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邓尚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邓尚尚.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随着中国与国外的经济和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变得非 常重要。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英文材料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可以丰 富语言知识和扩大词汇量。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学生总体阅读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相当大一部分学生难以 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改变这 种状况迫在眉睫。本文通过调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 状,找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阅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以调查问卷、课堂观 察等具体的调查分析为依据,总结归纳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 的策略。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课
2、题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此课题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阅读与阅读教学的相关基本理论,其中主要包括阅读的概念和 目的、阅读过程中 ,三种阅读模式、图式理论、语篇与语篇分析和阅读策略。 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采用了两种方法: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本 部分主要包括了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四部分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进而总结出高 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和学生阅读学习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 第五部分为针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现状;分析;对策 Abstract With th
3、e increasing ec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unica t i o n b e t w e e n C h i n a a n d foreign countries, Englis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daily life. Through reading a mass of English materials, on one hand, students c a n e n h a n c e t h e i r o w n i d e a t i o n and intellect. O
4、n the other hand, they can enrich their knowledge and enlarge their vocabulary. Therefor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However, presently speak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st u d e n t s , E n g l i s h r e a d i n g a b i l i t y i s not good. Most of students cant meet
5、the requirements of E n g l i s h C u r r i c l u m S t a n d a r d . T h u s improving this situation is imminent. The author finds out m a i n p r o b l e m s i n E n g l i s h r e a d i n g teaching by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r e a d i n g t e a c h i n g . W h a f s m o r
6、e , o n the basis of reading theories and research data, the autho r s u m s u p m a i n p r o b l e m s i n E n g l i s h reading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part,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of study and the main
7、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gives a brief intrduction of the theories of reading and reading teaching, including the concept and aim of reading; three reading approaches; the schema theory, the text and textual analysis and reading strategies.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rease
8、rch methodology. The metho d o l o g y c o n s i s t s o f t w o r e s e a r c h methods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questionnaire, includin g t h e p u r p o s e , t a r g e t a n d c o n t e n t of research. In the fourth part, the research shows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9、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ncluding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In this Coutermeasures 目录 W . I ABSTRACT . II s弓丨 t . 1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二、阅读与阅读教学的相关基本理论 . 3 (一) 阅读的相关概念 . 3 1“ 阅读的定义 . 3 2“ 阅读的目的 . 3 (二) 阅读过程中的三种阅读模式 . 3 1. 自下而上 模式 . 4 2. 自上而下 模式 . 5 3. 相互作用模式 . 5
10、 (三) 图式理论 . 6 1.图式理论的发展状况 . 6 2“ 图式理论的分类 . 6 (四) 语篇与语篇分析 . 8 1. mm . 8 2“ 语篇分析 . 9 3.衔接与连贯 . 9 (五) 阅读策 略 . 10 (六) 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要求 . 11 二、研究设计 . 12 (一) 课堂观察 . 12 1. g白勺 . 12 2 “ 对象 . 12 3“ 略 . 12 (二) 问卷调查 . 13 1. g白勺 . 13 2 “ 对象 . 13 3“ 略 . 13 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 15 (一)课堂观察的记录及分析 . 15 1. 课堂观察的记录 . 15 2“
11、 课堂观察的分析 . 17 C二)调查问卷的分析 . 18 1“ 调查问卷的发放 . 18 2. 调查问卷的分析 . 18 III C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25 1.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 2. 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7 五、改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 . 29 C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 29 C二)根据阅读理论展开阅读教学 . 29 C三)加强词汇教学 . 30 C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 33 (五)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 34 (六)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 36 棘 i吾 . 38 . 39 附录 . 41 后记 .
12、 43 IV 、引言 () 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同时也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 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通过阅读大量的英文材料,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思 维能力,也可以丰富语言知识和扩大 词汇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老师们一直都很重 视对学习者的阅读训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中国步入 WTO,各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这使得 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成为当今获 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英语阅读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了获取信息的能力。长期以 来,阅读教学就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的全国高考的英语试
13、卷中,英 语阅读所占的比重是举足轻重的,差不多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根据英语课程标 准的内容,教师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四项基本技能一听、说、读、写。而在这四项 基本技能中,又尤其强调了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如今我国学生的总 体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相当多的学生阅读能力停滞不前甚至是下降,难以达 到新课标的要求。很多学生参加英语考试时,经常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两大块失分 较多,而且在阅读英文材料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却又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难以达到 新课标的要求。这就需要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和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14、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为国家培养 优秀的英语人才。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阅读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随着中国与国外的经济和科技交流的日益 频繁,英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变得非常重要。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英文材料可以提 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可以丰富语言知识和扩大词汇量。因此,在高中英语 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虽然各国教育学者对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技能的讨论进行地如火如荼,但是在某种 意义上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因此怎样把阅读理论和阅读教学有效地 结合,成为英语教学 者非常关心地一个问题。许多高中教师也已经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 要性,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最大努
15、力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高中教师的时间有限,几 乎没有时间来研究相关的阅读理论,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 效果往往不是很明显。对于学生来说,较慢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的缺乏导致学生阅读 能力的整体水平不高。因此,改变阅读教学的整个现状是刻不容缓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调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从而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 题。本研究将在阅读和阅读教学理论的基 础上,以调查问卷、课堂观察等具体的调查分 析为依据,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总结归纳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 略,希望能给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老师们起到 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2 二、阅读与阅读教学的相关基本理论
16、 () 阅读的相关概念 1. 阅读的定义 卡莱尔认为, 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阅读是四项语言技能中最重要的,在英语作 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尤其如此 。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一种复杂的智力 活动,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1。换句话来说,英语阅读就是指阅读用 英语表达的材料。阅读理解就是读者通过文章收集有关思想并把它们和自己原有的思想 联系起来的过程。通过确认作者提供的关系和思想,读者发展对所读东西的理解,把新 的思想和头脑中固有的思想联系起来。 Grellet认为 理解一个文本,就是尽可能有效 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而一些研究第二语言阅读的专家 2认为, 阅读是读者与文章 (或
17、作者 )的交流过程,宛如两人面对面谈话,有问有答 。在阅读中,作者根据文字不断提 供的信息,联系自己既存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世界知识,对读物依次作出反应 。成 功的阅读是一个创造过程,读者和阅读材料相互交流创造意义 3。 2. 阅读的目的 阅读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阅读目的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模式和阅读方法。换句 话说,它们会随着阅读目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 Rivers and Temperleyu认为阅读有以 下目的: 阅读有以下目的:为了获取信息;为了满足对于一个话题的好奇心;为了遵循指导 地完成任务;为了得到乐趣和消遣;为了与朋友和同学保持联系;为了了解世界正在发 生的事情并找出事情发
18、生的时间和地点。 也就是说,阅读一般有两个最主要的目的,一是给人们带来趣味 ,另一个是给予人 们知识和思想。因此,阅读不止是为了学习单词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并且获取新的知识。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得到 必要的语言输入 (language input),从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 ts。因 此,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样他们可以特别留意所需要的信息, 即他们能够更加有选择性、更加正确地进行阅读。 (二)阅读过程中的三种阅读模式 阅读理解就是读者与阅读材料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过程。作者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 编码 ( enco
19、ding),形成语篇 ( text), 读者再把语篇解码,获取信息。作者要把他头脑 3 里的信息(一个主意,一个事实或一种情感)传达出去,让别人理解,他必须首先把信 息形诸于文字,即编码,作者亦被称为编码者。作者一旦完成了编码过程,信息就以语 篇的形式存在于作者的头脑之外。阅读过程则是一个解码过程,作者要传达的信息进入 读者头脑,交际过程随之完成 *。 这个图的最左边是作者,也就是头脑中有信息的人即编码者,他想和其他人一起分 享他脑中的信息,因此他必须把自己的思想写成词语,这个步骤就是所谓的编码过程。 紧接着,信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编码者的头脑之外。当接收者看到文字,随之完成的 就是一个阅读理
20、解的过程。 近三十年以来,有关阅读过程和技能的研究一直是语言教学研究中的热点课题。国 外的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 Goodman, Goodman, Rumelhart等对阅读理解的过程方面的探 索花费了漫长的时间,从中探讨初了各自不同的阅读模式。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世 界各国语言学家对阅读理解的研究,也对各国的英语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 自 下而上 模式 从古至今,人们在阅读中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阅读应该从字母和单词开始。因 此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学校的阅读教学就体现了 阅读应该从字母和单词开始 的这种 想法。 1972年, Gough对这种想法加以认证并提出了 自下而上 模式 ( Bo
21、ttom-Up Model)。阅读是一个解码 (decoding)的过程。读者的任务就是从最小的单位 一 字母和单 词的辨认开始,然后逐步上升到短语、分句的解码释义,最后落实到句子、段落和语篇 的理解,即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进行理解。读者不断地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 整合,解码结束了,阅读理解就自然实现了 Gough提出的这种模式虽然阐释了阅读 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但它忽视了一些很重要的阅读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即把阅读过程简 单化了。它只是把阅读过程当成一种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应用活动过程。在阅读中,这种 模式把读者看作一个被动地接受信息的个体,忽视了读者的主动作用。根据 语境效应 (词在有意义的
22、上下文中比单独出现更容易识别,意义更明确),我们可以知道阅读理 解的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读者如何运用头脑中自己的知识 使语篇意义化。 在 自下而上 模式下,老师 一般都从语言形式入手,以词汇和语法为中心,采用 分析语法结构的方法,精讲阅读材料,充当了 说文解字 的角色 8。在这种模式的影 4 响下,老师们在英语课堂上都比 较习惯逐字逐句讲解和翻译,而忽略了读者的非语言因 素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等。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就容易 只见 树木不见森林 。他们往往知道句子的内部结构和整句的意思,但是由于缺乏对整篇文 章的理解和上下文语境的理解,导致阅读效果不佳,
23、做题的正确率不高。因此,这种教 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自上而下 模式 为了解决 自下而上 的模式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美国心理学家 Goodman对此作了 大量研究,认为阅读是一种 心理语言的猜谜游戏 ,并提出了 自上而下 模式。在 阅读过程中,读者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根据自己已有的句法、语法和语义知识,并 运用自己的有关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取样 (sampling)、 预测 ( (predicting)、 验证 (testing)、 肯定 ( confirming)或修正 (revising)四个阶段地加工,即一种 猜测一证 实 的过程 (Goodman 19
24、71:135-142)。这一模式认为,阅读过程是一种主动的 猜测一 证实 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的揣摩过程,是一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是 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及他们的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 用的结果 阅读碰到的问题有 可能是语言问题,有可能不是。更有可能是阅读技巧问题,即如何使用客观世界的知识 去理解文章的问题 MI。 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高端的知识,即 Smithm所说的非视觉信息的 作用被过度地夸大了。他们通常强调高端的技巧,诸如通过语境线索或某些背景知识做 出的意义预测,而忽视了像词汇和语法形式等的快速和准确的识别这些低端技巧。为了 突出流利的阅读是一个认知过程,他们有
25、意地贬低这个过程中知觉和解码方面的重要性 1气 1984年 Weber就明确指出,这种模式难以充分包容重要的实验证据。因此,对于非 熟练的读者,尤其是外语读者的阅读过程,该模式的解释力显然有些不够充分 13。在这 种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一些线索,并且培养学生 根据它们进行预测和验证的能力,主张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进行选择、推论、预见的 思维过程,强调学生进行快读。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在阅读时主观臆断,忽略了具体词句 在特殊话题里的特殊含义,导致阅读效果不佳。 2. 相互作用模式 为了要寻找一个集合 自下而上 和 自上而下 两种模式长处的一个可选择模式 , 70年代美
26、国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 Rumelhart经过大量的研究,吸取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 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 相互作用阅读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的阅读是 读物和读者的背景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介于前两种阅读模式之间的一种折中 理论,它同时肯定了 自下而上 和 自上而下 两种过程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这种理论模式认为,读物本身并不向读者传递意义,而只是给读者指明理解的方向, 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自己原有的知识来重建信息 1。这就是说,阅读理解过程是读者根据 5 自己原有的背景知识重新组织和表达信息的过程 15。 通过对以上三种模式的研究,在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高效的阅读模式应为相
27、互 作用模式。原因是这种模式集合了 自下而上 和 自上而下 两种模式的长处。在阅 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调节使用信息处理模式。当阅读的文章比较 简单的时候,读者可以直接使用 自下而上 的阅读模式,通过运用语言图式便可以达 到理解的目的;当材料的语言文字较难或较复杂时,可以采用 自上而下 的信息处理 方法进行阅读。除此之外,在 阅读同一篇阅读材料时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信息处理方式, 可以先用 自上而下 确定文章的意义方向,然后意义方向的指导下,用 自下而上 确认某些生词的意思。 (三)图式理论 1. 图式理论的发展状况 图式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8世纪。早在 1781年,哲学家
28、 Kant提出了图式 这个概念。 1932年英国现代心理学家 Bartlett在其著作记忆中根据格式塔心理学 的理论最早提出并应用了图式理论。他把 图式 定义为 对过去经验的反应或过去经 验的积极组织 。 他认为图式是指每个人在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的一种储存方式,它是人脑对过 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对获得的材料的重建和改造受读者先前经验的影响,它对被 学习者学习新信息以及怎样将这些信息丰富到自己的知识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图式涉及到了我们所知道的各种知识,它是对语篇中的有关信息及语义结构本身综合概 括的结果。紧接着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 Rumelhart在 1981年提出图式为以等级层
29、次形 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构件。图式中的 每个组成成分都构成一个空档,当图式的空 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的时候, 图式便被具体实现了。人的头脑中储存着各种各样的图式,如,吃饭的图式、上学的图 式、上餐馆的图式等等,这些图式是由一个个单元组成,它是人脑中所储存的知识、经 验或背景知识。 Carre:i*%g出 图式不仅用于引导人们对事件和行动的理解 而且用 于引导解释这些事件、场景、活动的语言体现形式一语篇,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的。 大脑中所存在的知识在阅读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Smith_指出,成功的阅 读理解除了需要利用可见信息以外,还需
30、要利用不可见信息 :可见信息指的是书面 文字 信息,不可见信息指的是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高效率的阅读者并不是被动地解读每个 单词,而是积极地使用大脑,调用自己的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读者内在 的知识结构(即记忆中的预设信息 )对阅读理解起着重要作用,阅读过程是读者大脑中已 存在的知识和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 2 2. 图式理论的分类 读者的阅读能力取决于 3.种图式,即语言图式 ( linguistic schemata)、 内容图式 6 (content schemata)和修舌辛图式 ( rhetorical schemata)。 (1) 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就是指关于文章的语
31、言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指的是学生掌握的有关语 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前提。英语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图式的也有所要求,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理解 难句和长句。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文章是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词汇是构成语 言的基石。面对一篇全是生词的阅读材料,读者立刻就会泄气,产生畏难情绪。同时语 法知识也是学生必备的图式。如,学生不具备分词作状语方面的知识,就无法理解以下 句子 Seeing from the hill, we can find the city more beautiful , 句中的 seeing 为分词作状语,分词与
32、句子的主语有着逻辑上的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也就是说 see的 逻辑主语是 we,由 we来实施、执行 see这一动作。如果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可 能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就不是很清楚。除此之外,语言中的句型、词序、词尾的曲折变化 和语调都有可能影响读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 CarrellB9HA为 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要想激活有关图式,必须具备一 定程度的语言能力。否则,即使有丰富的内容图式,也会因语言上的不足而导致交际的 失败。 语言知识在外语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阅读理解的基础。一个读者不具 有相应的语言图式方面的知识,就不具备对所输入的信息语言进行编解码的最基本的能 力,更谈不上
33、根据文章的上下文线索去激活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因而也不可 能获得对文章的理解, 扎实的语法知识是阅读的前提 _ 。 现在一些英语成绩差的学生的薄弱点就是没有掌握词语,句子及基础语 法。在刚开 始学习的时候,如果这些空缺没有及时弥补上,以后肯定会影响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因 此,只有熟练地掌握这些基础语言知识,建立足够的语言图式,读者才能拥有准确获得 信息的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无法根据文章上下文的线索去激活大脑中的 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更不用说准确而又迅速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所以,在高中教学过 程中,教师除了给出重点生词的词义和词组的用法之外,还应该对阅读材料中复杂的句 子进行结构
34、分析,以扫除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2) 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指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内容熟悉度或关于文章内容的背 景知识,即学生对语 篇主题和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其是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阅读的最重要的部 分,这种图示具有深刻的文化色彩。一种语言并不是语言、语法和词汇的简单组合,它 还在各个层面上体现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 M。 一 个优秀的阅读者并不需要上下文 冗余信息来完成辨词活动,其实际辨词过程是自动的、不自觉的,他的注意力应集中在 语言之外的信息上 2。 Johnson也认为,熟悉话题并拥有关于文章主题的背景知识比 掌握词汇知识更加重要。换句话说,读者要理解阅读材料,除了基本的语言
35、知识之外, 还需要具有相关 材料的背景知识。当学生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词汇时,就要依据文化背景 知识才能理解,假如缺少与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即使有足够的基础语言知识,也无法 7 在语言符号和所指之间建立起正确的联系,也就是说调不出相应的内容图式。 随着学生语言水平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语言图式的作用逐渐减弱,而内容图式的作用 逐步增强。此时,内容图式的作用就比读者的语言图式更重要。当阅读材料的语言隐晦 难懂,学生无法使用 自下而上 的信息处理方式时,读者就只好使用 自上而下 的 方式来处理,这时内容图式就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所以就有 内容图式对语言水平低的 读者的作用更大 的说法 24。因为内容图式可以帮
36、助读者弥补语言能力上的不足,语言 能力弱的读者解读文字信息,进行话语分析的能力较差,他们更加依赖于内容图式的引 导去预测、推断出文字中隐含的意义有的学生读完 一 篇陌生的英文材料后,即使没 有生词,也会觉得摸不着头脑,难以理解。例如 Last night I went, to visit John twice 这句话,如果不知道 John是俚语,指代厕所,则很难正确翻译。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个 俚语文化,就很可能翻译成 昨晚我拜访了约翰两次。 其实正确理解应该是昨晚我去 了两次厕所。 实践证明,读者头脑中的内容图式越多,越完善,在阅读理解时被调用的机率就越 大,就越能保证对文章意义的正确理解。所以
37、当读者脑中没有相关的内容图式时,他们 就很难理解文章的正确意义。反过来说,如果读者具备了相关的内容图式,即使文章语 言相对来说难一些,理解起来也会比较容易,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读者语言知识 的缺陷。 (3) 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是指对不同文章体裁的理解还受文章结构的影响,特定的内容往往需要特 定的形式才能表达 清楚。因此不同内容的文章有不同的体裁形式,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 框架。只有经过大量的训练,读者熟悉各种文体,头脑中形成了各种形式图式后,在阅 读各种文章时,才能做到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_。如果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不不够, 对文章的内容很陌生,他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较大的障碍。但是如果读
38、者具有形式 图式方面的知识,即了解各种文体的组织结构和框架。读者就会感到材料容易理解一些, 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得心应手。也就是说,阅读中读者需要了解各式文体的特点,从篇章 中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调动头脑中对应的图式,从而达到快速理 解的效果。如今,文 章可以分为多种文体,有小说、传记、活动记述、科普小品、新闻报道和各类应用文, 如 :邀请函、请柬、通知、便条、表格、图示等、戏剧、诗歌。因此学生需要熟悉这些 不同的体裁形式,才能有助于学生按照它们的特点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综上所述,这三种图式在阅读中的作用极其重要。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 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相互作用程度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 (四)语篇与语篇分析 1.语篇 语篇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在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著述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Cook 认为语 篇是 一连串有意义的、完整的、为一定目的服务的语言 ,而 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