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246647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2.分析诗歌意象意境及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3.体会诗人独特的田园情怀,解读诗人归隐田园的乐趣。 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后人曾这样评价他:君子固穷隐田园豪华落尽见真淳。第一句是评价他的人生:固守贫穷,归隐田园。第二句是评价他的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纯朴。这位诗人,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多次做官辞官,他躬耕田园,他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他开创了我国田园诗歌一体。那么大家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对,他就是陶渊明诗人背景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有哪位同学说说你对他的了解: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 自号:五

2、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诗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陶渊明青少年时代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他的祖父父亲也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职,但是在他幼年时就家道中落啦。当时社会黑暗,政治腐败,他对现实很失望,不愿再黑暗的社会现实中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官场和田园间。在公元405年,在他41岁时,他辞去彭泽令,从此退离官场,终老田园。今天我学习的归园田居其一,写于作者辞官的第二年,就是公元406年,这首诗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叙述了诗人归田园后的愉悦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

3、喜爱。辞官回乡问题一:陶渊明从何而归?尘网、樊笼;问题二:陶渊明为何而归?性本爱丘山;由“性本爱丘山”引出对于误落尘网的探究,体会“落”与“入”的区别。明确:“落”字在作为动词上相对而言更为客观的一种状态,而“入”字是更为主观的状态,用“落”字表明了陶渊明并非主动加入,而是以一种错误的、失误的,不小心的方式掉进去的,并且被尘网、樊笼困了十三年之久,他憎恨尘网、樊笼,他将自己比喻为“羁鸟”“池鱼”,是一种被牢牢束缚住的“囚”的状态。所以当他离开尘网、樊笼时候是一种毫不留恋的态度,留给了尘网、樊笼一个决绝的背影。问题三:陶渊明归后做什么?开荒、守拙;明确:回去后像个普通人、普通农夫那样生活,开荒、

4、固守着自己的田园,固守田园就是固守节操,“拙”字此处应该理解为不随波逐流的节操,以此明确陶渊明是一个明哲保身的人。2)为何而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

5、故渊”:“羁鸟”、“池鱼”比喻官场中的诗人,“旧林”、“故渊”比喻诗人久违的田园。运用对比和衬托,说明自己跟它们一样早有想摆脱官场束缚,返归田园的愿望了,现在终于做到,并保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表达了一种摆脱官场束缚的强烈愿望。“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归园田是为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前八句,我们看到了诗人在出入、进退选择上的一段经历,看到了诗人内心的悔恨以及对官场的厌恶,读得时候语速慢一些,一些表示作者情感的词语可以重读,比如说“爱、误落、三十年、恋、思”等,请全班男同学朗读这几句诗歌。(3)归去如何?“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作者情感:自由、安逸、喜悦、豁然开朗。让我们带着归家的欣喜齐读这四句。全班齐读。(4)归向何处?明确:归向园田。找出诗中描写田园景色的句子并指名朗读。A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有哪些?请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B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田园景色进行描写的,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明确:视觉(近远结合),听觉(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描写景物的时候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同学们在写景的时候也可以参照这种方法。C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笔将其描写出来或者用素描的形式勾勒出来。学生展示。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

7、,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心灵栖息之所。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在幽深的巷子里自在地吠叫,鸡在桑树枝头得意地啼叫。整个乡间呈现一派宁静、和平的景象。D你觉得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怎么样?清幽、安定、和谐、宁静(普通寻常)。03课外拓展同学们,如果你能穿越到陶渊明所处的时代,面对相同的处境,你会选择“归隐”还是“做官”?背景链接:陶渊明的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到陶渊明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陶渊明到29岁时才出仕,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