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含答案+详细解析)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一)一、书写(8分)1.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得既工整又美观。f a n w e i c a n 1 a n z i s ezh e ji a ngd u ju a n s e n y u sh 1 sundu a n zh e ng二、选择题(10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一簇(c u ) 油漆(q I ) B.臀(di a n)部 登陆(r u )C.浙(zh。)江 蜿蜒(wdnyGn) D.哺乳(=口) 系 (j i )绳子3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A.怒力 烂灿 竹笋B.肩膀 代替 变化多端C.狭窄 额头郁郁葱葱D.范围镶嵌来源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 的了。B.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 得人眼睛发痛。C.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照,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D.阴天,室内光线不好,就要开灯。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走进去,我仿佛到了个大会堂。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 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
3、想感情。课文第 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 3自然段)写了 “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 4、5自然段)写了 “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 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 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老先生,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 双龙洞的过程,按游览的顺序,介绍了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 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11. 【详解】此题考查字义理解。由于生字的多义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
4、有些字离开了具体的语言 环境往往难以理解。因此,遇到这样的题,学生要学会“瞻前顾后”, 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生字的意思。有些字有多种义项,就要“借助” 前后文,把字义与具体的语言挂上号,通过分析比较,对照具体语境, 恰当选择的思维过程,最后把选择的字义,放到句子中看看是否合适, 养成检查的好习惯。(1) “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中“变化多端”意思是: 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端”在这里的意思是:头绪、方面。 故选。(2) “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中“端详”意思是:认 真地看;仔细地打量。“端”在这里的意思是:仔细地看。故选。(3) “他端来一把椅子放在了老爷爷的身旁中“端来”
5、意思 是:抬来,用手环抱物体呈平托势拿过来。“端”在这里的意思是: 用手平正地拿着。故选。12. 因为 所以 不仅 而且 无论 都 即使 也【详解】此题考查关联词的辨析与运用。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把两个或两个 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无论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分句之间的关系 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表示事情或动作的发生需要或排斥条件。“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原因在前,结 果在后。“即使也”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一个或几个分句 提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或几个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情况实现后会有
6、 什么结果。“不仅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分句相连,表明后一种情况的程度更深一层。(1)“内洞一团漆黑”和“什么都看不见”,分句间是因果关系, 因此选择关联词”因为所以二(2) “这时候发亮的是太阳、云和海水”和“连我自己也成了光 亮的了 ”,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因此选择关联词“不仅而且二(3)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花朵和叶子”和“比盆栽的杜鹃显得 有精神”,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因此选择关联词“无论都二(4)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不 比作什么”和“很值得观赏“,分句间是假设关系,因此选择关联词 “即使也”。13. 春天轻轻地走来了,小草好奇地
7、探出了头。面对急需帮助的人,难道我们能袖手旁观吗?这首曲子跌宕起伏,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轻快,时而缓慢。 这是很伟大的奇 观。【详解】(1)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改为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 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本句中应把“小草发芽”这个动作想成人的动作来写,只要想象合理 即可。如:春天来了,小草探出了自己的小脑袋。(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改为反问句,方法:首先加上反问词难道吗”或“怎么 呢”,再把句中表示否定的“不能”改为“能”,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3)本题考查用词造句。解
8、答时,先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再根据意思来造句,答案不唯一, 只要合理即可。时而:指没有确定时间地重复出现。如:白云时而像翱翔的雄鹰,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像温顺的 小猫,时而像棉花糖。(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改为陈述句,其方法:去掉反问词“吗”,把句中表示否定的“不 是“改为表示肯定的词“是”,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即:这是很伟 大的奇观。14. 示例: 一迈进学校的大门,最吸引人的是那个六角亭。六角 亭旁边有一个滴水池,平时我们都是在这玩耍。过了滴水池,就到了 我们的善知楼,这里是我们的教学楼,通过善行楼抵达体育馆之后, 就到我们的大操场了,这里宽敞平坦,我们经常在这里踢足球、跳 绳最后就是我们
9、的向善楼,也是我们学校的综合楼,这就是我们 美丽的校园。【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结合校园环境,画出参观路线图,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语言, 介绍参观路线即可。如:走进我们的学校,首先看到的是坐落在中间的教学楼。教学 楼的后面是操场,我们经常在这里玩耍,教学楼的正前方是两块草地, 草地上种着千姿百态的花儿。我仿佛看到了几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校园真美,我爱校园!15.观赏条黄龙,一条青龙。奇、大 奇漆黑17.变化多端16.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作比较 大 18.颜色各异M八 、【解析】15.本题考查近义词。观看,做观众;特意地看;观察、凝视。读文章,从文章句子: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
10、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 么,也很值得观赏。可知观看的近义词是观赏。乌黑,形容黑色,读文段内容,从句子: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 看不见。可知近义词是漆黑。16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从文章第一自然段句子: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 龙,一条青龙。可知双龙洞名字的由来。17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读句子,可知句子将内洞和外洞进行比较,说明了内洞比外洞大 得多的特点,因此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8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句子: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内洞比外洞大得多,这 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 也很值得观赏。可知作者抓住内洞的黑、奇
11、、大三个方面,其中着力 描写了内洞景物的“奇”,一是“形奇”,表现为形状变化多端的石钟 乳和石笋;二是“色奇”,表现为颜色各异,三是洞顶的“双龙”,一 条黄龙,一条青龙。19 . C A B 20. 游览 去庆云寺的路上 庆云 寺 21.描写树木的浓密,一是衬托泉声,景美声脆。二是树木这 么浓密正是得益于泉水的滋养、孕育,进一步写出泉水的蓬勃生机。 22. C 23.从“蓬勃生机的清泉”“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中可 以看出,在作者眼里,清泉是富有生机活力的,作者陶醉在清纯悦耳 的泉声中,表达出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热爱。【解析】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说是语序。可以 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
12、,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由“用心细细 地”判断,再根据四个选项的词语,按照由浅入深进行排序,应 该先聆听,然后辨识,再品味。20 .本题考查游览顺序,根据文章中出现的地点如“肇庆”“寒 翠桥”“庆云寺”等,我们判断为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进行写景的。21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划线句子写了鼎湖山树非常浓密, 突出了鼎山湖周围环境非常清幽,为了作者能够听到“泉声”做了铺 垫和进一步写出泉水的蓬勃生机。22 .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 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 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划线句是排比句,也用了比
13、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不同的泉声, 朗读时要尽可能突出每种声音的不同,所以要读的缓慢一些。2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这句话突出了鼎湖山周围景色的清 幽,泉声的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也点明了清泉 滋润着万物,孕育出了蓬勃生机,清泉为作者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24 .例文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到九寨沟一游,是我多年的愿望。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 来到了我心中最美的地方人间仙九寨沟。九寨沟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羌自治州,距九寨沟县城30公 里,平均海拔2800米,这里气候宜人,景色秀美,是世界级自然遗 产保护区,5A世界级风景区。每天,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成千上万, 络绎不绝。九寨沟
14、的天空明净瓦蓝,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空中,缕 缕白云犹如棉花糖,随手可摘,这里空气清新自然,令人神清气爽。早上,我们坐上观光车,首先到达了长海,远远望去,长海掩映 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 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 枝头婉转歌唱。岸边绿油油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阵 微风吹来,海面波光粼粼,晶莹通透,像一片片孔雀羽毛覆盖在海面。 我被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仿佛走进了梦幻般的仙境。“咔嚓、咔嚓” 我被一阵阵相机声惊醒,再向海面望去,此时的海面,平静得像一面 镜子,海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秀丽的山峰,鱼儿在空中穿梭
15、,鸟儿 在水中飞翔,形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让我与游客们驻足观望, 久久不愿离去。跟随观光车,我们还浏览了箭竹海、五花海、老虎海等景点。这 里的海,是那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静,静得 与世无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清澈,清澈得毫无杂质。这里的海, 是那样幽蓝,蓝得像一块无瑕的宝石,而珍珠滩瀑布却是另一番景象。珍珠滩瀑布,高21米,宽270米,是悬崖上面的泉水,喷涌而 下,溅出一粒粒水珠,这些水珠似断了线的珍珠,撒落在空中,珍珠 滩瀑布因此得名,整个瀑布看起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恰如狂龙发 怒,水声震耳欲聋,这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不得不
16、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案叫绝!诺日郎 瀑布也十分壮观,84版西游记的部分片段就是在此拍摄的,怎么样, 你想来游九寨沟吗?我爱九寨沟,更爱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 【详解】考查命题作文。本题为命题的写景作文,要求以“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为题, 按顺序写一处你游览过的风景。回顾游览过的景色,想想哪处让你印 象最深刻,最想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分享,然后确定写作内容。我们 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 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 清晰自然。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 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描写
17、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 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点题。中间:写作时合理安排材料,抓住描写景物的特点,注意详略得 当。结尾: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B.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C.太阳下,雪蜂间的云影就像白级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 细碎的日影。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海上日出从不同方面描写了日出时海上的景色。B.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爬山虎的脚也是他的作品。C.颐和园是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的。D.
18、七月的天山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三、填空题(20分)7 .辨字组词。扩( )努(矿( )怒(浙( )罗(晰( )萝()烂()镶()拦()壤()移()端()侈()瑞(8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夺目 )反义词:清静 ) 灿烂分辨伟大努力9 .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金碧(变()()()多()发光五(神清()斑()( )( )不(1)雨后,空气清新,令人 o (选词填空)(2)我能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o(3 )我能写出词语类似的词语10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1)海上日出一文的作者是 o课文先写了看日出的,接着具体描绘了 时和 时海上日出的景色,最后写了作者观
19、日出的 O(2)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依次介绍了去双龙洞路上、和 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信息匹配(7分)1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端:端正,不歪斜;项目,方面;仔细地看;用手平正 地拿着。(1 ) 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3)他端来一把椅子放在了老爷爷的身旁。()1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无论都 因为所以 即使也 不仅而且(1)(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2)这时候发亮的()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3)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花朵和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4)这
20、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五、语言表达(10分)13 .按要求写句子。(1)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改为拟人句,使表达更生动)(2)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改为反问句)(3)天边的云彩变化可真大啊,时而像鸳鸯戏水,时而像群猴 嬉闹,时而像羊群草,时而又像万马奔腾。(用带点的词语造句)(4)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14 . 口语交际。班上来了一名新同学,老师让你带他参观学校。请你画出参观路 线图,再按顺序介绍校园,并简单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六、现代文阅读(20分)课内阅读。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
21、灯,也只能照见小 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 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 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 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 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 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 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15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观看一一() 乌黑()16 .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是什么?用“一一”画出相关语
22、句。17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 房子那么大。”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内洞 的特点。18 .作者描写了内洞的 三个特点,其中着力描写了内洞景物的,一是形状;二是。鼎湖山听泉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下了 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 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 耳。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 跃着前进。愈往上走树愈密,绿荫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 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
23、更加清 纯悦耳。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 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 响。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这是一座建于明代、 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有一株与古 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 树。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 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 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
24、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 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 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 穿越草丛,流连花间朦胧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孕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 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19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第段中的括号里。A.辨识 B.品味 C.聆听 D.倾听20 .本文是按照顺序来写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作者的游览路线是:肇庆市ffO21 .第段中画“”的句子描写了鼎湖山树的浓密,与题目“听泉”有什么联系?22 .下列对短文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各种不同的泉声。B.
2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各种不同的泉声比作各种乐器发 出的声音,很生动形象。C.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泉声的气势,朗读时节 奏要快。23 .你是怎么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把你的理解写下来。七、书面表达(25分)24.习作。祖国的山河壮美,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 最深?请以“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为题,仿照课文按一定的顺序, 用一些你喜欢的修辞手法,把游览的过程写具体。不少于350字。参考答案:【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 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 “围、紫、浙、郁、端”容易写
26、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 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1. B【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 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B选项有误,“臀”的读音为“tiin ”,“登陆”的“陆”的读音 为1112. 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词字形的识记与辨析。A选项“怒力”的正确写法是“努力二3. C【详解】考查词语的搭配。C项错误,光照的意思是光线的照射, 是动词。这里应用名词“光线4. A【详解】本题考查比喻的赏析。A.结合“走进去,我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可知,句中没有本体 和喻体,故不是比喻句。B.结合句子中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
27、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可知,句子把“昆明湖”比作了 “镜子”“碧玉”,故运用了比喻的手 法。C.结合句子中的“雪蜂间的云影就像白级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 花”可知,句子把“云影”比作“巨伞”,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D.结合句子中的“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可知,句子把“塔 松”比作“巨伞”,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5. D【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这要求我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 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我们上课要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 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A项,正确。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文 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
28、有云时海 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B项,正确。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了作 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 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 间顺序写的。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本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c项,正确。颐和园通过移步换景的手法,按照“长廊一一 万寿山脚下一一佛香阁前一一昆明湖”这样的游览顺序介绍了颐和园 的美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和赞美之情,也显示了我国 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D项,错误。七月的天山是按游览顺序写的,移步换景。先 写了进入天山,再写了再往里走,然后写了走进天
29、山深处。这是一篇 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 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热爱之情。6. 扩展 努力 摆烂 镶嵌 矿石 怒 火 拦截 土壤 浙江 张罗 移动 端水 清晰 萝卜 奢侈 瑞雪【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形近字辨析组词能力。扩:扩大、扩张、扩充;努:努嘴、努眼、努出;烂:破烂、灿烂、糜烂;镶:镶牙、镶边、镶嵌;矿:石矿、油矿、矿山;怒:发怒、恼怒、激怒;拦:阻拦、拦网、拦路;壤:接壤、天壤、红壤;浙:江浙、浙河、两浙;罗:罗列、罗网、网罗;移:转移、迁移、移送;端:端正、端坐、无端;晰:明晰、清晰可辨;萝:松萝、花萝、藤萝;侈:夸侈、侈谈、浮侈;瑞:祥
30、瑞、昌瑞、8.散【解析】9.爽 化历历在目耀眼瑞彩。绚烂宏伟嘈杂斓 闪神清气爽混淆五彩缤纷【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反义词、选词填空、仿写词语。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 五彩斑斓,意思是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闪闪发光,形容物体会发光,光亮忽明忽暗,光彩耀眼。神清气爽,意思是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也形容人长得神 态清明,气质爽朗。变化多端,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姿态不一,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1)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读句子根据语境可知雨后的空气非常清新让人神志清爽,心情舒 畅,所以选用神清气爽一词。(2)本题考查近义词。五彩斑斓,近义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色彩缤纷。(3)本题考查类似词语。闪闪发光是AABC词语,就是指前两个字相同,后面是两个不同 的字。这种结构组成的词语或成语。如:息息相关、欣欣向荣、息息 相通、惺惺相惜。10. 巴金 时间、地点及环境 天气晴朗 天边 有黑云 感受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热 爱祖国秀丽山河【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1)本题考查课文理解。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