体优势,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创新浓度和创业热 度,催生开展新动能,努力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开展的主引擎,打造区 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主动服 务和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以深化改革激发开展新活力,以高水平 对外开放打造对外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做大做强泉山经济开发区等平 台载体,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 改革开放举措,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开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 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增强开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治理理念。坚决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系统思维,加 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
17、进,强化底线思 维,统筹开展与平安,统筹空间、规模、产业结构,协调规划、建设、 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更好发挥各方积极性,着力固 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打造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城市样板。第二节远景目标到2035年,我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经济发 展、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水平走在全国城区前 列,全面建成贯彻新开展理念区域样板区,跻身全国高质量开展百强 区,基本建成创新开展、开放包容、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城区。区域影响力全面提升,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医疗康养 福地、总部经济基地、文化旅游胜地地位
18、更加巩固,城区软实力全面 提升,核心功能大幅跃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在2025年基础上实现 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城区第一方阵;高质量开展率先实现, 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经济体系,全要素生产率居全省前列,新开展理 念更加彰显;高品质生活广泛享有,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八个更”到达更高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在2025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第一节做精做优现代服务业第二节培大育强先进制造业第三节加快培育开展新业态第六章突出创新驱动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区第一节全力构筑区域科技创新高地第二节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强区第三节大力提升创新创业育孵水
19、平第四节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泉山模式”第七章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融入新开展格局第一节全面优化开展环境第二节着力扩大内需市场第三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篇推动中心城市核心区产城融合倾力打造高品质核心功能区第八章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区综合承载力第一节优化产城融合开展格局第二节着力提升城市现代功能第三节统筹推动城市更新改造第四节打造城市管理“优秀样板”第九章坚持生态优先谋划美丽泉山新蓝图第一节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第二节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第三节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开展的全面开展、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现 代化治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 展,人民平等参与权、平
20、等开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社会更加平安稳 定,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 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生态宜居美好 家园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建成人居环境标杆城区和美丽江苏先行示范 区。展望2035年的泉山,“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 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 能拥有归属认同”的美好愿景将成为现实生动图景。第三节开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泉山区经济社会开展的总体目标是:深入践行 “两争一前列”新要求,推动“强富美高”新泉山建设再上新台阶, 经济社会开展主要指标区域领先、保持淮海经济区城区首位,高质量 开展领
21、跑江北主城区,实现在全省主城区位次前移、进入全省高质量 开展考核“第一等次”,泉山特色亮点工作在全国城区大舞台上有声 音、有品牌,高品质核心功能区、高质量开展先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 效,形成宜居宜业新格局,早日跻身全国高质量开展百强区,在全市 率先、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民生幸福、真正表达高 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区,形成贯彻新开展理念区域样板,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取得良好开局。综合实力优势更加明显,跻身全国高质量开展百强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创新能力显 著提升,开展新动能持续迸发,“四新经济”蓬勃开展,产业基础高 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
22、高。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以上,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走在前列。改革开放活力更加强劲,建成营商环境最优双创城区。重点 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高效,公平竞争 制度更加完善,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充分激发,高质量开展、高效能 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迈上新 台阶,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走在前列。城市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建成高品质核心功能区。城区空间 布局更加优化,功能配套更加完善,高端资源要素加快集聚,楼宇经 济优势突出,园区平台实现产值在2020年基础上翻两番,产城融合 开展格局基本形成,数字城市建设框架加快构建,东西部
23、城区深度融 合,城区集聚力承载力辐射力显著增强,城市现代化走在前列。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建成美好生活示范城区。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到达一流城区水平,数字化、多样化、 个性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 美,公共服务现代化走在前列。到2025年,新增就业人口 5万人,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到达3. 2人。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良,建成宜居宜业标杆城区。绿色开展 的产业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质量持 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稳步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到达80%以
24、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提高,生态空间规模与品质得到新 提升,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 设走在前列。文化软实力更加彰显,建成近悦远来的文旅强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现代 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和文化创新开展生态持续完善,成功创立国家级全 域旅游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体育设施布局更加完备,精 神文明建设走在前列。到2025年,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到达92% 以上。基层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建成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区。以党建 为引领的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基层活力进一步激发,社会主义民 主法治更加健全。法治泉山、平安泉山建设取得
25、新进展,社会公平正 义进一步彰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到2025年,法治建设满意度到达92% 以上,公众平安感到达98%以上。专栏6:中国城区高质量开展百强区中国城区高质量开展白皮书由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 白皮书从经济实力、内生动力、消费活力和区域能级四个维度, 选择18个核心指标、30余个支撑参考指标用于评选中国城区高质量 开展百强区。18个核心指标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产业&创新、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 泉山区与全国城区高质量开展百强区第100名惠城区比拟表泉山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开展
26、指标体系惠城区泉山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813679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 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6658593625地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平方公里)0. 586. 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58376. 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人)535275123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 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158 (37. 3)38. 8人均财政收入(元/人)12867 (3033)5279地均财政收入(万元/平方公里)1350 (318)3880注:上述数据均为2019年数据,其中括号内数据为剔除市直属企业 后数据。分类序号指标2020 年2025年目标经济强1
27、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对4. 5年均6. 5左右2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18203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93. 0(%)4每万人拥有创造专利数(件)302405高新技术企业数(个)841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50500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年均7左右8进出口总额(亿元)477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416010累计净增四上企业数(个)150500 (五年累计)11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年均10以百姓富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快于GDP增速快于GDP增速13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4以内14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个)2.83. 21
28、5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29816每千人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个)1. 51. 817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开展达标率(%)完成市定任务完成市定任务18新增就业人数(万人)1. 195 (累计)环境美1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完成市定任务完成市定任务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市定任务完成市定任务2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完成市定任务完成市定任务22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到达或优于IH类比例(%)完成市定任务完成市定任务23空气质量到达优良天数比例(%)71. 228024城区PM2. 5平均浓度(U g/m3)51.4完成市定任务25建成区绿
29、化覆盖率(%)47. 8747. 9社会 文明 程度 高26法治建设满意度(%)909227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1. 21228美丽社区覆盖率()909529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89. 45三 91. 4530公众平安感(%)9529831生产平安事故发生数下降()50完成市定任务备注:标*为我区新增指标,其余为市定指标。第二篇建设贯彻新开展理念“泉山样板”着力打造高质量开展先行区 第四章做强“一体两翼”拓展区域开展新空间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拓展产业开展空间,引导产业要素加速 向科技园区、开发区等重点载体聚集,提高重点园区开展水平,提升 服务能级和辐射能力,形成分工合理、功
30、能互补、联动开展的产业空 间格局。第一节着力优化产业总体布局注重区域协调融合开展,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产业空间布局。“一体”即紧扣省委“六个高质量”要求,加快建设高品质核心功能 区、高质量开展先行区和宜居宜业新格局,打造贯彻新开展理念的“泉 山样板”。“两翼”即以泉山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西部城区、以江苏 淮海科技城片区为核心的南部城区,重点推动园区“两翼齐飞”,调 整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经济格局,提升城区开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建产城融合开展新格局。统筹实施城区更新改造和城市功能提 升工程,全面优化功能布局。江苏淮海科技城加快高端创新要素集聚, 推动产城融合开展。泉山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业开
31、展,完善 城市服务功能。七里沟片区重点推动城市更新,引进高端服务业业态。 火花片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三大商圈重点推 进扩容提质,提升区域辐射能力。环云龙湖片区重点推进资源整合和 业态升级,大力开展文化旅游和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拓展区域协调开展新空间。不断加大泉山区和萧县、杜集等区域 合作的力度和广度,支持江苏淮海科技城与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泉 山经济开发区与萧县经济开发区建立交流互动机制,共建跨省合作示 范区,构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开展新格局。放大泉山对大彭、刘集 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产业分工合作、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 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一体化开展态势。加强与
32、大彭镇彭祖文化 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彭祖文化游线及节庆品牌,提升彭祖文化旅游知 名度。积极对接周边城市居民的居住、购物、休闲、旅游等需求,提 升消费供给能力,提高综合吸引力。充分利用徐荷、徐枣高铁规划建 设机遇,提前布局与荷泽、枣庄等地的合作,放大泉山文化、旅游、 商贸、医疗等优势,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开展,提 升区域合作水平。开创板块联动开展新局面。推动开发区与淮海国际陆港联动开展。 借力中欧班列回程木材进口,打造进口木材交易中心。充分利用淮海 国际陆港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开发区高端装备等出口业务开展,实现 借船出海。着手推进港区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基础设施衔接。加快建 立港区协同联
33、动机制,强化信息互通,形成推进合力。推动七里沟片 区与中央活力区融合开展。以七里沟片区市场搬迁改造为契机,积极 融入中央活力区产业分工体系,大力开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健康 养老等产业。第二节高质量打造淮海经济区“科创之芯”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电子商务示 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等4个“国字号”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人 才强城、科创驱动、产城融合、校地协同”四大战略,战略性开展创 新型企业总部经济,重点开展人工智能、软件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与大健康、数字及互联网四大科技型新兴产业,加快开展科技与知识 产权服务业、科技金融与现代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三 大现代
34、服务业,打造成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软件名园、淮海 经济区“科创之芯”、江苏省一流科技园区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到 2025年,培育独角兽企业3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 总部企业20家以上,园区实现产值200亿元,平均税收增长30%以 上,单位面积税收超3000元。着力优化空间布局。积极打造创业创新核心区、校地协同创新发 展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总部经济产业园“一心三区”功能格局。 创业创新核心区重点建设众创空间(科技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群 落,大力推动综合提升(创新大街)工程、软件园二期建设,统筹规划 建设科技广场商业地块、师大奎园校区地块、奎园一周庄片区地块。 优化提升文
35、昌校区科研教育功能及学府创业新天地功能,打造校地协 同创新开展基地。整合工程学院大学科学园地块、徐州铁路局地块和 三官庙社区地块,建设创智办公楼、创智客厅、创智博物馆、创智学 院等,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创智科技园)。七里沟及周边区块着 力招引科技创新型区域性总部或派出机构,加快创新型总部产业园、 瞪羚谷创业园区和智能健康生活区建设,打造总部经济产业园区。提升要素支撑能力。推动政策、产业、学校、科研院所、成果转 化、金融等要素融合提升,打造升级版新兴产业集群开展生态体系。 大力培育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头部企业,引进一批新型研发 机构、重点实验室、高科技生产类工程、高税收工程,打造高端要素
36、 集聚高地。建设产业集群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强化研发设计、计 量测试、标准认证、中试验证、检验检测、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 成果转化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打造集技术转移、产业加速、孵 化转化等为一体的高品质产业空间。着力构建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 企业服务中心、高端人才服务中心、科技金融中心、规划展示中心和 智慧园区服务平台等“五中心一平台”,全面优化投资生态环境。 第三节高水平推动泉山开发区“二次创业”聚焦开发区主导产业,强化创新开展、转型升级、要素保障等服 务功能集成供给,做大做强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 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 优势产业
37、链条、新型产业集群、融合示范载体和产业生态圈,打造区 域领跑的产业标杆、建设具有泉山特色的制造业集群,形成与徐州经 开区、徐州高新区三足鼎立开展态势。到2025年,开发区地区生产 总值到达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到达7亿元;新增国家级高新 技术企业2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推动主导产业中高端开展。围绕三大先进制造业等产业构建特色 产业链,推进主导产业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提升产 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鼓励鑫科机器人等企业第四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思想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新格局第十章完善公共服务推动民生福祉再提升第一节大力度促进就业增收第二节高水平提升服务
38、供给第三节多层次构建保障体系第四节品牌化实施“六心工程”第十一章聚焦能力提升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第一节创新“善治泉山模式”第二节健全公共平安体系第三节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第四节建设高效数字政府第十二章丰富内涵特质提高泉山文化软实力第一节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第二节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开展第三节彰显泉山文化独特魅力第五篇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合力谱写高质量开展“泉山答卷”新篇第十三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加强党对开展规划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体系第三节完善规划推进落实机制第四节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实施重大技术创新升级工程,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利 用淮海大数据中心等科技资源和永嘉科技园等载体资
39、源,推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专业化和创新 开展水平,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加强产业载体平台建设。落实园区“北部大工业、中部新材料、 南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重点推进国内品牌整车生产基地等工程, 着力推动标准厂房、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产业链公共平台建设,大 力推动佳海产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积极争创大数 据、人工智能应用试验区和产业园,加快形成主导产业鲜明、功能设 施完备、产城融合开展的现代化开发区。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挥开发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知识产 权试点园区、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等引领作用,实施工业互 联网创新
40、开展行动,推动互联网平台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建设工业 大数据平台、重点领域数据中心和智能制造领域国家级创新中心,积 极创立省级乃至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支持建设数字车间、智能 工厂、创新应用试验场、场景实验室等,加快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 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省级以上智能化改造示范试点。加 大与徐州软件园电商基地等电子商务集聚区的合作力度,系统构建“电商+个性化定制” “服务+制造” “平台+模块”网络化协同生产 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等 环节数字化,大力推广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网络协同化制造等新模式。引导软件企业、工业企业、
41、科研院所等开 展合作,开发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开发基于工 业技术、经验、知识的专业软件库、应用模型库、专家知识库和工业 微服务。专栏7: “一城一区一镇多园”支撑载体发挥重点载体工程孵化、企业集聚和产业融合作用,重点培育提升一 批科技园区、开发区、特色小镇、楼宇园区等功能性载体,加快建设 “一城一区一镇多园”产业载体体系。一城:江苏淮海科技城;一区:泉山经济开发区;一镇:树兰健康小镇;多园区:和雅医药产业园、 铸本科技楼等街道特色园区。高水平建设树兰健康小镇。围绕精准医疗、智能医疗、医养融合、医 药电商、健康管理、疗养度假等健康领域,推进落实器官移植中心、 国际医工交叉成果
42、转化中心等技术领先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工程, 着力构建产、学、研、医、养、游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和面向全生命 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打造以健康、医疗、康养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 区,积极争创省级特色小镇。创新开展特色园区。探索“小园区、大楼宇”开展路径,差异化开展 街道特色园区,着力打造一批健康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电子 商务主题街道园区,全面提升和雅医药产业园、铸本科技楼、火花科 技园等街道特色园区开展水平。提升楼宇经济开展质效。实施商务楼宇“能级提升、老楼改造、特色 开展、主题打造四大行动计划,加快推开工业上楼,培育主题楼宇, 开展特色园区,提高城区经济密度。依托现代商圈建设,打造一批商 贸商
43、务、科技研发、软件与服务外包、文化娱乐、创意设计等特色楼 宇。积极开展工业楼宇,推动人工智能、个性产品定制等新型都市工 业“上楼”开展,建设一批行业领先的工业楼宇园区。推动商务楼宇 与数字技术结合,提升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能源、智慧停车场、 智慧物业等智能应用水平,实现各类楼宇系统、运维管理体系数字化, 加快打造一批数字化、智能化智慧楼宇。力争每年新增“亿元楼宇” 1个、”五千万楼宇”2个。第五章坚守实体经济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开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 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着力构建“4+3”特色现代 产业体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强区。
44、专栏8:泉山区“十四五”现代产业体系4大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端商贸商 务产业、文化和旅游业。3大先进制造业: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节能环 保产业。第一节做精做优现代服务业着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倍增计划和生活性服务业能级提升计划, 加速高端要素集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网络化和价值链高 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加快建设区域性现 代服务业高地。优先开展科技服务业。依托江苏淮海科技城等创新主体优势,着 力培育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软件信息、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完善 专业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科技服 务功能,
45、加快构建全价值链科技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现 代产业开展的支撑能力,打造区域领先的科技服务开展高地。到2025 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到达13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专栏9:科技服务业培育提升计划“一城多园”载体打造行动计划。加快江苏淮海科技城建设,着力培 育引进一批科创企业,打造淮海经济区“科创之芯”。积极建设产业 合作共建园区,重点推动江苏淮海科技城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建文昌校 区前沿科学创新园区,联合打造淮海经济区科技创新港;加快推进与 徐州医科大学共建大学科技园,统筹抓好江苏建院大学科技园、徐州 生物技术学院大学科技等政校共建园区开展。软件服务与信息技术产业培育计划。着力开展大数
46、据、云计算、物联 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开展嵌入式软件、信息自动化 检测检验等信息检测、存储技术与产品,推动网络平安、数据平安、 平安测评等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优化提升徐州淮海大数 据中心、徐州软件园等信息技术产业园区,推动创智科技园数字经济 园区建设,打造软件开发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培育提升计划。一是开展“AI+医疗” “AI+教育” “AI+ 制造” “AI+金融” “AI+安防” “AI+服务”等人工智能应用;二是 开展VR视觉识别、虚拟现实技术与产品,打造国内一流的VR产品生 产基地;三是开展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图像识别技术 与产品。深化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加快推进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 研究院建设。淮海经济区IT外包服务高地打造计划。重点开展软件开发外包、研 发设计外包等信息技术外包(ITO),加快开展金融、工业设计和大 健康产业等领域的知识流程外包(KPO),积极培育财务流程等领域 的业务流程外包(BPO),支持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争创 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打造淮海经济区IT外包服务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