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7744413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前 言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江省南部山区,飞云江之源、瓯江上游,景色秀丽、水质良好,生态环境优越,功能定位为国家生态示范县、畲乡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县、高山有机农产品名牌县、农林产品加工基地县。多年来,景宁县坚持生态发展战略,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第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省级生态县。为加快推进景宁县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5月,浙江省委以浙委200853号文印发关于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又以浙委2012115号文印发关于加大力度继续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景宁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方针,到2017年,

2、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中综合实力继续向前移位,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2013年6月,省水利厅以浙水函201368号文印发关于加大力度继续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水利事业发展的意见,决定今后5年进一步加大对景宁水利改革发展支持力度。到2020年的一段时期,是落实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水利部水利厅关于水利改革发展文件、政策、意见,提升景宁水利支撑与保障能力、推进景宁水利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景宁县水利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科学制定景宁县今后一段时期水利发展规划,对于实现景宁水利科学发展、可持续发

3、展,从而保障和促进景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委“两富” “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与“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部、省水利厅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围绕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国家生态示范县与畲乡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县要求、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支持景宁发展目标,坚持生态水利导向,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治理、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恢复优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维

4、护河湖健康为抓手,以提高防洪安全保障水平、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丰富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举措、推进水文化传承与繁荣、提升水生态管理能力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水生态文明水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一、水利改革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新形势(一)“十二五”水利发展成就“十二五”期间,景宁县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按照浙江省加快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和“五水共治”的要求,积极落实丽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打造美丽瓯江,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治水目标。在省水利厅、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景宁县水利部

5、门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开展独流入海和中小流域治理工程实现防洪安全连续十余年零事故、持续保障水功能区达标率85%以上、积极推进际头水库和金村水库开源工程、2015年成功申报畲乡绿廊国家水利风景区、成功制定出台景宁畲族自治县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施行了景宁县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成功办理全国首例山塘抵押贷款等,“十二五”期间共完成水利总投资8.84亿元。“十二五”期间,景宁县防灾减灾能力、水资源供给、水环境和水生态保障、水景观打造、水文化传承、水管理推进状况持续改善,水利事业稳步发展,基本完成了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较好地提升了景宁生态养生(养老)福地影响力,为景宁县经济社会

6、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防汛减灾取得明显成效,保障景宁平安建设“十二五”期间,景宁县开展了独流入海鹤溪河治理工程、中小流域治理工程(英川溪、标溪、三插溪)和农村河道(农村河塘)综合整治等项目。累计完成独流入海河流治理工程16.83公里、建成景宁县三插溪东坑段治理一期工程、景宁县标溪治理一期工程及景宁县英川溪英川鸬鹚段治理工程等共18.2公里并发挥效益;综合整治河道长度134.05公里,新建和改造堤防护岸44.98公里,堰坝25座;开展“防汛五化”建设,通过“防汛动员全民化、防汛体系网络化、防汛决策信息化、防汛抢险专业化和防汛储备社会化”达标创建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全

7、县基层防汛防台组织的防洪抗灾软实力。成功防御了2012年“海葵”、2013年“菲特”、2015年“苏迪罗”等强台风袭击,全县防洪堤基本经受住了2014年“8.20”洪灾的考验,并连续九年实现防护安全零事故、零人员伤亡,有效保障了景宁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支撑景宁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水资源配置工程,大力建设农民创业园际头水库水源工程,启动谋划了县城新水源金村水库及供水工程;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和改善了2.81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1.41万人的目标,新增日供水能力0.53万吨,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0.2

8、5万吨;全县行政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城乡供水保证率提高到95%以上;努力开展农田水利用系数测算工作;加快推进“一高四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69座病险山塘综合整治,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3万亩;新建渠首工程9处,进水设施22座,新建、改造及维修灌溉渠道87.9公里,新建、改造衬砌渠道250.5公里,新建渠系建筑物83座,2012年成功申报浙江省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通过多水源保障格局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建设、“一高四小”工程、农村水利维修养护和农村水电站技改等工程的实施,切实提升了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能力,增强了农田抗旱排涝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

9、力,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乡供水安全、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全县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3)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初显,助推生态城市建设“十二五”期间,有效保护水域、河滩地,规范河道采砂,维护生态河岸带,稳定河势,治理河道实现“三化”,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98.9%地表水达到类以上水质,其中英川溪、三插溪地表水达到了类水质,各监测断面水质均符合水功能区要求;城镇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完成三条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4平方公里。(4)水景观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提升旅游发展潜力“十二五”期间,全县着力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

10、,积极推进水利风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建成13.4公里滨水休闲绿道,成功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畲乡绿廊水利风景区),谋划精品旅游路线,提出以鹤溪河、畲乡滨水休闲绿道为轴线的水文化水景观长廊建设,并积极纳入华东旅游和丽水旅游圈。水利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中国畲乡.小县名城”创建和景宁经济社会绿色、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5)水利行业能力继续提升,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省委30号、市委1号精神,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景宁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水利等相关部门机关为成员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景宁畲族自治县关于加快水利改

11、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景宁水利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了水利投资管理机制。着力摸清水利家底,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总体要求,高效高质完成了水利普查工作。围绕全省基屋水利服务体系改革精神,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完成5个基层流域水利管理站(鹤溪、东坑、英川、沙湾、渤海等水利管理站)重设工作,进一步理顺基层管理与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管理机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景宁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管理手段不断加强,对全县范围内的小流域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现状进行普查,增补水情遥测设备和预警装备,建成县、乡级防指监测预警平台系统,新建大均水文站及景宁水文巡测基地。大力开展水利

12、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于2014年7月颁出首本水利产权证开办全国首笔山塘产权抵押贷款,为农村农民融资抵押开辟了新的渠道和解决水利工程“建、管、用”脱节的弊端探索出了新的经验;试点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于2015年9月1日起施行了全省首部农村水电县级层面的管理办法景宁县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景宁县河道水库数据管理若干意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试行)等;实行了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河道采砂有偿出让制度、“河长”负责制度、河道保洁制度,加强了河道管理、水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推进规划先行制度,编制了一些涉水规划。强化水利人才队伍结构

13、,加强水利高级人才引进,为基层水利输送人才,开展“上派下挂”等,并于2015年启动水利志编撰工作。“十二五”期间,县水利局还荣获了省、市水利综合考核优秀县;2015年度浙江省综合优秀防指办;2014年度全省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检查考核优秀县;2014年度第四至第六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绩效考评优秀县;2015年度全省农村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优秀集体;全省“五水共治”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景宁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见表1。表1 景宁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类别序号发展指标“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进度评价约束性指标1万元GDP用水量(m3)10089.

14、94(2015年)超前2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98.9%(2015年)超前3单位万元增加值用水量(m3)5820.98(2014年)超前预期性指标4中小流域治理(km)18.218.2正常5主要河道堤坝加固(km)26.944.98超前6农村河道综合治理长度(km)340134滞后7农民饮用水解困人口(万人)/新增日供水能力(万吨)1.41/0.252.81/0.35超前8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0.53/5.071.13/5.07超前9山塘综合整治(座)3869超前10新增水电总装机(万kW)/技改增容总装机(万kW)1.88/1.0241.88/1.925正常1

15、1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km2)6543滞后12完成投资(亿元)19.488.84滞后(二)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1)国家水安全战略对转变治水思路提出新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水利是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治水新方针,给景宁的水利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国家水安全问题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水

16、利发展内生动力,将加快水利建设作为拉动有效投资的“三支利箭”之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厉行法治、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切实加快水利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水,不断提高水利工作法治化水平,开创水利法治建设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和水资源问题,把“水利”列入基础设施之首,对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农田水利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作出部署,充分彰显了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十六字治水新思路,是新时期治水中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十三五”时期提供更加安全的供水、防洪、生态保障能力,切实发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使市场机制在水利发展中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17、提出了水利发展改革的新要求。(2)深入贯彻“五水共治”重大战略决策的新要求夏宝龙书记等省领导多次要求以砸锅卖铁的决心,狠下一条心再抓五年,持续深入推进“五水共治”,誓夺“五水共治”的全面胜利。“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是以治水为突破口,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也是新时期中央治水新思路在浙江的先行先试。水利是“五水共治”的主战场,两年来景宁全县上下掀起了治水新高潮,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时期,是取得“五水共治”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期,是水利稳步迈向现代化进程的攻坚期,水利建设要肩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继续贯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共同生命体”理念,切实承担起“两美”浙江建设赋予的新使

18、命,画好“山水画”、打造“绿富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以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在防洪排涝、水资源保障等工程建设方面更加注重水利的生态功能,在流域系统治理、水资源约束管理、巩固“五水共治”治水成果等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3)全面打造“中国畲乡、小县名城”对水利发展提出新要求景宁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立足生态和民族优势,大力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四个新区”,积极打造“中国畲乡、小县名城”,当前河湖水生态退化、局部地区防洪保安能力不高、水资源短缺、水文化挖掘不足、水景观点缀不强、水管理水平尚浅等问题,已成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19、和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制约瓶颈,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十分紧迫。“十三五”期间,要着眼景宁永续发展,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关系,立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提高水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丽水市委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围绕“三个走在前列”目标定位,全面打造“中国畲乡、小县名城”。依托丽水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组合拳”的全面发力,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水源区保护,推进生态脆弱河流生态修复;大力整治农村河沟池塘,不断

20、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积极发展农村水电;切实转变水利发展方式,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充分利用水权交易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和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治水兴水。(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不够协调,保安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景宁县位于浙南山区,受地形制约,中心城区、乡镇政府驻地、一般集镇、中心村大都沿河而建,背靠山坡,一方面受河道洪水威胁,另一方面山坡水土流入部分城集镇、中心村。城镇和重要区域防洪排涝工程未完全形成闭合圈和应急调度能力较弱成为景宁县防洪安全的短板。经统计,全县已建堤防88.37km,达标54.01km,已建堤防达标率61.1%,现状堤防

21、达标率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洪灾治理力度,协调推进流域、区域、城镇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继续强化防洪排涝社会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巩固提升水利安保能力。(2)水资源保障条件不够均衡,水能资源开发仍需进一步提高全县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但水资源保障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的量质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部分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不高、工程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景宁县中心城区供水水源单一,随着主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区的供水压力逐年增大;澄照副城水源不足,影响城区建设发展;其它乡镇供水水源基本均为河道,受台风等天气影响较大,饮用水水质保证难度大,供水设施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随着景宁县生态旅游业

22、的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急需解决城镇单一水源问题,实现多水源互为备用,为供水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从“源头”到“龙头”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饮用水水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同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解决全县水资源用水效率偏低的问题。(3)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任重道远,水景观文化仍需深入挖掘随着外舍新区开发、人口增加、旅游业和休闲养生产业发展,污染物总量势必增加,可能加重局部水污染。水域、河滩地保护需要持之以恒。脱水河段水生态状态需要改善。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81.37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3%,需要治理。大部分城镇缺少必要的河边亲水、健身、休闲等水景观工程;已建水景观区配

23、套不足,品质需要提升;畲乡绿廊水利风景区建设刚刚起步,千峡湖水利风景资源未开发利用。水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完备的水文化建设体制尚未建立、水文化建设区域不平衡,普及程度不够高,农村水文化建设任务艰巨,代表公众权益与水文化诉求相结合的公益性社会力量尚未形成气候。(4)法治管理机制体制不够完善,水利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入长期以来,景宁县水利建设任务繁重,水利管理相对薄弱,重建轻管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对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全县水利管理水平和提供公众服务能力方面还存在差距。全市水利管理资金投入占比低,主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尚未全面设置,建后管理投入在建设期考虑

24、不足;水利信息平台多且数据不共享,现代化大数据网络管理平台尚未建立;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偏低,水利应急抢险能力不足,水利依法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在增强全市水利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水利软实力,解决水利重建轻管、管理效率低、执法不严的问题,促进水利建设和管理协调发展,实现水利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全县水利分项投资比重向平安水网倾斜,生态水网、资源水网、行业能力建设投资完成比重远低于规划值。平安水网中,独流入海河流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投资大幅度增加,而生态水网中水生态建设工程总体进度滞后、投入不足,与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差距较远;资源水网中因项目

25、前期政策处理等原因,导致梧桐电站、大均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不能如期推进;行业能力建设中因水利管理资金投入不足,水利信息化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河道保洁等总体投入偏低。全县水利管理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水利管理人员总体文化程度偏低,与水利发展急需高层次人才不相适应。同时,全县水利设计、监理、施工等方面的单位资质级别低,不足以支撑现代水利的发展需求,水利人才缺乏成为水利现代化发展的最大软肋。“十三五”时期水利建设投入依然保持较大规模,需要更多的水利人才,特别是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人才来支撑。随着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新的水利工作由原来的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智慧水利转

26、变,水利工作涉及的学科也更加广泛,需要更多不同专业性人才,如从事社会、经济、管理、环境、生态、法律等专业的人员,满足水利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水利行业需要更多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如既懂水利又懂管理、还要懂信息化、自动化的人才,满足水利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对人才的需求。二、指导思想和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新思路,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建管并重,以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为重要抓手,以提高水

27、安全保障水平、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丰富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举措、推进水文化传承与繁荣、提升水生态管理能力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建设,提高水生态文明水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建设,夯实景宁“十三五”发展基础。(二)基本原则1、需求导向原则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适应、认识、引领水利发展新常态,以需求为导向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利法制建设,提升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梯队建设,提高水利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2、问题导向原则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摆在水利工作的首要位置,以缩小

28、当前水利与现代化水利间的差距为目标,分析查找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瓶颈和短板,按照新时期治水新思路,以问题为导向,统筹规划,系统治理,促进人水和谐发展,提高水利共享水平。3、适度超前原则水利作为八大基础设施网络之首,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应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水利大数据网络建设,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加快物资储备基地建设和防汛应急能力建设,提高水利安全应急保障能力。4、建管并重原则坚持建管并重,集中力量有序推进一批事关全局、保障性强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水利管理的投入,创新现代化管理模式,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坚持“政府塔

29、台,市场唱戏”,明确事权,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5、传承创新原则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指引,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加强水利基础研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注重水生态环境和水文化遗产保护,划定生态空间保护红线,着力提高水利质量和效益,构建水利发展新体制。(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实现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利现代化,全面建成稳定可靠的安全水利、高效配置的资源水利、美丽健康的生态水利、科学有效的智慧水利、制度健全的法制水利和丰富鲜明的文化水利。全面构筑稳定可靠的安全防护体系。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水安全

30、保障提出的新要求,实现从重点防御向全面防御转变。在现有江河湖库治理总体格局基础上,提升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安全可靠的水安全工程体系,县城及外舍新城、中心集镇及小溪和飞云江主流沿岸乡镇政府驻地、其他乡镇政府驻地和其它居民区防洪标准分别达到50、20、1020年一遇。农田防洪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可考虑防冲不防淹。山洪沟与山坡水土流失治理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全面建立高效配置的水资源体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推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到2020年,景宁县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通过开

31、源工程、引调水工程、提升工程建设,实现较稳定的供水水源和第二水源,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城镇生活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水保证率稳定在95%,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9%;建成2-3个农村供水一体化项目,提升农村供水规模化程度,进一步强化农村供水安全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在类,达标率稳定在100%。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为0.64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5立方米/万元以内;通过坡耕地、水稻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促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增产,助推现代农业园区增效,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低于0.58;建设中心镇多水源互

32、通互济和联网联调工程,初步实现城乡分片供水一体化,提升城乡居民安全供水保障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构建美丽健康的河湖生态体系。坚持以流域(区域)为单元的水岸同治和区域同治,打造生态水电示范区、开展河湖库塘清淤工程,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双区”示范。“十三五”期间,以区域为单元,以自然河湖水系为依托,统筹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整治、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等,全面形成水域、湿地、水环境、水生态保护格局,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做好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县水土流失率控制在8%以内;打造2条生态特色

33、河流,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全面建立科学有效的智慧水利体系。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加强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重大项目采取PPP等投融资模式,全面实施数字水利建设,基本实现从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至2020年,全县11类水利工程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建立集约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升水利业务管理与公众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全面建立制度健全的法制水利体系。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全面谋划和推进依法治水管水新行动,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安全

34、生产质量管理。严禁涉河违法活动,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政府主导、水利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做到依法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整改落实到位。全面打造丰富鲜明的文化水利体系。以畲族风情为载体,立足现代水利,挖掘治水文脉,彰显治水思路,提升文化品位,推动水文化产业发展。至2020年,推进畲乡绿廊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进一步增强畲族风情魅力;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和最美乡村成片连线,进一步挖掘乡村水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主题村落,构建以鹤溪、小溪干流为主,具有景宁特色的水景观水文化带,助力景宁县畲乡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县、休闲胜地建设,实现“水旅”融合。景宁县水利发展“十三五”主要指标

35、见表2。表2 景宁县水利发展“十三五”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目标值备注1全县用水总量(亿m3)0.64约束性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0.584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5水旱灾害损失率1.0%预期性6市级中心镇防洪能力达标个数(个)27新增年供水能力(亿m3)1.28农村自来水入户率99%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81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合格率100%11水土流失率8%12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通过率100%13完成投资(亿元)18.43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采用2015年可比价计算。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主要针对纳入国家考核的重点水功能区,评价指标为COD、氨氮两项指标。水旱灾害

36、损失率取近5年平均值。省市级中心镇防洪能力达标个数针对有防洪要求的20个中心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率是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全市灌溉面积的比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通过率主要针对1000kw以上水电站、水闸、泵站、水利景观工程、堤防、大中型灌区、水库、堰坝、日供水200t以上农村供水工程、水文测站、重要山塘等11类工程。三、工程建设任务围绕当前水利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景宁县情水情,着眼长远和未来,集中力量构建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智慧水利、法治水利和文化水利六大体系,以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为目标,提出景宁县“十三五”水利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安全可靠的防洪保安体系重点开展8.

37、87公里独流入海鹤溪河治理二期工程和44.2公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加快水库、重点山塘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城乡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支撑和保障景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1、加强防洪安全工程建设(1)独流入海鹤溪河治理二期工程开展鹤溪河治理二期工程,“十三五”期间完成鹤溪河永定桥到鹤苑桥两岸、凤凰桥下游两岸2.27公里护脚治理,加固周湖村支流下游段0.67公里堤防,新建绿道工程5.93公里,改造生态堰坝9座,新建县城北部1.94公里撇洪沟。(2)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流域为单元,以流域为单元,整体推进中小流域综合整治,统筹流域内防洪排涝、水生态环境、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十三五”

38、期间实施飞云江源头、毛垟港、英川溪、标溪、小溪干流及沿线小支流5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十三五”期间实施新建、加固堤岸44.2公里。(3)中心集镇山洪沟治理继续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推进东坑镇、沙湾镇大赤坑农民创业园山洪沟治理工程,“十三五”期间,新建、整治山洪沟14公里。2、实施水库山塘除险加固继续实施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十三五”期间对已发现的企岩、坦袋、白坦、黄坑等4座病险水库及35座重要山塘进行全面加固。(二)优化配置的资源水利体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景宁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开展水资源配置、农饮水提升、节水灌溉工程,提高城乡居民供水保障水平,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39、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均衡。重点推进金村水库、际头水库2座开源工程、9.0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10亩。1、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结合“开源”、“提升”等保供水工程,加快第二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城乡联网联片集中供水。(1)开源工程重点抓好金村水库、际头水库的城区供水水源工程建设,新增年供水能力1112万立方米,提高景宁城区的饮用水保障水平。努力推进沙湾供水一体化、东坑供水一体化工程、大漈供水工程、九龙乡供水工程,开展际头水库、龙潭桥水库、金村水库“三库联网”课题研究,保障乡镇、居民供水安全。(2)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设262处集中式供水工程、

40、改造供水管网,保障农村居民供水安全,“十三五”期间解决9.07万人口的饮水安全提升问题。2、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围绕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灌区为单元,集中连片推进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10亩,提高农业用水效率。3、深入开展节水减排工作严格推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全面开展节水教育,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丰水俭用”,加强工业、农业、生活节水,通过推广节水产品、打造节水农业、推动节水工业以及节水单位建设,深化节水减排工作。利用现代农田水利技术和管理方法,抓好输水、灌水、用水全过程,促进农业节水。(三)健康美丽的生态水利体系重点推进千峡湖库尾消落带水生态修

41、复工程、沙湾集镇蓄水与生态修复工程、41.9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保障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维护流域水系生态健康,提高河道水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增加河道水生生物多样性。1、展开水生态修复与保护(1)水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千峡湖库尾消落带水生态修复工程、沙湾集镇蓄水与生态修复工程,稳定维持区域水位,修复消落带水生态,改善区域水环境。(2)水源地保护工程积极开展龙潭桥、三枝树、际头水库、金村水库水源地整治工程,保障城乡饮用水源水质安全。(3)河道滩槽保护工程“十三五”期间,共保护小溪干流、毛垟港、英川溪、标溪、大赤坑口等共873亩滩地。(4)水电生态治理工程维护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全面落

42、实河道的生态基流,开展标溪、大顺坑等8个流域水电示范区建设,实施景标、高沈等8座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和电气化建设。2、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系统治理的原则,不断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经济林地水土流失治理,“十三五”期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95平方公里。3、继续推行增殖放流加大景宁县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养护行动,切实落实生态资源保护工作,继续开展瓯江小溪、飞云江增殖放流活动,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四)科学管理的智慧水利体系加强政府社会协同治水,深化简政放权与优化服务相结合,重点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建立水利信息化网络平台,提升防汛应急抢险

43、能力,建立集约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水利事务公共管理服务效能。1、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进景宁县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景观化”。落实工程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落实工程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编制工程管理手册,大力培育水利工程物业化市场,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实现与监督服务平台互连互通。2019年前完成上标一级等42座中小型水库、天堂湖等5座山塘、畲乡绿廊等23处堤防、梧桐村等6处农村供水工程、鸬鹚等59座水电站、景宁等9座雨量站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系统谋划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水利人才培养开发、考核评价、选

44、拔使用、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着力培养一批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人才队伍良性更新机制,全面提升水利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筹建浙西南防汛物资储备中心,配备较充足和完善的防汛物资和装备,组建专业化的抢险队伍。2、健全水利投资多元化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金,进一步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足额征收水利建设基金,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加大地方财政水利投入力度,加强水利投入的绩效评价,确保增加投入的政策落到实处。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创新水电交易机制,试点小水电站不动产登记,建立水电产权交易平台,盘活水电资产,积极

45、鼓励水电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3、全面增强行业能力建设以“互联网+”为依托,构建“1个中心、1个平台、6大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智慧水利”建设,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城市防洪排涝决策支持智能系统、小溪流域自动化管理系统、农村饮用水监测管理系统、水生态遥感管理系统,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发展。加快水政执法与技能训练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流域综合执法试点,建立和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水政监察队伍办案能力。(五)制度健全的法治水利体系按照深化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加快实现水利作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支撑,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运行机制

46、,加强行业能力建设、完善管理设施,强化人才培养、普及水利科技知识,建设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促进景宁水利持续稳定发展。1、加强工程管理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水利法治体系,重点完善水利管理制度,推进河道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水法治宣传教育,健全权力和责任清单,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1)建立现代化的水利法治体系健全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水域和岸线保护、河湖采砂管理、水域占用补偿和岸线有偿使用等规章制度。继续推进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合理划分水利事权,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积极培育水利公共服务市场。研究建立河湖资源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强化水行政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建

47、立普法及全员法治培训长效机制,增强水利人员学法用法意识。有效整合水利系统内部力量,建立水利和公安等联合执法机制,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建立健全执法网络。加强执法巡查,提升执法装备水平,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市场化进一步开放水利建设领域,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信息平台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增强工程建设力量和基层管理力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建设监管,引入第三方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加强质量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实现全省范围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实施项目管理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六)丰富鲜明的文化水利体系依托景宁特有的畲族特色基底、禀赋和内涵,丰富景宁畲乡文化内涵,创新生态发展、文化发展和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水文化与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互促融合,进一步挖掘、研究和保护地方水文化,注重现代水利规划、工程设计中水文化元素的融合,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品位,以景宁水利风景区、小溪绿道、水利文化长廊和水情教育基地、全国农村水电培训基地等建设为主要载体,开展水文化主体活动,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宣传,打造“水上千峡”等水文化品牌。立足“以水串景、以水为媒”,加快推进水利风景旅游区建设,提升畲乡绿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核心景点建设,创建马仙故里、渤海湾2个市级水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