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教案(共8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986599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教案(共8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财政学教案(共8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教案(共8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教案(共88页).doc(8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财政学教案导 论教学目的:通过分析现实中的种种财政现象及财政分配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财政学与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让学生在初学财政学之际,对学习财政学的重要性、财政学的内容特点及如何学习财政学等有关学习财政学的基本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学重点:财政学与相关经济管理课程内容的关系;财政学的学习目的、对象及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一、 关于财政学的简要说明。(一)本课程的内容类型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同其他的经济学课程一样,财政学的具体内容也要依存于、立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背景。过去财政学有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之分。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2、制,本课程要讲的是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学。(二)财政与财政学现实中的财政现象分析。从现象上看,财政即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对此,可以从现实财政现象中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财政概念从理论上如何解释,将在第一章中详细说明)。由此而言,财政学是一门关于钱的学问。学习财政学的目的就是了解政府理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财政学的具体学习对象包括财政收支及其运行规律、财政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财政制度、财政政策等。(三)财政学与一些相关经济管理课程内容的关系1财政学与主要的基础经济学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础经济学

3、课程,都是讲最基本的经济知识和理论(各自的具体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不同)。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只是研究政府或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一个主要方面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其中包括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个体和社会整体经济活动的影响。财政学与微观经济学内容的衔接关系。两者首尾相接。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其最后要讲到市场失灵,引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财政学正是从市场失灵讲起。财政学与宏观经济学内容的衔接关系。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核心是讲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和宏观经济的均衡与增长问题。其中的

4、主要内容之一是宏观市场失灵和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促进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与增长。财政学也要讲财政在经济稳定和增长中的作用和相应的财政政策问题。两者在这一点上是重合的。财政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的衔接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财政收支属分配范畴。财政学要研究财政分配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与影响。2财政学与其他相关经济管理课程主要是与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学的关系财政学与金融学。财政学与金融学都是关于钱的学问,但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的钱怎么来,怎么用,金融学是研究市场上的钱怎么来,怎么用,是讲各个经济主体如

5、何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资金融通,也包括政府通过金融市场进行的融资活动,如发行公债;财政收支一般是无偿的,属政府行为,通过金融活动形成的资金收支是有偿的,属市场行为。财政学与财务管理学。两者也都是关于钱的学问,但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的钱怎么来,怎么用,财务管理学是研究企业的钱怎么来,怎么用;政府的钱怎么来怎么用主要是个政策问题,企业的钱怎么来怎么用是个经营问题;政府财政的理财目标是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理财的目标是谋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二、 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1财政是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侧面,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和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财政学是系统、完整地掌握经济学知识的需要。2财政是

6、国家经济和政治活动的综合反映,是市场经济下公共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和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与社会经济生活有密切关系。掌握财政学知识是现代市场经济下的财经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财政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理论课程,在财政专业知识体系中起着衔接一般经济理论课程与财政业务课程的重要作用。三、 如何学习财政学1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科学方法论唯物辩证法。2要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3借鉴西方财政学。4紧密结合中国财政经济实际:初级阶段经济不发达;经济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原来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转换过来的。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财

7、政具有发展中国家财政的某些共同特征。5了解中外财政理论与实践发展变化情况,掌握财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脉络,特别是要密切关注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实际。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概念、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及财政的职能等财政基本理论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财政概念;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财政职能。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第一节 财政概念一、 财政概念的概括表述和具体含义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分配,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一种公共经济活动。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含义:1 财政是一种分配活动,属于分

8、配范畴。这里的分配是广义的分配,既包括关乎社会再生产的资源配置即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关乎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收入分配。2财政活动的主体是政府(或国家)。财政表现为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是一种政府行为。这意味着:财政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政府是财政分配的组织者和主持者;所有财政活动都体现着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不同社会制度下财政的特殊性。由于财政属政府的经济行为,在经济部门划分中政府属公共部门,因此,财政活动是一种公共经济活动。3财政活动的主题或目的是提供公共物品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作为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

9、与市场性的资源配置一样,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人类的需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需要(包括个人生活需要和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需要),一类是社会公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私人物品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机制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这是市场经济下市场与政府的基本分工。这样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问题就成了市场经济下财政问题的核心,公共物品和社会公共需要理论亦成了认识市场经济下财政概念的基点。4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即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二、 财政概念的历史演变(一)西方国家财政概念的演变。1财政一词最早于1315世纪出现在拉丁文中,意为结算支付期限、支付款项、确

10、定罚款支付等。216世纪财政一词传入法国,意为公共收入。17世纪演变为专门指国家理财。19世纪进一步阐明是指国家及一切公共团体的理财,并相继传入欧洲其他国家,英语为finance。319世纪末,日本引进finance的词义,同时借用中国的两个汉字“财”与“政”,立财政一语(1882年日本开始用“财政奏折”一词)。Finance释义较广,可译为金融、融资、财务等。专指国家理财时,西方国家一般用public finance,可直译为公共财政。(二)我国财政概念的演变1早期用“度支”、“国计”、“国用”等词来概括财政现象。219世纪90年代,财政一词由日本传入我国。在戊戌变法(1898年)“明定国事

11、”诏书中首次出现“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自民国开始,以“财政”命名官方机构,称“财政部”。20世纪40年代旧中国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对财政概念的解释是:“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达为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行为也”。这已是引用西方国家公共财政定义而进行的表述。3我国建国后对财政概念的表述。50年代初的财政观货币关系论。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对财政理论的探讨和对财政概念的不同界说。主要有国家分配论、剩余产品论、价值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社会公共需要论等。上述观点中,国家分配论曾在较长时期内占据主流地位。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分配论、剩余产品论、社会公共需

12、要论三者的融合倾向较为明显。上述观点的差异主要是中心论点不同。在根源上涉及到对财政的起源、财政分配主体和财政分配对象在解释财政概念中的不同认识。上述观点的共同点:A、承认财政是国家的经济行为;B、承认财政是一个分配范畴;C、都以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看待财政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西方国家的公共财政概念被引入我国,理论界开始循着公共财政的精神对财政概念进行重新认识,并成为我国解释财政概念的主流意见。三、 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物品理论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而言的,其是以社会为单位提出的需要。有需要就要

13、有供给,就要有满足需要的物品。需要分为私人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满足需要的物品也相应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由于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物品的直接依存关系,因此,要了解社会公共需要,须先搞清楚公共物品问题。公共物品理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一)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私人主体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私人物品是这样一些物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和单位,也不给他人带来外部的收益和成本。公共物品是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物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都不可分割的散布

14、到整个社区里。萨缪尔森对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是:所谓纯粹的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公共支出的纯理论,1954)2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竞争性与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从公共物品的供给角度来讲的。即为该物品的供给出资的人在享受该物品带来的利益时,无法排除其他如何人从中受益。具体说,就是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人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不可排除的原因,或是技术上不可能,或是排除的成本高昂到不可接受。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存在“搭便车”现象。非竞争性是从公共物

15、品的消费、受益角度讲的。即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或同时从中受益。严格说来,非竞争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为0;二是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消费质量,即多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拥挤成本为0。萨缪尔森曾严格地用数学公式描述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地区别,意思是:对于私人物品,某一物品的总量等于每一消费者拥有或消费的数量之和;对于公共物品,某一物品的总量等于某一个消费者拥有或消费的数量。以上是就纯粹的公共物品而言的。事实上,纯粹的公共物品和纯粹的私人物品只是物品中极端的两类,而许多物品是兼有私人物

16、品与公共物品的双重性质,称之为混合物品或准公共物品。3混合物品。混合物品即兼有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双重性质的物品。其大致有以下两类:第一类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完全、不充分的物品。其又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排他的,如不拥挤的桥梁;二是非竞争性不充分且可以排他的,如拥挤的桥梁;三是排他性不充分的,如带有围墙的花园。第二类具有正的外部性的物品,如水力发电设施。最后需要指出,随着条件的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些公认的纯粹的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日益变的淡化,即排除日益从技术上变的可能或排除的成本降低了,以至具有了私人物品的性质。如有线电视就是典型的例子。(二)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1

17、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具有不可分割性,必须由政府集中组织来满足。2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共同享用的需要,一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在满足公共需要是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费,因此西方财税理论将税收称为公共物品的价格),但其规则不是等价交换,付出与所得是不对称的。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三)社会公共需要的历史性和特殊性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一般性、共同性,又具有历史性、特殊性。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性、共同性,一是指社会公

18、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和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存在的,二是指有些需要项目,如国防、行政管理等,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和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属公共需要的范畴。社会公共需要的历史性、特殊性是指,社会公共需要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步发展变化,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对社会公共需要的历史性、特殊性可沿着两条线索去分析:第一,社会生产力或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社会公共需要的具体内容及结构有所不同。第二,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社会公共需要的认定及内容也存在差异。(四)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很广,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行使其政治职能,保障社会政治经济

19、秩序稳定及正常运转的需要。如行政、国防、公检司法、外交等。这些都属于纯粹的社会公共需要。2国家行使其社会职能,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的一些公益性、基础性条件的需要。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风险产业等。这些有的属纯粹的公共需要,更多是属于介于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之间的准社会公共需要。3保障市场经济顺利高效运行所必需的各种调控措施、政策及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四、财政的基本特征(一)阶级性与公共性由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并存的两个鲜明特征,即阶级性与公共性。1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政府则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

20、力机构,财政具有阶级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国家又是一个公共权力中心,并且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财政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是两者相统一的一种分配形式。其公共性是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属性,阶级性是指政府财政在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时总是优先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2公与私是相对应的。政府财政历来就是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或办“公事”的一种分配形式,公共性是其天生的特质。在我国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政府包揽的事务过多过宽,但也没有包揽私人的全部事务,如没有包揽家庭理财,没有包揽企业财务,甚至国有企业财务也不是完全属于财政范围。在市场经济下

21、,财政的公共性仍包含了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公共特质,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其满足的社会公共需要是以市场失灵为出发点的,有其特定的内容,范围更广泛。这种市场经济下特有的财政模式即“公共财政”。因此,在财政的公共性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上应特别强调两点:财政的公共性是其天生的,不是因冠以“公共财政”的名称而存在。财政天生就具有公共性,但其天生的公共性不等于“公共财政”。(二)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财政的强制性是由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权力中心和政治统治机构的身份决定的。首先,财政收入具有强制性。税收就是典型的强制

22、性收入形式。其次,财政支出也具有强制性。在财政支出规模和用途的安排中,众多的公民可能有不同的主张,但财政支出不能按某一公民的意愿进行决策。即使在民主政治下,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作出决策并依法强制执行。由此而言,财政本质上是一种超经济的分配形式。财政的无直接偿还性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整个财政收支过程来看,财政是具有偿还性的。因为财政从公众手里取得收入,还用于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其次,这种偿还不是直接的,即每一个纳税人都无权要求从公共支出中享受与其纳税额等值的福利。由于国家征税筹集的是提供公共物品的费用,因此,就直接的税收征纳关系来讲,是无偿的。财政的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是一致或相互依

23、存的。强制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是无偿或不直接偿还的。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是财政区别于一般经济分配形式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三)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运行的基本过程就是收入和支出,因而收支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处理财政收支的关系上,虽然久有“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的争论,但这都说明收支是财政运行过程中相互制约的两方,收支是否平衡是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收支平衡是财政运行本身的内在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收支平衡对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要发挥财政的某种政策功能就需要打破财政收支的平衡状态,但这种失衡性的政策操作也必须围绕收支平衡这个轴心,不能过度

24、和失控。有的国家规定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的上限,或通过立法来制约公债的发行,就是这个道理。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模式。因此,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1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精神,重新认识财政概念。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重新认识财政,是重新认识财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要运用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财政则是统收统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

25、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财政是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弥补和克服市场缺陷,二不能喧宾夺主。传统体制下的财政理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现在对“分配”这个概念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给予重新界定。分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分配包括生产成果的分配和生产要素的分配,而生产要素分配即资源配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指令性计划决定一切,区分配置和分配两个概念无实质性意义。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所以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问题就须将两个概念加以区分,明确确立“资源配置”概念及其在财政概念含义中的地位。2澄清对公共财政认识的若干误区。一是不能将公共财政理解为“吃饭财政”,不能笼统地提出财政退出

26、一切生产领域。二是不可一般地提出财政退出国有企业。三是防止因强调财政公共性而忽视财政的阶级性或利益冲突。3构建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要求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解决过去财政的“缺位”与“越位”问题。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财政改革,规范财税制度和财政运行,提高财政效率。第二节 市场、政府与财政本节是通过分析市场与政府和财政的关系来说明现代市场经济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这是说明市场与政府及财政的关系的基点。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我们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肯定市场的这种基础性作用,肯定市场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经济

27、运行机制。但是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和完美无缺的,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讲的市场失灵或市场失效。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说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它主要包括两重涵义:其一是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其二是对那些以社会目标为主的活动市场无能为力。既然市场存在失灵状况,经济的运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客观上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控,即通过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缺陷,克服市场失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运行。这样,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就有了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而财政正是政府干预和调控的主要工具。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挥政府和财政的作用,

28、并非意味着要取代或改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或功能,而是为了在弥补市场缺陷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这就意味着政府干预也并非总是有效的。如果政府干预不仅没有弥补市场失灵,而且干扰了正常的市场规则(或是因为越位,或是因为干预不当),就会导致政府干预失效。二、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一)公共物品1首先,纯公共物品市场无法提供。这是由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决定的。市场要求等价交换、利益边界的精确性和成本与效益的内在化。产品生产或提供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其所有。纯公共物品具有严格的排他性,即其存在利益外溢性。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人人都会希望由别人来提

29、供这些物品而自己免费使用,因此市场无法提供。纯公共物品具有严格的非竞争性,应免费提供。由于不能回收成本和赚取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主体是不会提供的。2准公共物品或混合产品市场也不能充分有效地提供。这主要因为混合物品亦都是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一些程度的非排他性(或正的外部效应)。(二)外部效应。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受益的代价,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当出现外部效应时也要求政府干预,以实现对经济主

30、体外溢的补偿和外部成本的内在化。(三)垄断(即竞争失效)在规模经济显著(规模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行业,特别容易形成垄断,此即自然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此即市场竞争失效。自然垄断是竞争失效的重要表现之一。在自然垄断行业(如电话、供水、供电等)中,存在规模经济要求与保持合理的价格、利润水平的矛盾,市场无法解决,需要政府干预。为了对付垄断,政府可以实行公共管制,或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和社会福利角度规定价格。(四)信息不充分私人市场的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足,特别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信息越来越分散、复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充分掌握必要信息

31、,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非理性决策,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因此也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效率,这就需要政府来提供信息。政府提供充分的信息,是一种社会性服务,也属于一种公共物品。(五)市场不完全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物品不仅仅是公共物品和有外在效益的物品,还有许多物品市场也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此时则存在市场不完全的问题。如在保险方面,很多重要的风险保险及由政府行为引起的风险的保险(如失业会受到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充分提供。有些投资巨大、获益周期长及高风险的产业,私人部门不敢贸然经营(为大规模钢铁企业、某些高新技术产业等)。这些领域也是需要政府介入的。(六)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或

32、优效品、劣效品问题)个人偏好的合理性是市场竞争结果合理性的前提条件。但在现实市场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愿望都是合理的。可能某种产品给个人带来的利益较大,但消费者本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给予它较低的评价,即只有在低廉的价格下才愿购买;或者相反,某种物品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并不大,甚至有害无利,但消费者却给予较高的评价,愿意以高价购买。我们把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优值品(如教育,有人不愿为子女上学付出代价,导致学龄儿童弃学经商等);将消费者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劣值品(如吸烟、购买毒品等)。这两种情况也都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七)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目标是实现效率,这

33、就决定了收入的初始分配首先是按要素索赋分配。由于每个人的索赋或挣钱的本事不同,参与竞争的条件、实力、能力不同,而且这些不同往往受家庭出身、家庭结构、性别、遗产继承等许多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产生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公平,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甚至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凝聚力,也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观念,因而也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八)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是有盲目性,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另外,市场主体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追求技术进步和节约劳动力成本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失业现象。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

34、,市场也可以对经济波动进行调节和矫正,但其是一种事后调节,是采用经济危机的方式,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太大,代价太高。因此,也需要政府对此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以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三、政府的经济作用(一)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发挥其经济作用,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手段主要有三种:1行政法律手段。包括,制定规制市场和经济主体行为的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直接采取行政手段,如规定产品价格、实行公共管制,命令造成污染的厂商停产或限期治理等。2组织公共生产。即由政府出资(财政预算拨款)兴办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不足的物品。公

35、共生产、公共物品、公共提供并非一回事。3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是主要的经济政策手段之一。上述三种手段,都在不同程度上与财政有关。行政法律手段,也包括财政法规在内。组织公共生产本身即由财政出资。财政政策手段则更不待言。这就具体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二)政府干预失效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也并非总是有效的,政府机制同样存在缺陷和干预失效问题。由于二战后一段时期内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对经济过度干预造成的不良后果,目前在西方理论界,政府失效是比市场失效更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一是政府干预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二是虽然达到了干预的目标,但成本太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三是

36、未达到干预目标或虽实现了干预目标,同时又产生了未预料到的副作用。政府失效的原因很多,如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并非大公无私;信息不完全或失真,导致决策失误;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寻租,谋取私利等。因此,建立公正、廉洁、高效的政府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三)发挥政府经济作用的不同模式同是政府调控下的现代市场经济,但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需要和具体国情不同,在发挥政府的经济作用各国有各自不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以美国和欧洲多数国家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即“亚洲模式”或“东方模式”。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

37、府推动下的改革,再加之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不仅存在市场失灵问题,还存在市场残缺,这就决定了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需要政府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但决不能由此过分夸大政府的作用。必须大力转变和科学规范政府职能,有效地培育市场,才能建成真正的市场经济。第三节 财政职能一、 财政职能的内涵(一)什么是财政职能关于财政职能的解释或理解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把财政职能解释为财政作为一个分配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另一种是把财政职能理解为财政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西方经济理论和目前我们所说的“转换财政职能”,都是从第二种意义上来理解财政职能的。(二)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财政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财政职能决定于政

38、府职能,是政府职能的经济体现。政府和财政的职能范畴同其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直接相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是社会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主体,财政必然处于全面的主导地位。全社会宛如一个大工厂,企业部门财务和家庭部门财务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性企业财务成为国家财政的基层环节,家庭财务是处于从属地位,能力有限,功能微弱。由此形成的财政职能范围大而宽。其集中体现,即财政职能延伸到社会各类财务职能之中,包括生产、投资、乃至消费,覆盖了包括政府、企业、家庭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只有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和市场残缺的情况下,政府的介入才是必要的。这就决定了政府

39、的职能只能是解决市场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事项。(三)我国财政职能的界定和表述随着经济体制、财政实践及财政理论的发展变化,我国理论界对我国财政职能的界定和表述也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1、最初的界定和表述十分简粗,仅概括为两种职能,即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2、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财政职能理论发生重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财政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为人们所重视和正视,在财政职能中增加了经济调节职能。具体界定方法主要有二:一是三职能或四职能的界定方法。三职能即分配职能、调节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四职能即又将分配职能分解为筹集资金的职能和供应(或运用)资金的职能。二是新的二职能的界定方法,即将财政职能概括为保证

40、社会需要的职能和经济调节职能。其中,三职能的界定方式曾最为流行。上述界定方式的特点:从其具体解释,特别是分配和监督职能的具体解释来看,其涵盖的内容很宽,仍带有传统体制的特色。从逻辑上讲,分配(或筹集资金与供应资金)、保证社会需要都已直接反映在财政概念之中,似与概念同义反复;监督和管理则是财政工作的作用,不应视为政财范畴的固有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些界定方法基本都是囿于财政概念本身来表达财政职能,只是对财政概念的进一步解释。这也是后来有人不同意这些表述方式的重要理由之一。3、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理论提出和西方公共财政概念引入我国之后,财政职能理论又一次发生重大转折。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三:一是仍然将财政

41、职能界定为分配、调节和监督三大方面,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其具体内容应转换调整:分配职能方面,主要是排除越位,补进缺位的东西。鉴别财政范围越位或缺位的标准或依据是社会共同需要。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范围也不同,因此,具体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又必须将社会共同需要这一标准纳入到市场特征下来观察。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作用不到和市场失效的领域,就是财政职能的范围。调节职能方面,要求转变调节方式和调节客体,即从传统的运用各种带有行政性的财政手段、以微观经济主体为直接调节对象的调节办法,转向以市场为直接调节对象的间接调节方式。监督职能方面,主要是调整监督职能的内容和拓宽监督的视野。

42、即财政监督不能仅局限于全民所有制经济,而应从维护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出发,面对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一视同仁地进行规范和监督。二是基本借鉴西方国家的财政职能理论,主要以弥补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即从解决市场失灵和市场残缺问题出发来界定财政的职能。由此将财政职能界定为三大方面,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稳定和增长(或发展)职能。这意味着凡是市场能够做好的事情,政府和财政都不再插手。三是在借鉴西方国家财政职能理论的同时,将涉及包括盈利性国有资产在内的分配和管理活动也作为界定财政职能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即从公共经济和国有资产经营两个领域来界定财政职能。这一界定方法的基础是鉴于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盈利性国有资

43、产的现实,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模式应是由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构成的“双元结构财政”。由此界定的财政职能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公共财政职能,包括:保证集中性公共需要的职能;调节和稳定社会经济的职能;规范社会分配秩序的职能;从财力分配和管理方面积极参与政府各项重要决策的职能。另一部分是国有资产财政的职能,包括:价值管理职能;调节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关系的职能;国有资产再投资的管理职能。这一界定方法涉及到如何理解公共财政概念、国有生产经营是否都要财政来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争论。上述三种观点中,第二种观点界定较为清晰、明确,突出体现出了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征,逻辑上也较为合理,因此目前较为流行。本章

44、即按这种观点讲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二、资源配置职能(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和目标。资源配置,广义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资源配置即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的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其特点和作用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失灵。其目标是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配置问题的基础,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按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是作为西方经济学基本命题的“稀缺的存在”。两者都要求把有限的经济资源

45、作最有效的配置。(二)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财政配置职能的依据是资源配置上的市场失灵。其主要是: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具有非竞争性、非排它性及存在“搭便车”问题的公共物品。市场无法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市场机制具有“不完全性”。处于体制转中的我国更是存在“市场残缺”问题,价格扭曲、信息失真、地区封锁、资源转移的种种限制及垄断的存在都妨害市场竞争。市场无法提供供非竞争性产业、耗资大、周转慢及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的投资。(三)财政的资源配置措施财政主要是通过支出和税收等财政措施,决定或影响资源配置的数量和方向。1、通过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

46、例,确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支配资源的规模和范围,确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给供能力。2、通过安排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确定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状态和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3、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和经济结构。(例如,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兴办或大支持有外部效益的事业,通过税收限制有外部成本的事业等。)4、通过安排中央与各地方财政之间的分配比例,确定部门与地区间的资源配置。三、收入分配职能(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和目标分配是财政被赋予的基本功能。分配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初始分配;二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已经进行或完成的各种财富和收入分配的结果所出现的偏差进行

47、纠正、调整或再分配。在市场经济下,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指后者。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就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重新调整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达到社会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分配状态,即实现公平分配。如何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其难以象资源配置目标讲得那么明确。大体说来,其可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其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基本要求是既能激励追求收入的动机,又能吸引种种资源参加生产(具体到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即要求个人的劳动投入与劳动报酬相对称,这与按劳分配的要求是相通的)。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社会各阶层人们所能接受和不危及社会稳定与秩序的范围内。(二)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