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乡土本色导学案一、 作者介绍费孝通(19102005)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著作: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二、第一章乡土本色简介这一篇是全书的总论,开篇即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论断。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
2、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本篇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三、文本梳理乡土本色共17个自然段,快速阅读,根据文段填出横线上的内容。1.中国社会是 的。2.我们的民族和 是分不开的。3. 在我们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4.土气是因为 而发生的。5. 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6.即使因为 ,乡村人口迁移出去后依然会与土地保持 。7.不同聚居社区间是 的。8. 对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9.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 。10.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 。11.乡土社会是 的、没有 的社会。12.乡土社会是 社会。13. 是“习”出来的礼俗。14.乡土社会的信任源于对 的熟悉。15. 是“土气”的一种特色。16.从熟悉中得来的认识是 的,并不是抽象的 。17. 在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乡土社会生活方式产生 。四、思考问题1、为什么用“土气”形容乡下人?2、为什么会出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的现象?3、为什么乡下人之间被称为“熟人社会”?4、为什么“土”是骂人的词?5、新时代的乡村是什么样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