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_江南地区_的界定_李伯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_江南地区_的界定_李伯重.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九九一年第一期 简论 “ 江南地区 ” 的界定 李伯重 傅衣凌先生是我国江南经济史研究的开创者。他脍炙人口的名作明代江南市民经丨济试 探、明濟时代商人及商人资本以及一系列专题论文,为我国的江南经济史研究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带动与影响下,经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江南经济史研究蓬勃发展,成 为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 “ 显学 ” 。作为傅先生的弟子,我有幸亲承教泽,蒙他老人家耳提面 命,专攻明清江南经济史。今值傅先生八秩诞辰将届之际,谨藉此文表达对先师的深切怀念 与感激之情 对于一项认真的区域研究来说,第一步工作是为所研究的地区划出一个明确的地域范 围,并且说明划分的根据。根据
2、越充分,越合理,该项研究的科学性自然也就越髙, 在明龠区域经济史研究中,江南向最蒙中外学者青睐,但奇怪的是,对于江南地区的 地域范围,则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 在各个研究者的论著中, /江南地区 ” 大则嚢括苏 皖南部、浙江全省乃至江西大部,小则仅有太湖东部平原之一角 e界乎其中者,则有苏松常 镇或苏松嘉湖四府说、苏松杭嘉湖五府说、苏松常杭嘉湖六府说、苏松常镇杭嘉糊七府说、 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八府说、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微九府说、苏松常镇宁杭嘉湖甬绍十府说,等 等,不一而足 这种分岐,必然会导致各人研究结论的不一致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盖在 于对作为经济区域的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统一的或公认的标准。
3、经济区域是历史的客观存 在,不是一堆随人摆布的大钱 。作为事物客观存在的内在规律的表现,经济区域划分的科学 IS准也是不依人们主观 S志为转移的 只有把握了这个标准,上述的混乱现象才能消除。 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 在海外学术界,则主 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 显然,对于经济史研 究采说,后一种意见较为恰当 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又由斯 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与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 施氏的理论主要着眼于水 . 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 *可简述为 “ 地域即河川流域 ” 。斯波氏则在重视水路
4、交通的同时, 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的 “ 地文地域 ”说发展为 “ 地文 生态地域 ” 说 。 我们认为施氏一一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俱是还需补茺一点,即:我们所划的经济区 滅,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 换言之,得到历 史的承认。鉴午以 往学术界 参阐 :斯波义倍彳宋代江南经济史的研究页 30 45。 100,. V 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分,
5、 在确定其合 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 首先,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 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 域 .换言之,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幵来;而在其内不仅应有大体 相同的自然一 -生态条件,而且最好还属于同一水系,使其内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 其次,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 整性与自然一一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 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人们视为一个与其毗 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 区。 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两个标准,检查本文所提
6、出的 “ 江南地区 ” 的范围,是否合理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 经济区域 ” 的内涵与外延都会有所不同。就明清时代而宫,作为 个经济区域的 f南地区,其合理范围应是今苏南浙北,即明清的苏、松、常、镇、宁 . 杭 ;、嘉、湖八府以及由苏州府划出的仓州。这个范围,与本来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致 相若。 这八府 一 州之地,东临大海,北瀕长江,南面是杭州湾与钱塘江,西面则是皖浙山地的 边缘,江海山峦,构成了一道天然界限,把此八府一州之地与毗邻的江北、皖南、浙东、浙 南各地分隔开来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 .在这道界限的内外,自然一一生态条件显然 有异 .其内地平多水,其外则非是,或仅具其
7、一而不能两者相兼。当然,正如世界上不存在 绝对的事物一样,这道地理一一自然分界线也不会是绝对的。例如宁、镇二肿,在地平多水 两个方面,较之其东南太湖平原均显逊色,但如果把宁、镇与其西邻的皖南诸地相比,则差 - 别更大, 显然还是更接近太 湖平原诸府。因此把宁、镇二府与太湖平原诸府同划入一区,较 为合理。又如杭、湖二府西部多山,山区自然一一生态条件大不同于东部平原。但鉴于这两 府人口与经济重心均在东部平原,西部山区在经济上只是东部平原的附甯,因此也没有必要 肢解这两府,而应把两府的西部山区也一并划入江南。至于在上述界限之外的一些地方,如 江北的扬州府与通、泰二州,杭州湾南岸的甬、绍二府,在自然
8、生态条件方面与界限以 内的松、太或杭、嘉,不无相似之处,但一则因有江海相隔、扬、通、泰、甬、绍等州府与 上述八府一州并不构成一个地域整体(扬、通、泰 在地理上属两淮平原,甬、绍则属浙东山 地 ); 二则扬、通、泰、甬、绍的人文、社会等条件与上述八府一州的差别也显然可见。因 此之故,我们认为把 “ 江南地区 ” 界定于上述八府一州的范围,是比较合理的。 上述八府一州在地理上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即此八府一州的大部份地区,都同属 一个水系一一太湖水系,这一特点,使八府一州在经济方面的相互联系极为紧密。 太湖水系,古有三江五湖之称。实际上,严格地说应是一河二溪三江五湖 .一河,即江 南运河,北起镇
9、江,南至杭州,纵贯江南中心地区。二溪,即荆溪与苕溪,是太湖水系的上 游和主要水源。荆溪各支流基本上在宁、镇二府,只有少数支流源头出于苏皖交界处 .这些 支流汇成的干流分别在常州府宜兴县的大浦港与百渎口附近各港渎流入太湖 k成为太湖主要 101 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水源之一。苕 溪、各支流也有一部份发源于浙皖交界处,斑流域基本上在杭、湖二府境内 这些 支流汇成的千流在湖州府德清县流入太湖 ,成为太湖另 主要水源。此外,荆溪尚有部份河 水
10、 ( 约占总流量的 1夯)流入江南运河,而苕挺河水也约有 3味流入黄浦江。总而言之,荆 溪、打溪二河及其支流,构成了太湖水系的西部水网 并把太湖以西的宁、镇、常、湖、杭 五府与东部的苏、松、嘉三府联系了起来。太湖水系的东部水网主干,即所谓三江 i三江, .自古说法不一。东普庾阐释为松江、娄江与东江 ,后世顾夷、张守节,蔡沈、黄震、金履 祥、吴荃、王廷瑚等也 持此说 .但韦昭认为应是松江、浦阳江与钱塘江;周程说是吴淞江 (即松江)、娄江与钱塘江;而钱咏则断言是扬子江、吴淞江与钱塘江 总而言之,除韦 :昭等少数人外,大多数意见也认为三江是介于长 a:与钱塘江之间、位于太湖东面的江南主要 入海河流。
11、但这些河流情况变化颇大。明中叶以后,太湖东部主要河流和太湖水出海主要通 道只剩下了黄浦江。 “ 三江 ” 之外,还有众多的中小河大小河流纵横交织,形成著名的 江南平原水网 ( 即太湖水系东部水网 ), 把太湖以东的知、松、嘉、太三府一州紧密地联为 一体。至于五湖,历来解释也不一致,但多数 人认为是太湖及其附近的几个较小湖泊,而王 士性、袁学澜干脆就说五湖为太湖的别称 . 太湖上纳二溪之水,下通三江泄洪入海,形成 太湖水系的中枢。太湖水系的主要河流,多为东西流向,而江南运河则纵贯南北,把东流诸 水眹贯起来,使得江南水网更为完备。此外,应天(江宁 ) 府的大部份地区,本不属太湖水 系,但通过人工开
12、挖的胥溪运河,亦与江南水网相接 太湖水系的完整性,使得上述八府一州在水利与面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顾炎武 说: “ 太湖, 。带苏、湖、常三府之境,、东南之水皆归焉,其最大有二:一 _宁国、建 .康等处以入漂阳,迤里至长塘湖,并润州、金壇、延陵、丹阳诸水,会于宜兴以乂;一自宣 歙、天目诸山,下杭之临安、余杭,湖之安吉、武康、长兴以入,而皆由吴淞江之流入 海 . (太湖 ) 北有百渎,纳建康、常、润数郡之水南有诸搂,纳宣歙、临安、笞簧诸水; 其东则入于三江 ” 。因为同属一水系,所以一旦上游来水过多,或下游宣泄不畅, _即会在 江南造成大范围水灾。早在南朝初年,刘浚就说:三吴一带, “ 地沃民
13、阜 。一 岁称稔,则禳 被京城;时事水潦,则数郡为灾 ” 。其原因,彼时吴兴百姓姚财 H兑得很明白,是因为: “ 二吴、晋陵、义兴四郡(按:大体相当于明清苏松嘉湖常五府所辖地域 ), 同注太湖,而 松江沪渎壅噎不利,故处处涌溢,浸渍成灾 ” 。荽根治之,不仅要疏通下游入海河道,更应 着眼上游,从武康拧溪开漕谷,直出海口,一百余里。寄渠焓,必无阂滞。 四郡大患, 非独吴兴。若此含通, 列邦蒙益 ” 后人王同祖说: “ 三江(按:指吴淞、黄浦、娄江 ) 通,则太湖诸水不为害,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皆安 ” 。因此在明代,太湖主 郦道元 广阳杂记卷 4. 金友理,太湖备考 . 前引太湖水利按
14、术史页 I62. 翁樹: 志卷 5水利 . 王士祯,香祖笔记 103 - 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把这个地区一分为 dl抝癉其讓先生已振 ffi主赛是 &字政洽朦因 , 在经济 4文化方面都极 不合理 Q 这里我扪述要朴充丄句 W像这样良为地肢解个完整的经济地区,其弊端早也为 明清太麻察觉 :例如一苏南塞擗 名虽一省,几茼二省 ” 明廷也本得不正视现实, 特设吴中抚院 , 专治苏兩龙府,瘠代亦因之 i置专使治苏洧 。文如浙西三府(杭、嘉
15、、 湖令与浙东(、包括浙南 ) 咎舸 V :差异亦大伊明人鴣宗宪说: “ 浙东地形与福建连壤,浙西地 势与苏松連破 ” 浙西浙东经济发水芊也颇有差别 .敌浙东很早就成为,矣二经济地 区 i.紅至在衽会风恪玉士两地也有很大不同。明人茁士性说: “ 两浙以(钱塘 ) ,江为界而 * 典俗 S乏。、赫西傜繁华, .人性纤巧 , 浙东俗教厚,人性俭啬 .椎鲁 ,尚古淳风 ”. 因 此把浙东与浙西埂扭为一也不妥,有鉴予土述情况,明代已有入明确提出:要改变这种不 合理状况,:应梅苏南诸府与浙西 _府抽虫 ;1诙一新 #政区,置一督抚以治爸这个主张 * 实瞄恢复中晚唐两朱的浙西地区。由此句见 ,这个地区由于
16、其自然 ,经济乃至社会、文 It. 方面的特点,至少自唐代以来已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地囟。虽然行政区划有变化乃至被人 为分解 , 但这个经济地区的客观存在,乃是一个不依统治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实。这一事 实反映到人们头脑中,因明清朝野人士每每把这八府一州或其中大部份州府连举并称,并不 萑乎其分 M两省, .坞不把笮们与丐省其平地区相联系。例如明代徐献忠谈湖州民风, “ 七郡 之 #号朴实 : 故 ;?清圣 :祖 却 :泣來杰特谕 tc南 省 之 苏 、常 镇 及 浙 江 省 之杭、 嘉上 :淘诸奢 :,手杳 ;辑说実年 :增赋, 说: “ 其甲 南之滅:松、常、镇、浙江之 t|、 .募 :乂湖
17、 #, .在政啬以碑、 过一泽 S耳 自钱镠脅 M/南宋偏安,民聚而地辟,遂为 - 设购乏涂 ” 也。人帘埤赋重, 缥所言设备及这 八府一州, .萁他州府则不然。此外 , 如 4%1 备江南,地 勢:仅 ik宁 .、 镇,苏、常、杭、嘉、湖七府 ;而钱咏言江南永利,也是 将本、松、常、镇、 ,ti.嘉、埤、太 七郡一州 ” 合而同论 ;等等。这些,也表现出在明 清人 观念这 /卜柙一州镇是一个与江浙其他州 #不同的 域,是一个地理、经济上独具 一 格的特 地区 ,居胃其东彳争政区 f 中不、独立地位,甚至不在一个大行政区之内。因此而 言,把 i八府上州作为一个经 7#地区进行研究, 符合我们在
18、前面提出的第二个标准 。 . . 、 - , ,.四 , , _ 後后,我也再简单地 回躁一下 *注这 地理名词含义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觉得 L 这个演变也是造成对 “ 江请地区 “ 范围理解十统二 ;的重要原因。 、在较卓 的古代文献中, “ 江南 B二词 /知 i#/w中原 、 塞北 ” 、 “ 岭南 ” 、 “ 西域 等地理名词 一 样 v仅甩来表现特定的地逄方位,并非有明确范围的地域区划。其时人们心目 . 谭其骧,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与省界、地区界的形成 叶梦珠,阅世编卷 3建设。 胡宗宪,筹海图编卷 12经略三 参阅 ,藤弃宏,新安商人的研究 . 前引广志 绎卷 4江南诸省 顾炎武,
19、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 11册浙江上 . 徐献忠,吴兴掌故 12, , 释隆长兴县志卷 10水和上载康熙 42年 11月? 3日上谕 . i 靳辅,生财裕饷 第一藏 (载皇朝经每文编卷邡户政) 翁 .尉,县 K志卷 5水利。 : 前引履园丛话卷 4水学 、 104 * 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冲的 “ 江 _7,范蜀广大,包括长江(特别是中下游江段 ) 以南、五蛉以北的辽爵地域 唐 代前期十道的划分与命名,也颇受上述传统观念的影响,因而 “
20、 江南道 ” 襄括了今日浙, 赣、湘、闽四省的全部与煞、皖二省的南部 .而我们所说的江南地区,唐代以前称吴或三 吴,唐称浙西 因而早期文 :缺中的嚷铕 ” i,i:与我们拼关注时江南 f摹两个不疴的 .地理概 念 . 由于江南道范围过大,其内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亦颇巨,因此盛唐时被一分为二, 今日浙、闽二省与苏、皖南部被划为 “ 江南东道 ” ,其余地区则列入 “ 江南西道 ” 这 样 划 分比较过去好一些,但还是太过笼统中唐时代,结合各地半割据状态,朝庭又把江南东道 再分为浙西、浙东、宣欽、福建四个观察使辖区( I俗称为道 ) .应当说、这个划分相当准确 地表现了 各地区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经
21、济的差异,是颇为合 :理的 , -这棹我的矫研究的江南地 区,就由 “ 江南道 ” 之一部,变成“ 江南东道 ” 之部,再变成,浙西 ” 了 . L 到了宋代为着财政上的方便 , 设置了许多 “ 路 ” 。盛唐时的 “ 江南东道 ” ,被分为两 浙路、福建路与江南东路。此时的 “ 江南东路 ” ,实即中唐时代的宣歙道(即宣飲观察使辖 区)以及江南西道部分地区。鉴于这一地区没有大城市,故把升州(江宁府)从浙西划出 . 并入江南东路作为首府(转运使驻地 ) .因此,到了此时,我们所研究的江南,倒变得与 江南 ” ( 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 ) 无涉了。 I. . 从元代起, 江南 ” 一词不再被用作行
22、政地区的正式名称 ( .虽然在清代江 k省有时也被 称为江南省 ) .但令人费解的是,自此以后, 江南 ” 一 词都越来越多地被用来专指原来被 称为吴、三吴或浙西的那个地区,而吴、三吴、浙西这些原有的称呼,反而少甩了。人们在 谈论江南赋税、江南水利、江南民风等问题时,通常都是指上述八府一州之地或其中主要部 份。明后期有人建议把苏南浙西诸府设一行政区置督抚专治 ,称此地区为 “ 江南腹心 ” 。东 鲁古狂生的小说,也明确地说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就是 “ 江南 ” 。至于清代 文献中有时将江苏省称为江南省,也未混淆江苏省内 “ 江北 ” 与 “ 江南 ” 的界限 。 林则徐陶 澍、李彦章
23、等江苏最高行政官员,在讨论江南种 g早稻问题时,都将 “ 江南 ” 与 “ 江北 ” 作 出明确区别并进行对比 。当然,江南一词,由 不是 f式行政区域,所以明清人运用也比 较随顺、有时仅用作苏南代称,有时则不仅包括上述八士一州 , 两旦也包括浙东的甬、绍二 府。即使在上述八府一州范围内,常常也只用来指其中办个州府。由于各人用法不一致,造 成了某种的混淆不清。这大概就是今日 “ 江南 ” 一词无有统一定义的根源。但是经过以上辩 析,我们可以对此做出 一个比较准确的界定 即明清时代的江南她区,应当是上述八府一州 的地域。- -* f -1- 如果从傅衣凌、西屿定生等著名史家首次刊出他们的萌清江南
24、经济史论著的时间算起, / 国际明清江南经济史研究到今天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在这半个世纪中 , 中外学奢努力 工作,成绩斐然,使得江南经济史研究成为一门 “ 热 rt” 学问。时至今日,如何货江南经济 (下转第 107页) 前引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 11册浙江上。 东鲁古狂生 : 醉醒石第 8回 . 江南催耕 课稻编。 105 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一九九一年第一期 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在四川自贡召开 陈衍
25、德 1990年 10月 22日至 26日,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 “ 千年盐都 ” 四川省自贡市隆重举行 .这次会 议是由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经济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经济学院 .兰州大学 .厦门大学 .四 川大学、四川社科院、山西社科院、全国井矿盐科技情报站、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等 21个单位共同发 起,由自贡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自贡盐业集团公司主办而召开的 .大会正式代表 134人入其中包括来自 美国、苏联 .日本、法国、奥地利、瑞士等国的 13位专家,学者 ; 国内代表也大多是在盐政史、盐业经济 史和盐业科技史方面有所造诣的学者、专家。 大会收到论文 70余篇,涉及的内容包
26、括:盐政、盐法 .盐务;地方盐业;盐业科技;盐业经济,盐文 化等 .不少论文在选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都有所突破 .如汪圣铎关于宋代亭户的几个问题对亭户 盐本的定量分析;傅磊四川 .盐业井灶会计研究对盐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新开拓;林元雄试论中国古代 井盐钻井技术演变的历史启示对中国古忾钻井技术的盛衰之原因作了独到的理论分析:宋良曦盐业历史 中昨文化踪迹对盐经济和盐文化进行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瑞士海登堡大学副教授傅汉思四川深井打 钻技术传 &西方实彔 i 对中西钻井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分析 .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旃 究的互相渗 透和痒合 /是提交给本次会议论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大会对提交的论文
27、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思想交锋中 真正达 到了学术交流的目的 . 大会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详细了解了四川井盐生产的发展历史;参观了自 贡市档案馆,查阅了部分盐业历史档案,还实地考察了自贡市几处著名的盐井盐场,观看了传统的井盐生 产工艺流程,了解了现代井盐科技的进步状况 . . : 此次会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 ,一 些新闻 .出版单位派代表或记者参加加了大会,对会议情 况进行了被 k大会收到中国盐业总公司 .中国经济史学 会等企业单位和学术团体发来的贺信、贺电 .英 国著名自然科学史专秦李约瑟博士,以及国内外一些专家 .学者也都来信、来电向大会表示祝贺 . (上接第 106页) 史研究不 断深化,是摆则每位研究者面前的问题 a正确界定所研究地区的范围,是深化区域 研究的首要工作。只有妥当地确定了江南地区的范围,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宏观研究、数 量研究和比较研究 ), 才有一个赖以进行的起点。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 各位研究者就此展开讨论,获得共识,以继续推进傅衣凌先生等前辈史家所开创的江南经济 史研究 责任编辑戴一峰 107 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