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古诗文题组训练(三).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56222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古诗文题组训练(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古诗文题组训练(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古诗文题组训练(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古诗文题组训练(三).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文题组训练(三)一、古诗文默写。(8分)主题古诗文名句贫困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安贫,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思想道德的坚守,即使“斯是陋室”,但因“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所以并不感觉到物质的匮乏。大风风吹过了秋季沧海的碣石山,曹操高吟“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表现了其一统中原的壮志豪情;风吹过了杜甫的草堂,杜甫悲叹“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的茅屋上茅草纷飞的窘迫。惜春望着窗外凋零的花朵,小文同学悲叹春之将尽,吟出了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名句。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题

2、。(共10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D)(2分)A.庭下如积水空明空谷传响十室九空B.寻张怀民寻病终逐影寻声C.相与步于中庭西行百二十步移步换形D.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夜不闭户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水中的藻、荇交叉错杂,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意思对即可。2分)3.选文篇幅短小,但思路清晰。请从选文记叙、描写、议论多种表达方

3、式不断变化运用的角度,简述其写作思路。(2分)首先叙事,点明时间是秋末冬初,自己将睡而未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乘月色高兴地起来出行,又找到和自己有相同遭际的好友张怀民,一起散步赏月;接着写景,描写月下空明澄澈之景;最后议论抒怀,连用两个反问句议论点题,表达自己复杂的心境。(意思对即可。2分)4.选文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4分)【链接材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4、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节选自苏轼赤壁赋)【注释】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属:致意,引申为劝酒。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冯(p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同“凭”,乘。冯虚,凭空、凌空。清风明月,泛舟江上,悠闲自在;举酒诵歌,冯虚御风,宛若仙人。(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共4分)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4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

5、,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5.本诗每一节开头都写景,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展现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作用:是起兴句,引起下文。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之人的真挚感情。烘托萧瑟冷清气氛,衬托主人公对“伊人”求而不得的焦急和惆怅之情。(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合理即可。2分)6.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2分)全诗三节,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结

6、合诗句内容,分析合理即可。2分)部分参考答案解析古诗文题组训练(三)二、1.D(2分)【解析】A项,清明/空旷/没有人。B项,寻找/不久/寻找。C项,散步/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D项,门。故选D。【参考译文】【链接材料】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