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作业(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作业(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配置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这必须是建立在在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即所谓的市场失灵2.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收益递减现象,这时就会形成垄断。3.外部性:外部性是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4.纯公共产品: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5.公共需要: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是所产生的需求。6.资源配置职能:指财政通过参与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智能。
2、7.收入分配职能: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8.经济稳定:指通过从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对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产生影响,已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项目。9.财政职能: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10.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支出(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B)A.房地产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2. 以下不属于
3、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D)A. 成本递减 B. 规模报酬递增C. 产品之间的差别 D. 行业内的厂商很少3. 下列哪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A. 财政分配 B. 信贷分配 C. 价格分配 D. 工资分配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C)A. 家庭 B. 社会团体与组织 C. 政府 D. 企业5. 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B. 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C. 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 分配具有历史性6.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D)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C.为了实现国
4、家政治经济职能 D.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7. 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A.国家分配B. 价值分配论 C.国家资金运动论 D.社会共同需要论8. 财政是一个 A ,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社会范畴 D.法律范畴9. 运用有限的资源能形成最佳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属于财政职能中的(B)A.收入分配 B.资源配置 C.物价稳定 D.经济稳定和发展10. 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功能的是(C)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消除外部性 D.控制货币供应量(三)判断题1
5、.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T)2.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基尼系数越小越趋于公平。(F)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F)4.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T)5.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T)6.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企业。(F)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仍
6、然是计划方式。(F)8.充分就业是指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百分之百就业。(F)9.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直接执行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F)10.单靠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T)(四)简答题1. 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配置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这必须是建立在在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即所谓的市场失灵2. 垄断导致的效率损失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产量受限制,消费者福利受到额外损失;2、垄断行业由于追求并事实存在垄断利润,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3、垄断阻碍技术进步;4、垄断者追
7、求超额收入的寻租活动本身会照成资源浪费。3. 简述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答:总的说来,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两者关系是:制度、政策公平促进效率。政策、制度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效率。政策制度的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最典型的莫过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生产效率的促进。政策的公平合理促进效率的提高,反之,政策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则导致低效率。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
8、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效率与公平没有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相反,矛盾突出。追求公平,效率就打折扣;追求效率,公平便有失公允。其结果,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因此,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显得非常重要。4. 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答: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和服务;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5. 为什么政府必须介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答:由于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市场供给公共产品存在“免费搭车”问题,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6.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调节社会资
9、源在不同地区间的配置;调节社会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7.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答: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手段,引导并促进民间投资,吸引高水平外资和强化对外贸,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8. 为什么财政要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答:1、一些稀缺的自然资源存在着垄断性,且不同的地区的资源条件差异很大,由此形成了垄断性的级差收入;2、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通常表现为经济公平,但往往会损害社会公平。9. 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和机制
10、是什么?答:规范工资制度;加强税收调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10.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答: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税收、投资和补贴政策的安排;财政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五)论述题1.简述中国财政制度的发展。答:1、新中国成立初的财政理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引自苏联的财政理论。代表性的是货币关系论。2、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理论,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确立至1978年。代表性的是国家分配论。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财政理论。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财政学界围绕着财政本质、财政职能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方面,国家分配论最终形成;另一方面,各
11、种新理论不断提出,其中最大的是社会共同需要论。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公共财政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政学界发生了关于财政模式问题的争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公共财政理论。2.如何理解政府与私人之间的资源配置?答: 0X2X1MAB私人产品与服务政府产品与服务G1G2C由上图可表示政府产品和服务与私人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图上A点,个人放弃MX1单位的私人产品和服务,那么政府可以供给OG1单位的产品和服务。政府每年供给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由OG1增至OG2,这要求减少每年生产的私人产品数量。在图中,经济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由A点移至B点,每年生产的私人产品数量由OX1降至OX2。3
12、.试分析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答: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社会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调节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调整存量结构和投资结构来实现;调整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4.试分析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答;1、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之一,政府有责任为企业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2、调节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由于个人的禀赋和掌握的资产存在差异,必然形成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的差异,因而需要财政对其进行调节,实现社会公平。5.试分析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答:1、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
13、紧缩政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或两者并举。一旦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状况,财政可以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或两者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2、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的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这种自动稳定器的机制和作用效果与制度本身的科学性机器运行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3、税收、投资和补贴政策安排。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4、财政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的重要职责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需要还在不断变化之中。(六)应用训练与测试假设中国政府将开展一场针对艾滋病、吸毒和其它健康问题的大规模施政活动。政府医疗支出的增长
14、要求大规模增加税收。假设资源和技术不变,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政府健康服务增加后的成本。答:由图可知,当政府大规模增加税收时,个人的生产活动必受影响。政府的服务增加,若由OG1增至OG2,这必然要求减少每年生产的私人产品数量。在图中,经济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由A点移至B点,每年生产的私人产品数量由OX1降至OX2。0X2X1MG1G2CBA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一)名词解释1. 私人需求:是指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他人而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2. 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是所产生的需求。3. 私人产品:适用于满足私人需要的产品。4. 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供给的,用于满足社会
15、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5. 消费的非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讲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6. 受益的非竞争性:指一旦公共产品被供给,任何人都不必通过竞争出价就可以获得对产品的消费。7. 纯公共产品:如果某种产品同时具备消费的丰排他性和受益的非竞争性,并且又是公共部门供给的,这种产品就是纯公共产品。8. 全球性公共产品:指多国公民同时享用并从中获益的产品,其收获能外溢到其他国家。9. 全国性公共产品: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公民能不需要支付额外成本就能享用的公共产品。10. 区域性公共产品:指某一地区的居民能够共同享用的公共产品。11. 地方性公共产品:指某一地
16、方(如城镇、街道)的居民可以享用的公共产品。12. 公共部门:指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和由选举产生的以及接受选举产生的人委托而运行公共机构的私人或组织。13. 第三部门:指国际范围内从事非盈利性的活动的政府以外的所有组织,其中包括各种慈善机构、援助机构、青少年团体、学会、合作协会、经营者协会等。14. 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换而言之,指某一个体的经济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福利的情形。15. 科斯定理: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因此,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16. 庇古税:征税是通过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边际
17、私人成本以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为达到这一目的,这种税收必须等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实际上,征税就像对排污收费。它是通过时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17. 政府管制:指政府通过适当的管制机构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违法者要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其基本要义是标准必须由政府立法制定,一旦制定后企业和个人一致遵守。(二)单项选择题1. 教育需求属于一种(C)A.私人需求 B. 集体需求C.公共需求 D. 俱乐部需求2. 下列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A)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 桥梁3. 下列那一个属于利益外溢的准公共产品(B)A.拥挤的桥梁 B. 教育
18、C.公共草地 D. 公共湖泊4. 以下不属于公共需要的是(D)A. 国防 B. 卫生保健C. 生态环境保护 D. 住房5. 下列属于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是(C)A. 三峡工程 B. 法律制度C. 大气臭氧层的保护 D. 街道的路灯6. PPP模式采用“一揽子”总承包方式,在严格的投标过程中,(A)是中标的前提,它不仅对整个项目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并促进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A. 新颖、超前的设计 B. 较低的供给成本C. 先进的技术设备 D. 高效率的供给主体7. 在可供选择的解决外部性的各种政策举措中,没有哪一种是尽善尽美的,具体结果取决于(B)A.哪种举措成本低 B. 所考察的污染类型和污染场所C
19、. 当政者的偏好 D. 哪种举措见效好(三)简答题1. 公共需求和私人需求的区别是什么?答:公共需求不仅是多数人的需求也是一种整体的需求。公共需求讲求整体性、集中型和强制性。私人需求具有分散性,而收益具有内在性。2. 简述公共产品及其特征。答:公共产品是由公共部门供给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四方面的特征:消费的排他性、收益的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制度的制约性。3. 根据庇古模型,怎样供给公共产品才符合效率原则?答:庇古模型假定假定;每个人都从公共产品的消费中受益,但随着消费的增加,其效用是递减的;同时,个人必须为享受公共产品而纳税;纳税会给纳税人
20、打来负效应。庇古将税后产生的负效应用定义为放弃私人产品消费的成本机会。他认为公共产品应该持续供给,直到最后一元钱所得到的正边际社会效用等于为最后一元公共产品而纳税的负边际效用。4. 根据鲍温模型,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条件是什么?答: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相加,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相加。这是由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即私人消费性与公共消费性决定的。个人A和B所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之所以一样,是因为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产品的消费。与私人产品的需求曲线不同的是,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
21、虚拟的。消费者购买私人产品所支付的货币数量,会反映其对私人产品的实际需求,但市场无法直接供给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信息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纯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个人价格边际成本;边际替代率边际成本;边际评价边际成本。5. 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动机是什么?答: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是出于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较优的角度,即解决市场失效问题。6. 私人供给公共产品需要哪些条件?答:一是产品的准公共性;二是具备完善的排斥技术,即将不付费者排斥在消费者之外,提供选择性消费的产品;三是政府提供交易性的制度保障。7. 简述第三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方式。答:独立体公共产品;与公共部门合作提供公共产品
22、;与市场合作提供公共产品。8. PPP供给模式有何特点?答:双主体、多主题供给;政企分开,提高管理效率;代理运行机制;效率与公平兼顾。9. 什么是庇古税?答:征税是通过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边际私人成本以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为达到这一目的,这种税收必须等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实际上,征税就像对排污收费。它是通过时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10. 排污权交易制度有何优缺点答:优点:在该制度下,政府实际创造了一种新的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该市场受供求因素支配,价格这只手将确保起有效的配置排污权那些只有以高成本才能减少污染的企业,原意为污染许可证支持最高的价
23、格;而那些低成本可以减少污染的企业,也愿意出卖他们所拥有的许可证。缺点:为了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现有企业可能会购买超过其实现成本最小化要求的污染许可证。(四)论述题1. 简述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答:由公共部门供给;私人部门供给;第三部门供给;公私伙伴关系供给。2. 你如何理解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答;与庇古模型和鲍温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引入了政治因素,即更多地考虑了政治过程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他试图找出民主社会中公共产品的合理水平,以及在不同的人之间如何分摊公共产品的成本。威克塞尔和林达尔注意到预算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根据特定的社会公平标准,对全社会的福利分配进行调节。在形成了公正的福利分
24、配之后,下一步再找出合理的公共支出和税收份额。3. 按照科斯定理,外部效应可如何纠正,你认为这种方法有用吗?为什么?答:政府没必要干预,只要产权明晰,市场交易自动形成均衡。但是这必须在交易成本为零,且资源所有者能够分清楚对其财产损害的来源且能合法地阻止损害。可见,科斯定理只适用在外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的少数外部性。所以,这个办法并不太可行。4. 在科斯定理、征税、补贴、排污权交易制度和政府管制这些措施中,你认为那种措施解决外部效应最有效?答:庇古税或出售污染许可证更可能实现经济效率。实践与理论证明,在各种场合中,经济激励措施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五)应用训练与测试教育作为公共产品,政府投资
25、是其不可避免的责任。然而,世界许多国家,即使是基础教育,同样也大量存在私立教育。私立教育为不同的个人及其家庭提供了个性化教育服务,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各国政府分别在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方面给予私立教育以支持。请就政府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和对私立学校补助两种情况下,利用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分析个人教育消费的变化。OQPOQPOQP第三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过程(一)名词解释1. 公共选择: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2. 一致同意规则:指的是一项决策或预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
26、同才能通过的一项投票原则,是事实上的一票否决制。3. 多数同意规则:是指一项决策须经半数以上人赞成,才能通过的一项投票规则。4. 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5. 阿罗不可能定理:如果我们排除效用人际比较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都有定义,那么把个人偏好合成为表社会偏好的最理想办法,要么是加强的,要么是独裁的。6. 单峰偏好:是指个人在按某种标准排列的备选议案中,对其中的一个议案偏好程度最高,对其他议案的偏好程度都低于对这个议案的偏好程度,即离开这个议案后,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其偏好程度都是递减的。7. 多峰偏好:指的是当个人偏好力离其最
27、偏好的议案后,开始其偏好程度会下降,但当沿着同一方向持续移动下去时,其偏好程度会逐渐上升。8. 中间投票人定理:只要投票者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票规则下就必定会出现唯一的均衡结果,而且这个均衡结果与中间投票人的第一偏好正好相等。9. 利益集团:具有共同利益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团体。10. 寻租:人们对政府管制下而人为产生的租金的追求。(二)单项选择题1. 尽管一致同意规则具有帕累托效率,并且具有参与者权利平等、避免“免费搭车”等优点,但在现实运用中,难以成为财政决策的普遍规则,其原因是(A)A. 决策交易成本太高 B. 难以得出大家都满意的结果C. 会造成投票悖论
28、D. 易被利用“一票否决”2. 在实践中最为普遍运用的投票规则是(B)A. 一致同意规则 B. 多数同意规则 C. 一票否决原则 D. 多数反对原则3. 多数同意规则最大的缺陷是(C)A. 交易成本高 B. 操作程序繁琐C. 易造成投票悖论 D. 埋没了少数人的权利4. 不论选民选择投票与否以及为谁投票,都取决于他投票的期望收益与潜在成本间的比较,并追求(D)A. 经济利益最大化 B. 偏好的政治家当选C. 自己的期望得到满足 D. 期望效用的最大化。(三)判断题1. 经济人假设现实中的人都是利己的,是理性地追求自身效用或利益最大化的。但个人在政治过程中不是经济人。(F)2. 政治活动和经济市
29、场活动一样,本质上也是个人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交易活动。(T)3. 投票悖论表明,在多数票规则下,操纵投票程序可以控制最终投票结果。这也是多数票规则的最大缺陷。(T)4. 只要投票者的偏好是多峰的,那么在多数票规则下就必定会出现唯一的均衡结果。(F)5. “寻租”与“寻利”都是为获得经济利益,因此性质是一样的。(F)(四)简答题1. 简述公共选择研究方法论的三要素。答: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交易政治构成了公共选择研究方法论的三要素。2. 公共选择理论是如何看待政治市场的?答;在政治市场中,选民、利益集团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消费者,政治家和官僚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生产者,人们通过相当于货币的选票来交
30、易,并选择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律等公共产品。3. 何谓中间投票人定理?它与单峰偏好有关吗?答:只要投票者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票规则下就必定会出现唯一的均衡结果,而且这个均衡结果与中间投票人的第一偏好正好相等。4. 你如何理解“阿罗不可能定理”?答;如果我们排除效用人际比较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都有定义,那么把个人偏好合成为表社会偏好的最理想办法,要么是加强的,要么是独裁的。阿罗认为在民主社会中,一个集体决策规则一个满足如下条件:1、自由三选择条件;2、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条件正相关;3、彼此不相关的选择对象具有独立性;4、公民主权条件;5、非独裁条件。5. “寻租
31、”与“寻利”有何区别?答;寻利是生产性活动,是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反应,它有利于降低成本并鼓励开发与创新,结果会导致社会福利增加;寻租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租金来源于政府干预和管制的创造。(五)论述题1.现实生活中通常都是少数服从多数,你认为少数服从是否总是有效、公平?答:一般情况下,实施少数服从多数是必然的,也是相对有效的,但是,有很多不足:1、存在多数人强制现象;2、与一致同意规则相比,单个参与者的选择行为不再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影响个人参与投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真实的偏好显示;3、存在多种结果的可能;4、无法表达偏好程度。2. 如何理解“选民理性无知”和“投票冷漠症”?答:选民理性无知-在现
32、实生活中,许多选民往往也会出于搭便车心理而寄希望别人去投票以使自己坐享其成;投票冷漠症民主幻灭感与政治冷漠症,选民投票率持续下降以及数量相当多的选民对于政党政治的冷漠。3.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改革和完善财政决策机制有什么借鉴意义?答:1、健全监督制度,从制度上约束政治过程中的“经济人”趋势;2、引入市场力量,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尺度;3、完善科层制度建设,加大政府机制改革。4. 请说明选民、政治家和官僚在间接民主决策机制中的行为目标和特点。答;选民的目标主要在于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特点是作为一个理性的经纪人;政治家的目标是追求政治利益最大化,特点是作为公共利益的化身;官僚的目标是权力,特
33、点是行为取决于目标。(六)应用训练与测试假设有一个社区为获得环境美化服务而每星期支付350元的费用。同时还假设,他们所获取的环境美化服务在数量上完全可以用每周雇用的园艺工人的人数来表示。该社区由7名居民组成,每位居民从环境美化服务中所获得的边际收益曲线都不一样。每一位居民从雇用第一位园艺工人那里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为100元。a.如果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按照每星期350元的价格出售给个人购买者,那么将有多少位园艺工人获得雇用?请解释为什么这种市场安排是没有效率的。b.假设当每周雇用三位园艺工人时所获得的效率最高。如果每位投票人每周都为每位园艺工人承担50元的税收份额,那么根据多数票规则所形成的
34、政治均衡是什么?该政治均衡与林达尔均衡有什么区别?第四章 财政支出一般理论(一)名词解释1.财政支出:也称为政府支出或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需要而进行的各项开支,包括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内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2.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购买性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3.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偿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
35、给政府。4.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是指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5.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6.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7.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8.替代规模效应: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呈现出梯度渐进增长的特点。 9.经济发展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与财政支出增长的关系来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10.财政支出结构:所谓非均衡增长理论
36、,是指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从政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现象入手,来解释政府财政支出增长原因的理论。11.财政支出效益:是指一国政府在配置资源过程中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以最小的财政支出获取最大的社会福利。12.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根据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细列出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13. 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通过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的评价方法。具体来说,最低费用选择法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二)单项选择题
37、1.科学研究支出属于( A )A.生产性支出 B.经常性支出C.投资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2.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B )A.公共工程投资支出 B.价格补贴支出C.国家储备支出 D.教育经费支出3.以下项目不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D )A.科学研究支出 B.城市维护费支出C.文化教育支出 D.捐赠支出4.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 )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基本建设投资C.国家储备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5.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 B )A.收费 B.税收C.国债 D.国有资产收益6.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实质上是指按( A )分类。A.支出是否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 B.支出产生
38、效益的时间 C.支出的具体用途 D . 支出的财政功能7.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是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和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共同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C.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D.它把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8.经济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D ) A.政局是否稳定 B.政体结构C.行政效率 D.宏观经济政策9.以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D )A.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没有关系B.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
39、加趋势是符合瓦格纳法则的C.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确立,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大幅下降,不利于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D.在经济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10.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A.鲍莫尔 B.皮科克 C.罗默 D .拉弗11.采用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时,对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 D )A.市场价格 B.公共定价C.成本价格 D.影子价格12.官僚行为增长论的提出者是( B )A.马斯格雷夫 B.尼斯克南C.罗斯托 D. 鲍莫尔(三)判断题1.财政支出根据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F)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小
40、于1,表示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速度。(T)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F) 4.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F)5.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T) 6.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后,财政支出增长应当放缓,并逐渐慢于GDP的增长。(F) 7.社会文教费包括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信、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等。 (T)8.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如果项目净现值小于零,则表明该项目可行。(F)9.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
41、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F)10.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T) 11.最低成本法的局限性是不能应用于成本和效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的评价。(F) 12.最低费用选择法,也叫最小成本法。(T) (四)简答题1.简述财政支出分类方法及其主要内容。答:按支出用途分,这种分类能全面体现国家财政支出的具体使用情况,可以反映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方针政策的财力要求。按费用类别分类,就是指按照国家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不同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2.购买性支出与转移
42、性支出有何不同?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两者的作用不同。2、对政府效益约束不同。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约束不同。3.简述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内容。答: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瓦格纳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 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市场与市场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法律,这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的设施。所谓经济因素 是指工业发展推
43、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也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此外,他还认为,由于需求的收入弹性,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用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会快于GDP 的增长。 4.简述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的主要内容。答: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呈现出梯度渐进增长的特点。 内在因素:他们假定:政府喜欢多支出,但公民不愿意多交税,所以,当政府在决定预算支出规模时,应密切注意公民关于赋税承受能力的反映。在正常条件下,随经济发展,即使税率不变,税收也会增加,这样,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P上升成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
44、外在因素:一旦发生非常事件,政府必然要提高税率,公共支出增加,而公众也能接受。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而危急时期过后,公共支出则不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因此,每一次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财政支出水平上一个新台阶。这种财政支出上升的规律,被称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5.简述经济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支出在社会总投资中应该占较大的比重。在进入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的相对比例却下降了,而且政府投资也开始也成为日益增长的私人投资补助。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财政投资的增长率有可能会回升。6.简述非均衡增长论的主要内容。答:他将国民经济部门区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和生产率提高缓慢两大类别,前者被称为进步部门,后者被称为非进步部门。两个部门的差异来自技术和劳动发挥的作用不同,在进步部门,技术起着决定作用;在非进步部门,劳动起着决定作用。假设两个部门工资水平相同,且工资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升。由于劳动密集的公共部门是非进步部门,而该部门的工资率与进步部门的工资率呈同方向等速度变化,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着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换言之,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7.简述官僚行为增长论的主要内容。答:官僚行为增长论,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