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说+木叶》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729478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说+木叶》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说+木叶》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说+木叶》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说+木叶》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9.说“木叶”同步练习(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 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 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 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 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 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 “木料” “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 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

2、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 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 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 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 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 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 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了。(节选自林庚说木叶)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存在于形象中,但不容

3、易察觉,因为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B. “木”字具有木头、木料等潜在的形象,使人们容易联想到树干和与之相关的叶子。C. “树”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以比木”更能体现夏日树木枝叶繁茂的特点。D.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是因为“树与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2 .下列各项中的分析,不属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一项是()A.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中的“素月”是诗人高洁形象的写照。B.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是孤高品格的象征。C.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可以“以动衬静”。D.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鹏鹄”中的“鹏鸿”常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3 .本文使用了哪些

4、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自屈 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 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浦桥”。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 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 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 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 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一个

5、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 方面也就难免如此。(摘编自朱光潜咬文嚼字15 .下面对于“暗示性”和“套板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的暗示性是隐含在概念背后的,要理解它需要留心细读,借助想象和联想。B.表示意象的词语和意象后面的暗示性具有本质上的关联,否则意象的暗示性不 会产生。C.套板效应起源于人们的习惯性联想,人喜欢走熟路,又喜欢从众,语言就不免 平滑俗滥,所以作者在遣词造句上要避免使用联想意义。D.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们遇见某些事物会立即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并 毫不斟酌地加以使用,就是“套板效应工16 .有人对林庚先生说“木叶

6、”里的观点提出商榷。下面的诗句不能证明林庚先生说 “木叶”的基本观点的一句是()A.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B.关西又落木,心事复如何。(贾岛原上秋居)C.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鱼玄机冬夜寄温飞卿)D.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17 .林庚认为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需要“想起”“联想”,而朱光潜认为“联想意义也是 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你怎么理解两位先生的观点?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唐)沈俭期卢家少妇郁金,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

7、更教明月照流黄?【注】卢家少妇:泛指少妇。郁金堂: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玳瑁:海生龟类, 甲呈黄褐色相间花纹,古人用为装饰品。辽阳:辽河以北,泛指辽东地区。白狼河: 今辽宁省境内之大凌河。丹凤城:此指长安。相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 故称咸阳为丹凤城。后以凤城称京城。唐时长安宫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流黄:黄 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18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浓笔重彩表现少妇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料涂饰,用玳瑁壳装点,屋 室之华美可知,连海燕也栖息到梁上了。B.首联以燕之双栖,衬少妇之孤独。少妇看到双栖之燕,心中自然会感触,从而 道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C

8、.颈联以“白狼河北”与“丹凤城南”对举,写两地之遥远,丈夫戍边十年,音讯断 绝,这更增加了少妇的思念与担心。D.尾联笔锋一转,写戍边的丈夫也心中忧愁,独不见妻子,只能看着那一轮明月, 透过窗纱把流黄帷帐照得炫人眼目,给人愁上添愁。19.以下诗句与本诗尾联“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中“月”的意象抒发的情感, 相似的一项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C.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20 .阅读以下说“木叶”节选文段,概括“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结合这两个艺术特征, 分

9、析本诗颔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中“木叶”的妙处。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 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 的,要是那样,就成了 “万应锭” 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 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阵、王褒、沈伦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 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烽说:“秋 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 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

10、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 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 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 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 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 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

11、就说不定, 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 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 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 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 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 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 “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四、选择题21 .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

12、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 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 到了启发。”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 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 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C.小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二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 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D. “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徒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13、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 “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A.袅袅(niWo)得鱼忘筌(shuM) B.皎皎(jiao) 窸窸窣窣(sub) C.灼灼(shu6) 四处漂泊(bo) D.寒砧(zhEn) 冉冉升起(ran) 疏朗(shii)翩翩起舞(piOn) 褐绿(he)缠绵俳恻(miWn) 触及(ch。)空气湿润(rtin) 凄清(qi) 笑声爽朗(shuang) 五、选择题组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 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

14、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 不过是一般的形象。(1)_诗歌语言的(2) _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 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 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 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3)冒这危险,创造出那(4) _、形象鲜明的诗 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节选自说“木叶”)2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

15、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如果精妙不如万世流芳B.原来精妙宁可千古流传C.如果曼妙宁可千古流传D.原来曼妙不如万世流芳2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中“树叶”很少被用到,没有“落叶”的使用频率高。B.诗歌语言不能单凭概念,还要考虑诗歌的形象思维。C.诗歌语言主观性强,不像科学性的语言那么严密,差一点儿也无所谓。D.正是因为杜甫大胆的发挥创造性,才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的名句。六、填空题25.“说”是一种文体。“说”就是“谈谈”的意思,以、或 等方式来 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形象。

16、参考答案:1. B 2. C 3.比喻论证。文中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比作是概念的影子,形象地阐 释了诗歌语言暗示性具有难以察觉的特点。举例论证。以周邦彦满庭芳“午阴嘉树清圆为例,论述“树”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 对比论证。将“木”与“树”进行对比,阐述两者给人的暗示与联想各有不同。4. B 5. C 6. 木叶:有清秋的绵密、缠绵,又有干燥感。 黄叶:满树微 黄,有雨的湿润。 落木:干燥、空阔、失落。7. C 8. C 9. B10. D 11. C 12. B 13.“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 美。“木叶”在语体上比“树叶”庄重些。“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可以使诗歌古

17、雅,具有文化内涵。14.文章引用屈原的诗句引出话题:“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结构上采用递进式结构,主体部分论证木的艺术特征及其原因,层次清晰,层层深入。 论证方法上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列举含“木叶”的例子,在“木叶”和“树叶”的对比 中把论证推向深入。15. C 16. A 17.暗示性是诗歌意象的联想意义、象征意义,对于这种诗意的领会 肯定需要联想,林庚先生是从理解方面说的,说得不错。朱光潜先生反对遣词造句使用套语 滥调,没有创意和情趣,朱光潜先生是从表达方面说的,也是对的。18. D 19. C 20. (1)特征:一是含有落叶的因素,二是有颜色的暗示性。(2) “木叶”含

18、有落叶的意思,充分展现了其给人的萧瑟、凄凉的感觉。结合诗句,九月, 秋深了,天凉了,妇人们正为征夫准备冬衣,秋风催落叶的声音刚好和捣衣声相应,频频从 窗外传来,撩人心绪,从而表现少妇对征夫的思念,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21. B22. D23. B 24. C25. 记叙议论 说明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 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而古诗中也有用“高树” 的,如曹植的“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可是“高树多悲风”并没有落叶的形象, 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 一

19、般深厚的不平,叶子越多,感情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岂不 正有“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 “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 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敏感而 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 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 时,却正有着一般“木头” “木料” “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 会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因为叶子

20、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 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 呢?它具有繁茂的枝叶,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这是“树”与“叶”的 形象之间十分一致的地方,也正因为此,“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 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了。至 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 与叶还是比较相近的。而“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 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

21、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 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 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 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因 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 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具有“木叶”微 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至于“落木”呢, 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然

22、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 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摘编自林庚说“木叶”)A.和“高树多悲风”的“树”的“饱满”形象不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 具备秋风落叶的形象,诗句意境更加空阔清冷。B.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并交织组合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形成丰富多彩 的诗歌语言,能够说明“木”何以具有暗示性的艺术特征。C.相较于“树”暗示的颜色而言,“木”就显得有些枯黄和干燥,于是,“木叶”就自然 而然也具有了这个特点,能给人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D.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形象和“木叶”不同,它没有干

23、燥、微黄、 疏朗的秋季的特点,它饱含着水分且较繁密。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概括及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屈原把“木”准确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中,“木”似乎就带有一层浓厚的秋意,如 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就能传达出萧瑟、凄凉的秋意。B.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很常见,但少有“树叶”这个词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树,叶,二字意蕴较相一致,连用起来便使语言显得重复啰嗦。C “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是疏朗与绵密交织而成的一个迢远情深的美丽形象, 就空阔疏朗之意的传达上,“落木”远远不及“木叶D.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木”在中国古诗中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的主要原 因。除“木”

24、字外,古诗中“月”“水”“柳等也具有暗示性。6 .比较“木叶”“黄叶”“落木”在诗歌形象上的异同,分别写出其特征。木叶:黄叶:落木: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 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 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歌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 的形象。“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

25、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 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 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 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 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 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 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

26、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 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 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 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 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 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 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 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

27、诗歌中,因此也就 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 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 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 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 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 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 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

28、的 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寒 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 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 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 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 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摘

29、编自林庚说“木叶”)材料二: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 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锌 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 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 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 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嘟带有密 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

30、叶或无 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濡上秋居),用的 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浦陵行 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莺啄人肠,衔飞上挂 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 “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 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

31、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 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 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响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 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 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7 .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B. “树呜“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词,所以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

32、. 一般人无法轻易地察觉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力量,是因为缺乏诗人的敏感和修养。 D. “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 到叶子。8 .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通过“洞庭波兮木叶下”与“雨中黄叶树”的对比,凸显了“木叶”具有“微 黄”“干燥”的特点。B.材料二通过大量的诗句有力地反驳了材料一的观点,表明材料一的论证存在一定 的片面性和主观性。C.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利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的文艺现象。D.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9 .下

33、列诗句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嘴黄鹏。(王维积雨辆川庄作)B.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侄期古意)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D.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中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 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 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 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

34、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 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 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 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至r树”首 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冰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 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闩、棍子、桅杆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 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 清秋的气息呢?大量

35、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 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 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 秃的树干的。如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

36、不用木而 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 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 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 “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 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 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 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响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

37、,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 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 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 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材料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 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 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 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

38、的诗句。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自屈原开 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 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阵) 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 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 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 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 则空阔,这就是

39、“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 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 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 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 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 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 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 叶都带有密密层

40、层浓荫的联想。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 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 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 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顽色性。树的颜色,即 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 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 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

41、不是 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 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有删改)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的是树,由“木”想到“木头 是现代人的联 想,古代诗人写诗时不是如此。B.材料一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结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 结构条理清楚。C.材料二认为“高树”和“高木”的形象不同,“高树”饱满,“高木”空阔,这就是“木” 与“树”的不同之处。D.材料二多处使用了如“可能”“似乎”“十分”“

42、全然”等可能性或肯定性的修饰语,看 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体现了作者议论的严谨。1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屈原九歌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但 是二者的作用却并不相同。B.虽然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但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却能把语言潜在的力量与 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就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C.材料二的写作目的是阐述“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却 有一字千金的差别。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木叶,寸,观点不同,这启发我们鉴赏诗歌可从相同意 象的不同角度思考。12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

43、的观点的一项是()A.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江上 有怀B.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 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C.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 万里小池)D.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无名氏庭中有奇 树)13 .材料一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1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44、这暗示 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而“木” 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 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 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 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 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 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材料二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诱惑 性最大,人们对它的抵抗力最低,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