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956372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卷(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卷(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 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J处士笑而然 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 .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 ( )(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D.(杜处士)不可改也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杜处士十分珍惜戴嵩画的牛?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3.牧童拊

2、掌大笑的原因是什么?阅读理解。(一)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 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 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 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 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注释:(1)过:拜访。(2)突:埃,烟囱。(3)嘿:同默” (4)居无何:过了不久。 (5)上行(hong):上坐。(6)突:烟 太山,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 水,钟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可知

3、,伯牙将自 己的情操和志向融入琴声,钟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来。伯 牙琴技高超,钟子期能真正懂得琴声表现出的情怀,钟子期知其“音”, 更知其“志”,这就是“知音”0后世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 音”,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15 . C 16. 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卒很少,粮草也 耗尽了。怎么楚人有那么多呢? 17.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18. 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腹背受敌 【分析】译文: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也没有 了。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围了好几层。项羽在深夜听到四 面的汉军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于是大惊失色,说:“汉军都已经取

4、 得楚地了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16 .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 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汉军及诸侯兵围 之数重”中“之”代词,指项王的军队。A项”之二作代词,指琴声。B项“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意思为:有一天,他晾晒书 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之”代词指书画。D项“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中“之”代词,指狼。C项中“之广陵”中“之”的意思是到达的意思。17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可以结合给出的字 词解释,进行理解。(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意思是:项王的军队驻扎在 垓下,兵卒很少,粮草也耗尽了。(2) “

5、是何楚人之多也? ”意思是:怎么楚人有那么多呢?17 .此题考查诗词的识记默写能力。这首诗出自宋李清照的夏 日绝句。18 .此题考查词语理解能力。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和这个词语相近的四字词语有:孤立无援、进退维谷、腹背受敌。19 . A 20.如果地底下没有水,树怎么能活得了呢?【分析】译文:伊犁城中没有井,(当地人)都是从河中取水。 一位官员说:“戈壁上都堆积着黄沙,没有水,所以草木不生长。现 今城中有许多古老的树木,如果它们下面没有水,树怎么能存活?” 于是拔掉树木,在靠近树根处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20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

6、容进 行分析。说法正确的是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 打水。21 .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注意写出句子中的关键词以及整句 话的翻译要连贯,通顺即可。例如本题可以翻译成如果地底下没有水, 树怎么能活得了呢?22 . 作弄,戏弄 听说,听闻 22.少年好学如同初 升太阳那么鲜亮;壮年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光芒四射;老年好学如同 燃烛照明。 23. A B 24.人的一生都要勤奋治学, 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分析】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 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拿蜡烛呢? “平公说:“哪里有 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

7、 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 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 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 哪个更好呢? ”平公说:“说得好啊!”2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字词的翻译能力,首先结合意义的方 法进行分析再结合直译的方法进行推敲。(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2)臣闻之:我听说。2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 秉烛之明: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

8、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 像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25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能力,这类题首先结合题 干来进行细致理解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从“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J来看指年龄很大。从“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 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 行乎? ”来看指太阳已落,天色将晚。26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学生在解答此 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理 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道理。如:人的一生都要勤奋治学,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27 .溺水,

9、淹没在水里所以 用嘴叼 的26.女娃死后化成了鸟,鸟发出的叫声是“精卫”,所以叫精卫。 27.精卫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分析】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 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 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 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 海。25 .考查字义的识记。结合“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 木石,以理于东海的意思来识记字义即可。26 .考查概括文章内

10、容的能力,结合问题“女娃死后为什么叫精 卫?“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用自己的概括出来。因为女娃溺于东海 以后化为一只鸟,鸟的叫声是“精卫”,所以名为精卫。27 .考查评价人物的能力。结合人物的所作所为,用恰当的词语 或句子进行评价,本文中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可以 看出精卫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8 . 于是 全 都29 .你们如果能齐心合力,就像这捆束起来的竹枝,怎么能够折断呢?30.团结力量大【分析】译文:父亲打算让他的儿子们一起来拜见他,于是捡来 几枝小竹枝,竹枝的数量和他的儿子数量相同,父亲把竹枝牢固地捆 成一束,让儿子们来把竹枝折断,儿子们用尽全力也折不断。父亲于

11、 是将成束的竹枝拆开,给每个儿子一枝,儿子们一试就折断了。父亲 说:“如果你们能齐心合力,就像捆成一束的竹子,又怎么能被折断 呢?如果你们不齐心,那么你们将独立无助,别人会轻易地将你们折 断J28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 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 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 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乃:于是。悉:全。皆:都。29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 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 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子中重

12、点词语有,同心合群、折、 束等。句意为:你们如果能齐心合力,就像这捆束起来的竹枝,怎么 能够折断呢?3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对主旨的把握。解答此 题需读懂文言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本文中,父亲让儿子们 折竹枝,可知此文告诉我们团结力量大的道理。3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2)余各以功次坐()(3)乡使听客之言()(4)主人乃寤而请之()3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2)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33 .“主人乃寤而请之。”主人悟出了什么道理?()A.应该首先感谢有先见之明的人。B.不

13、应忘记提醒过自子的 人。C.更要感激进忠言的人。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 认错误。34 除了 “焦头烂额”外,文中还有一个成语是, 它的含义同我们今天所说的一个俗语是相同的,那就是阅读文言文执竿入城,完成后面的习题。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 出。俄有老父至,日:“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 入? ”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注释】鲁:鲁国。俄:不一会儿。遂:于是,就。35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出停顿。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36 给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之:的;代词,代指长竿;代词,代指那个“执长竿入城 门者遂依而截

14、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37 .将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38 .下面哪个成语跟这个故事的寓意最贴近?()A.南辕北辙B.亡羊补牢C.守株待兔D.刻舟求剑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各题。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日:“善 哉乎鼓琴,汤汤乎若!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 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9 .正确选择下列词语,将大写字母填写在横线上。A.太山B.流水40 .哪句能够证明伯牙“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在古文中用 “”画下来。41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常用“”比

15、 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阅读与理解。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 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 多也。”壁:驻扎。垓(ga 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汉军: 刘邦的军队。诸侯兵:韩信、彭越的军队。是何:这是为什么。42 .下面句子中的“之”与“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用法不同 的是()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B.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C.送孟浩然之广陵D.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43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古文的意思。(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2)是何楚人之多也? 44 .南宋李清照就这段历史典故,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生 当作

16、人杰,O ,不肯过江东。45 .我知道“四面楚歌”这个词后用来形容 与“四面楚歌”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还有:等。附加题拔树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 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乃拔 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注释】伊犁:在今新疆。汲:打水。佐领:官名,掌管 户口、兵役、诉讼等。苟:如果。46 .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选项正确的一项是()A.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B.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C.佐领聪明智慧,带着人们在沙漠中挖出了水井。47 .结合注释,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苟其下无水,树安得

17、活?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 曰:“何不秉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 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 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 乎? ”平公曰:“善哉!”【注释】于:向。恐:恐怕,担心。暮:晚。秉烛:点 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安:怎么,哪。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48 .猜猜下面的加点词的意思。(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臣 闻之:49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

18、子的意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 秉烛之明。50 .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的是 (A.年龄很大,已入晚年;B.太阳已落,天色将晚)。师 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A.年龄很大,已入晚 年;B.太阳已落,天色将晚)(填序号)51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快乐阅读。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日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 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 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埋于东海。【注释】发鸠: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柘(zh6 )木:柘树; 桑树。文:同“

19、纹”,花纹。自 (xi a o):呼噢自己的名字。 理(yin):填塞。52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溺 故 衔 之53 .女娃死后为什么叫精卫?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54 .请你简单评价一下精卫的行为。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折竹父欲令诸子合群。乃捡取小竹多枝,如其子指数,坚束而令折之。诸子悉力莫折。父乃去束,人授其一,试之皆折。父:“尔能同心合 群,如竹之就束,又焉能折?若各自离心,则人人孤立,人之折尔易 耳J55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乃拣取小竹多枝() 诸子悉力莫折( )试之皆折()56 .翻译文中画“”的句子。57 .写出你在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参考答案:1 . B D2.有戴嵩牛一轴,尤

20、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戴嵩画牛,斗牛的形态,尾巴画得不符合实际。【分析】译文: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 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 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 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 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 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 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 这个道理是不变的。2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句内容分析,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 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

21、错误的两项是B项(戴嵩)尤所爱,应该是杜 处士尤所爱。D项(杜处士)不可改也,是这个道理不可改变的,并 不是杜处士不可改变的。3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内容看出 杜处士十分珍惜戴嵩画的牛是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 玉轴,常以自随。4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结合译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戴嵩画牛,斗牛的形态,尾巴画得不符 合实际。5 . 更改 按照 通“向”,先前 才 5.把它改为弯曲的咽囱,把那些柴草移到远处去;否则,将会有火灾发生。先前如果听从那位客人的话,那么,就不必破费这么多的酒肉了,始终也不会有火患。 6. D 7. 曲突徙 薪 防

22、患于未然【分析】译文: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 是直的,旁边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改造为弯曲的烟囱,将柴 草移到远处。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J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 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按功劳大小 依次排座,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 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不会有火灾的忧患。 现在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 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 “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人。6 .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解释,在文言文中,解释加点

23、的词要结 合句子进行理解,在学习中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更为曲突,远徙 其薪。更:更改。意思是:改造为弯曲的烟囱,将柴草移到远处。余 各以功次坐。以:按照。意思是:其他的按功劳大小依次排座。乡使 听客之言。乡:通“向”,先前。意思是: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 话。主人乃寤而请之。乃:才。意思是: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人。7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注意重点识记重要 的字词的意思,结合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就很容易翻译,注意 平时的积累和识记。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意思是: 改造为弯曲的烟囱,将柴草移到远处。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 患。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

24、患。意思是:当初如果听了那 位客人的话,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不会有火灾的忧患。8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要能读懂理解文 章的意思,要注意平时对文言文的字词意思的积累和识记。“主人乃 寤而请之J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人。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 于承认错误。9 .要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 要的词句以及含有一些深意的语句。字词的掌握和积累是文言文学习 的关键,要结合文章理解内容。10 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9. 10.为什么不用锯从中间截断长竿从而进城呢?11. D【分析】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 它想要进

25、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 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 “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 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 ”于是那个鲁国人就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 竿子截断了。世上愚蠢的人,没有比得上他的。8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常识。首先熟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进行翻译。“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的意思是起初竖立 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 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根据句意可知”“不可入” 后断开,“之”作为代词

26、,后面一般要隔断,可根据经验判断。9 .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理解,注意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平时多 积累。“遂依而截之”的意思是于是那个鲁国人就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 竿子截断了。故“之”是代词,代指长竿,选择。“世之愚”的意思是世上愚蠢的人。故“之”是结构助词“的”, 选择。“莫之及也”的意思是没有比得上他的。故“之”是代词他,指 那个“执长竿入城门者选择。10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注意落实重点字词的翻译,不 要忘了检查,句子要通顺。翻译时注意关键实词、虚词。“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以”是用的意思;“中截”是指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 的状语,裁断。再结合内容把句子翻译出来:

27、为什么不用锯从中间截断长竿从而 进城呢?11 .本题考查寓意贴近的成语,先要明白成语的内容意思得出答 案。执竿入城告诉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要具有灵活性,听取别人的 建议要思考一下,不能莽撞。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 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越多,离原先的目标就越远。亡羊补牢: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 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守株待兔:原比喻想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 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 所收获,否则终

28、将一无所获,留下遗憾。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必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 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 发生变化,人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灵活应对。据此可知,和“执竿入城”寓意最贴近的是“刻舟求剑”,选D。12 . AB 13.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14.高山流水【分析】12.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的默写。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 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以为世无足复为鼓 琴者”这是俞伯牙的慨叹,意思为“世上再没有我俞伯牙值得为 之弹琴的人了”。联系上下文,可知道“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能够证明伯牙“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二14 .本题考查了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结合文中“方鼓琴而志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