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热力环流--教案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6155751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热力环流--教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热力环流--教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热力环流--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热力环流--教案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之“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教学设计平夕祥(筠连中学)一、【设计思想】(1)热力状况、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是本章的基础知识。拟在教学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寻找本课的最佳切入点,采取图示分析法将教材的知识情景化、直观化的展现。(2)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现实的天气现象出发,引出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教师预设问题和活动的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二、【课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课相应的教学要求是:绘制全球气压带

2、、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本课的主要内容“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是达到本条要求的基础知识。剖析课标,其基本要求是:掌握热力环流原理。发展要求是:利用热力环流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现象。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内容主要通过正文和一幅示意图呈现大气运动形成的原因,等压线、等压面的形成,热力环流的形成。 在热力环流的学习过程中,既要用物理知识来理解环流的形成过程中气温、气压的关系,又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来理解气温、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教材的编写明显是建立在初中物理之上的,且是建立在对气温与气压关系已掌握的基础上的。教材没有解释空气受热就上升、冷却要下沉的根

3、本原因,特别是新教材,对热力环流的描述不到二百字,文字基本是对结论的阐述。上课时如不把温度与空气运动方向的关系;温度、高度与气压的关系给学生讲透,学生学的过程就会云里雾里。所以,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前后呼应四、【学情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位置较为偏僻的山区学校,生源不好,学生的基础差。而地理是一门集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知识的综合学科。有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在初中时就畏惧数理化,空间想象力很差,到高中学地理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有些学生甚至对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冷却收缩而下沉也不理解。经常在做题时认为受热要下沉,冷却会上升。“一讲到气温、气压很多学生就傻了”这句话是我们地理

4、老师的口头禅;学生也发出“读理科要是没物理、读文科要是没地理,读书其实也不难”的感慨。五、【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掌握热力环流原理。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绘图能力;能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现象。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六、【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 教学难点:大气上升、下沉运动与等压面的变化。七、【教学方法】用实验法、特例法突破热力环流的教学难点

5、八、【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能出现的问题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大气,大气并不言简意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新课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气的运动最基本原理热力环流直奔主题新课学习(1)前言阅读教材P29 页最后一自然段:(提出问题):1、 大气运动的意义是什么?(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来实现。)2、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太阳辐射)3、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地表的冷

6、热不均)思 考。(2)观 察实 验 ,得到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视频播放演示实验:在密闭的玻璃缸中点燃有色烟雾。提出要求:1、 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 2、 用示意图表示出来。3、 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指导学生画示意图,启发学生归纳原因,并及时评价学生回答。( 总结出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观察过程,画 出 示 意图,思索其成 因 并 课堂归纳。突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将抽象的大气运动变得形象直观,让学生感受到大气运动的真实存在。问题:对于烟雾飘动的原因认识不准确。对策:在学生归纳不到位的情况下,教 师 通 过 启 发 提问,指导其进行归纳。(启发提问:空气受热会怎样?其上空

7、气压发生了什 么 变 化 ?低 处气压如何变化?)( 3)过渡(叙述)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造成气温的差异,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今天我们首先来了解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请从30页一直阅读到图2.4 完,结合图2.3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从 30 页一 直 阅 读到 图2.4完,结合图2.3分析热力 环 流 的形成过程由直观的实验现象向抽象的大气现象过渡。( 4)关于热力环流的知识铺垫(讲授并板图)气压的产生:气压是空气分子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生的压力叫气压。按照概念理解:空气分子越多所产生的压力就越大;若空气分子增多,气压就变大;若空

8、气分子减少,气压就变小。思考、理解气 压 的 产生原因。通过回顾回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已学习的知识,同时为下一步的探究学习进行知识铺垫。垂直方向上气压的 变 化 规 律 较 抽象,学生掌握有一定困难。在学生学有困难时,教师准备板图说明:等压面与等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回顾以下内容:1、 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如何变化?气压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受地球地心引力影响,地球大气绝大部分聚集在低层。所以,导致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如上图所示) 。】

9、 2 、投影展示课本30 页图 2.3 a,介绍等压面。(从等高线入手)联系旧知,思考回顾。思考、理解 等 压 面的概念。线的关系抽象,学生理解可能会出现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气压产生的原因方面加以思考。(气压产生的原因:大气分子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如果地表受热均匀,海拔高度相同,大气分子的含量理论上是相同的。)( 5)假设冷热均匀状态下,无大气运动提问:冷热均匀状态,等压面分布有何特点,与地面有什么关系?此时三地的大气处于什么状态?(展示图 2.3 热力环流的形成A图)假设地面上有A、B、 C三地,用三条线表示等压面(参考本节教材中的“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由下往上依次是101

10、0, 1005, 1000 (百帕)。【假设:在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A、B 、C 三地空气分子数量都为12 个,相应的高空A、 B、 C,分子数量为 7 个。 (因为同一地点,高度增加气压降低,所以高空分子假设为7个) 】教师小结:冷热均匀状态,同一水平面气压相等, 等压面与地面平行。此时三地的大气处于静止状态。联 系 旧 知与新概念,加 以 运 用并 思 考 回答。(6)过渡那么,地表冷热不均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假设 A 地受热, B、C两地遇冷, 利用物理学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分析,A地和 B、C两地空气会怎么运动?( 7)大气热力环展示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动画,边展示边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热力

11、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因。1、 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气压变化。在前面的假设等压面图中,总 结 变 化规律。探究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利用动画,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突破难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流的过程探索所示:若 A地受热, B、C两地冷却,【补充】一块石头和一块木头同时扔到水里的现象得到密度小的要上浮,密度大的要下沉。 【理解了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的根本原因。 】结论: A地气体膨胀上升,B和 C地气体收缩下沉(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则A地近地面

12、的空气就膨胀上升, A 地的空气分子就要减少,假设上升跑掉的空气分子数是2 个,则A地的空气分子减少2 个后为 11 个,高空的 A,就多了 2 个空气分子为9 个;近地面 B、C冷却空气下沉, 假设下沉的分子数也是2 个,则 B、C两地的分子数增多,从原来的12 个变为 14 个,相应的B, 、C,从原来的7 个变为5个,根据“空气分子越多所产生的压力就越大”, 空气分子数量的变化也就是气压的变化。如A地受热后空气分子减少,就意味着气压变小;B、C两地冷却,空气分子数增多,就意味着气压变大。学生也很容易比较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大小。 即在同一水平面上的A、 B、C 三地, A 地的空气分子数

13、量最少为10 个, B、C两地都为14 个,故在这个水平面上, A 地为低压, B、C 两地为高压。这时,要强调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学生就能理解近地面的气流从B、 C流向 A地。 在高空的 A, 、B, 、C,这一水平面上, A,空气数为9个, B, 、C,都为 5 个,故A ,为高压, B, 、C,为低压。气流从A ,流向 B, 、C, 。绘 制 热 力环 流 示 意图。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学生很快理解了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的根本原因。这样,很直观的把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分子数量的变化呈现给了学生。可直观的比较: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气温与气压的关系; 同一水平面上高压与气

14、压的比较。 都由定性改为定量,抽象变为直观。 热力环流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学生即使忘了, 看一下图就能记起来。( 8)实验总结并提出热力环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9)热力环流的三大结论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值在逐渐减少。【 B=CA A B =C 】2、近地面, 气温高, 气压低; 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相反。3、等压面的弯曲方向为“高高低低”【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位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简化为“上凸高压,下凹低压”)】在 教 师 启发下,共同总 结 等 压面的

15、特点,理 解 并 笔记。通过思路的整理和总结对等压面的特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学生对于等压面凹凸的含义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采取对比讲解的方式,使学生正确认识等压面的变化情况。(10)热力环流与生活中的大气现象1 引导学生思考课本第30 页“活动”内容,小组合作讨论海陆风的形成,并请小组派代表上台画出。(1) 白天是陆地温度高还是海洋温度高,晚上呢?(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图2.4 中画出白天和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并说出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2 、介绍“城市热岛”,提出问题: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如何进行的?,讨论热力环 流 与 两种 生 活 中的 大 气 现象

16、的关系。了 解 “ 热岛效应”,分 析 市 区与 郊 区 的热力环流,并 由 学 生讲解。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感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归纳总结利用多媒体材料出示本节主要内容:一 热力环流的形成二 气压的分布规律与等压面的特征个人归纳、总结,整理笔记。整体把握本节主要内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八、 【板书设计】二、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热力环流的三大结论1、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值逐渐减少。2、 近地面 - 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气压高低往往和高空相反。3、等压面的弯曲方向为“高高低低”三 热力环流的应用1、海陆风2、城市热岛环流三 热力环流的现实应用巩固练习多 媒 体 材 料 出 示 “ 热 力 环 流 示 意图”,读图完成相关问题。完成练习,个 别 学 生回答,同学评价。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