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7-2归园田居的诗意表达与生命价值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科语文学段高中年级高一知识点来源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课题归园田居的诗意表达与生命价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赏析白描手法,通过分析作者质而实绮的语言风格,探究背后 体现出的生命价值。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白描手法,分析作者质而实绮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探究诗人面对苦难时平淡自适的人生态度,体会其对宁静乐土 的追寻。设计思路本知识点为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一一汉魏 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在已经了解了诗歌大意、分 析了诗歌意象的前提下,重点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以及语言 风格背后体现出来的精神世界,为后面进行短歌行归
2、园 田居二文比较奠定基础,便于对比短歌行用典手法体现 出的志深笔长与归园田居白描手法体现出的质朴真情。首先,整体感知诗歌质朴天然的语言风格;其次,分析诗歌运用的白描手法,通过白描手法与工笔细 描的对比体会白描的简约之美,再通过设置问题,探究白描与 简陋的区别,赏析景物描写的手法,从中感知作者质而实绮的 语言风格、清晰的结构层次以及真挚的情感,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并顺势引导到人生态度的解读;最后,拓展陶渊明两种人生态度的代表性诗句,并展示叶 嘉莹在汉魏六朝诗讲录对陶渊明的解读,促使学生讨论对 归隐的认识,从中理解归隐并非逃避,而是在乱世中对宁静乐 土的不懈追寻这一主题。教学过程内容教学目标一、导
3、入在现代,对于田园生活,我们似乎总有一种 特殊的情感,即便不能实现归隐山林的愿望,我 们也会想发设法将诗化的田园搬到城市之中。如 果没有陶渊明的诗意描绘,我们心中的田园可能 不会美得如此动人心弦。而在此之前,六朝贵族中,像陶渊明这样的 出身,一般没有人去放下身份躬耕乡野,甚至都 瞧不起他,说他的诗是田家翁。而他不为所动, 从彭泽归来后,一口气写下五首归园田居, 用文字编织了后世人的田园乌托邦。今天我们接 着来学习这首归园田居(其一)。吸引学习兴 趣,引发学 生思考。二、正文讲解、文本分析:质朴天然的语言1 .听朗读,整体感知质朴天然的语言风格2 .分析白描手法的使用掌握白描手法的使用。3.比较
4、白描与工笔细描,感知质朴风格与情感主 题的匹配度。二、文本分析:质而实绮的语言思考:“质朴”的语言是否显得“简陋”?结 合诗句赏析。1 .使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声色结合等多角 度描写,结构层次清晰2 .情感自然真挚3 .语言从容简练总结:诗歌简中有序,由近到远,声色相调, 淡浓相宜,质朴的语言内容丰富,不显简陋,描 摹了诗人心中的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 村。三、情感探究: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1 .思考:质朴平淡的语言,是否属于逃避型性格? 明确:不属于。展示不同时期两种人生态度的 代表性诗句,总结出“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2 .出示叶嘉莹的评价,理解对宁静生活追寻的不 易。全面分析语 言风格,走 出片面的误 区,并将语 言风格和具 体手法结 合,落实赏 析技巧。将语言风格 和情感主题 联系起来分 析,训练思 辨能力,全 面认识人物 的情感变化 过程,以及 在乱世中追总结:真正的陶渊明从来不是画里飘然超绝的隐 士,他在乱世里壮怀激烈,奔走官场,他在人境 中躬耕不辍,爱诗、爱酒,爱家人。他用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如何找到通往宁静生活的道路。这种永恒纯真的天性,守护着中国人心中最独特 的一方净土。寻宁静乐土 的不易。三、作业布 置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 分析,以“致诗歌背后的你”为主题写一篇文化 散文,600字左右。学写文学短评,以写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