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有新视野_翟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有新视野_翟博.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复杂问题,可以先在刊物上进行学术讨论,提 出各种不同的意见,充分展示矛盾和内在差 异,从而使决策部门能够充分了解不同利益 相关者的诉求,进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丰富的 材料和参考。这种思想的讨论在具体政策形 成之前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方 面,关于高考的讨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 子。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高考涉及众 多变量和利益相关者,大学有自己的看法,高 中有本身的苦衷,家长似乎被边缘化,而不同 地区也存在自身的利益诉求,等等。如何深 入贯彻落实有关高考的政策精神,仍然需要 进一步解放思想和讨论。 总之,教育研究杂志作为中国教育领 域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研究刊物,在发挥智库 功能方面责无旁贷,
2、且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 和广阔的贡献空间。这既是教育研究者为国 家教育改革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 政策部门对教育研究杂志的期望之一。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 要有新视野 翟博(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编审 )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 型教育智库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 务。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不是原来意 义上各种研究机构的改版和翻版,必须更新 思想理念,深化制度创新,以新视野、新思维、 新 途径、新模式,实现组织形式、管理方式、运 行体制机制的全新变革。 一、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 的方向和目标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不仅是国 际决策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我国解决
3、现 实重大问题的新途径,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党 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重大战略 意义和重要紧迫性。 教育智库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咨询 团、思想库、智囊团。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进 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破解 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度加大,教育体制机制 格局与深层次利益纠葛前所未有,教育改革 的错综复杂性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前所未 有,各种问题和矛盾的交错性前所未有,这都 迫切需要发挥教育智库的作用,从战略、理 论、实践等多方面加强研判,提出独到的建设 性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我国目前教育 研究机构的发展
4、现状看,教育智库特别是高 校智库具有其独有特色、独特优势以及人才 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对 外交流广泛等特点,但也明显存在着创新能 力不足、问题意识不强、跨界协同不畅、社会 服务不够、体制机制滞后、国 际影响力较弱等 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建立或具有 政府背景的研究机构,多缺少独立精神和批 判精神;民间研究机构或具有民间背景的研 究机构,多需要提升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 学建树。总体而言,还不能充分适应和满足 当前全面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进教育 现代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和依法治教的迫 切需要。因此,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教育综 合改革的关键时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 新的
5、历史时刻,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 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智库建设不仅是促进 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支撑,是深化 教育综合改革 的重要内容,推进教育事业科 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教育智库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应当是,切 实为国家教育重大战略部署、教育改革发展 重大战略设计、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 21 求、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以及教育改革发展 的现实问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战略研判、 政策支持、教育服务,促进教育事业决策科学 化、民主化,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 供智力支持。 二、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 “ 特 ” 和 “ 新 ” 中国特色新型教
6、育智库建设要有 新视 野,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善于把握国际教育、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 特点、新发展、新变化。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特 色新型教育智库应体现如下特征:一要有战 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二要有科学精 神、独立精神;三要有全球视野、专业视界;四 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五要有科学研 判、战略构建。充分发挥智库的咨政建言、理 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 要功能,深人把握中国教育的重大理论和现 实问题,深刻分析发展趋势。制定改革方案 要奔着问题去,抓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 意见、 严格评估等关键环节,在解决教育改革 发展的突出问题、现实困难以及群众期
7、盼上 创新突破,做出符合实际的战略研判,努力使 改革方向、政策、成果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 的检验。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 “ 特 ” 在哪里? “ 特 ”在体现中国特色:即一要充分体现中国 国情、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二要从 中国实际出发,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福祉为 本的思想价值理念;三要从中国教育的实际 出发,解决中国的问题,尊重教育规律、教学 规律、人才成长规律。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 “ 新 ” 在哪里?新 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新在思想理念,以现 代教育思想理念引领教育发展,创新教育思 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 段、教育
8、机制、教育制度,做好教育改革发展 的战略定位、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第二,新 在战略定位,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 教育决策为宗旨,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 主要研究对象,充分体现科学精神、独立精 神、专业精神,努力承担起咨政建言、理论创 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的重要功 能。第三,新在创新机制,创新研究体制、运 行体制机制、成果运用 和转化机制、国际交流 合作机制等,充分体现符合时代需要的灵活 机制和生机活力。第四,新在组织管理方式, 创新组织形式、管理方式,以跨部门、跨单位、 跨学科甚至跨国界的合作组织形式,充分体 现多元思想、多学科背景研究人员的跨界组 合,交融升华、创新突破。第五
9、,新在手段方 式,创新研究手段方法,深入基层和地方,掌 握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科学方法、利用大数 据分析,保证公平公正。第六,新在保障体 系,扩大公开透明,不断深化完善政府信息公 开制度、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政策评估制 度、政府购买决策服务制度以及舆论引 导机 制等方面的改革。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应当具有如下 3 种模式和特点。第一,研究主体多元化。既 有政府、行业背景的教育智库,也有民间独立 的教育智库,还应倡导组建混合型组织的教 育智库。第二,组织形式多样化。既有综合 性研究智库,也有专业性研究智库。组织形 式灵活,打破研究人才部门界限,一切以重大 研究战略和课堂为目标,跨界、跨部门、
10、跨单 位、跨学科组合研究人才和专家。第三,发展 路径融合化 9融通国内外、行业内外资源,打 破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界限,协 同路径可以是校校联合、校所联合、校企联 合、校所企联合。 三、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 发展途径和运行机制 建设高端教育智库,成就中国最具公信 22 力的教育智库,必须深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领域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革。在当前 经济社会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仅靠经验 和个人的智慧,去研究重大战略问题,其视 野、广度、深度都是有局限的,也很难保证作 出正确的决策。新型教育智库必须广集众 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专家、政府 和民间各方集体智慧,加强决策的科学化
11、、民 主化,做好政策研究、决策咨询、问题研究、大 数据分析、教育成就评价。因此,如何构建中 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发展途径和运行机制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坚持正确方向,走好 “ 中国道路 ” 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道路是新型教 育智库建设的方向。新型教育智库建设发展 途径有四条 。一 是要体现中国特色。坚持运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紧密结合中 国实际,关注中国问题,体现时代要求,突出 中国特色。二是走中国道路。既要有国际视 野,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智库建设成功经 验,又要立足中国国情,突出解决教育发展的 现实问 题,积极探索走中国特色智库建设道 路。三是体现专业精神。新型教育智库以
12、研 究战略问题和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主要功 能,应体现鲜明的专业性,发挥专业特长,开 展前瞻性、针对性政策研究,形成独特的综合 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四是形成独特核心优 势。不同类型教育智库都应结合自身实际, 凝练主攻方向,突出自身优势,形成自己的战 略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特色。 (二) 瞄准核心任务,聚焦政策真命题, 弘扬 “ 中国精神 ” 切实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推进和实施 “ 四个全面 ” 战略布局,是中国 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主攻方向 ,是中国 精神的重要体现。聚焦核心任务、坚持问题 导向是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严 谨扎实的作风、翔实可信的证据形成真实可 靠的结论,是
13、教育智库的根本价值所在 。一 是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国家急需。 围绕“ 五位一体 ” 总布局和 “ 四化同步 ” 新要 求,确定主攻方向,努力在关键领域、重要环 节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上取得创新突破。 当前,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新时 期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 育智库要紧紧围绕这两大核心任务制定发展 战略,提出决策咨询意见,为政府推进教育综 合改革、依法治 教出谋划策 。二 是聚焦现实 问题和人民期盼,回应社会关切。紧密围绕 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广泛 调研、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凝聚共识,形成解 决对策。 (三) 创新研究途径方法,形成 “ 中国风 格
14、 ” 中国风格是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独有特 色和重要保证。一是注重实证研究,深入一 线,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不回避 现实问题,增强智库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 性。二是创新研究方式,利用项目组合方式, 以项目为基准,根据项目需求和专家专长,建 立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合作。通过合作研 究、专家咨询,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时效性和 权威性。 H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搭 建信息化网络平台 ,。抓住建设 “ 宽带中国 ” 的 新机遇,围绕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充分利用大 数据分析,建设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 成专题数据库,促进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构 筑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支撑平台。 (四)
15、建立现代智库创新体系,体现 “ 中 国气派 ” 创新体制机制是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关 键环节。人才是教育智库发展的关键因素。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各种壁垒,打破 行业、地域、部门、学校界限,架起沟通国内 外、行业内 外、学校内外人才流动和协同研究 的桥梁,构建现代智库创新体系,形成融通国 际、国内、行业、区域性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 起各方面力量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体制机 23 制,促进跨学科、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 国界的优化组合,不断提高教育智库的创新 活力,培养和建立一支高度专业化的人才队 伍。有效利用“ 外脑 ” ,加强国际与国内教育 研究机构合作交流,借助其智慧保障和提升 研究
16、质量。 (五)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讲好 “ 中国故事 ” 智库在传播国家价值理念、凝聚社会共 识、引导国际舆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 代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讲好 “ 中 国故事 ” 是对新型智库的基本要求。话语体 系是特定的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活动,既是一 种表述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式。话语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党和政 府各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同的行业或社 会生活领域有不同的话语,教育的特点决定 了其话语体系有自身的个性和特征。作为政 府智囊的智库 ,一 要善于发声、敢于发声、勇 于发声、先于发声,用现代思想、科学研究、政 策原则,及时回答重大理论问题、重要现实问 题
17、,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二要善于用简 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充分考虑群众的 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 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少讲大话和空话,用群 众的语言多讲群众听得懂的话、爱听的话。 社会转型中的 中国新型教育智库建设 秦惠民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 有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 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以及管理 体制改革、制度保障体系和组织领导等,有关 文件都进行了深入阐释,对加强中国特色新 型智库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也做出了 全面部署。 新型教育智库怎么搞?我认为,深入学 习和领会中央精神并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 可能是讨论这个问题的两个
18、重要方面。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党和政府 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支撑。建设中国特 色新型智库,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具有 紧密相关的需求和适应的逻辑关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 “ 经济体制改革 ” 为标志,拉开了中国 “ 市场经 济 ” 、“ 依法治国 ” 、 “ 和谐社会 ” 等一系列理性 的政府主导的从经济到政治再到社会的全面 变革和制度变迁过程,改革开放前以政治为 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渐进式地演变为经 济、 政治、社会既相互联系和作用又独立承担各 自功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发 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结构各系统之间相互
19、作 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伴随这 一转变的,是社会结构各系统内部新旧结构 的演变和更替过程。 全面展开的中国社会转型进程,强烈要 求教育的转型协调发展。新的社会结构所导 致的教育结构的变化以及新的社会关系所反 映的教育关系的变化,都强烈地要求教育的 变革。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从适应 农业社会的教育向适应工业社会的教育转 变,从适应封闭社会的教育向适应开放社会 的教育转变 ,从集权体制的教育向分权体制 的教育转变,等等,中国的教育仍处在艰难的 转型之中。与这个过程相联系的一个教育转 型要素,是教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适 应和现代化问题。 “ 摸着石头过河 ” 的改革理念,在中国改 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 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思路;今天强 调的 “ 顶层设计 ” ,则体现一种自上而下的整 体考量和统筹逻辑。中国的改革,已经发展 到要求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起来的整体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