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出师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出师表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出师表教案叙永县后山镇初级中学校 王钦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2 . 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3 .积累名句,背诵全文。能力目标1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2 .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德育目标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教学重点1 . ,诵全文,力求当堂成诵。2 .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难点3 .51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2.如何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教学方法1 .朗读法本文情词恳切,动人肺腑,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
2、想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 的语意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意。2 .讨论法 关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应由学生自主解决,生生互动,激发他们探究的 热情,培养协作精神。3 .探究法 提供有关诸葛亮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注:具体教案为第一课时上课教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1、听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引出诸葛亮。2展示:诸葛亮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你知道这些与他有关歇后语吗?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诸葛亮招亲- 才重于
3、貌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明确:传说中的诸葛亮已成为智慧的化身,身上附加了神话色彩。历史上的他究竟是什么样呢?3、诸葛亮简介诸葛亮(公元181234) .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 葛亮出山为自己出谋划策。公元221年,诸葛亮说服刘备并辅佐他建立了蜀国,被任为丞相。刘备 在白帝城病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辅后主,主持军国大事。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 制豪强,任人唯贤,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图收复中原。建兴十二年 (公元234年)与魏将司马懿争战于渭南,病死于五丈
4、原军中,葬于定军山,终年五十四岁。遹号 忠武。补充:屏幕左边的几幅图都是与诸葛亮一生密切相关的。隆中对、白帝城托孤4、展示并板书课题师:世人评说:诸葛亮是人臣的楷模,是忠臣的典范。而如此高的评价与 他的一篇文章有关,那就是出师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诸葛亮的这篇千古名篇。5、解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多种文言文体,比如桃花源记的记,陋室铭的铭,今天我们 将接触一种新的文体。表是占代奏议的一种,用于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表文的一般内容就是陈述衷情,因此, “动之以情”是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出师表就是在军队出征之前写给君主表明请求和愿望的奏章。本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 是表中的代表作。6、你知道
5、出师表的背景吗?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大儿子,公元219年被立为太子。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 继位于成都,称帝时17岁。在位期间,由诸葛亮辅佐执政。诸葛亮死后,因信任宦官黄皓,致使 姜维从北伐中原的前线撤回汉中沓中屯田开荒。公元263年邓艾领军从阴平险道奇袭成都,刘禅出 位投降,被封为安乐公。后人作诗叹息道: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 方知后主是庸才。补充: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后世把阿斗当作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师读)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始终是联吴抗曹。当 时蜀汉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蛮的叛乱,所以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决
6、定北上伐魏,夺取中原, 复兴汉室。出师时,刘禅20岁。诸葛亮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 书刘禅,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上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他在表 中恳切劝谏刘禅,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 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二、 整体感知课文1、听课文朗读,把握停顿和节奏,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崩殂(cu) 以塞(se)忠谏 陟(zhi)罚臧否(zdngpi)攸(y6u)以遗陛(wei bi)T 稗(bi )补阙(que)漏 颓(tui) 桓(hudn)猥(w6i)
7、危难(ndn)二十有(ybu) 一年 夙(sti) 驾(nU) 摆(rdng)彰(zhdng) 咎 (jiu)咨源(zizou)涕(ti)补充:行2、生自读课文,要求:1 注意读准字音;2、注意抑扬顿挫;3、感情充沛3、多形式朗读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生分组朗读二、三、四、五段。2)小组合作,联系课文注释,试着疏通并领会文章大意。4、师生合作,把握每段中的重点字词。显示:1)此速危急存亡之秋也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处者,盖追先帝之殊遇3)诚宜触圣听,以北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韭澧1)陟罚臧否,不宜星同 补充:偏义复合词2)益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意1)斐贤臣,远小人2)此
8、先汉则兴隆也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5、小组讨论:1)第一段中,诸葛亮分析形势的利弊,不利条件是什么?有利条件是什么?此段目的是什么? 向刘禅提出什么劝谏?2)第二段中诸葛亮的建议是什么?3)第三、四、五段中,诸葛亮的建议又是什么?6、总析前五段:诸葛亮首先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说明先帝创业的艰辛,然后根据刘禅的弱点 提出哪些建议?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解:(1)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2)提出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当一体,赏罚不宜偏私。(3)亲贤臣、远小人,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复兴汉室的必备条件。能否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亲贤远佞。它是三条建议的核心
9、。 三、拓展训练:1、结合图解,试着背诵前五段。2、归纳文言现象文言现象小结:一)一词多义:1)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2)为:“仅为一体”: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行“众议举宠为督”:做,担任3)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判 “每与臣论此事”:议论4)行:“然后施行”:实行 “性行淑均”:行为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二)古今异义:1、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古:轻视,看不起自己;今:微薄2、不宜妄自菲薄:菲薄 古:轻视,看不起自己;今:微薄3、晓畅军事:晓畅古:精通;今:流畅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古:的原因 今:表示结果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
10、恨古:痛心遗憾 今:很不满意或非常恨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古:实在今:诚实三)虚词1)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却2)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未尝不叹于:对“可计日而待也”:连接状语与中心语“欲报之于陛下也”:及于,给“还于旧都”:到“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而“以塞忠谏之也”:因而“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3)以:“咨臣以当世之事”:用,拿四、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把握了出师表的前五段,而诸葛亮这个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老臣形象也展现在了我们眼前。22页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 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
11、,其人必不友。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一一陆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一杜甫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一一文天祥师:世人对诸葛亮的出师表高度评价,是因为其深情厚意寄翰墨,忠肝义胆照简编。那究竟 其深情是如何全面展现的,下节课我们接着赏析。五、课外作业:1、进一步朗读课文并背诵。2、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3、下面有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示例,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六出:七擒:收二川:东和:北拒:排八阵:板书设计:出师表诸葛亮诸葛亮一个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