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考研试题13套(部分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946707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学》考研试题13套(部分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土地资源学》考研试题13套(部分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考研试题13套(部分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考研试题13套(部分含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土地试题代码:455一、概念(每题6分)土地资源一国土一建设用地一未利用地一土地利用结构一二、简答题(每题12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工作有哪些特点?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J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J为什么要划分土地类型?J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意义是什么?J三、论述题(每题30分)1 .当你参加工作以后,你将会采用什么措施去保护仅有的耕地?v2 .用1-2个实例论述我国城市用地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区要加强定居、半定居点的建设,增加改良草场和人工草场面积;(8)还应轮封轮牧,避免集中过伐,加强中幼林更新与人工造林, 平原区要完善人工

2、林体系和农田防护林以防风沙,增加肥料投人,改 良土壤;(9)开垦耕地首先要做好水资源开发规划,坚持“以水定地” 的原则,水利先行,保证开发一片,成效一片;避免开垦后缺水而搭 荒.发生沙漠化。同时,开发要注意防护林建设,防止土壤沙化。应 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本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 产资源,是中国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2.阐述基本农田的含义,保护对象以及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思想和工作程序,并谈谈它对解决我国人地矛盾的意义。答:1)含义:基本农田是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 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 须确保的农田。对于不

3、同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地区来说,基本农田的 含义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农产品调出地区来说,基本农田是指保 证规划期内,当地人口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和完成国家订购计划所需 要的农田;对于农产品自给自足地区,基本农田即是保证规划期 内当地人口对农产品基本需求所必需的农田;对于农产品调入地 区而言,基本农田是在考虑规划期农产品可能调人量的基础上,本地 区解决当地人日对农产品需求所必需的农田。2)基本农田保护的对象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农产品的供需状况,以 及各类农产品对社会所起的作用而定。对全国而言,主要是保护耕地 或优质农耕地,尤其是大中城市郊区和铁路、公路干线两侧的优质农 耕地。对粮食调出或耕地相

4、对较多的省份来说,主要保护商品粮基地 或高产粮田区;对以名、特、优产品为重要经济收入的地区,除了保 护粮田外,名、特、优产品基地也应列入保护对象;对人多地少矛盾 突出的省份,主要是保护耕地。3)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出发,提出本地 区规划年内的农产品需求量、耕地需求量及各类建设用地数量,确定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采用规划区的形式,对耕地进行定量、定位、定 时、定质,并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把基本农田保护起来。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4个内容:(1)规划变量分析: 主要包括人口规模的分析预测、粮食及其他基本农产品的总需求量分析、规划期耕地需 求量预测、耕地后备资

5、源开发潜力分析、建设用地对耕地需求量的预 测以及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毁坏各种农田对耕地的建设等预测 分析等。(2)耕地需求和供给的综合平衡,确定基本农田数量控制指 标。(3)根据保护数控制目标:逐级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对象,进行划 区定界工作,划区定界一般以乡镇为单位进行。(4)规划后的管理与 监测工作。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应包括以下6个步骤:(1)确定规划目的和规划期限;(2)耕地利用现状分析;(3)农业生产状况分析;(4)后备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5)耕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分析;(6)制定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4)意义:(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2)减轻人地矛盾(3) 防止耕地总体质

6、量下降(4)减少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非农建设 占用)占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47 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每题20,共80分)1、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你认为工作人员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2、划分土地类型的目的是什么?3、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土地价值核算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1、论述耕地保护的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一、简答题(每题20,共80分)1、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你认为工作人员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答: 土地管理学是将整个土地管理过程以及管理过程的一切职能,经济、 法

7、律、技术、行政等各种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是研究这一 整体运动规律性的学科。土地管理是土地科学的一个子学科。它与土 地科学的其他子学科,作为一个土地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土地资 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法学、地基管理学、土地 利用管理学、土地信息学等学科知识。土地资源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综合性。土地资源是 研究组成土地资源各要素的综合叠加,土地资源学研究一方面将土地 资源作为综合体进行综合性研究,不断探讨各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以及各种要素间的星湖作用关系,同时还必须研究土地多种属性,如 资源属性、生态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以及这些属性间的相互关 系。土

8、地资源学研究的综合性决定了其研究的多学科性。2、划分土地类型的目的是什么?答:由于陆地表面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土地构成要素 的复杂多样性,致使地表不同区位的构成要素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 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差异明显,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区别且各具特 色的土地单元,不同的土地单元既有不同的自然综合特性,又具有不 同的可供人类生产利用的经济特性。为了便于期全面认识和合理开发 利用土地资源以及对土地进行科学的管理,客观上需要把千差万别的 土地资源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划分成性质上相近或相同的土地单元(即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类型),借以反映不同土地单元的自然综合特性和可供人类生产利用的经济特性

9、的差异,这就需要进行土地类型 或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土地类型划分的目的:1)土地类型的划分是土地类型研究的主要内 容,是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的重要基础。2)通过土地类型的划分可 以揭示土地类型的发生、发展和各种土地类型组合的区域性差异,从 而为分析土地类型的自然类型、土地类型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提 供依据。3) 土地类型的划分可为土地评价、土地利用以及土地管理 提供基础资料。3、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土地生态系统是指土地各自然要素构成的,并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 动的影响在内,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物质和能量交换 系统。其基本特征是:1)土地生态系统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复

10、合系统,土地生态系统的结 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占有三维空间。2) 土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但 它又通过内部及外部的物质与能量的变换,表现出动态演替的过程, 分为自然演替和人为演替。自然演替是土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恢复、 发展的过程,人为控制演替是土地生态系统在人类干预下发生的演替 过程。3) 土地生态系统是自然过程最活跃的场所,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地, 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与其环境密不可分的系统。土地生态系统 是岩石圈、气圈、水圈等相互接触的地方也是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的 过程最活跃的场所,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地,自然系统的四大基本循 环都在土地生态系统中有不

11、同程度的表现;另一方面,土地生态系统 由于人类活动的参与,具有明显的经济特点,又是一个生态经济系 统。4) 土地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补偿的功能,但是这种功能是有限 度的,超出可承受的范围将不再起作用。土地生态系统是在长期适应 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内部调节能力,抵制环境的变化和生 物数量的急剧改变等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从而保持自身的稳定。其自 我调节的界限称为系统的阈值,土地利用活动不能超过这个界限。4、土地价值核算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土地价值核算是指对一定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进 行核查计算。所谓经济价值,一般用土地资源的价格计来表示。由于 土地资源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12、变化,核算一般以某一个时间点 为基准时间点。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的实质是计算土地资源的总价值, 其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1)对核算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分等定级;(2)对基准时间点的不同等级的土地资源的价格进行评估;(3)分 别计算不同等级的土地资源的价值,将所有等级的土地资源的价值汇 总,求得核算区域内的土地资源的总价值。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1、论述耕地保护的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1)中国耕地保护的内容体系:(1)耕地数量或面积的保护:根据一 定发展时期,为满足对耕地利用产品的需要,把必须的耕地面积划入 永久保护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其实行特殊保护,建设项目占用这一 类要经特殊许可;同

13、时,不管占用什么样的耕地,都要按所占有用耕 地的物质生产能力进行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的补偿,保证耕地面积不 减少。(2)耕地地力的保护:在耕地的利用过程中,要避免耕地水土 流失、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维持耕地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同时要增 加投入加大耕地地力的建设力度。(3)耕地环境保护:对已经污染的 耕地进行治理。在耕地利用汇总,要加强耕地污染的预防,特别是要 减少或防止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向更地区的排放。2)相互关系:保护耕地世纪工作中的3个内容是相互支持的一个有 机整体,对它们的保护要同时进行。(1)保护耕地数量是基础和前提: 只有保证了一定的耕地面积,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才有必要的 空间和

14、基地,在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建设特别是非农建设 又可能要占用耕地的情况下,要把我国的耕地面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就需要保护耕地数量。(2)保护耕地地力是满足中国今后对耕地产品 数量需求不断增加的惟一或者主要途径:耕地保护过程中,坳特别防 止现有高产耕地的退化,以维持其较高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同时要加 大物质和政策投入力度,改造中低产耕地的生产条件,培养耕地地力, 达到全面提高单产的目的。耕地的数量保护和地力保护是相互消长的, 在一定的耕地产品需求条件下,所宝哦胡的耕地面积越大,可耕地地 力保护的任务就可减轻,反之亦然。(3)保护耕地环境是满足中国今 后对耕地产品产量要求的唯一选择:如果通

15、过强有力的耕地数量和耕 地地力保护措施,在我国未来的社会实践中确能达到要求的耕地面积, 耕地地力也能提高到要求的水平,但农产品是在耕地环境被污染的条 件下所产生的,这样,所产生的农产品不仅不能给中华民族带来益处, 反而带来灾难。所以,要进行耕地换进耕地保护。2、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答: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的措施如下:1)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调查:根据国土资源部署,在全国范围内 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调查,重点查清经济发达地区集体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界址位置、 用途等。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

16、土地 农用地使用权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面积。绘制图件。 2)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并颁发土地产权证:在农村集体土地 产权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土地产权登记,并颁发土地产权证书,确认 土地产权,以使之在流转中受到法律保护。3)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农用地分等定级是针对我国农 用地,特别是耕地质量进行的依次全面的调查和评价,农用地股价是 在分等定级基础上对其经济价值的评价,其成果是确定农用地价值的 依据。正确引导和调控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向:首先,要利用价格、税 收、信贷等机制正确引导土地使用权流向,控制耕地非农化,鼓励建 设用地利用集约化,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其次,对农地,

17、特别是耕 地非农化流转,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并 按土地管理法审批程序进行。鼓励农村集体农用地使用权在农业 用途内部流转;再次,鼓励工业用地向鬼哈的工业园区集中,充分利 用闲置土地和低效土地。建立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包括转让利益和 土地增值收益应在土地使用者、土地所有者、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支持、保障体系:要建立相应的金融、 保险支持体系,为土地使用权流转提供贷款和保险;建立规范土地流 转行为的法律、法规,使土地流转有法可依;利用遥感技术、信息系 统、监测、报告土地流转态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47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

18、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4*151、土地资源学研究方法2、地表资源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3、土地评价的内容和依据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二、论述题3*301、土地复垦存在问题及对策2、根据土地资源特点,规划城乡空间,增加绿化面积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内容及发展趋势一、简答题:1、土地资源学研究方法:1)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综合性技术方法:从方法论角度分析,土地资 源学的研究方法体系是在土地资源一一土地资源生态一一土地资源 经济科学原理的指导下,以地面考察、遥感信息提取和计算机处理为 基本手段,以传统的区域分析方法和数学模拟方法想结合的方式, 建立护卫依据的动态反馈机制,开展多元动态分析。土地资源作为

19、一 种整体而存在,决定了再研究中采取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方法的必要 性。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与方法对土地进行全面研究,既具有整体性, 又具有层次性,从整体着眼,统筹考虑,综合协调,实现土地利用的 整体优化。2) 土地资源学研究中的专门化技术:(1)调查法:是对索研究事物的实际考察方法,是土地资源研究中 最基本的方法。调查的形势多样,主要有:访问、实地调查、遥感调 查、建立监测站点等。(2)分类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按实物特性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 事物的分级与归并。常用的分类法有归纳法、聚类分析法等。(3)评价法:是研究事物在一定用途条件下,对事物进行鉴定或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

20、学考试试题土地资源学455一、概念(每题5分共40分)土地资源一土地所有制一土地报酬递减律一土地资源类型一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一土地经济评价一土地利用规划一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一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土地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V土地退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V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V为什么要划分土地类型?V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的常用方法有哪些?J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 .举例说明地貌因素是怎样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2 .分析一下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特性。3 .基本农田的含义、保护对象及其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工作过程并简要阐述其对解决当前中国人地矛盾的意义。 等定级的方法

21、。在实际土地评价中,根据评价过程和指标的不同、土 地评价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定性方法的土地评价;第二类是定量方 法;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定量土地评价方法。(4)规划法:是根据需要与可能既未来发展的目标要求,对事物利 用的各种方案优化,以及对事物利用后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综 合最优的结果。常用的方法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动 态规划、目标规划、投入产出规划等。(5)决策法:是对事物利用方向的选择,因而是一种应用性极强的 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是风险决策、专家系统等。3)新技术在土地资源学研究中的应用:(1)数学方法在土地资源学研究中的应用:数学方法一方面能够使 土地资源研究趋于定

22、量化,另一方面也可使最优化及预测能够得以实 现,利用数学方法研究土地资源问题,有一般的数学方法(加和指数 发、乘积指数法),也有较复杂的数理统计。(2)遥感遥测新技术在土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即利用航空相片和 陆地资源卫星进行解译,以研究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编制不同比 例尺的土地资源图。(3)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信息系统是一个根据 一定目的的手机信息数据,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 解译、最后输出适用的,并满足一定目的的系统。2、地表资源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1)气候资源:影响土地资源质量的主要气候因素是光、温、水,(1) 光照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

23、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光照强度与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强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生殖, 如棉花、谷类,弱光有利于植物营养生长如茶叶、竹;光照长度对农 作物生长发育较大,根据对日长要求不同可分为短日照作物和长日照 作物,一个地区气候生产力与其光照长度关系密切,在引种时应考虑 农作物的光照适宜性;光照质量对农作物品种有明显影响,光照好的 地区,其作物往往质量高,色泽鲜、果实大。(2)温度对土地资源质 量的影响,我国气候在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及青藏高寒区 的基础上划分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温度带,根据温度条件的差 异进一步划分为12个带,积温、温度、无霜期等与土地利用及土地 生产潜力和土地适宜

24、性评价关系密切。(3)降水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 与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受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我国降水 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上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在空间上, 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在这种特点下,各地土地资源利 用呈现不同特点,例如400mm等降水量以西主要是牧区,而以东主 要是农业区。2)地貌资源:不同的地表形态直接决定着景观的轮廓形态和内部联 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如山地和丘陵由于势 位高差,往往有水土流失现象,因土壤侵蚀,一般土层较薄。山体的 坡度、坡形与坡向对土地利用影响较大。而平原一般多为主要的农业 区和城镇,扇形地平原应根据地形因地制宜地进行

25、农林牧分配。冲积 平原、湖积平原、滨海平原应注意排水和土壤盐化问题。3)地表水资源:地表水系是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和沼泽等水 体的水分。地表水的多少,分布及其季节变化与土地资源的特性及其 利用关系密切。首先,地表径流的流水作用对地貌类型的形成具有显 著的影响,因此地表径流的差异必然导致地面形态以及沉积物状况的 不同。其次,地表水的丰缺状况与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干旱、洪涝灾害 关系密切。地表径流丰富的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充足,灌溉保证率高。 但在降水集中的季节若遇不正常的降水,往往容易导致严重的洪涝灾 害。而地表径流少的地区,则是容易导致缺水干旱。第三,地表径流 的冲刷作用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

26、失,因此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 规划时,一般应根据地表径流及其流水作用的规律,考虑采取适当的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止匕外,地表水资源状况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选址与 布局等也具有显著的影响。4)生物资源:生物要素特征对土地资源要素与利用的影响:(1)区 域生物物种或生态系统或生物的多样性的变化,就直接引起土地资源类型或利用的更替。 (2)区域植被类型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形成景观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也是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5) 土壤资源:土壤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 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其生产力的高低。 土壤具有:生产功能;自净功能;生物多样性功能;支

27、撑功能;原材 料功能;景观文化功能六大功能。土壤的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研 究土壤的肥力实质必须从土壤的“体形”和“体质”两个方面着手。 土壤的基础物质及其功能(包括对水、肥、气、热的存贮、供应能力 和转化强度),实际上是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体质”;整个土地各层 的空隙组成和水、肥、气、热状况,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体形”。 另外,土壤肥力水平高低及其发挥,与土壤生态条件关系密切。成土 母质和地下水方面来回答。3、土地评价的内容和依据:土地资源评价又称为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 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1)内容:土地资源评价包括对土地的各个要素

28、如气候、地貌、土壤、 植被、水温等一集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阐明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成都、限制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一 集对环境有利或者不利的后果;阐明土地现在的利用情况、合理成都 一集土地用途转变的可能性及其条件;阐明土地调高生产能力与增加 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2)依据:土地资源评价主要依据是土地资源生产力的高低,但这个 生产力大多是通过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和限制性间接表现出来的。(1)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即入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资源的 基本特征,也是土地资源评价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土地资源生产 力分为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现实生产力是指当前各种土地上常 年产

29、品的数量和质量,是根据多年平均产量和质量对比分析确定的; 潜在生产力是土地资源在组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矛盾运动中,通过复 杂的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人们可能在预定的时期获得最大限度的农 牧产品的数量。土地资源评价时应结合两者。(2) 土地资源的适宜性:指土地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对发展某项生产 或作为某种用途索提供的生态环境的适宜程度,这既与土地利用方式 有关,有直接决定于生物的特点、更替及产量等。一般来说,土地质 量越好,其适宜性越高,反之、(3) 土地资源的限制性:是与适宜性相对而言存在的,是限制土地 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潜力的障碍因素。由于土地资源中某种元素过 多或者过少,限制了土地资源的潜力或某

30、种用途的正常发挥,或影响 了某些用途的适宜程度。躺在进行土地评价时,要抓住主要限制因素, 适当考虑其他限制因素。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1)可持续土地利用:即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的同时, 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 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2)五大基本原则:(1)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即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和加强生产服务而提高其生产潜力。(2)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即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进而 保证生产的稳定性。(3)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 退化(保护性):即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4)具有经济

31、活力(可行性):即生产与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决不能“高产”出“穷村”。(5)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如要持续, 则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性,第三世界国家目前首要考虑的是解决 人民的温饱,再解决温饱的过程中逐步加强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最后达到生产与生态的高度结合。持续土地利用的重要任务是保持和加强生产及其有关服务,但是要使 生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在高产与稳产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土地与 水资源,不能因为高产与稳产而造成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枯竭、污 染或富营养化。同时不能因高产而出现“穷村”,必须保证生产者的 生产与经济同时按比例的增长,而且在持续土地利用的模式方面必须 考虑社会的可承受性。持续土

32、地利用对于不同发达水平的区域有其相 应的含义,没有同意的模式。二、论述题:1土地复垦存在问题及对策:目前,土地复垦仍然面临着组多问题。在土地复垦工作和研究中, 重复垦数量,轻复垦质量;重复垦工程,轻复垦管理;重复垦技术途 径和研究模式,轻土地破坏与复垦的演变规律、技术标准、理论体系 等基础理论研究;重局部研究,轻整体研究等问题较突出。1)问题:(1)复垦理论研究落后于复垦实践:长期以来,许多学者都认为土 地复垦仅仅是一个纯工程性问题,没有太大的科学价值。着导致了目 前我国复垦起点低、复垦效益不高的局面。(2)农业复垦研究不够:农业复垦效益低下导致的问题十分突出, 一方面复垦注入的资金短期难以收

33、回,难以形成滚动发展,容易使复 垦陷入徘徊境地;另一方面,按照经济学的利益驱动原理,复垦资金 将会流向效益好或较好的其他利用方向。早人口和土地双重压力下, 我国传统农业将受到严峻挑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集约化将成为 农业发展的主导目标。矿区农业复垦应走向高产高效发展的道路,复 垦起点高,不能在传统农业圈子内徘徊。(3)复垦资金来源不足,复垦责权利不明确,复垦技术监督体系不 健全。2)对策:(1)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科学理论:针对我国的需求 和具体情况,全面提出和深入研究有关的科学问题,建立起完整的土 地弗恩科学理论体系,以能认识土地复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避免顾 此失彼、顾近舍远的弊

34、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工程技术体系:为了达到土 地复垦的目的,确保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加强土地复垦技术 体系的研究,尽快建立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工程技术体系。 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在充分应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重视有关技术的综 合集成和新技术的开发,建立完善的长效与自我维持的土地复垦工程 技术体系。(3)进一步完善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严格执法,强化 管理:一是针对土地复垦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紧修订土地复 垦规定,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二是继续实行并完善“谁复垦,谁 使用、谁受益”的优惠政策;三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土地复垦 利用方向和利用

35、结构,改变过去复垦后的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发展粮 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四是强化管理,严格执法。(4)编制土地复垦规划,滨给保证有效实施:土地复垦必须有规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通过土地复垦规划的编制,确定土地复垦的 原则、重点、目标及土地利用结构、方向等。(5)多渠道筹集土地资金,加大土地复垦资金投入:一是继续执行 好复垦生产或建设过程中破坏的土地,复垦所需资金列入生产成本或 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规定,保证新破坏土地复垦资金落实;二是进一步 加大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扶持土地复垦的力度,争取资金 逐年有所增加;三是开辟新的资金渠道。(6)加强土地复垦宣传教育,提高全面土地复垦意识:进一步宣传

36、 中国的土地基本国情和开展土地复垦的重大意义,将土地复垦列入各 政府的工作议程;继续搞好土地复垦业务培训,提高土地复垦队伍素 质;加强国内外的土地复垦学术交流,争取国际合作,交流土地复垦 技术、经验,以推动土地复垦工作更广泛地开展,并提高到一个新水 平。2根据土地资源特点,规划城乡空间,增加绿化面积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数量特征:各种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土 地资源显对紧缺,人地矛盾突出(2)质量特征: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耕地生产力普 遍较低(3)区域分布特征:土地资源区域分布极不平衡;土地开发利用程 度的区域差异较大;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区

37、域差异巨大(4)后备土地资源特征:后备土地资源数量较大,但多数处于干旱 少雨或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地区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内容及发展趋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造成 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环境角度提 出规划的最佳方案及其调整建议,同时提出消除或减缓方案实施后可 能产生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 度。1)内容:(1)规划分析,包括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 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2)环境现状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 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拟议规划的主要因素。

38、(3)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识别规划目标、 指标、方案(包括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 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 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5)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 推荐规划方案。(6)开展公众参与。(7)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8)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篇章或说明)。2)发展趋势:下一阶段的研究需要更加注重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借鉴 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并通过实践对

39、已成果进行检验和进一步的发展。 首先,充分吸纳土地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 研究将趋向于更深层次的探索,结合其前沿研究成果,如土地利用生 态效应研究、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研究等,将成熟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规 划环评中,纳入研究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推进土地利用规划环 评研究的发展。其次,有选择地吸纳相关规划环评和土地评价等方面 的研究成果,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所用。最后,加强规划环评评价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土地资源学.试题代码:479简答题20 *41 .阐述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证2 .举例说明地貌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

40、征的3 . 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4 . 土地评价的作用是什么论述题35*21 .论述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利用3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2 .如何解决21世纪中国耕地状况与人口增长的矛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土地资源学试题代码:4Z9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法与指标体系研究。重视和加强适用性强的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1)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机理,环境影响主体、环境影响源、 环境影响受体,规划内容及其控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机制等基础 性问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和阐释,否则,土地利用规划与其他规划、 其他

41、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就会没有区别,因而也就失去独特的内涵、 失去评价的意义。(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评价的环境要素构成及其评价 的重点需要科学分析。(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体系如土地规划 环境影响识别理论方法、土地规划环境影响预测理论方法、土地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综合理论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体系构成、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体系构成等需要系统研究。(4)各种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程 度如何都亟待解决。(5)应充分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手段,运用GIS技

42、术, 研究和建立适应规划环境评价的基础信息库,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 数据库、生地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土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等,在 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指标体系框架, 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服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47 土地资源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4*20=80分)1、土地资源的社会资产特性有哪些?2、土地资源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表现如何?3、现代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有哪些应用?4、FAO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与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评价系 统有哪些区别?二、论述题(2*35=70分)1、试述维护生物多样性

43、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2、如何通过农村的土地整治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一、简答题(4*20=80分)1、土地资源的社会资产特性有哪些?土地不仅具有资源的属性,而且具有社会资产的特性,是一切财富的 源泉。(1)商品特性: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进入商品流通, 是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具有特殊性,第一,一般商品是用 来交换劳动产品的,而土地这个特殊商品,它具有非劳动产品与劳动 产品的二重性;第二,一般商品属于价值物其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然而土地的价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价格,另一方 面是作为开发的土地价值的价格;第三,一般商品在空间上是可移的, 而土地这个商品的位置确

44、实无法移动的;(2)产权特性:土地与土壤、景观等概念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土地 具有明显的产权内涵。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 利,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 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土地产权性质反映着特定的社会形式 和土地关系;(3)增值特性:土地的增值性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 地的不断改造利用;(4)不动产特性:土地不动产主要源于其空间 位置的固定性和永久使用性两方面。2、土地资源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表现如何? 土地的地带性分布规 律主要体现在:(1) 土地类型的纬向地带性,是指土地类型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延 伸,不同土地类型按经线方向南

45、北更替的现象,它在地形平坦或均匀 的大区域内表现比较明显。纬向地带性的表现取决于地球的形状和太 阳辐射不同造成的不同纬度的热量差异。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 递减,使地表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均呈现沿纬线方向带状变化,土 地类型这个自然要素综合体也就表现出纬向延伸、南北更替的地带性 分布规律。(2) 土地类型的经向地带性,是指土地类型沿经线方向带状延伸, 不同土地类型呈现按纬线方向东西更替的现象。由于大陆大区域内距 离海洋远近不同,使气候、土壤、植被等土地组成要素产生大致平行 于纬线的带状变化,从而造成土地综合体表现出经线延伸、东西更替 的地带性分布规律。(3) 土地类型的垂直地带性,指随着山体

46、海拔升高、水热条件随海 拔升高而变化,土地类型也呈现出有规律的更替。由于海拔升高,在 一定高度范围内,温度随之下降,湿度随之增高,植被、土壤等产生 了垂直带状变化,土地类型也表现出垂直地带性。3、现代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有哪些应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 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3S集成是指 三种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在 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1) GPS提供实时而准确的定位信息,对于空间数据的确定有特殊 意义(2) RS技术利用某些仪器设备,在不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 下,收集其

47、数据,通过处理分析最后提取和应用有关对象信息,是一 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具有极高的空间时间分辩率;(3) 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入、存贮、编辑、 查询、分析、决策和输出空间图形及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够 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信息有机地与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结合在 一起,可根据查询与分析将信息真实。直观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也可 将分析决策模型处理结果提交各级管理部门决策参考。即RS发现变 化,GPS测量变化区域,GIS统一管理数据。4、FAO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与中1:100万土地资源图评价系统有哪些区别?评价体系上:FAO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分为四级:即土地适宜性纲、土

48、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和土地适宜单元。(1) 土地适宜性纲:反映了土地的 适宜性种类,分为适宜纲和不适宜纲;(2) 土地适宜性级:反映了纲 内适宜性程度,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勉强适宜,当前不适宜和 永久不适宜;(3) 土地适宜性亚级:反映级内限制性的种类或需要改 良的种类;(4) 土地适宜性单元:反映亚级内经营管理的细小差别。中国1: 100万土地资源图分为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 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5个续分层次。(1) 土地潜力区: 该系统以水热条件为依据,先按土地生产力的区域性差别将全国划分 为若干区,作为评价的零级单位,优内再进行类、等、型三级划分。(2) 土地适宜类:它是在土地潜力区的范围内依据土地对农、林、 牧业生产的适宜性划分的。(3) 土地质量等:土地质量等是在土地适 宜类范围内,反映土地的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的高低,是土地资源评 价的核心。土地质量等的划分可按农、林、牧诸方面各分三等。(4) 土地限制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