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是钠单质性质的延伸和发展,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转变为钠的化合物,所以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既了解了钠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钠的化合物性质,才会比较全面的了解钠这种金属。通过钠单质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既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又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模式。 2、教学目标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实验,学生能了解两者性质的差异、掌握二者的转化关系及鉴别方法。 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对比、推理、归纳的能力。 2)、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探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动手合作的乐趣,在交流中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2)、通过学习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我国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和已有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
3、转化。 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 二、说学情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钠单质的性质等知识,能够对化学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及离子反应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结合以上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以趣味实验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设
4、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学法: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和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生入境 设计“滴水生火”趣味实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 第二环节:知识探究、思维培养 1.“滴水生火”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首先让学生观察Na2O2的样品,得出Na2O2的物理性质。紧接着设疑:水一般用来灭火,而我们的实验却是滴水生火? 棉花为什么能够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层层递进,将学生对Na2O2和H2O反应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接着从方程式的角度对反应进一步进行
5、分析,得出Na2O2中的-1价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5分钟) 2.“吹气生火”实验探究 结合上述对Na2O2与H2O反应的探讨,又引入“吹气生火”实验,学生很自然地得出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同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人在呼吸时吸入的是O2,呼出的是CO2的实际,讲述Na2O2能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作为O2的,这样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妙趣横生的实验探讨中,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学习,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然后在多媒体上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归纳Na2O与Na2O2性质。(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8分钟) 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
6、识能得以应用和巩固提升,我设置了如下两个交流思考。 钠着火了怎么办? 钠单质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了什么物质? 以上两个问题的设置,既是对钠的氧化物知识的复习和运用,又自然而然的引入了Na2CO3与NaHCO3知识的教学。(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4分钟。) 第三环节: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 对于Na2CO3与NaHCO3两者溶解性差异实验及水溶液性质的检验。操作比较简单,但有些差异比较细微,除了需要用眼仔细观察外,还需要触摸感受。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采用了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法。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探究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本部分内容
7、大约需要6分钟)。 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实验探究。我设置的是演示实验,通过一组对比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得出两者热稳定性的差异。 实验做完后,在多媒体上的表格中总结归中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8分钟。) 在完成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后。我又设置两个交流思考。 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 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完成以上两个问题,我及时给予点评、总结。(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此时,教学活动已接近尾声,我启发学生回顾、再
8、现知识,并把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写到黑板上,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3分钟。)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板书主要简明扼要的写出Na2O与Na2O2,Na2CO3与NaHCO3的主要性质即可。(见附表) 教学评价: 本节课依据构建主义理论,我设置了“滴水生火”和“吹起生火”两个趣味实验,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使学生很想知道什么物质具有这样的性质,激发起学生强力的求知欲。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情趣。同时又依据知识特点,用实验探究来完成对钠的几种化合物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既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9、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德,除此外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学习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完成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Na2O与Na2O2 1.物理性质:色、态 2.化学性质 Na2O2与H2O反应:2Na2O2+2H2O=2NaOH+O2 Na2O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3.用途: 二、Na2CO3与NaHCO3 1.物理性质:色、态、溶解性 2.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
10、HCl=NaCl+H2O+CO2 (2)热稳定性2NaHCO3=Na2CO3+H2O+CO2 (3)用途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2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部颁发的的指导下,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节选自全日制普高教科书第二册第二章,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碳族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认识硅的晶体结构.性质和用途.联系C的知识来学习硅的新知识.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改精神.新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a.理解并掌握晶体微粒种类及其相互作用力与晶体类型的关系,晶体类型与晶体主要物理性质的
11、关系 b.掌握理论知识指导学习硅元素性质知识的方法 c.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会将平面图想象成为空间结构,又能将空间结构表示在平面图上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具备有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同时都有一定乐于展示自我.在本节课的概念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与乏味感. 由于理论性较强.采用互动式教学理论性较强,用图片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程,我准备请同学在课前对景德镇陶瓷.秦始皇兵马俑等作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早请同学作介绍后,我将给他们较为具体的.去陈
12、述中国陶器的历史.从而引出现实生活中的含硅的性质. 2.丰富知识的外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阅读课本,并请学生归纳课本内容并回答 提问如谁知道硅在地壳中的含量?谁知道硅在宇宙范围内的含量?硅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 3.借助于多媒体向同学们看晶体彩图 从晶体的外在结构引入硅的结构及其硅晶体结构平面 再展示金刚石晶体球棍模型 通过对比金刚石晶体与晶体的结构分析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再推出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通过讨论晶体硅.金刚石.二氧化碳.碳化硅四种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 再比较它们的化学键,对它们物理性质的影响因素 利用判断题,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模糊点 4.指导学生归纳本章本节的内容 归纳.
13、总结.及时巩固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学生掌握并及时解决可能留下的问题.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首先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以启发质疑,引起学生好奇、惊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然后是实验探究,以准确的演示实验现象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从而归纳出钠的性质。 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关于钠的第一课时的一些想法: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碱金属编排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之后,可以把前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14、和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也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提供了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认识,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钠是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金属,学好钠的性质可为后面学习其它碱金属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 1.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目标分析 2.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第一次在高中阶段遇到一族元素,要指导学生去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为以后学习其它族元素作一个铺垫。 2.2在能力方面,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5、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创造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直接放入空气中会变成什么呢?把钠投入水中有什么现象?会不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二)演示实验,观察现象 通过实物钠归纳出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演示钠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产物;再演示钠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总结,最后我归纳其反应现象:浮、球、游、消、红.(课本上对生成气体的检验方法效果不好,我对此进行了改进:用一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黄豆大的钠的大头针
16、,瓶倒置使钠和水充分反应,取下塞子、点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锐的爆鸣声,效果得到大大改进。) (三)分析现象,深入探究 钠是银白色的,其表面颜色是灰暗的,而钠在空气中燃烧后又呈现淡黄色,这些说明了钠在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钠、点燃则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条件不同,产物不同。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当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会发生爆炸原因就在于此。 (四)总结性质,得出结论 通过钠的性质得到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结合钠的性质去解释钠的用途,利用多媒体演示钠的用途。 4、学法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给学生对金属钠的认识,掌握金属钠的性
17、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归纳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利用多媒体演示钠的化学性质。从钠的性质可以类推其他碱金属的性质,这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对钠的性质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下课后小组研究: (1)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 (2)把钠投到苯和水的混合液中钠在水和苯间跳上水上芭蕾,为什么? (3)钾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
18、,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
19、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
20、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
21、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2、,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问题2:如何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呢?从而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开展组内讨论,提出预设。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学生
23、阅读课本,学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点(写电离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的特点,推导出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写出NaOH、KOH、B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OH- KOHK+OH- Ba(OH)2=Ba2+2OH- 学生通过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着进行探究学习,请学生写出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SO42- KNO3K+NO3- NH4ClNH4+Cl-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盐的定义,即,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三)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言,自主概括本节课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需要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知道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4题 2.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钠溶液(2)氯化铁溶液(3)硫酸铝溶液(4)氢氧化钡溶液 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