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山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舟山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党中央历年来高度重视水安全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水安全战略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要求全党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编制水安全保障规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水安全战略规划;2020年12月,浙江省水利厅印发了
2、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思路。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启动“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舟山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依据中共舟山市委关于制定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制定,是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作为指导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一、“十三五”水利发展成效“十三五”时期,是“五水共治”决战决胜的关键期,是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按照党中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治水思路和总体要求,舟山市水利建设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围绕全面建
3、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目标,着力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岛、舟山自由贸易岛、海洋产业集聚岛、国际生态休闲岛、海上花园城、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四岛一城一中心)”,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保障防洪与供水安全,促进水环境进一步提升,为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群岛新区提供了较为坚实的水利保障。“十三五”期间,舟山市紧紧围绕“补短板、破瓶颈、惠民生、增后劲、促发展、上水平”,全力推进“六大工程”和“四化管理”建设,着力提升“六个能力”,即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能力、优质集约的水资源保障能力、节约高效的农田水利能力、健康优美的水环境承载能力、保障充裕的围垦土地供应能力和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力。“十三五”规
4、划各类水利项目投资208亿元(其中围垦工程投资69亿元),除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工程部分项目延续至“十四五”实施,滩涂围垦受政策调控影响,暂不延续实施外,大部分项目按期完成,完成水利投资186亿元(其中围垦工程投资36亿元),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以及水利管理改革等方面,比“十二五”期间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一是防洪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市立足基层防御,坚持科学防控,全力推进防洪潮减灾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设,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有效应对了梅汛强降雨和“卡努”“利奇马”“米娜”等台风自然灾害影响,最大限度地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水库除险加固53座,海塘加
5、固提标60.9公里,完成农村河道及山洪沟治理42.8公里。全市计划实施的75个城区防洪排涝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重要产业聚集区防洪排涝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水资源保障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按照“本地水源为主、大陆引水为辅、非常规水补充”的思路,实施了六大工程措施,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完成城北水库等18座供水水库综合治理,虹桥水厂深度水处理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全力推进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93,可新增引水2500万立方米/年。开展了嵊泗大陆引水前期工作,建成东极、花鸟、绿华、壁下4座洞库蓄水工程,完成洋山、枸杞等8
6、处海水淡化新扩建工程,海水淡化规模达到32.6万吨/日,有效缓解了边远海岛用水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年供水能力0.4亿立方米,完成渔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27.8万人,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本岛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三是水环境承载能力得到持续增强。按照“水岸同治、系统治理、注重生态”的思路,实施“三大”水生态环境工程措施。“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5座水库综合治理和184座山塘综合整治,在保障水安全的基础上,突出河库水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先后完成美丽河湖创建49.34公里,完成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75公里,河塘库清淤超过200万立方米,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
7、,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合格率达到100。水土治理成效明显,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4.1平方公里。四是有效土地供应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围绕新区发展对土地空间提出的新要求,按照“谋划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的思路,科学推进生态促淤围垦。“十三五”期间,先后启动了大小鱼山、六横小郭巨二期、朱家尖西南涂、长涂双剑涂、嵊泗小洋山北侧、马关围填海等重大促淤围垦工程建设,完成圈围面积6.46万亩。五是水利行业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按照水利强监管的要求,加强了涉水事务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管理效能。“十三
8、五”期间,全市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240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保持前列。开展了水利汇流行动和全市水域调查,完成了小流域山洪预警系统、水域动态保护系统以及7个片区洪水风险图编制,为舟山市数字水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见表1。表1 舟山市水利“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类别序号水利发展指标“十三五”规划目标“十三五”完成情况完成评价约束性指标1用水总量控制(亿立方米)3.152.15已达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15.510.85已达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70.7已达4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
9、95已达5节水型社会达标率(%)100100已达6大中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合格率(%)100100已达预期性指标7海塘加固(公里)57.260.9已达8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座)3353已达9新增强排能力(立方米每秒)308390已达10县级以上城市备用水源覆盖率(%)100100已达11新增工程年供水能力(亿立方米)0.40.4已达12海水淡化(万吨/天)16.4832.6已达13农村用水提质增效人口(万人)26.3727.8已达14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1.021.02已达15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平方公里)2124.1已达16山塘整治(座)307184未达17完成圈围面积(万亩)86.46
10、已达18河库塘清污(淤)(万立方米)796.4844.73已达19总投资(亿元)208186未达围垦投资(亿元)6936未达不含围垦投资(亿元)139150已达注:1、山塘整治工程未达标原因:坝高5米以上山塘注册登记总数大幅减少(由842座降为495座),并受2018年后农田水利机构改革调整暂停实施影响。2、投资未达标原因:滩涂围垦受政策调控影响。二、当前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一) 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市将按省里统一部署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水安全保障面临新的使命和挑战机遇。一是省、市全
11、面贯彻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水利提出了新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舟山水利工作需要在水安全、优质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升级,在提升防洪排涝标准、增强优质水资源保障、建设幸福美丽河库等方面更好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水利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系统观念和创新理念,持续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通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内需,增加有效供给,为畅通经济循环作出水利贡献。二是建设“四个舟山”、展示“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的新目标定位给水利提出了新任务。我市将努力建设创新舟山、开放舟山、品质舟山、幸福舟山和现代化海上花园城
12、市,全面展示浙江省建设“重要窗口”的海岛风景线,随着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海洋强国、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全省“四大”建设,要求我市构建与国家、省战略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格局。三是数字化改革为水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水利必须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以水利数字化改革推动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行业管理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供支撑。四是建设幸福河的号召要求水利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水利须积极谋划共建共享治水新路径和便民富民新举措,持续提高河库系统治理水平,
13、使幸福河、美丽河库建设成为促进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五是“国家水网”“浙江水网”建设为水利带来新机遇。建设“国家水网”“浙江水网”是国家、省里当前提出的重要决策,是新阶段水利建设的总抓手。我市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争取将谋划的一批重大水利项目纳入长三角和省水网工程体系,解决防洪薄弱环节,提升水资源保障水平,全力构建安全美丽的“舟山水网”。(二) 存在短板问题对照我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我市水利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阶段性问题。全市域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尚未形成,水资源节约供给水平不高,优质水资源十分紧缺,与更高水平的水资源保障要求不相适应。防洪排涝应对超标准的能力
14、不强,与更高标准的水旱灾害防御要求不相适应,老城区防洪排涝问题突出,海塘、水库、山塘除险加固任务艰巨,河道综合治理与规划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较大。农村水系生态环境和美丽海岛建设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协调程度不够,水土流失危害依然存在,幸福河、美丽河库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水利数字化改革起步较晚,水利信息感知、处理能力和社会化应用相对滞后,水利工程三化管理水平还较低。水利行业强监管基础依然薄弱,与更高效能的现代水治理能力要求不相适应。三、“十四五”水安全保障总体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开端,是舟山市稳步迈向现代化进程的攻坚期。水安全保障“十
15、四五”规划,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突出问题与目标导向,把保障水安全作为主线,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保护修复作为控制红线,高标准实现“安澜舟山”,高水平打造“幸福海岛”,高质量构建“舟山水网”。着力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强化涉水事务监管,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让水利建设成为安全保障的实践范例。(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节水优先、空间
16、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贯彻省委十四届省委历次全会的“四大”建设、甬舟一体化、数字化改革、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决策部署,继续坚持“补短板、强监管、走前列”,以构建“舟山水网”为抓手,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以海塘安澜为基础,打造舟山防潮安全屏障;以排涝保障为通道,提升老城区排泄洪涝能力;以幸福河湖为载体,创建海岛水环境。以数字赋能加强水利管理,提高舟山市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防洪保安全、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着
17、力构建风险可控、供给可靠、生态绿色、智能高效的现代化水安全保障体系,努力打造舟山特色的“舟山水网”。(二)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保障安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解决饮水安全、防洪排涝、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问题,全面保障生命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生态优先,人水和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水利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生产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三美”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规融合,协调发展。融合人民群众对保障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便捷水
18、空间、发展水经济的综合需求,科学编制水利工程建设空间布局规划,实现与城乡建设、交通码头、文化旅游、观光农业等的有机融合,以高水平的多规合一规划引领水利不同领域间、水利同其他行业间协调发展。系统治理,创新融合。突出河流治理的系统性,坚持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岸协同治理,融合康养、休闲、旅游、文化等功能,增强水治理系统性、协同性、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管并重,综合提升。紧盯水利工程、水资源、水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管理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迭代升级,建立务实高效管用的现代化水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改革创新、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
19、好发挥政府作用,依法治水管水护水,加强政府监督和引导,强化科技支撑,深化水利智慧化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的水治理制度体系。(三) 总体框架 “十四五”期间,以水安全保障为统领,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以“守牢四条主线”为基础,以“构建四大网络”为纲领,高标准建设水利基础设施,高效能推进水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打造体现“重要窗口”的水利标志性成果,持续完善水资源供给可靠、洪涝灾害风险可控、水生态系统健康、涉水管理智能、服务高效便民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一个目标:全面建成资源可调、洪涝可防、河库可亲、文化可赏、管理可控的“舟山水网”。四条主线:水安全保障为主线、水安全风险防控为底线、水资源刚性约束为上限、水生
20、态保护修复为红线。四张网络:水资源配置网、防潮防洪保安网、幸福河湖网、智慧水利网。十大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加强河库塘管理、加强水利监督管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加强水利数字化管理、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管理、加强水利发展动能。(四) 发展目标二三五年远景目标:长远来看,要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始终坚持建设开放活力美丽的幸福舟山总目标,对照“自由贸易先行区、海洋产业新高地、海上花园会客厅”发展定位,到2035年,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和河库健康保障、涉水
21、事务监管四大体系,着力构建洪旱无虞、饮水放心、用水便捷、亲水宜居的新时代幸福城市。“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以“高水平的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高标准的防洪安全屏障、更加健康的水生态环境、更高效能的水管理体系”为抓手,按照“强安全、寻突破、明特色、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打造“舟山水网、幸福海岛”。一要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构建高水平的水资源配置网。通过外引优水,融入国家骨干水网、对接浙江水网、上海水网,打通水网外循环。通过内挖潜力,实施水库扩容、库库联网和岛际联网,打通水网内循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通过分质供水、节约用水,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生活用水以本地优质水为主、大陆引优质水为重要补充,工业用水
22、以大陆引水为主、本地水为辅,农业用水以小型农灌水库和河道水源为主的配置格局,到2025年,保障大岛及周边小岛生活用水95%以上为优质水供应。二要解决防潮防洪排涝突出问题,构建高标准的防潮防洪保安网。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建设,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安全+融合海塘;加大病险水库、山塘的除险加固,病险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完善小流域山洪预警机制,加大山洪灾害系统治理。加大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县级以上城区防洪排涝能力基本达标,提升应对超标准洪水灾害防御能力。三要维护河库健康活力,构建海岛特色的幸福河湖网。全面推进河网水系综合治理,建设与美丽海岛城市相适应的水生态环境,城乡居民亲水便捷覆盖率达到85%,基本水面率达
23、到2.69%以上,水土流失率下降到6.6%,河库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基本达到幸福河湖建设目标。四要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高效能的智慧水利网。按照统一用户、统一数据、统一门户、统一地图、统一安全等“五统一”要求,加大水利工程数字化建设,水利智能感知体系与一体化应用体系基本构建,初步实现水利智慧化管理。舟山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主要指标见表2。表2 舟山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主要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十四五” 目标类型节约用水1用水总量控制(亿立方米)2.27约束性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9.2%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10.9%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70预期性4改造
24、提升海水淡化(万吨/天)1.9防潮防洪保安5海塘工程病险消除率(%)95约束性6城市防洪达标率(%)907小型水库系统治理达标率(%)95预期性8水旱灾害损失率(%)(0.32)水资源 配置9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达标率(%)10010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85幸福河湖11基本水面率(%)2.69约束性12水土保持率(%)93.2预期性13重要河库水域岸线监管率(%)90约束性14城乡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85预期性智慧水利15水事务应用场景数字化重塑实现率(%)60 16中型水库安全监测自动化覆盖率(%)100注: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是指 2025年较
25、2020年下降率。 2)海水淡化指标仅统计纳入城乡居民供水的项目。3)水旱灾害损失率指水旱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 GDP 的比例。 4)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达标率是指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能力达标的县(区)数量占全市的比例。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能力达标从水量、水质和应急备用等方面综合评价。 5)重要河库水域岸线监管率指划定了河库管理范围、明确了岸线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的重要河库数量占重要河库总数量比例。重要河库是指设立了市级河库长的河道和水库。 6)水事务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率指水利数字化改革核心业务中建设智能化应用场景占所有应用场景的比例。四、高标准构建“舟山水网”“十四五”期间,开展八大类工程建设,扎
26、实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提供水资源配置网供给韧性;着力推进海塘安澜千亿、水库增能保安、排涝保障等防洪工程,筑牢防潮防洪保安网坚实屏障;全域实施幸福河湖工程,厚植幸福河网生态底色;迭代升级数字水利工程,增强数字水利网感知能力;持续深化乡村振兴水利工程,推进水利改革等其他工程,拓展完备具有舟山特色的“舟山水网”综合体系。(一) 构建高水平的水资源配置网优化水资源配置,构筑互联互通的惠民资源水网,形成多源联供、优水优用、调度有序、安全可靠的海岛水资源保障体系,为舟山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供水安全保障。1、水资源优化联调工程贯彻落实浙江省水资源条例,编制完成市、县(区)二级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27、以域外引水为主流,分质供水为基础,中水回用为补充;以水价改革为抓手,甬舟一体化为保障,建设高质量高品质的水资源节约和供给体系。谋划舟山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推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水资源联调重大工程,开展骨干引调水工程,加大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供水管道联网建设、提升改造。专栏一 水资源优化联调工程骨干引调水工程。续建舟山市大陆引水三期工程,推进宁波陆上段和金塘海上段管道铺设;实施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自洋山深水港日引水1万吨至泗礁本岛,引水管线总长36公里;对接“浙江水网”浙东优质水配置和甬舟水务一体化,积极谋划舟山域外引优质水工程。县级以上城市供水工程。实施舟山本岛水资源综合提升利用项目、普
28、陀区主要岛际输水管道联网、岱山县磨心水库及河库联网工程等,谋划舟山本岛库库联网、地下洞库工程等。(二) 构建高标准的防潮防洪保安网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实施海塘安澜工程、水库增能保安工程、排涝保障工程,筑牢城乡安澜的防洪安全水网。2、海塘安澜工程对标国内一流,合理确定防潮标准,到2025年,主要企业塘提标至100年一遇以上,城市塘提标至50年一遇以上,全面开展海塘安全鉴定,全面消除问题海塘,实现海塘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充分考虑沿海安全带、生态带、产业带、交通带等共建共享,筑牢沿海防潮安全屏障,拓展沿海经济发展新空间。通过安全提标、生态提质、融合提升、三化管理等措施,建成安全可靠、生态友好、功能
29、融合、引航发展的防潮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定海塘提标加固措施。采取拼宽增稳、打桩固基、抛石抗冲、固坡防浪、塘河排水等措施,提高海塘防洪、抗滑、抗越浪等安全度。对于城市建成区海塘,避免对海塘大拆大建,充分结合城市滨海公园地形塑造。对于规划新区海塘,与规划新区或城市更新范围内的各类基础设施一同规划、建设、运营,抬高邻塘地面,消除安全风险,实现融塘于城,兴业于塘。对于乡村段海塘,可结合海塘沿线土地综合整治、四好农村公路、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等,拓宽海塘空间,增加安全性能,对于新建、改建海塘,可结合公共开放空间打造,建设滨海绿道和城市公园。到2025年,提标加固海塘开工199公里,完成151公
30、里。专栏二 海塘安澜工程市本级72.07公里。续建舟山市海塘加固工程26.04公里,实施舟山市海洋集聚区海塘安澜工程9.08公里,舟山市本级海塘安澜工程(千岛中央商务区片海塘)9.5公里,舟山市本级海塘安澜工程(新城片海塘)8.84公里,舟山市本级海塘安澜工程(普朱片海塘)10.72公里。定海区海塘39.12公里。实施舟山市定海区海塘安澜工程(洋螺、锡丈等海塘)6.41公里,舟山市定海区海塘安澜工程(本岛西北片海塘)16.36公里,舟山市定海区海塘安澜工程(金塘片海塘)16.35公里。普陀区海塘39.61公里。实施舟山市普陀区海塘安澜工程(乡镇海塘)25.2公里,舟山市普陀区海塘安澜工程(小郭
31、巨海塘)8.67公里,舟山市普陀区海塘安澜工程(东港海塘)5.74公里。岱山32.98公里。实施城防海塘加固工程10.17公里,岱山县海塘安澜工程(高亭、秀山、长涂片海塘)12.48公里,岱山县海塘安澜工程(黄泽山海塘)2.97公里,岱山县海塘安澜工程(鱼山岛海塘)7.36公里。嵊泗15.4公里。实施嵊泗县海塘安澜工程,提标改造加固海塘15.4公里。3、水库增能保安工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分类施策,以“安全、生态、智能、高效”为目标,建设“三通”、“八有”水库,大力推进管养分离,构建新时代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系统,努力把水库安全管理打造成为展现“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实施存量清零、补齐设
32、施短板、打造数字水库。提升改造一批现有水库,开展水库、闸泵常态化安全鉴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到2025年,新增水库总库容0.45亿立方米,恢复库容20万立方米。专栏三水库增能保安工程水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谋划实施舟山市岑港水库扩容工程,包括水库扩容、隧洞工程、节制闸工程、泵站工程、新开河道、拓宽河道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除险加固水库33座;包括市本级水库4座、定海区水库12座、普陀区水库4座、岱山县水库13座。4、排涝保障工程开展沿海排涝保障工程、城市排涝保障工程。通过拓浚通道、加高堤防、河隧结合、泵闸联运、多级强排、增加蓄滞等措施进一步增强排涝能力。打通全部骨干通道关卡,与城市排涝衔接更
33、为协调,洪涝水全面实现快排、畅通。与住建、城管、发改等部门密切配合,在规划层面协调流域防洪排涝与城市排涝需求。到2025年,新增强排流量156.5立方米每秒,城市涝水外排条件显著改善。专栏四 排涝保障工程舟山市定海强排工程。修建闸站,新增强排流量101立方米每秒,水库扩容3座,河道治理21.55公里。舟山市定海中心片区排涝提升工程。新建截洪沟约17公里,新建调引水隧洞2处,新增提引水泵站5处等。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城区防洪排涝工程。整治上游山塘溪沟,河道连通整治或新开排涝通道,建设排涝泵站。(三) 构建海岛特色的幸福河湖网加强水生态环境系统修复,构建水清且亲的宜居生态水网。一是通过幸福河湖工程,
34、形成空间疏朗、堤岸生态、全民共享的水生态体系。二是加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打造文化、景观、休闲节点等便民亲水设施。5、幸福河湖工程加快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按照“美丽河库+”的理念,以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和提高民生福祉为目标,坚持流域、区域、行业、社会共建共管共享,把河流治理与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等紧密结合,在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健康的同时,使河库赋有文化特质,持续优化滨水空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水生态产品,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实施河库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便民、亲民的滨水绿道,构建高品质幸福
35、河湖网,到2025年,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全市乡镇普及15分钟亲水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专栏五 幸福河湖工程中小流域河道整治工程,包括舟山市海洋产业集聚区新港工业园区二期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舟山市定海高铁新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舟山市新城片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普陀区沈家门城西片区水系整治工程;六横岛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双塘片等。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普陀区水域综合治理工程;岱山县水系连通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5平方公里,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加快水土保持能力建设、水土保持科技支撑及信息化的建设。(四) 构建高效能的智
36、慧水利网数字水利赋能,打造基础坚实的数字水利网。加快舟山数字水利建设,抓住“5G”网络带给数字水利的技术支撑机遇,完善数字水利技术平台,全面提升水利行业监管能力。通过数字水利建设,加强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加强水土保持管理、加强水利监管。形成制度完备、运行顺畅、管控有力、智能高效的现代水利管理能力。以水利工程实时感知能力、预测预报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水文防汛“5+1”工程和舟山水管理平台建设,完成水利工程健康码、超标准洪水应急监测及双保障工程建设,形成“监测一张网、数据一个库、设施一张图、管理一平台”的水利监管服务网络,实现监控可视化、资源共享化、决
37、策科学化、管理智能化,建成海岛数字水利保障体系。6、数字水利工程以“新基建”为抓手,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全方位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完成水利数字化转型,要特别重视水利工程数字化、加快信息感知能力、预测预报能力和应急能力的建设。提高新建水利工程监测设备布设的标准,对已有工程的监测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信息即时传输、状态在线分析、数据汇聚集中。专栏六 数字水利工程水文防汛“5+1”工程,完成超标准洪水应急监测建设及双保障建设,推进水利工作数字化转型。新改建双保水位站,新改建水文站,新改建水位站,新改建雨量站,新改建墒情站等。建立智慧水管理平台,构建在线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决策支持的
38、全行业统一的主要工作平台,为水利履职提供技术支撑,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市、县(区)均拟建水利工程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完成水利工程数字化转型的转型。(五) 拓展完备的舟山水网综合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水利工程,加大水利综合改革,拓展完备舟山水网综合体系。7、乡村振兴水利工程持续提高农村饮用水保障水平,坚持城乡同质饮水标准,遵循“城乡统筹、统一管护”,采取“建大、并中、减小”,着力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水源建设;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及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实施老旧供水设施更新改造,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实施“千塘安全隐患消零行动”,建设美丽山塘。全面保障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优化乡村生态、生
39、产、生活空间格局。专栏七 乡村振兴水利工程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包括定海区农村供水工程,普陀区农村供水工程;岱山县农村供水工程,嵊泗县农村供水工程。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共整治山塘51座,其中市本级5座,定海区19座,普陀区9座,岱山县12座,嵊泗县6座。8、其他工程加大水利综合改革,及时开展水库、海塘、闸站等水利工程的安全鉴(认)定,强化管理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小洋山围垦一期工程建设。专栏八 其他工程水利改革类项目,对水库、海塘、闸站开展定安全鉴(认)定和管理配套设施建设。小洋山围垦一期工程Ab区海堤提标及场地吹填工程,加高围堤79.8米,加高防护促淤堤2843米,吹填面积101万立方米。五、高效能
40、推进水治理能力现代化(一) 加强水资源管理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加强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节水行动,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落实目标责任,实施节水工程,推动制度、政策、技术、机制创新,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充分挖掘各类非常规水利用效能,会同发改、自规、住建、城管等相关部门开展非常规水利用研究,将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配置和管理,进一提高非常规水利用率和管理能力。舟山节水行动:实施舟山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制订舟山市“三条红线”控制指标。推进节水型社会全覆盖,创建节水型载体,实行节水奖励、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空间格局、
41、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政策导向。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引导经济社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将“万元GDP用水量”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以及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水资源审计全覆盖。启动取用水管理强基计划,在全市推广可借鉴先进地区水资源强监管试点,全域推行取水口标准化、一户一档、监控平台管理等。(二) 加强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超标洪水不打乱仗,加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紧盯超标准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制度体系,加强水旱灾害预警预报能力。根据专项规划内容,建设区域防洪调度决策辅助系统,
42、提高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超标洪水不打乱仗,标准内洪水不出意外,水库不失事,山洪灾害不出现群死群伤”。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预案体系。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区域性洪水调度、水利工程控制运用计划、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应急、涉水工程度汛等预案方案,开展各类预案修编和演练,在相关规划中安排应对“黑天鹅”洪涝灾害的手段。推进水旱灾害防御制度化。制定山洪灾害预警、旱情预警、防汛检查、工程险情应急处置、防汛抢险物资储备等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责任主体、职责边界、工作流程、履职要求。提升水旱灾害预警预报能力。持续升级山洪灾害数字化平台,建立预警指标动态更新机制,实现分区、分级“靶向式”精准预警。建立区域水源调度
43、管理模型,实时掌控预判区域水资源储备及区域用水状况。迭代升级动态洪水风险图。提高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排查水旱灾害领域风险,建立风险清单、举措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布局,扩大水利工程应急抢险队伍;组织开展洪水调度和水利工程抢险演练。(三) 加强河库塘管理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加强河道、水库、山塘的管理。以河长制为抓手,科学划定河库生态空间,强化河库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深入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管好盛水的“盆”,持续改善河库面貌。河长制深化行动:巩固河长制现有成果,推进河长制从“全面建成”向“提档升级”转变,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小微水体全面纳入河长制体系,助推农
44、村水环境综合整治,织密河长制体系“责任链”。推进健康河库创建、评估工作,巩固河库水域空间管控、水质监测能力、管护保洁等标准化建设成果。深入开展河库执法专项行动、“清四乱”“无违建河道”创建等工作,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完善河库确权划界应用机制:按照已划定的河库管理范围划界成果,加强河库岸线的管控,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水域不减少,完善河库水域空间管护机制。河库生态清淤轮疏和保洁深化行动:深化河库清淤轮疏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完善河道、水库、山塘等水域的长效清淤轮疏方案,确保“有淤常疏、清水常流”。(四) 加强水利监督管理健全监督检查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的监管
45、。坚持监督与管理并重,围绕水利工程、河库、水资源等管理实效强化行业内部监管,围绕涉河涉堤、水土保持、取用水等审批事项强化对外监管,不断完善法制化制度化体系,以监督促进管理,管住人对水的不当行为。健全监督检查制度体系。落实监督机构职责、程序、权限等;系统梳理各业务领域的法规制度,针对不同监管对象特点,制定监督检查表单,明确监督内容、标准、责任、处置措施等。探索“开门监管”工作机制,为公众参与监督提供便利。建设水利督查数字化应用。建设贯穿市、县(区)的统一督查工作应用,纳入所有监管对象,形成“查、认、改、罚”全过程闭环管理。完善“互联网+监管”事项,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监管流程实
46、行“网上办”“掌上办”。整合打通各级政府考核、督办、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一网通办、智能管理。充分发挥监管结果运用。建立监管数据库,实现监管问题数字化,问题对象留痕并定期复查,通过大数据分析,汇总“常见病”“多发病”等,预判相关区域、对象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管理,将监管结果纳入水利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强化水利安全监管。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要求,建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鼓励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五)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完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强化水
47、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推进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及管理系统建设,切实维护水利建设市场规范运行。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深化项目前期论证,重视水文、地勘等基础工作,深入剖析项目制约因素,加强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财政的前期协同;积极推广总承包、全过程咨询、代建制等新型建管模式;完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参建各方质量意识;有序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价,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提高水利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推动水利工程标准化工地创建,强化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现场的随机抽查和飞行检查。全市在建中小型水利项目100% 开展“标准化工地”创建。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紧扣在建工程和市场主体两大管理对象,整合共享建设相关信息资源,实现全市在建水利工程100%纳入水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分析在建工程进度质量。推进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加快实现动态评价、自动更新、分类监管、联合奖惩,规范信用信息及档案管理,实现市场主体100%纳入水利行业信用评价管理系统。(六) 加强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