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负数 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2014秋).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12384682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负数 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负数 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负数 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负数 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2014秋).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

2、立数感。【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现了自然数;在具体操作时,以某一单位测量出现不够一个单位时又出现了小数,为了表示两个意义不同但数值相同的两个量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板书课题。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1师: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班的学生都发生了变化,学校也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这些信息:(1):班级的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咱们班这个学期转走了三个学生,转进一个学生。(2):学校图书室转进100本新书,又借出100本书。(3):小明把自己的压岁钱存进银行800元,又取出100元做零用钱。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量是什么样子的?(是意义相反的量)。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

3、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为了清楚地区分是转进100书还是借出了100本书,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你们真会动脑筋,真会创造。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出示数学史课本第四页“你知道吗?”)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交流汇报。2介绍课本第4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 3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吗?还有吗?有多少个?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进一步认识负数。4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负数,用于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规定其中一个

4、量为正,则另一个量为负,请举例。5生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6、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相关板书,并根据板书正负数的读写方法。三、沟通联系,丰富认识。1教学例1 电视台每天都会播放天气预报,你们知道是用什么来测气温的吗?(课件出示温度计)观察温度计上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课件突出两个刻度10)这两个10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数、负数分别表示这两个刻度所指的温度吗?(课件出示显示上海、南京、北京气温的温度计)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负数来表示这些温度吗?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关键要找准谁的位置?零摄氏度也就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什么?零上温度用什么数表示?零下温度呢?那0就是正数和负数的

5、什么?2教学例2(1)出示第3页例2请说说对存折上各项的意思?(指名回答)(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说明有关意义。(3)同桌互说有关正负数的意义。(4)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四、链结生活,内化理解。生活中除了温度、海拔高度,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负数。1 电梯中的负数:王叔叔和李阿姨都从办公楼的地面一层乘电梯,王叔叔去5楼开会,李阿姨去地下二层取车,他们分别应该按电梯里的哪个键? 2神七与负数:我国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会达到( )以上,而背阳面会低于( ),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能始终保持在( ),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6、(1)21 (2)100 (3)-1003产品说明上的负数:食品包装袋上有这样的标记“500+2g”,质检人员拿出5袋后称重后和标准重量比较记录为: +0.1g 、-1g、0g、+0.5g、-3g。 +0.1g 、-1g、0g、+0.5g、-3g是什么意思?500+2g是什么意思?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指名说说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六、教学反思由于负数在生活中是鲜活存在的,所以本课教学思路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经历、感受生活中的负数,使学生对负数建立整体而系统的认识。回顾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的感受:一、联系生活学负数。创设有效的生活情景,联系生活学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策

7、略之一。引入负数概念时,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认识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继而通过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生活信息,使学生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从而感知负数;这节课真正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学数学的特点。二、让学生的体验更有价值。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究负数的产生过程,由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体验更有研究的价值。本课教学时为了教师补充了:取走全部余额,该如何表示,使学生对0的认识更为深刻。通过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为

8、整个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23-124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游戏:我变,我变,我变变变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们说出一句和它意思相反的话。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教学例

9、1。(1)课件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哈尔滨零下6摄氏度至3摄氏度。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温度吗?学生思考后反馈,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和引导。教师小结:(2)巩固练习。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学生独立完成第123页下图的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2.自主学习例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课本第124页上图的左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10、?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课件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课本第124页上图的右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教师小结: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教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

11、面高8844.43米;-155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2)巩固练习:课本第124页试一试。教师巡视,集体订正。3.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它们可以怎样分类呢?学生交流、讨论。指出:因为+8844.43米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

12、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通常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可以不写吗? 为什么?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1.课堂活动:1、2题。读一读,议一议。学生齐读,巩固负数的读法。根据题中的信息,说一说三个班的答题情况。学生讨论交流,并说出理由。2.练习二十五:1、3题。独立练习,反馈交流。四、联系生活,拓展运用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负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