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重点(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重点(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公共产品要给公共产品的下个准确的定义,是比较难的。目前我国教科书上大多数把公共产品定义为:由公共部门(或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我们认为,从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两个特征来把握公共产品的内涵是比较符合我国当前实际,这对认识公共产品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公共产品的特征(一)基本特征:1非排他性。2非竞争性。外部性,不可分割性(二)派生特征:效用不可分割、溢出效应、规模效益递增、收费困难、初始成本大。三公共产品的分类对公共产品的分类,一般说来有三种:一是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二是混合产品和公共中间品;三是整个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一)纯公共品与
2、准公共品(包括后两者)1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2俱乐部产品: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可以轻易地做到排他,即不付费者可以被排除在消费之外。3公共资源: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却无法有效地实现排他,即不付费者不能被有效地排除在消费之外。(二)混合产品和公共中间品混合产品就是同时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和私人产品性质的产品。公共中间品是指未被最终消费,而是被用作投入,进入生产过程的公共产品。(三)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四公共产品的界定1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存在紧密关系。2即使每个人消费公共产品的数量都一样,也不必要求所有人对这种消费的评价都一样。3公共产品的划分是相对的。4公共产
3、品的认识是发展的。5公共产品的提供,可以由公共部门提供,也可以由私人部门来提供。6公共部门(或政府)要提供某种公共产品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由公共部门来生产该产品。公共财政支出一政府活动扩张法则这由德国19世纪的经济学家瓦格纳提出。他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是:(1)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随同递增,以保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条件”。另一方面,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门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公共部门活动的加强。(2)政府从事物质生产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增加了。(3)政府提供的
4、公共物品与劳务的范围越来越大了。据此,瓦格纳得出结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和内容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各项费用支出。行政管理支出主要用于社会集中性消费,属于非生产性支出。虽然这项支出不会创造任何物质财富,但作为财政支出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和现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比较低的,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却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而且在各项支出中增长的速度最快,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行政管理费占GDP
5、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二)文教科卫支出的必要性在目前和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财政对文教科卫事业投入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和源泉。3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水平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并间接地影响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共收入的形式公共收入形式是指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具体方式。按公共收入形式分类,通常把公共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包括直接税收入和间接税收入,非税收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入、公债收入、政府收费收入、其他收入等。把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的好处,在于突出了税收收入在财政收
6、入中的主体地位。(一)税收收入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取得公共收入的形式,也是公共收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二)国有资产收入是国家凭借所拥有的资产取得的收入,包括经营和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人以税后利润、股权转让、国有资产使用费等形式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交给国家所形成的收入。(三)公债收入是国家或者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向国内外举借的债务,即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用信用的方式,通过举借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的收入。(四)政府收费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在一定范围内提供某些特定的劳务,或规制某些经济行为,从而向相关经济主体收取的一种费用。(五)专项收入是指国家为特定的事业或项目建设需要所
7、征收的公共收入。主要包括教育附加费、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铁道专项收入等等(六)其他收入主要是指一些零星的杂项收入,包括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等。税收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一)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二)税收征税主体是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三)税收分配的客体是国民收入二、税收的形式特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作为一种公共收入的形式,与其他公共收入形式相比具有的特殊性。通常把税收的形式特征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也称为税收的“三性”。1强制性2无偿性3
8、固定性二、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中,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通过种种途径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税负转嫁与归宿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转嫁是行为过程,归宿是该行为的结果,是税负转嫁的最终落脚点。三、税负转嫁的形式1、前转,2、后转,3、混转,4、辗转转嫁,5、税收资本化四、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1、商品供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能否转嫁的关键因素。2、商品价格形式对税负转嫁的影响3、税种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举例:酒类征税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税负转嫁(见课件)三、税收的分类税收分类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一般地,税收有如下分类方法:(图示)(
9、一)以课税对象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二)以计税依据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三)以税收和价格的关系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四)以税收负担是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间接税和直接税(五)以税收的隶属关系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预算二、国家预算原则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在当前,我国的国家预算编制除要遵循上述一般意义上的原则以外,还要特别注意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基础。其次,要充分体现国家财政的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双重职责。最后,要体现公平分配原则
10、。我国预算编制工作一般在财政年度开始前的一个季度开始。各国预算编制的具体过程一般是: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先向各地方、部门发出编制预算的通知和具体规定,然后各地方、部门编成预算估计书提交财政部门,最后由财政部门审核汇编。(二)预算编制程序国家预算编制程序因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而各不相同。但一般来说,最健全、最便于执行的预算编制程序应包括如下三个步骤:第一,政府最高行政机关决定预算编制的方针和政策。第二,各部门、各单位具体负责编制预算。第三,财政部门的汇总和审核。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相应的政策工具或手段。一般说来,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税收、财政支出、公债、财政预算等。1税收
11、税收作为调节手段,一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是调节收入分配关系。2财政支出(1)购买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3公债公债最初是政府组织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它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工具。4财政预算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反映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和收支差额上。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提高充分就业水平,稳定价格,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约束政府的不必要开支。财政政策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周期性变化,国家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和协调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主要有1993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
12、2004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2004年底以来推行的稳健财政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我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3年开始实施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将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是宏观经济管理由以行政手段的直接管理方式转变为以经济政策工具为主的间接管理方式的重要标志。1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出台背景。2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3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成效(二)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1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背景2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3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成效。(三)我国稳健的财政政策1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2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及主要内容。稳健的财政政策不仅是
13、财政政策类型和赤字规模的调整变化,更是财政政策性质和导向的根本变化。它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其具体内容可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分税制一、1994年以前的财政管理体制在1994年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前,我国先后实行过三种类型的财政管理体制。1新中国成立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统收统支体制。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主要收入集中上缴中央金库,地方开支由中央中央核准,统一拨付,只留给地方少许机动财力。2在19531978年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主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做法是由中央核定地方收支指标,全部收入分为各级固定收入和比例分成收入,凡
14、收入大于支出的地方上解收入,而支出大于收入的地方则由中央补助。中央预算另设专项拨款,由中央集中支配。3改革开放后,自1980年起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简称财政包干体制或“分灶吃饭”包干体制。二、1994年以来分税制改革及其实施情况(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内容1分税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现行财政包干体制,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弊端日益明显。分税制改革的原则和主要内容是: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种统一
15、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2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级性,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3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根据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
16、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2)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等。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除1993年地方已经负担的20%部分列入地方上交中央基数外,以后发生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固定收入包括:除中央固定收入及共享收入外的其他
17、税收等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大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0%。(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为了保持现有地方既得利益格局,逐步达到改革的目标,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按照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和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情况,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即消费税75%的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1993年中央净上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保证现有地方既得财力,并以此作为以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
18、基数。(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4确立了新的预算编制和资金调度规则(二)1994年以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近年来,根据分税制运行情况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1)关于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2)关于所得税的调整。(3)关于证券交易税和其他一些收入的调整。从1997年11月1日起,将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由5%提高到8%,2001年1月1日起,分三年把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降低到5%,提高税率所增加的收入归中央财政。另外,为了严格控制土地使用,对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分配作必要调整,将其中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必要收入上缴中央财政。
19、(4)设立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1995年出台了过渡时期转移支付办法。1996、1997年,改进了客观性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以“标准收入”替代“财力”因素。从2002年起,过渡时期转移支付的概念不再沿用,其资金合并到中央财政因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收入中分配,统称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三)分税制体制的成效1政府间的财政关系逐步趋向规范。2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3“两个比重”逐步上升,中央财力大大增加,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有所增强。4调动了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收入的快速增长,保证了全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三、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一)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职责(二)逐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三)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四)推进省(自治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