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其它相关论文-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其它相关论文-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理学其它相关论文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藤田 (Fujita)1、克鲁格曼 (Krugman)2、维纳布斯 (Venables)3 和蒲格 (Puga)4 等以迪克西特 (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 (以下简称 D-S 模型 )5 为基础,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市场外部性 (亦称金钱外部性 )等理念构建新的经济地理模型,掀起了一场“新经济地理学”革命 6。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被联合国、世界银行、 WTO 以及各国政府广泛用于指导贸易和发展政策与实践。对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过程, 国内已有学者陆
2、续进行过系统介绍 7 14。也有学者开始结合中国的案例展开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15 19。但是,由于涉及非线性演化和复杂的数学演算,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相比,新经济地理学展示出较多的理论难点;此外,经济学与地理学界的门户之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有关学术讨论和沟通的不便甚至误解。一些观点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某些理论缺陷从各个不同视角展开了批判 20 22,还有一些观点则强调在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间存在根本对立 23, 24。 为了增进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解和研究,近年来 ,杨开忠教授连续几年邀请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藤田 (Fujita)教授在北京大学面向全国举办新经济地
3、理学研讨讲座,北京大学及其他高校的许多青年教师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积极参加,密切跟踪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前沿。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进行比较,对一些重大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与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力求通过讨论廓清对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异同的正确认识,并以此为基础阐述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期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领域的 学术交流。 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 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学,首先必须弄清楚它的理论渊源。新经济地理学革命其实是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传播和扩散。将新经济地理学置于报酬递增理
4、论革命的大背景之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 1776 年,斯密 25 在其经典的国富论中曾经论证,以分工方式从事的生产明显地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 20 世纪 20 年代,扬格 26 通过对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进行天才性的阐发,提出 “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 (即后人所称的扬格定理 ),扬格的这句话成为揭示报酬递增内在根本机制的点睛之笔。然而,长期以来,建立在报酬不变技术假定之上的传统新古典经济理论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斯密和扬格基于劳动分工的报酬递增思想却几乎被人遗忘。 1977 年,迪克西特 (Dixit)和斯蒂格利茨 (Stiglitz)
5、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将张伯仑垄断竞争模型形式化,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研究报酬递增,激发了经济学界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第一波,其后又引发了贸易和增长理论研究领域的革命,导致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迅速成长。 D-S 模型 以严格的数学逻辑演绎了斯密 扬格定理:导致经济进步的报酬递增源于分工和交换的演进所产生的动态正反馈机制,分工导致效率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为进一步分工开辟了空间,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如果说新贸易理论研究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隐含的市场结构与规模的演变,新增长理论揭示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阐发的增长逻辑,则新经济地理学是沟通扬格定理中的市场演变与增长逻辑的桥
6、梁。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被视为 D-S 模型的空间版本 15。“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将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强调的趋同力 量与 20世纪 5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家所描述的趋异力量融入到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使得我们可以将趋同力量与趋异力量与微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与经济一体化过程相关的基本倾向,以及区域政策可以怎样地影响这些倾向” 27。 2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理论假设及其后果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前者采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多样化需求假设,而后者采用完全竞争、报酬不变 (或报酬递减 )和同质需求的新古典假
7、设。传统经济地理学 认为,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运输成本的变化对厂商区位抉择的影响是线性单调的,这从古典的杜能模型及后来的阿朗索模型可见一斑。然而,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清楚地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集聚现象。20 世纪初马歇尔 (Marshall)28 用“外部经济”这一说法笼统地解释经济集聚。这种外部经济表现为厂商层次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性的报酬递增。厂商和产业之间存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与市场规模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式的互动,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积聚。 在 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用外部经济和产业联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产业集聚
8、,但是,人们却不清楚这种外部经济源于何方。新经济地理学的长处恰恰在于它能够解释传统经济地理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采用 D-S 垄断竞争框架的新经济地理学讲述的是一个包含 2 个部门 (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 )的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经济的故事。这里,农业部门的特点是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 (或报酬递减 ),生产单一、同质的产品;制造业部门的特点为垄断竞争和报酬递增,生产大量的细分产品。作为经济中的需求方的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而消费品的生产具有 厂商层次上的递增报酬或规模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多样化消费与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之间的两难冲突。如果经济规模 (人口 )或可用资源增加,则有更大的市场空
9、间来平衡上述冲突,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和多样化消费可以同时兼得。垄断竞争的性质决定了在一个市场中每一品种只由一个厂商专业化生产 29。 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宏观层次的外部经济有其确定的来源或微观基础: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产业联系转化为市场范围的外部经济 30, 31。 前面说到,在报酬不变的条件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经 济体将被分割为分立的市场。而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运输成本对市场产生的分割效应却是非线性的,运输成本的变化通过影响产业联系所产生的向心力与运输成本或土地租金成本所导致的离心力之间的微妙平衡,导致多样化消费与报酬递增的两难冲突的微妙变化。在运输成本的高端,
10、厂商享有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将随产品或投入品运输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厂商集聚在狭小的地理空间虽可以享受相当强的后向联系,却很难取得远方市场的前向联系,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加在一起形成的向心力 (或正反馈效应 )难以压倒源于空间距离的运输成本所形成的离心力 (或负反馈 效应 )。就地供应市场的需要促使厂商将生产活动分布在不同的市场区域,每个区域只有有限的厂商以报酬递增的方式生产有限的品种,区域专业化和产业积聚无从发生,市场空间格局表现为高度分隔。 随着运输成本下降到中间段,运输成本对市场可达性构成的制约大大减弱。一方面,厂商集聚在狭小的地理空间仍然可以享有相当强的后向联系;另一方面,集聚的厂商享
11、有的前向联系水平显著上升。在运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加在一起形成的向心力 (或正反馈效应 )足以压倒源于空间距离的运输成本所形成的离心力 (或负反馈效应 )。每 一家厂商在权衡了集聚和非集聚生产情形下的总的经营成本之后,会发现集聚生产情形下的总成本节约高于分散经营情形下的总成本节约,专业化生产和集聚因此发生,高度分隔的市场趋向于一体化。 当运输成本极低时,运输成本对市场可达性的影响极弱,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不再显著。远离积聚地可以使厂商避过对不可流动的要素 (如土地 )的竞争,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甚至可以超额补偿因远离积聚地而导致的采购成本的窄幅上升。因此,在运输成本极低的
12、情况下,产业集聚又再次变得不可持续,经济活动再次趋向于沿地理空间扩散。 3 内生与外生之分 传统经济地理学模型大多是外生性的模型,无论是杜能 (von Thunen)32、克里斯塔勒 (Christaller)33 和廖什 (Losch)34,还是柏克曼 (Beckmann)35 和阿朗索 (Alonso)36,他们在研究城市和经济集聚时都将其视为事先给定;齐夫 (Zipf)37 在研究城市等级体系时同样假定城市及其等级是外生给定的。米尔斯 (Mills)38 和亨德逊 (Henderson)39 的城市经济模型亦事先假定外部经济的存在,哈里斯 (Harris)40 的市场潜能模型和普莱德 (
13、Pred)41 动态化的经济基础系数模型同样如此。总之,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解释城市和集聚,也无法说明外部经济由何而来,它只能通过外部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城市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 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城市或区域的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 42。 相反,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内生性的,它们不需要通过 外生差异 (如山脉、河流、海港等自然条件的利弊 )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通过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产业联系及市场外部性之
14、间动态、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内生出经济活动沿地理空间依倒 U 形轨迹演化的规律,即使是从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也可以内生出这样的规律。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还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区域之间内生的工资差异来解释产业向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渐次扩散 9。 4 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与市场外部性 传统经济地理学所使用的马歇尔“外部经济”包括西托夫斯基 (Scitovsky)所称的“技术外部经济”与“市场外部经济 (亦称金钱外部经济 )” 43。马歇尔对外部经济和集聚之间的联系分 3 种情形做过解释: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可以支持更多的当地厂商以更低的成本专门化地生产更多种类的面向特定产业的非贸易投入品;通过
15、将相同产业的厂商集聚在同一个地方,一个产业中心可以实现对面向有专门技能的产业工人的劳动市场的汇聚 (pooling),而劳动市场的汇聚对厂商和工人都有益处;产业的集聚便于信息的传播,产生技术溢出(technological spillovers)效果 44。显然,马歇尔 论及的情形和情形可以归于西托夫斯基所称的“市场外部经济”,情形即为“技术外部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和关心“市场外部经济”,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都是建立在“市场外部经济”基础上的。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代表人之一的克鲁格曼 44 认为,技术创新并非是驱动产业集聚的唯一因素,而受“市场外部经济”推进的产业集聚却相当普遍;此外,
16、技术和知识溢出是无形的,难以量化,任何人都可以就技术状况做出任何外生性的假设。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将建模的重点放在“市场外部经济”之上。但并不能据此得出新经济地理学否定技 术外部性存在,只将外部经济局限于市场外部经济的狭窄范围的结论。 5 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解释力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都试图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城市的产生,但二者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背后的驱动因素的解释是不同的。在传统经济地理学那里,驱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是所谓的“外部经济”,但产生“外部经济”的“黑箱”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人们却不得而知。不过,有了容纳“外部经济”的“黑箱”,至少可以
17、将由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产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形式化 6。 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一个下游产业要对上游产业产生后向联系,在它们之间光有买方 卖方关系是不够的,还必须存在这样的情形:即下游产业产出的增加,通过扩大它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市场,将导致上游产业以更为有效的规模从事生产。类似地,只有在上游生产部门产出的增加允许下游产业更为有效地生产的情况下,下游产业才会享有前向联系 31。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假定外部性是有单个厂商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参与的市场交互作用的结果,新经济地理学所关注的外部经济主要是在微观层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市场外部性,单个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市 场外部性与产业间联系触发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18、 30: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新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专业化生产细分产品,增加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市场扩张 生产专业化 /产品细分 外部经济加强 分工深化 /厂商集聚 市场扩张”的累积循环过程 9。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强度与运输成本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在中等大小的运输成本下,会产生较强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较高与较低的运输成本下,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却 都表现得比较弱。 6 内生不对称性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内生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对于运输成本表现出同样的敏
19、感性。以两区域模型为例 6:假定存在 2个外界条件 (人口规模、技术、自然环境等 )完全相同的区域。在较高的运输成本下,后向联系强但前向联系弱,总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弱,区域专业化无从发生,产业将在两区域内平均分布;在运输成本的中间段,后向联系并不明显减弱,而前向联系显著增强,总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强,区域专业化和积聚由此发生;当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之后,任何区位的后向 联系与前向联系都不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反倒变弱,积聚变得不可维持,厂商重新选择分散化的区位决策。 在其他以“技术外部性”为基础而建立的模型中,也会出现内生不对称性。但是,由此类模型生出的不对称性并不像在新经济地理学模
20、型中的那样表现出对运输成本的敏感性。 7 历史、预期、路径依赖和锁定 采用报酬不变假设的传统经济地理学预测经济空间是一个线性、和谐、稳定和均衡的系统。但是,现实中的经济却远非如此。新经济地理学向经济系统中加入报酬递增律,可以更好地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 积聚和扩散机理。但是,报酬递增律的引入导致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出现多种均衡状态。如在两区域模型中,我们知道,当运输成本降到足够低时,制造业将在 2 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中的某个区域形成集聚。由于所讨论的 2 个区域的一切外部条件都完全相同,因此,集聚具体在哪个区域发生,却不是事先能够确定的。这时候,历史偶然因素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亚瑟 (Arthur)
21、在讨论厂商的区位决策时注意到的,在存在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的情况下,如果第一家厂商纯粹出于地理偏好来选择生产区位,则第二家厂商的区位决策不仅仅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与第一家厂商为 邻而获得的益处亦不能从后者的考虑之中排除。以后的厂商关于生产的区位决策过程亦大抵如此。因此,某个区位碰巧在早期比其它区位吸引了更多的厂商,它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厂商。亚瑟的研究表明,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亦遵循路径依赖原理: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一旦经济活动随机选择一个特定的路径,除非发生大的反方向扰动,这一选择可能将被锁定,经济将继续保持在先前的路径上运行 45。换言之,一旦有外部冲击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之间造成任何微小差异,这
22、种差异都将因循环累积的正反馈机制而放大。 既然历史偶然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 右经济活动在 2 个事先完全相同的区域中的分布,因此,即使并不发生实际的外部冲击,单是经济成分的个人预期也足以构成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第一驱动力”。换言之,给定累积循环因果效应的存在,众多微观经济分子的共同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任何短期冲击或预期变化都会有其长期后果。但是,克鲁格曼指出,相对而言,历史事件和预期变化对于大尺度的“核心 周边”演进问题 (如美国“阳光带”的演化 )至多有一些助长作用,因为资本和劳动在大尺度的空间范围的流动实在比较缓慢;对于较小尺度的空间经济演化 (如单个城市或大一
23、 点的区域的兴衰 )、历史事件和预期变化的确可以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44。 8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缺陷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论、方法和工具。但是,就像所有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发展一样,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及其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关的评论文章对新经济地理学本身的缺陷从多种视角展开了批判,地理学界对它的抨击则尤为激烈。有些观点表现出独立的学术研判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些观点或流于人云亦云,或表达的主观判断多于客观论证。细心的读者可能 会注意到: 2002 年 4 月,顾朝林等 23 在地理科学上曾撰写“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一文,展
24、望“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可是,到了 2002 年 8 月 (仅仅过了 4 个月 ),同样的作者又在地理学报上纵论“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 24。流行的对新经济地理学缺陷的批判概括起来主要有: 新经济地理学用高深数学所建立的模型,不过是地理学家多年前就已有意识地抛弃了的分析方法,它所得出的结论并无特别的新意,经验应用更是奇缺 22。 “新经济地理学”在经验上的洞察 力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做出比十几年前就出现的经济地理学更详细和全面的工作;同时,支撑“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及认识论基础不足。这表现在:就区域集聚而言,经济学家很难做出超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就;就报酬递增与空间
25、集聚而言,“新经济地理学”没有意识到技术对经济过程的重要性;就“新经济地理学”空间集聚的方法而言,也存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从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新经济地理学”模糊了许多经济学、地理学概念;就“新经济地理学”本身而言,区域的概念也存在着问题 23。 上述批判是否全都切中了新经济地理学的“ 要脉”,尚有待实践检验。不过,在未见石祖葆 22 和顾朝林等 24 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根本假设及其方法论做深入解剖的情况下,听到“新经济地理学结论并无特别的新意”和“就区域集聚而言,经济学家很难做出超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就”的断言,不免让人感到有失严肃和严谨。新经济地理学的新意并不在于它对集聚现象的描述
26、,而在于它在新的假设下对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的深度揭示。揭示集聚经济源于报酬递增以及产业集聚随运输成本非线性变化乃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根本创新之所在,它突破了以往的“集聚经济导致集聚”的循环论证。此外,对 经济地理问题的科学探索并不非得要求在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之间分一个上下高低;而说“新经济地理学家的视野狭窄,与传统经济地理学家之间缺乏交流” 22 就更是脱不去主观偏颇之嫌了。至于新经济地理学为何不将技术创新和扩散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克鲁格曼其实早有解释。“新经济地理学”在成型之初,已经预见到需要就实证检验做大量的研究。一些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如蒲格 (Puga)46、戴维斯 (Davis)、魏恩斯坦
27、(Weinstein)47、亨德森 (Henderson)48、汉森 (Hanson)49 51 等其实 早就进行过大量的实证,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对实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被联合国、世界银行、 WTO 以及各国政府广泛用于指导贸易和发展政策与实践。因此,说新经济地理学“过于偏重数学模型”、“缺乏经验研究的证实”以及“理论与政策实践相关性弱” 22,无异于对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视而不见。 不过,我们注意到,经济活动在空间的集聚和扩散是一个时断时续、时快时慢且时间跨度相当长的过程。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动态数学模型本身的严密逻辑自然毋庸置疑,其中的每一个参数都可以设置得恰到好处,
28、演算和模拟结果在理论 上也许无懈可击。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模型中的不变参数在现实世界中却是可变的,如果研究的时间跨度有 10 年、 20 年、 50 年乃至 1 个世纪的话,有关参数的变化可能会相当大。比方说,“核心 周边”模型中的制造业工人的份额,国际专业化模型中的制成品在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和中间投入在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中所占的份额,区域专业化模型涉及的投入产出矩阵中的相关参数以及消费者对制成品的偏好强度 (或制成品之间的替代弹性 )等,在长期之内并非固定不变,而由模型计算出的对称结构的破坏点和集聚状态的支持点的临界值对这些参数的 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如何实现数学模型的严
29、密逻辑与现实世界的演变路径之间的和谐,的确是新经济地理学必须正视的一项挑战。 9 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新经济地理学革命是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延续及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新经济地理学是沟通贸易理论与增长理论的桥梁。通过向经济地理学引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借助分工 /专业化生产与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与运输成本及其变化对这一对矛盾的非线性作用,新经济地理学可以在继承经济地理学研究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层次地解释外部经济的微观基础和驱动经济 活动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内在动力。新经济地理学对报酬递增条件下“市场扩张 生产专业化 /产品细分 外部经济加强 分工深化 /厂商集聚 市场扩张”的累积循
30、环过程的深度演绎构成对斯密 扬格定理的完整注解。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及其变化的结合使得新经济地理学能够科学地揭示倒 U 形的产业集聚 /扩散和长期增长规律。新经济地理学不仅建立了贸易和增长理论的直接联系,而且将贸易和增长相辅相生的机制以及变化的贸易成本对贸易、增长、专业化和分工的非线性影响都完全动态化。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新经济地理学不仅构成对贸易和增长理论的重要补充,而且构 成对传统经济地理学的重要补充,是对传统经济地理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完善。虽然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各自基于不同的理论假设,各自在研究方法上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交叉重叠,研究结果即使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相辅相成、相互印证之处亦会不少。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间其实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更没有必要将这两种理论对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