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财政“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7744422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山市财政“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舟山市财政“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舟山市财政“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山市财政“十四五”规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舟山市财政“十四五”规划舟山市财政“十四五”规划根据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舟山市委关于制定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浙江省财政“十四五”规划,结合舟山财政改革与发展实际编制,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更好发挥现代财税体制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宏观调控等方 面的基础作用,为深入推进“四个舟山”建设和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贡献财政力量,是未来五年舟山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工作回顾“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面对复杂严峻的财政经

2、济形势,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级财政部门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四个舟山”建设和打好“五大会战”,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圆满完成了财政“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财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体上均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五年分别收入706.16亿元、738.22亿元、436.10亿元和2.74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50.

3、8%、93.2%、91.9%和671.4%。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112.72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59.20亿元,年均增长9.0%,2016-2019年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连续4年列全省第一;税收收入从2015年的94.33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12.84亿元,年均增长6.0%,并于2018年历史性跨越百亿元大关。二是基金预算收入较快增长。2016-2020年,我市政府性基金预算累计收入738.22亿元,较“十二五”增长93.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累计收入483.62亿元,较“十二五”增长90.3%。三是政策资金争取屡创新高。“十三五”期间,主动对接“

4、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大都市区”建设,通过加强财力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倾斜,全市共争取到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160.50亿元,争取到中央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补助资金16.67亿元和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47.70亿元、省级社保调剂金补助39.28亿元等。获中央及省级直达资金支持,共计金额30.81亿元。争取到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纳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低硫船用燃料油出口退税等政策并落地实施。四是大力涵养地区财源。全市积极贯彻落实减税降费决策部署,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十三五”期间,我市减免各项税费约121.43亿元,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15.92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持续涵

5、养地区财源。(二)财政支出规模持续扩大,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规模均持续扩大,五年分别支出1453.68亿元、827.11亿元、525.88亿元和2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57.8%、101.9%、194.3%和683.9%。一是服务大局作用彰显。围绕三大攻坚战,支持实施精准扶贫,五年筹措财政扶贫资金9.31亿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实施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政策。筹措各项财政性资金,十三五期间全市政府投资规模达210亿元,切实加快推进绿色石化基地、甬舟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支

6、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五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9.22亿元,支持实施人才新政。全面落实数字经济五年行动计划,安排政府数字化转型资金6.21亿元,加快“舟山大脑”建设。二是保障民生水平提高。突出公共财政导向,聚焦民生福祉改善,民生支出年均增长7.3%;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从2015年的62.6%增长到2020年的68.3%,确保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切实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教育、科技、文化、社保、医疗卫生支出持续增加,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聚焦聚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老城区有机更新,城市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三是产业扶持举措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支持

7、自贸试验区油品全产业链打造,制定船用燃料油供应奖励办法。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优化外贸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金基金撬动作用,截至2020年底,已撬动各类资本合计334.91亿元,放大倍数达14倍。坚持“两手抓,两战赢”,有力支持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落地生效。(三)稳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财政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以建立具有海岛特色的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以改革先行带动发展先行,建立新一轮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各功能区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市区土地出让金分配体制,完成市区社保一体化改革。一是全面落实国家、省级重要财政改革政策。根据中央工作部署,我市全面实施“

8、营改增”改革,深入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积极应对省取消收入增量分成免缴政策对我市的影响,稳妥做好预算收支平衡工作。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和公用经费,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和重大项目实施。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二是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厘清区域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与新区建设发展和行政体制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财政体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区土地出让金分配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市区社保管理体系一体化改革,建立

9、市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机制,做好省级统筹相关测算和预案,建立市级社保风险金多渠道筹措和市区两级政府社保基金运行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市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分配办法。三是切实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施全口径预算编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大四本预算的统筹力度。建立部门汇总预算编制模式和机动经费制度,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强化政府投资预算编制,研究运用PPP等新模式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创新。推动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建立健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全方位监督管理和跟踪问效体系。健全国有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完善制定国有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办法和资产配置标准。印发关于全面落实预

10、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及相关行动方案,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2016-2020年,全市累计实施绩效自评项目3444个、重点绩效评价项目110个。建立部门整体绩效理念,稳步推进部门整体绩效预算试点改革。四是全面推进财政风险防控。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按照“开前门、堵后门”的要求,强化项目源头管控,严控隐性债务增量,十三五期间,全市债务率从121%降至102% ,债务风险由中风险黄色降至低风险绿色;深入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与处置机制,实现地方债务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控。建立社保基金中长期运行评估分析机制,防范社

11、保基金运行风险。全面加强涉农补助和民生补贴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在全省率先推行网上公款竞争性存放,5年来实施公款竞争性存放60期,累计招标金额598.93亿元。(四)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一是财税机构改革稳步实施。根据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全力做好机构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人员转隶、资产划转、经费保障等相关工作,保障了全市税务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二是会计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会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稳步提高。“十三五”时期,我市登记在册的会计人员和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大幅增加,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37%和59.8%。会计领军人才工程持续推进,多名学员被推荐到国有

12、重大平台公司担任财务负责人。会计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共举办大型培训班9次,上线1000余个课件资料供会计人员参加网络继续教育培训。三是财政干部培养有序开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年轻干部梯队建设,注重干部交流学习,“十三五”期间,共选派优秀干部37人次上挂、下派到财政部、省财政厅及其他各地工作交流。抓好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地实施岗位业务需求培训,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五)存在问题“十三五”时期,全市财政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外部因素影响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收入增长滞缓。中美贸易摩擦及中央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给我市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

13、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较大,我市组织收入困境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税收持续低迷,新引进项目、新兴产业等产能尚未有效释放,组织收入压力更加突出。二是刚性支出持续增加引发的财政收支矛盾凸显。刚性支出及民生保障支出只增不减,重大建设项目资金保障压力不断加大,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支持疫情防控、稳企利民等均对财政支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将对现有的财政保障能力提出新的考验。三是稳妥处理债务风险难度加大。随着化债工作深入推进,受我市地方财力小、企业偿债能力弱等客观因素限制,隐性债务后期化债压力越来越大。“三个不得立项”等规范性制度出台,对我市项目整体推进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如何

14、做好项目储备,用足用好债券资金也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四是社保基金运行压力持续增加。受减税降费、被征地农民转轨等政策性因素以及人口老龄化因素影响,我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正常收支已于2012年进入亏损阶段,收支缺口逐年扩大。加上我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社保风险准备金规模较小等,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较弱,基金运行风险持续上升。五是财税改革和监管有待进一步推进。党的十九大对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重要工作仍需持续推进,财政预算刚性约束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改革、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对于这些问题,都需

15、要认真研究,努力克服解决。二、“十四五”时期舟山财政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加快实现期,社会大局稳定,制度和治理优势明显,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十四五”时期,我市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球经济重心加速东移,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深入推进,海洋强国、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等战略持续推进,舟山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更加彰显,建设“四个舟山”和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具备良好的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

16、题仍然突出,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人才人力比较紧缺,发展空间约束趋紧,民生领域仍存短板。财政工作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1.发展机遇一是高站位顶层设计为财政管理提供依据。新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的出台,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保障。“十四五”期间,财政将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更好作用,积极扩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将立足于服务党和人民事业,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和逆周期调节作用。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财政收入奠定基础。我市经济发

17、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自贸试验区“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提质增量,浙石化等重大项目产能将全面释放。“四个舟山”建设新征程正式开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的新目标已经确立,舟山作为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桥头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甬舟一体化等发展等战略红利加快转化为新动能,财政收入平稳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和趋势没有变。三是高水平管理模式为财政改革提供动力。财政部门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始终牢牢把握改革主动权,锚定支出高绩效目标,坚持“财为政服务”理念,探索形成了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等重大改革成果,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初见成效,财政改革发展积累的

18、优势将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2.面临挑战一是财政紧平衡持续存在。全球经济的低迷和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对舟山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视,全球新冠疫情仍然存在巨大变量,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再加上减税降费等政策性因素,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将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向中低速增长,可用财力增长难度加大。落实“六保”“六稳”各项工作投入的资金大幅增加,“三保”等刚性支出持续加码,全市建设发展资金需求持续走高加上我市财政总体底子薄,可用财力少,财政收支矛盾将持续凸显,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二是财政风险不容小视。在今后一个时

19、期,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还需继续实施和巩固减税降费等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增加,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又进入攻坚期,在财政紧平衡的情况下更好地统筹防风险和促发展的难度加大。人口老龄化叠加政策性、制度性、管理性因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省统筹后地方负担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加大。多项风险因素相叠加,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三是财政改革任重道远。财政管理规范要求和我市现实的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亟需调整完善。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需要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出结构固化问题有待破解,预算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约束有待强化,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度

20、需要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管理主体责任有待强化,绩效指标设立不够科学,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刚性不强,财政资金绩效需要进一步提高。数字财政建设离“整体智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需要进一步强化。综合判断,我市财政发展处于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胸怀“两个大局”,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运用系统观念,切实肩负起新发展阶段“五大历史使命”,创新突破,奋发有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三、“十四五”时期舟山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1、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时代财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将“财为政服务”落实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加

22、强财政资源统筹,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财政可持续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市区、功能区和开发区(园区)财政体制,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推进财政数字化改革,更好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宏观调控方面的基础作用。为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率先建设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率先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标杆,率先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彰显城市之美、发展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建设“四个舟山”,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贡献财政力量。(二)基本原则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

23、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找准财政定位,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经济和社会发展核心,全力创新运用综合财政工具,优化各类资金资源配置,强化政策保障,全面提升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协同性、能动性,努力打牢高质量之基、激活竞争力之源、主动服务“四个舟山”和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建设大局。2.稳中求进、绩效优先稳住收支大盘子。按照“匹配性、均衡性、可持续性”的要求,合理把握组织收入力度和节奏,实现质量、速度“双领跑”,以财政的“稳”和“进”为经济的“稳”和“进”打下基础。强化绩效导向,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深入挖掘节支潜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保障力度,推进实施“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

24、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结果应用有问责”的全过程闭环管理。3.转变职能、厘清边界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厘清责任边界,根据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的要求,统筹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迭代升级有舟山特色的集中财力办大事体系。继续推进市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形成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区财政关系。4.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切实保障我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一步增强民生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民生事业建设更加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进一步健全。坚持“以收定支”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

25、想,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着力防范化解债务、社保、“三保”等财政风险。5.依法理财、改革创新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理财,依法行政。增强创新意识,激发改革活力,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为支撑,撬动财政体制机制各方面改革,以数字赋能财政决策、执行、监督、管理、服务各环节,创造财政制度新优势,打造财政治理新胜势,不断提升财政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三)主要目标1.财政发展目标一般公共预算。综合考虑中央和省级层面政策预期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突破1000亿元。同时,财税收入结构更加优化,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较

26、“十三五”末有较大幅度提升,力争达到80%。政府性基金预算。考虑到国家相关政策改革的方向主要是通过房地产税体系代替政府对土地经济的依赖,以及近年来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的逐年清理、合并、转列等情况,加上我市土地市场及房地产业后续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十四五”时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仍将“以稳为主”,在切实保障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做好与一般公共预算的衔接工作。社保基金预算。严格执行中央、省文件精神,强化社保基金收支管理,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社保基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文件精神,逐步提高养老金标准,全面深化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完善全市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聚焦风险防范,完善多

27、渠道筹资机制,确保社保基金运行可持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产布局优化升级,切实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经营能力,提升盈利水平,全面落实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力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较“十三五”有大幅提升。政府债券资金及转移支付资金。“十四五”时期,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向上争取政府债券额度,从债券项目、债务限额、规模控制三个维度强化市县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合理确定举债规模,落实偿债资金来源,严格防控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储备库、发行库、执行库”一体化的债券项目滚动管理机制,完善专项债券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用足用好各项政策,继续加大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的力度。 表1“十四五”时期

28、主要财政发展指标序号指 标2025年年均属性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力争“十四五”期间总量突破1000亿元预期性2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较“十三五”末70.9%比重有较大幅度提升,力争达到80%-预期性3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三分之二以上-预期性4财政科技投入增长(%)-15约束性5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等级-绿色预期性6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覆盖率(%)100-约束性7县级“三保”支出需求保障率(%)100-约束性8部门整体绩效预算编制覆盖率(%)100-约束性9预决算公开率(%)100-约束性10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村农业的比例(%)50%以上-约束性11国有土地使用权

29、出让收入计提社保资金的比例(%)-10%约束性2.财政职能目标财政首先是政治机关,财政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以当家的思维担当管家的责任”的理念,聚焦提升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的新能力。不断强化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在政府过“紧日子”的背景下,聚焦支持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聚焦科学优化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聚焦构建和服务产业发展新格局,聚焦保障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需要做到政策指向清晰精准,保重点、促发展、优结构、压开支、稳运行。3.财政管理改革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

30、革,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建设,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财政制度体系。推进市区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市区、功能区财政体制,明确市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快推进财政数字化转型和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着力打造整体智治财政。推进支出标准建设,把支出标准化建设与预算安排、预算执行和绩效目标全覆盖结合。深化部门预算管理,预算执行约束全面硬化,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监督管理健全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全面透明。在涉农统筹整合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专项资金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的专项资金分配制度。强化政府风险防范,逐步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关注“三保”风险、

31、确保社保基金平稳运行。四、“十四五”时期舟山财政发展的主要任务(一)财为政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四个舟山”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保”“六稳”工作,持续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惠民生、强党建,大力推进“四个舟山”建设。 一是聚焦发展新优势,服务产业发展新格局。高度重视科技对产业变革的重塑作用,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助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有效推动产业技术密度和创新密度提高,努力打造区域性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争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十四五”期间,确保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15%以上,

32、科技专项经费重点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项目倾斜,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聚力打造东海实验室、滨海科创大走廊等高能级海洋类科创平台,建设国家海上试验公共保障基地、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及繁育基地、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工程实验室、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等产业创新载体。推进“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有效激发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通过产业数字化来赋能传统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从常规转型升级向整体跃迁质变跨越。着力加强人才强

33、市战略保障。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的财政支持机制,聚焦聚力构建与创新型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经费保障机制。加大高精尖人才引育计划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优秀高校毕业生聚舟、“舟创未来”海纳计划等人才工程项目的实施。“十四五”期间通过安排人才、就业等专项资金,鼓励高技能人才基地、各种创新载体和新型产业孵化园区建设,积极推进海洋领域人才赛会活动的举办。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全方位支持产业变革。通过调整优化完善一批产业扶持政策和涉企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办法,运用竞争性分配等方式,完善项目遴选流程,集中引导涉企专项资金向高质量、高成长性、有潜力的优势创新企业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海洋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以及各类新

34、兴产业。同时,助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机械制造业智能化步伐,推动螺杆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水产品加工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推动船企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兼并重组等。专栏1 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1、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普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企业规范研发项目管理。深化完善科技创新券制度,拓宽科技创新券用途。2、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东海实验室、绿色石化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等高校建设高水平海洋大

35、学。努力打造国内海洋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地。鼓励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3、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紧扣绿色石化、能源贸易消费结算、海洋渔业、海洋旅游、船舶、海洋电子信息、航空、海事服务、清洁能源与装备等九大万千百亿级产业发展技术需求,按照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要求,通过“目录引导、揭榜挂帅”的方式,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促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4、 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支持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培育力度。重点支持“舟创未来”人才飞地、人才创业园、工程师协同创新中

36、心等人才发展平台的建设。二是聚焦开放新格局,谋划布局产业战略转变。紧盯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继续推进全市招商一盘棋,培育和维护好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在兼顾各区块优势的基础上,按照产业一体化布局需求以及各区块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重点,进一步优化本岛一体化招商政策及区域产业集聚招商政策,实现各区块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激励奖补政策作用,激发各区域招商引资工作热情,重点围绕石化、航空、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领域,全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助力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继续支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环境,促进有效投资持续加码。持续深化“

37、三服务”举措,为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提供精准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落实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放大财政金融政策资金的奖、补、贴等措施效能,打好财政金融组合拳,引导激励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持续用好“两贷”资金、“智造贷”“文创贷”等财政金融服务工具,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困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有利于消费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环境,引导地方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切实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有效拉动内需增长。继续加大对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服务贸易等外贸新业态的支持,着力优化外贸结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研究碳中和碳达峰的财政政策体系。 三是聚焦国家战略实施,加快推

38、动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加快补齐重点领域短板,持续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侧结构的关键作用。聚焦自贸试验区发展,“十四五”期间自贸试验区建设投入原则上不低于200亿元。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扩大现代化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创平台投资,坚持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农业农村等领域多元投入,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投入,抓好省市重点项目、省“六个千亿”产业项目、两新一重项目和省市县长工程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强化国有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放大效应,扩大产业基金投资范围,有效引导优质资源进入市场,激发民间投

39、资活力,加强PPP项目投资和建设管理。持续优化财力、物力等资源要素配置,加强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保障能力,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滚动实施体系。“十四五”期间,谋划安排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交通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五大领域重大建设项目336个,完成全市重大项目投资4500亿。四是聚焦立足财政本职,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组织收入,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财政收支的影响,合理把握好组织收入的节奏和力度,不断优化收入结构,确保财税收入可持续平稳增长。按照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健全扶持中等收入群体后备军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落实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减税降负、就业创业支持、技能提升政

40、策以及居民增收措施,推进财政专项资金改革,优化资金分配方式,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负各项政策,坚持放水养鱼,切实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有效涵养财源。促进税收充分落地,释放自贸试验区油气税收优惠政策红利,谋划推进油气全产业链税收充分落地。继续做好各类财税政策、资金争取工作。“十四五”期间,继续向上争取海洋(湾区)发展资金、新增债券资金等用于支持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以及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各类财税政策。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继续深入推进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重点项

41、目,集中财力支持民生等重要领域和重大战略项目建设实施。优化政府产业基金运作管理方式,推动政府产业基金加快投资,更好发挥产业基金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重大战略实施的撬动作用。(二)为民理财,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聚焦民生福祉改善,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围绕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生支出保障机制,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突出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发展重点民生,确保一般公共预算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推进教育事业高质

42、量均衡发展。健全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高质量普及学前至高中段15年教育,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深入实施学前教育行动,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摊机制,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实施海岛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优质师资志愿服务海岛。完善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提升教育品质。实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构建普职融通、产教融合、育训兼容教育体系。推进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社区教育转型,创新发展老年教育,规范发展成人教育。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政策,打造卓越教师队伍。二是着力提高社会保障

43、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增强民生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引导完善养老服务、残疾人托养、孤困儿童照料等社会福利设施布局,探索民生保障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支持稳就业,加强就业政策整合,完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统筹资金使用,深入实施援企稳岗政策,持续支持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自主创业,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培训、托底安置就业和帮扶,支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劳动力素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完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三是加快推进“健康舟山”建设。

44、支持推进医共体改革,研究医共体财政保障机制。推动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实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金市级统收统支。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医学科研建设、医学人才培养,医疗资源双下沉、强制医疗场所运行、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支持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加快妇女儿童医院门急诊大楼建设,完成村级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银龄助康”计划。加强对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建设,提升突发传染病的医疗救治水平。四是全力打造“品质舟山”建设。持续推动城市形象提升、功能品质优化,努力打造品质城市、品质产业、品质环境、品质生活,使“品质”成为舟山的鲜明特征和核心竞争力。

45、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支持滨海大道两岸生活生态、创新创业、景观岸线规划设计,实现沿线绿道贯通,推进“蓝色海湾”工程。支持做强中心城区,持续深化市区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把城与乡、陆与海统筹起来,打造城乡统筹海岛样板。打好综合交通大会战,支持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复线建设,着力打造高铁新城。支持实施环境综合大整治,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助力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绿地建设。全面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五是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到“十四五”期末,实现全市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达到50%以上。支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建设全域化美丽乡村。全面实

46、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产业融合,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开展农业“机器换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人才培育,做强社会化服务,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打造海岛农业品牌,集聚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三生三产融合。支持帮扶低收入农户,及时做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的监测和帮扶。高标准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挖掘“舟山精神”新内涵,打造共同的精神家园,强化渔农村文化礼堂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整合,创新打造多功能海岛服务驿站。专栏2 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1、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制定市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联席会议制度,出台舟山市人民政府办

47、公室关于建立健全市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和舟山市市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多渠道整合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着眼预算源头统筹,厘清整合边界,不断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整合包括市级新渔农村建设专项、市级水利建设与发展专项等近十项涉农专项资金。3、资金下沉基层。按照“财力下沉、提高效率”的原则,在厘清涉农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边界的基础上,赋予县(区)更大的统筹资金的自主权,强化县(区)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的责任,充分调动县(区)积极性。4、强化绩效考核。完善资金分配因素设置,引入财政绩效考核因素,对市级涉农

48、资金绩效情况和县(区)涉农财政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六是深入推进“平安舟山”建设。完善监测、预警、处置、反馈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以渔业船舶、海上交通、危化品、建筑施工、消防等为重点,建立精准化行业监管体系,加强海上治理能力建设,支持实施海洋渔业安全智控工程,坚决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打造“智治铁桶”工程,推进无人岛智能管控,构筑智慧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石化行业应急能力建设,提升自然灾害特别是台风洪涝灾害的科学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推广巨灾保险。构建网络综合治理机制,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三)深化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认真贯彻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具有舟山特色、有利于“创新发展、优化生态、改善民生、强化统筹、讲求绩效”的现代财政制度。专栏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要求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对预算编制的宏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